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零点出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缘大战略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另一本是《C形包围》。温柔乡里,纸醉金迷,还有心思考国家民族命运的人不多了。也许这种责任感也是种奢侈品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显然作者想说的话很多,不过篇幅所限,表达得不是特别完整,并且由于没有系统的学术训练过,因此在结构上也有些瑕疵。不过,瑕不掩瑜,好书就是好书,能给人以启迪。部分的观点和警示有当头喝棒的效果。希望作者以后写作时可以克服这些问题。这里向爱看书的朋友们推荐一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只说语言,无关内容。
  读了前几章,语言很不精练,感觉作者想表达的很多,但是变成文字以后却有点无力。有时候为了说明某个观点举很多例子,但是这些例子都很雷同其实举一两个就够了。这样读起来有点累,而且思路不太连贯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不想说的太多,关心国际战略的朋友都可以看看~~~  肯定和作者有共鸣!~~~~~~~~~~~~~~~~~~~~~~~~~~~~~~~~~~~~~~    怎么发表不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写《蓝衣社》的丁三兄跟我推荐了这本书,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了本,感觉很一般啊。
  作者想表达的超出了自己的才力,行文又没有简繁得体的意识,给人的感觉就是什么都想说,什么都啰嗦,好像怕读者低智商。总之,阅读起来没有快感。
  实话实说,望作者及丁三兄见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当中国统治世界》是一位中国通般的老外对中国的发展的一种臆想式预言,是为了迎合国人的自尊心而书写的狂想曲的话,那么这本《地缘大战略》则可以说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发展形势与环境所做的刀刀在肉的手术大剖析,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自我安慰、摒除了那种毫无理由的悲观情绪和自卑心理之后,我们才发现,世界原来是这样的,中国并不是那样的!
      首先作者为我们梳理了地缘政治学的学术渊源与传承,自古以来,权力之争写满了整个人类的历史,政治也贯穿于人类历史生活的始终。这种权力的争夺因何而起?“人类的社会性是战争的源头。”国与国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也是守着权力的支配行动,国家是一个“有机体”,具有与人一样的“动物性”。事实上,人类比动物更加容易受欲望的支配,国家也一样。然而,地理的因素对于国家的影响不比其对人种的影响来得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它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例如古希腊,濒临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贫瘠的地理限制使得其成为了一个贸易发达的开放式国家,并且在文化和政治上处于高位,从而使希腊文明能成为欧洲文明之发起。
      然而地缘政治学却是在近代才成为一门学术,确切的说,它是诞生于俾斯麦之后的政治经济学术极为强盛的德国。这并非意外,因为地缘政治学本身便是一门大国的学问。之后该学问也兴盛于各大强国,并成为他们制定大国战略时的依据和借鉴。二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也使地缘政治学再次成为显学,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需要从地缘政治学中学习一系列的理论知识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游刃于大国间的“地缘政治”游戏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逐渐被卷入这样的游戏中来。然而,地缘政治学上的空白和国家战略上的缺失或不透明,使得中国的未来难以预知。这对世界和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基于此,作者虽一介布衣,却以其严谨思维和广博的学识,一力担起了开中国地缘政治学之研究的先河的责任。作者再对国家军事战略要素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之后,便从中国的历史说起,简单而富有创建地概述了中国国家形成的历史,并分析了中国地理位置上的的“四至”特点。紧接着,作者将眼光投向世界,逐一地对世界上的每个地区的地缘战略做了深刻剖析,为中国所面临之国际环境描绘了一副世界战略图!
       中国的崛起之路并不是一个“当”字的假设便可以实现的,这样的迷幻药或许可以在陶醉者的心中规划一个美妙的统治梦想,但是天朝上国的美梦早在100年前就已经彻底破灭了!难道我们真的相信那种虚浮而又自满的儒家文化能够统治世界吗?难道我们真的可以以为世界世界的中心在中国吗?难道我们还会相信所谓的地大物博、古老神秘这样百年未变的评论吗?。。。。。。脱离幼稚和幻想,抓住机遇和战略,才是现在中国改变被愚弄的处境的最根本办法。。。。。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本书,你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平民百姓却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联系作者的身份,更为他的热情和赤诚所感动。作者丁力只是一个为写书而辞职的“北漂”,辞职前在中央电视台担任国际评论节目的幕后工作。“写书的6年间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零工。”但凭借一股子倔强和认真,竟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80万字,真是让人钦佩。
      丁力认为,中国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国内。“如果中国能够恢复一些历史文化,向周围的放射能力必然大大加强。如果中国要去影响这个世界,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军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发展必须以军事的力量作为保护和支撑。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来融合周边的文化,形成一个东亚的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最后走到政治共同体。”
    他更提出,东亚必须要经历区域化,而这个区域化只可能由中国来主导,这是由中国的地理位置、历史、体量决定的。这是一个泛东亚的概念,同时中国必须警惕过度扩张的危险。
  
  《地缘大战略》部分观点:
  
    ★中国的最大挑战来自国内。凭借中国的巨大规模,只要在国内实现自由与繁荣,任何来自国外的挑战都不足以构成重大威胁。
  
    ★台湾问题的第三种可能。相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台湾问题是一个次要问题;中国统一将是中国强盛的结果,而不是中国强盛的原因。大陆可以在各种竞赛中压过台湾:经济竞赛、军备竞赛、外交竞赛。时间在大陆这一边,台湾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中国威胁论”与亚洲的现状。客观地看(即不考虑意图),中国更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者,而非被威胁者。威胁与实力是一致的,而与意图的关系较少。……中国招惹邻国担忧是很正常的,无论中国多么克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需要第二次“开眼看世界”
      我非常同意乔良将军的一个说法:我们国家没有国家战略。再往下延伸,也就没有军事战略,所有的行业发展也都没有战略,我们可以从很多具体的方面感受到这一点。古人说,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不能谋万世的不能谋一时。我们有一句话叫“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本身就是没有战略的表现。中国没有战略不应该,所有大国当中已经改革崛起的,都有国家战略。中国已经摸着石头过河失败了一次,不应该再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战略文化、没有战略意识,导致了不仅是中国的普通国民,就是精英学者也这样,盲目地说中国如何如何强大。
      前不久社科院公布了一个军力报告,中国军力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世界第七。国力第七,军力怎么可能是第二呢?军力就是穿着军装的国力,这种评价反映了目前这些人的评价体系的盲目,这个盲目来源于国家根本没有战略。
      再说我们的学者也在那儿说,我们GDP是世界第二,我们和美国是世界第二强国和第一强国的关系。我后来写了一篇长文反击这个观点,我说GDP不是判断一个大国的标志,按照一个世界最著名经济学家的分析,清朝以前,中国GDP两千年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在清朝还是世界第一,这个第一到什么程度呢?相当于今天的美国,33%,占世界的1/3,1840年的时候,英国占5%。我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GDP比英国多6倍,中国不去瓜分英国,而被英国瓜分了?1894年,中国的GDP比日本多5倍,你为什么不把日本打败,把琉球拿回来,中国反而被日本打败了?这些问题,他们统统回答不上来,只知道闷头说GDP。
  今天,我们不应该仅从地缘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把国家拟人化,因为人活在时间和空间当中,国家也是一样,拿破仑说过,所谓战略不过就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
  战争不一定都通过军队来进行,不一定都是军事,孙子说上兵伐谋,第四个阶段才动军队。我们现在理解,大国之间没有战争,其实战争天天都在进行,没有战争,苏联怎么解体的?战争不一定就是开枪,开枪是最没有用的战争,那是最后一个象征性的,我们要用更宏观的思维、更宏观的视野思考国家的问题。比如你的外汇就等于你国家的兵力,美国也是在用它的经济力量,在用它的技术力量征服全世界。我们今天的金融呢?我们庞大的外汇大军被美国歼灭,不仅歼灭,整体俘虏,美国用我们中国的钱,到中国来,收购中国的企业,控制中国的农业,控制中国的银行,28个方面的行业,控制中国21个,用你的钱控制你的国家。反过来我们用这些钱干什么,进入我们的股市,进入我们的房市,然后再打击中国人民的财富。
      具体到丁力先生的作品,我有几个观点,第一,像乔良将军说的一样,是一个里程碑的著作。我觉得它主要是他打破了一个学术的禁区,改变了目前学术理论只能由学术中人写的现状。国家学术界有一个现象,就是学霸,他搞哪个领域的研究,任何人不得碰,你涉及这个领域的问题,他说你是非主流,贬低你压制你。我参加过一些所谓正统的学术会议,几乎没听到什么像样的观点,在我感觉,大部分全是空话、套话,总体来说不是人话。丁力先生打破了这样一个禁区,平常人也可以写这个东西,这个回归了本来面目,“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第二,这样一本书,我认为具有第二次“开眼看世界”的意义。现在我们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大家都在看眼前的东西,整个国家的国民追求眼前的利益,这个时候眼光向内,思维向内,由于国家没有战略,再加上学者不思进取,这样一个乱局当中,如果把国家比作军队,那就是一个没有目的的行军。丁力先生这本书至少是一个瞭望塔,就是给我们中国人一种意识,一种自觉,就是我们应该重新再看一次外部世界是什么样。
      最初清朝的时候,出现过一批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在今天,我们又到了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代。今天我们处于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禁忌中,导致我们忽略了我们的外部,不知道我们今天外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最近写的一个东西《C型包围》,实际和《地缘大战略》有相似的地方。《C型包围》写的是从日本列岛到蒙古,在我们30年来改革开放的同时,美国也没有闲着,美国做的事情就是沿着所谓的新月型包围圈对中国进行陆地包围,海上包围到日本为止,陆地包围圈从印度展开,一直沿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中亚,然后再向蒙古延伸,实际上现在就剩下俄罗斯的东部和朝鲜半岛这个地方,还没有完全围住;随着下一步美朝关系的改善,可能形成进一步对中国不利的结果,那中国就是被O型包围,书的价值就在这儿。中国处于即将被完全合围的包围下,我们很多学者还在做什么大国的梦。我认为他们在做梦,这是一种幻觉,是历史的回光返照。这个时候到底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前途,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这个事情有必要重新看世界,只有看到外部,才能看清自己。
      国家也好,个人也好,都是在比较当中才能准确定位自己。去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举国一片歌颂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说要在历史和世界的坐标系中定义中国的改革开放,结果所有的地方不给我发表,包括内部学术刊物也不发表。我对比了一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的比较,二是中国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然后与美国崛起的比较,与其他大国崛起的比较,但发表不了,这是我们现今学术禁区出现的怪异,他不允许这些东西出现,不允许探讨。丁力先生打破了一个学术禁区,平常人也可以谈大问题,出版社也做了一个好事情,不仅有人写,还有人出版,对与错这个不重要,重要是把声音说出来,可以探讨,可以争鸣,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戴旭(空军上校、军事学者)-----(在《地缘大战略》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7-27 12:08: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现在走的道路,大致历史的上的西方国家都已经走过——先发展本国经济,加强国际交流,从而走上大国之路。唯独在大的政治战略或国际战略上,中国至今没有明确自己该如何走,或许国家领导们心里有数的,只因作为国家机密而不为“外人”甚至是“内人”所知。
     邓小平给中国规划的路线是和平地发展经济,现在俨然已经完成的不错。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们依然完成了保八的任务。然而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影响力依旧低微,不说在世界,甚至是对邻国的影响力也有限的很,2007年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时,哈萨克斯坦严禁中国军队借道境。而在哈萨克斯坦,美国和俄国都有军事驻地!在中国南海,我们的渔船屡屡在自己的海域内被东南亚的一些小国驱逐,越南,印尼甚至是文莱,都敢挺直腰板、理直气壮地对我们叫嚣着。而中国却只是有气无力的进行着外交抗议。
      美国人一直公开着自己的国际战略,那就是维持自己在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保护美国的利益,并为此而不惜发动战争。而中国在大的政治战略上缺乏透明度,只是承诺着不称霸,此外便什么也不谈,缺乏透明度。这也使得外国的军事战略专家以及各个智囊机构猜破头皮的幻想着中国的意图吗,甚至搞出了“中国危险论”来,意图为其遏制中国提供借口!
    中国作为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却无法作为一个大国影响到周边的邻国,反而日益陷入了美国的战略包围之中,东有日本韩国,西有哈、吉、阿和伊拉克,南边有印度越南,而北边的蒙古和俄罗斯,显然对中国亦有忌惮而防范三分。面对群狼,中国何时能够突出重围,走向世界呢?
     《地缘大战略》带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这样一个草头百姓也为中国现在的处境感到尴尬和忧心。或许我是杞人忧天了。然而杞人忧天总是强过夜郎自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8:51 , Processed in 0.1658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