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太白全集(全三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书是清人王琦江合前代杨齐贤、萧士梣、胡震亨三家注文,并加以补充订正而成的李白诗文集注本。

    最新书评    共 4 条

    土偶    读《李太白全集》随想      前些年,有本《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的书借李白火了一阵,以“古惑仔精神”猛赞李白。李白做梦也想不到千年之后会有人把他比作小混混。   读完《李太白全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李白驳杂的思想。龚自珍在《最录李白集》对李白的阐释就能充分展现李白驳杂的思想内容:“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李白思想首当其冲的当属儒家入世济时思乡,他渴望建功立业,喊出了“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的心声。同时,李白又是受道家和道教思乡影响很深的,寻仙求道可谓贯穿了李白的一生。儒家主入世,道家主出世,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却统一在了李白身上。李白以“功成身退”来化解了这样的矛盾,他想象着自己能够先成就自身的功与名,然后再出世,放浪于江海。可是现实却并不等同于理想,李白在得罪了朝廷重臣之后,便被玄宗赐金放还,从此,李白的政治人生也就开始转折。此外,李白纵横家家的烙印也很深,在他的诗文中,出现了一大批侠士刺客烈妇形象。   说起李白,我们耳熟能详,会有一大串关键词窜出脑海,诸如诗仙、天才、浪漫、反叛、张扬、个性等等。世间自信自负的人很多,但李白只有一个,李白以诗闻名,在他的诗歌中,读者可以切身地感受到雄浑壮大、积极向上的盛唐气象。历史和人民也选择了他也不是巧合。如果从文学接受现象的角度来看,其中还有不少值得深究的地方。   李白的自信,来源于他的天才。他以大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凤凰(“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宝剑(“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自比,在他的诗歌中,一个情感饱满、个性张扬的自我形象光彩照人。李白以诗闻,但诗人却并不等同与政治家。李白天真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能有一番作为的政治人物,但尔虞我诈的政治现实却给了李白当头棒喝。李白敢于言别人不敢言,敢于做别人不敢做。这样的人是值得赞赏的,但也注定了李白不能够在充满利益与狡诈的官场站不了脚。假设,李白不是一个那么张扬的文人,他的脾性稍微有所收敛,那么他也许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成为一个政治家李白。这样的话,世上就少了一个“诗仙”李白,文学界思想界就少了一个足以照耀乾坤的文人。世上的政治家太多太多,但思想家、大诗人却寥寥无几,我们不需要李白变成一个蝇营狗苟的官僚。   李白最后以一首《临终歌》(诗题原为《临路歌》,)结束了他高蹈的人生,诗句仍旧铿将有力,但多了几分无奈与伤感:“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23:15
    土偶    《李太白全集》读书笔记(一)      李白的诗文集注,传世的有南宋的杨齐贤注的《李翰林集》二十五卷,元代肖士贇删补杨注而成的《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二十五卷,有明代胡震亨的《李诗通》二十一卷,清代王琦注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前三种集注都是只注诗而不注文,王琦注本则注释了李白的诗和文,这是与前三种集注最大的不同。此外,王琦注本还收录了前人的一些注解,并且对其中有疏漏的注释加以补充解释。读完第一册半本书,感觉到王琦注本注释太过详细,颇耗时间,这也是这个本子的一大特色,辑录了丰富的李白资料。   第一卷是李白的古赋,共八首。   从第二卷始,一直到第二十五卷,便是李白的诗歌了。本书按照体例划分李白的诗,将李白的诗分为古诗(也就是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第二卷)、乐府诗(第三卷—第六卷)、古近体诗(第七卷—第二十五卷)三大类。   先说说李白的古风。刘克庄说:“太白六十篇中,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循径而窥,又觉易尽。此则役于风气之递盛,不得不以才情相胜,宣泄见长。”此说中肯,却不甚全面。我把李白的五十九首古风分为五大类,即理想抱负诗、指言时事诗、感伤诗、寻仙诗、讽刺诗。   一、理想抱负诗。这一类诗,李白自述七理想抱负。如他的文学理想是“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从这一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李白的文学思想,“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即鄙薄六朝的绮靡诗风,倡导清新自然的文风;另外,这一类诗还包括李白自比为大鹏、凤凰、宝剑,“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可以看到一个意气风发自信自强的李白,还有李白自比鲁仲连、杨雄的诗,他蔑视权要,自比圣贤;还有一首是反应李白功成身退理想的诗歌,其十八。这类诗歌反应的是一个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积极入世的儒生。   二、指言时事诗。这一类诗多是以事件描写来表明自己的人生信念。包括其二讽玄宗废后立新事、其六其十六写边塞战事、其三十四刺征讨云南事、其四十八写秦皇劳民伤财,不识民间疾苦、其五十三写战国之乱喻安史之乱等等。这一类诗,在言事时,还透露出李白不惧权要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的讽刺精神。   三、感伤诗。这一类诗歌较多,大抵在感时伤事、大道日丧、君子不遇而小人得势、归情思乡。感时伤事、大道日丧之诗,如“人生鸟过目”(其二十三)、“道丧无时还”、“世道日交丧”等;君子不遇而小人得势如“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其二十八)、“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其五十四)等。这些表达自己不遇明主的诗,还通过美女不遇夫君的诗隐晦地表达出来,如其二十五的“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归思之作有“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其二十二)。我们说见落叶而悲秋,那么你就是诗人。的确,感伤是诗人的常客,李白也不例外。不过李白的感伤诗除了伤自己年迈无力效国之外,多是对于民族国家的感怀之作,虽然自己不遇明主,但李白有着自己特立独行不易气结的操行。   四、寻仙诗。寻仙访道一直贯穿了李白的整个人生,他早年还受道教符箓,他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李白的古风诗中也不例外,寻仙无处不见,贯穿在我所归纳的这五个内容内,如“惟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其四)、“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其五)、“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其七)、“我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其十一)、“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其四十一)等。我们都知道李白喜欢寻仙,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他受道教影响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他呢?我想《古风》中的寻仙给出了一些答案。在这些寻仙诗中,大部分诗歌,李白会感叹自己年迈,希望成仙从而用住青春。此外,有的寻仙诗也写了富贵贫贱仅是朝夕之事,寻道成仙才能解脱。还有的寻仙诗写自己的不遇,只能寄情于天地之外。还有如前面所提到的君子不遇而小人得势,君子就应当驾鹤仙去,如“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五、讽刺诗。李白是天才,他有资本足以傲视群雄,他能够吟唱出大快人心的讽刺批判诗歌。在这些讽刺之作中,李白把矛头对准了那些权贵,“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写出了权贵的专横跋扈;李白也敢于借武帝与陈阿娇之事讽刺玄宗欲废后立新;同时,李白也嘲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雕虫”,他们不过是借诗赋取科举、干禄位而已(其三十五);此外,李白的古风中还揭露了那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其十四),还有不以战争带来的灾难,“将赴云南征……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我的五分法或许不甚严密,正如五环一样,环环相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比如寻仙诗中也有讽刺,秦皇寻仙即是讽秦皇不体恤百姓;寻仙诗中也有感伤,伤己之老矣;指言时事中更带有强烈的批判讽刺之意;理想抱负诗中亦包含自己对于寻仙的痴迷。     详情 发表于 2013-8-16 00:36
    呈墨     我无意再现历史,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里,我只代表其中的某个声音。         常想象假如李白生活在蛮荒时代会是个什么样子。也许草叶连缀的短裙代替了一袭长衫蔽体,疯狂杀戮的身影代替了充溢心胸的郁郁诗情,汪洋恣睢的大手笔变成暴虐无以驯服的蒙昧性情。在生存竞争尚未形势明了的年代里,上天拒绝了李白的出现。石器时代的李白,应该是个矮小精悍,肌肉发达的野蛮人,有着喜怒无常的心情和一双混浊嗜血的眼睛。         其后的岁月,经过无数个没有名字的年代,千里神州逐渐有了些生气。夏孽无道,商周近了;百家争鸣,春秋到了;三国鼎立;秦汉过了。也许李白曾出现过,不止一次的,作为商人,侠客,道士,刺客或是纵横家,。但是李白最终没有出现。老天似乎特别看重他,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漠视和忽略。也许天也知道那个终属文人的孱弱身躯承载不起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和太过激荡不安的灵魂。那个注定将会璀璨夺目却又漂泊无依的灵魂长久的徘徊在世界的边缘,沉睡于时空的盲点,随着岁月的流逝,颠沛流离,等待在无限未来的某一瞬间苏醒,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轮回或是重生。         于是时光之舟一下推送到了唐代,那是一段浮华绮丽而有喧闹繁华的日子,充斥着明亮的色彩和饱满张扬的线条。神放心了,于是不朽的诗魂悄悄降临人间。         时光流转,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从前人的叙述中想象起那些曾经鲜活的存在过却早已风干在记忆中的日子。仍旧坚定的相信唐代是整个消逝岁月中少有的充满生气的时代。关于那些帝王与臣子,征服与伤害的事,我一件也不想说。中国的历史早已习惯了战乱,太多的分分合合和更替转换使向来为国人标榜的文治武功只能成为万里江山画卷上凝重而唐突的几笔。喜爱唐朝,仅因为那是一个真正属于诗人的年代。无法忽略那种从平静的,轻松的,明快的,淡薄的亦或偏激的,沉重的,晦暗的只言片语下渗透而出的蓬勃思想。当然,唐代也属于李白。         可是,不知为什么,历史于我而言总能引起一种深深的怀疑和极度的不信任感。总认为,历史应该是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絮絮叨叨回顾往事的同时丢三落四;或是安妮宝贝笔下冷淡落拓的女孩,黑如盲眼的发下掩着曾经沧海的心情,扑朔迷离的眸中深藏着真正的忧伤。唐宋的风尘,元朝的烟,无数真诚或是虚假的纪念。几千年来,人们义正词严的为心目中的天才涂抹了太多媚相,几经夸张,粉饰,变形,于是今天,我们所见,所有画上的李白都有一颗永远高昂的头,所有文字中的李白都有一张超脱尘世的脸。         李白,那个迷一样的人物,在久远的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年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梦回唐朝......         我总觉得,那个告别长安之前,踌躇满志的青年,并不是真正的李白,尽管那时的他以才华初现。可是奢华的物质,幻想的功名,纸醉金迷的日子,生命被诱惑着滑向精致堕落的深渊。感谢李白,感谢他不羁的性情,感谢不拘小节的习惯,感谢无数个决定命运的瞬间。终于统治者厌倦了。请回吧。于是宿命的在某个白天或是夜晚,某个失望,悲伤或是挥泪作别的瞬间,诗人的禀性悄悄醒转。         总是疑惑,李白的一生,为什么总在漂泊?于是想到了安史之乱。繁盛之极,衰亡之始。雍容华贵的面容掩不住颓废空虚的内里,貌似坚固的铜墙铁壁在尚未抵抗之前已经分崩离析。后来便有了战争,有了流离失所,有了聚散分离。对于这一切,我感到平静,总觉得是和平暗藏下战争,苦难孕育着诗情。李白,这个充满矛盾的天才,这个文明时代的浪荡子,这个必将把自己文字流传千古的巨人,他的生命,注定飘零。         突然觉得,李白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想做官,却又不得其法;想遗世独立,却又难以割舍。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幸福。突然觉得我们都是很理想主义的人,不知疲倦的理想化着理想中的李白,生活或是希望………         课本上,插画中的李白依然高昂着头,文字中的李白依旧有着超凡脱俗的脸。可是我看的出来,他们很寂寞,那些饱经季节沧桑的容颜僵持在岁月尴尬的寂寞里。我明白,一个生命依旧飘零,在我们若有若无的纪念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个童话诗人喃喃的轻诵着。他也离去了,在某个寻梦的白天或是夜晚,连同他的妻子和儿女。忽然觉得他们是那样的相似,无以表达,仅以此诗纪念那个不朽诗魂的一世飘零。  详情 发表于 2013-8-18 08:18
    Ricky    羁是一个让人情感交集的字,若在古代,有两种人多与       这个字形影不离:一是游侠,二是落魄文人。羁字里的       两个词语:不羁和羁旅,都似乎是他们天生里无治的病。             于今现实生活里这两种人大概都已经不复存在。但某种情       怀在人性里应该很难抹去。“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羁字所包含的情怀便是这里面的一分。             而最古典的情怀在我,极为浓稠地凝缩在温庭筠“天涯孤       棹还”的吟唱里。或许不单单是我,由古而今,由近而远,       许多人都可以用情感残缺来形容,至少众多的古人是如此,       譬如蒋捷,譬如温庭筠,也譬如李白。这种情感残缺让他       们很容易地流浪于四处,用羁旅里的相遇与离别来完整他       们的情感。尽管大概这仅仅是饮鸩止渴。              详情 发表于 2013-8-23 00:4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3 22:18 , Processed in 0.422984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