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诉我你的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8 19:16
  • 签到天数: 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这是一部以真实案例为依据的虚构作品。艾什蕾娴静文雅,托妮活泼大胆,艾丽特害羞抑郁,三个姑娘性格迥异却密不可分。先后有五个和她们接近的男子被谋杀和阉割……究竟谁该为这些罪行受到惩罚?究竟是什么引起她们的刻骨仇恨?年轻律师如何冒险辩护?心理医生又将如何拯救她们?

    作者简介
      西德尼·谢尔顿(Sidney Sheldon 1917—2007) 当代美国著名作家。2007年1月30日在洛杉矶逝世,享年89岁。他是世界上唯一集奥斯卡奖、托尼奖和爱伦·坡奖于一身的作家,前17本小说全部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记载,他是世界上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51种语言,引介到18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销量超过3亿册。

    最新书评    共 5 条

    Croiss    书中法庭审判时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布莱律师请了笔迹鉴定专家尼文小姐鉴定镜子上写的威胁话语和被告女主角的笔迹,结果尼文小姐肯定的说两者是出于同一个人之手。   但我看《24重》人格里面展示的笔迹部分,很明显,每一个人格显示出来的笔迹都不相同。这应该也是病症之一吧。也是显示多重人格存在的比较严重   难道书里女主真的是自己写给自己的?   但后面的故事明显的显示出是女主人格之一托妮写给女主的啊。   难道西德尼对多重人格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么?     详情 发表于 2013-8-17 16:08
    Vironi    我承认我有了悬疑片后遗症,无论看什么都在心底保留疑问。      都说谢尔顿是世界上最擅长讲故事的人。没错。他让我从悬疑作品里的不正常思维回到正常的世界,观察正常世界里不正常的故事,带着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心理状态。        详情 发表于 2013-8-21 20:23
    Danys    看书太多的一个坏处是:很难再有充满期望的阅读冲动了。加上最近集中火力攻读了多本推理、犯罪小说,再多一本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刺激的。   但是不然——这本《告诉我你的梦》是出自谢氏的译林新版全集,且是旧版里我唯一没看过的一本。   然而……拿到新书的兴奋,很快变成困惑不解——这TM到底是什么啊?      本来准备好茶水、细点、舒适的靠垫,还有整整一个晚上,谁想到看了几十页就有点发蒙,这不象是小说啊,倒象案例报告+病情分析。   全书明显分为三部,具体地说,我看到第一部结束心就凉了。正是这三段式结构,把故事完全打断了。第一部的情节进展之快,和二三部的拖拉成反比;第二部里着重描写的人物,到第三部几乎全部消失了。大量的铺垫,大量的人物关系、角色背景描写,全都没有后文了,难免有浪费笔墨之嫌。等到真要出现重大转折,又寥寥几笔草草带过。   另外一个要命的问题是,作者早早揭开了谜底,或者读者很容易能猜出原委。故事因此失去悬念,读者不知要看什么。好吧,涉及阉割,杀戮略写,武戏不够;法庭交锋,文戏泛滥;再捎上律师个人困境,严重冲淡情节,让人不知道这本书到底想写犯罪、审判、还是治疗。重点完全分散,真真是一枝笔拢不住千军万马。   我以为作者太看重“以真实案例为依据”的噱头,却没有想好一个完整的故事——毕竟谢氏是以情节见长、号称“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奥斯卡、托尼奖、艾美奖最佳编剧是明证。      只是,小说不是剧本,读者有权要求得更多。   我拿出整整一晚上,准备充足情绪,调动全部欲望,就想跟你好好亲热一下,你却掏出一把刀,直接抵在我下身——OMG,这是多么让人蛋疼的杯具!!      ==================================   失败啊,谢叔98年的旧作,上没上排行榜呢?  详情 发表于 2013-9-6 05:11
    EASY    故事情节还是扣人心弦,花了一个晚上看完,眼睛隐隐作痛.   谢尔顿习惯在行文中穿插很多提示前因后果的文字,这个版本将这些字用不同的字体表示,让敏感的人容易就猜到.而对于一部可归类到惊悚的小说,未免让人有些觉得无味了.   精神方面的研究大多都很主观.人究竟怎么面对过去的创伤和苦痛,选择面对还是选择刻意忘记...还是创造出"另我"来逃避....   艾什蕾最后唱起的歌儿,究竟是治疗成功还是治疗不成功的证据?   还想看谢尔顿的其他作品.  详情 发表于 2013-9-10 10:00
    Soixan    翻译没滋没味,原著从结构上看有点像案例分析而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说      好在此类故事可以当电视剧剧本读。         ——略微剧透分割线——————                                                         小说不属于那种最后揭开谜底的类型。作者试图探讨的是人们如何对待精神分裂      由于多重人格的典型案例少见,所以可以发展一下故事线条:到底人们会怎么对待这种案例      作者最后还是没能让患者痊愈。这倒是说明医生的治疗办法不大对头——最终也没有能够让患者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也没能让患者的仇恨得到适当的出路      ————心理分析分割线——      作品一般,但是案例还是能说明一点问题。家庭内的伤害往往是终生的,尤其涉及到孩子认为无法对别人诉说的部分,当求助于另一方面的家长无法得到帮助时,这种伤害会加倍。能治愈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认识到所有的父母并不天然是父母,他们对孩子的权利是绝对的,孩子无法反抗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当然,人类中能找到人格完整健康的,真的很难。  详情 发表于 2013-9-20 20:11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4:45 , Processed in 0.23777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