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恩在早期作为一个狂热的圣像破坏者活跃在德国诗坛,其创作主题多为肉体的崩溃:疾病和死亡。1912 年贝恩发表了惊世骇俗的诗集《陈尸所和其他诗歌》,该诗集像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德国文坛。组诗《陈尸所》由五首诗歌构成一个尸体解剖系列,诗人以跳跃性的、涩滞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幅幅恐怖的死亡场景,其细节描写令人作呕。然而正是这种极端化的表现形式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1932年4月贝恩当选为普鲁士艺术院院士。1949年贝恩在出版家尼德迈尔的帮助下重返德国文坛。1951年8月21日他在马堡大学作演讲《抒情诗问题》,引起轰动。1951年10月他荣膺德国最高文学奖——毕希纳奖,1952年荣获联邦德国一等勋章,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诗人在思想上与传统的欧洲文化决裂,在语言上也打破了语言规范的束缚,文法和句法被粉碎了,诗的语言要么变得简短、破碎,要么变得笨拙、艰涩。
●从总体上看,贝恩的诗歌创作是一场语言的暴动和形式主义的革命,是一种带有虚无主义色彩的唯美主义。他的诗歌和诗学继承了波德莱尔、马拉美、格奥尔格和瓦莱里开创的“纯诗”传统,启发了二战以后的抽象诗和具体诗,并对当代德国诗人雷曼、克罗洛夫、皮翁特克、赫勒雷、吕姆柯夫、恩岑斯贝格、格林拜恩等人以及当代欧美和日本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恩诗选》精选了贝恩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诗歌代表作,是对诗人创作生涯的完美呈现。贝恩的早期诗歌在题材上沿承了波德莱尔,在内容上直面人类的恶之花——丑陋和病态,在语言上打破了文法和句法,被评论家称为“纯粹的丑学”。步入中年之后,贝恩徜徉在神话、幻想和哲学的国度,创作了大量辞藻华丽、形式完美的诗作,为他赢得了“静力学诗人”的美誉。
作者简介
戈特弗里德·贝恩Gottfried Benn(1886—1956)德国著名诗人,魏玛共和国时期表现主义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母亲是法国人。早年在马尔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神学和语言学,后进医学院,毕业后在柏林行医。在性病和皮肤科方面很有造诣,终生行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军医。战前就与表现主义作家来往,参加表现主义团体的活动,并发表诗作。在他早期用表现主义手法写出的作品,如《陈尸所》(1912)、《儿子们》 (1913)、《肉》(1917)、《瓦砾》(1919)等,描写了知识分子的孤独和恐惧心理,表达了对世界的憎恶和一种绝望的悲观的情绪。出于对现实社会的厌嫌,他把梦境和麻醉药当做遁逃所,他曾写了一些吸麻醉药的抒情,如《可卡因》,组诗《麻醉》(1925)。在表述这种人格的分裂和自我麻醉的心态时,他写道:“不管是节奏,不管是麻醉药丸,不管是现代的自生的训练,这都是人类的最古老的需求,以此去克服处于外界和内心,上帝和非上帝,我和现实之间变得无法忍受的紧张。”贝恩在诗歌创作上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他把对新的形式的感情看做是最高的信仰,对语言怀有一种虔诚的爱,运用形式的完美,语言的力量,来表现急剧变化中的现代化社会中个人的感受。1932年贝恩被选入普鲁士艺术科学院,纳粹上台时,出于愤世嫉俗,他表示支持,1933、1934年发表了几次广播讲话《新国家和知识分子》和《艺术和政权》,对法西斯政权大唱赞歌,认为第三帝国是一次真正的革新。但不久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采取了消极的避世态度。由于对纳粹统治的倒行逆施流露出不满和憎恶,1938年粹政权开始批判贝恩,查禁他的全部作品,把贝恩开除出了作协和医协。二次大战期间他以行医谋生。二次大战后,他由于一度追随法西斯而为世人诟病,直到四十年代末才重新开始创作。除了诗歌他还写了自传体的作品《双重生活》,阐述了自己的生活观和艺术观,探讨了思想与行动,艺术与权力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使人的生活都成为一种双重生活。在这部作品里,他也为自己政治上的失足进行了辩解。贝恩的影响在五十年代超过了表现主义时期,他的诗集《蒸馏》(1953)、 《尾声》(1955)等拥有大量读者。他在诗歌中运用的蒙太奇技巧,奇特的语言和比喻,存在主义的思想,对战后的一代青年作家和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成为当代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法国诗人菲利普·苏波(1897一1990)称他为“欧洲最伟大的五位诗人之一”。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