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荷尔德林文集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4:2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
      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早年在登肯多夫、毛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6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4 15:49:50 | 只看该作者
       一、荷尔德林与德国启蒙运动
          众所周知,启蒙运动是一场时间上起止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 空间上源于英国,盛于法国,再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以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法国理性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高举理性、宽容、进步的大旗,极大地冲击了教会的宗教说教和封建专制制度,使人类步入了“理性时代”。启蒙运动的两个主要思想来源是法国的理性主义哲学和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前者认为人的认知来源于经验,而不是来源于上帝,反对盲从权威,从而对中世纪以来的封建和教会权威提出了挑战;后者则提倡怀疑,认为理性才是人类生活的先决条件。从启蒙运动的两个思想来源中可以看出,实际上启蒙运动不仅仅重视理性,也包括感性的成份。只不过在启蒙运动早期和盛期,出于反教会神学和反专制主义的需要,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启蒙运动更多地强调理性。
        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表现在,在法国等其他国家的学者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的背景之下,他们在处理性和感性的关系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折中的取向,在表达理性要求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感性和直觉经验的重要性。而这个特点也就导致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启蒙运动在德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所谓的“浪漫启蒙运动”或“启蒙浪漫主义”阶段。“浪漫主义则是这种取向进一步向感性方面倾斜的结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不排除理性,但更倾向于感性。浪漫主义的内容十分庞杂。它以感性为基础,强调个人的非理性的自由、一切实体的独特性、一切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固有感受、想象和观念的遗传性等。”
        我的问题是德国的启蒙运动何以走上了这样一条独特的道路?这条道路又是如何发展?我的方法是选取德国启蒙运动的一个代表,考察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从而达到理解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目的。而我这里要谈论的这个代表就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
        荷尔德林(Friedrich Hlderlin1770-1843),1770年3月20日生于德国内卡河畔的施瓦本小镇劳芬(Laufen,一译瑙芬),1788年进图宾根神学院,与谢林、黑格尔结为朋友。荷尔德林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谢林和黑格尔都成为了名满天下的哲学家,而他却只能奔波于各地,以家庭教师为业;更为不幸的是,在1802年他精神失常,至1806年病情加重,住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37年。荷尔德林生前寂寥,死后却备受狄尔泰、特拉克、伽达默尔,尤其是海德格尔的推崇,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所以选取荷尔德林作为代表,这是因为他是在这场运动中对理性和感性的关系反思得最深刻,最有预见性的哲学家,正如刘小枫老师在《诗化哲学》中讲道:“他更深刻地预感到现代人的处境和现代人应该趋往的未来,他刚步入中年,就患了精神病,这只能理解为他那颗高古的心灵绝对无法在一个失去了神性的世界中栖居的缘故。病魔反而保护他不受沉浊世态的浸渍,而潜心于自己的神灵之乡。”  
        二、元旦书简
        十八世纪启蒙的年代开始。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也使得启蒙运动达到了高潮。荷尔德林在青年时期就与密切的关注着这场运动,法国大革命的消息传到德国时,正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念书的荷尔德林兴奋不已, 他和谢林、黑格尔为庆祝法兰西共和国一周年而共植自由之树。这也成为了哲学史上的佳话。
        1799年,法国大革命已经十年了,荷尔德林仍然是一个热诚的启蒙者。当年1月1日,荷尔德林给他的兄弟写了一封长信(又叫“元旦书简”)——在他的这封长信中,他跟其他启蒙主义者一样,对现状感到不满,希望着人有所改变,人性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不但能够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要肯定感性的价值。在这篇书简中,荷尔德林除了表达了自己对启蒙的看法,而且仔细研究这篇书简我们还能够发现荷尔德林的思想渊源。如果考虑到荷尔德林的写作生涯在1804年就终止了,这封信就不仅对理解荷尔德林思想的发展、也对把握其思想的最后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我试图从这里出发理解荷尔德林。
        在这封长信中,荷尔德林主要谈到了几个问题:1. 德国人亟需改善的民族性格——他们过于依恋乡土,鼠目寸光,缺乏活力和冲动;2. 新哲学(康德哲学)和政治疗养对于改善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促进德国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当今,大多数德国人处于这种鼠目寸光的状态,所以他们不能获得比新哲学更有疗效的影响,新哲学直逼兴趣和利益的普遍性的极端,揭示了人的胸中的无限追求” ;3. 政治和哲学虽然有益于德国人,但是他们还需要诗的治疗——“即便在政治和哲学的疗养之后,德国人大概仍需要这样一种灵丹妙药;不计别的一切,哲学和政治的教育本身已经有不当之处,它虽然把人们凝结成本质的、绝对必然的关系,成为义务和权利,但是,为人的和谐还留下几许呢?” 。
        三、荷尔德林的思想源流
        (一)康德——荷尔德林的“大地”
        在《元旦书简》中,荷尔德林这样提到了康德:“康德是我们民族的摩西,他领导人民走出埃及的颓败,进入自由而孤独的思辨的沙漠中,他从神圣的山巅为他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法规。” 荷尔德林这段诗一样的语言有几个地方值得思考:1. 我们知道,摩西因为得到神谕,从而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荷尔德林为什么认为康德带领了德国人走出他们鼠目寸光、缺乏活力和创造力的状态?2. 荷尔德林为什么又认为康德的哲学只能止步于自由而孤独的沙漠?
        康德在德国启蒙运动中地位至高,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德国启蒙运动之父。康德的思想也为整个德国的启蒙运动订立了基调,德国以后关于启蒙的讨论很多都在康德的理论框架下开展的。例如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就是建立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之上。因此讨论荷尔德林的思想渊源,我们一定要先回顾一下康德的理论。
        康德的理论集中在他的三大批判中,这三个批判要解决的就是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试图回答四个人的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的问题,主要通过《纯粹理性批判》解决。人能够知道什么呢?康德认为人能够知道的都来自于现象世界而不是物自体。认识不是要使得主观符合客观,而是反过来,客观要符合主观的先验范畴。这个回答反驳了休谟的不可知论,为人类的知识奠立合理性基础。知识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是建立在现象界,而非物自体。而正因为物自体是不能认识的,因此道德、上帝都是可能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应该做什么”,这就是道德的问题,它是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讨论的。康德主要是通过这个批判来建立一种法则,它不同于行为准则那样狭隘,只适用于个体,它是普遍的行为准则。康德通过三个公式来建立这种法。简单的说,这三个公式就是“普遍原则”、“目的原则”和“自律原则”。第三个问题是“我可以希望什么”,按照康德的说法,这是由他的宗教学加以解决的,但实际上实践理性批判后面一部分已经为宗教奠定了基础,从“应该做什么”过渡到“可以希望做什么”这方面去了。这三方面最后归结成一个问题,也就是康德的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回答了第四个问题。
        康德的理性批判虽然反驳了休谟的不可知论,但是却造成了现象与物自体的分离,从此人类就只能生活在现象的世界中,自然就会产生孤独的感觉;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着眼于寻找一种法规,它是普遍的、以自身为目的以及自律的,因此它是生机勃勃的,而这种法规最终将把人带到自由王国。于是荷尔德林写道:“正如哲学的律令使得兴趣和利益及观点普遍化,正如斗士与他的军团一道作战,感到自己更勇敢更强大,确实如此,这样人的力量和活跃性才成长并且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生活范围更为广阔,在同甘共苦中人们感觉自身(否则生命之域不会拓展得如此阔大,以至个别消融在整体中)。”
        但是,尽管目的王国如此美丽诱人,但是因为理性批判带来的分裂,于是只能停留在沙漠之中——“新哲学”对人性的理解毕竟是片面的,“它(哲学——作者注)虽然把人们凝结成为本质的、绝对必然的关系,成为义务和权利,但是,为人的和谐还留下几许呢?”。
        这里注意,荷尔德林并不是批判康德仅仅注重理性,康德同样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他试图通过对美和崇高的分析使得理性批判能够过渡到目的王国。但荷尔德林显然不满意康德的工作,在1794年他曾计划撰文论述美的理念,“它应该包含对美和崇高的分析,康德的(分析)一方面得到简化,另一方面更加丰富……” 。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本节开始提出来的问题。1. 荷尔德林将康德称为德意志的“摩西”,是因为康德建立了德国启蒙运动的基本理论,也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共同发展,这也使得德国启蒙运动在一开始就与法国强调理性的思路有不同;2. 荷尔德林同时又认为康德过于关注理性,对感性的关心不足,因此他认为康德的思想只能止步于自由孤独的沙漠。
        (二)席勒——他应该跨过康德的界线
        虽然康德不能算作一个片面的理性主义者,康德的哲学尽管能够带领德国人走出“埃及的颓败”,但是却只能止步于“自由而孤独的沙漠”。荷尔德林在1794年致诺伊弗尔的信中说:“它应该包含对美和崇高的分析,康德的(分析)一方面得到简化,另一方面更加丰富。席勒在《论优美和尊严》(又译《秀美与庄严》)一文中已经做了部分工作,但是却仍缺少一步,没有敢跨出康德的界线,照我看,席勒应该敢于跨出这一步。” 席勒是康德之外对荷尔德林影响最大的人,荷尔德林曾模仿过他的诗。在思考启蒙问题的时候,除了康德,还要注意席勒对荷尔德林的影响。这对把握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方向有重大帮助。现在我们来看,在荷尔德林严重,席勒应该敢于跨出的这一步究竟是什么?
        席勒的美学同样深受康德的影响,1789年他在耶拿大学的就职演讲上热情称赞当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样的思想跟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的思想十分接近。然而,同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改变了席勒的看法,放弃了对当代了乐观,跟康德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勾勒了当时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腐朽专横,下层社会的粗野暴戾,以致他作出结论:在这一方面腐朽、一方面粗野的社会里,人不能直接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若要达到理性的状态,首先要令人具有美的心灵。席勒认为现代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矛盾使得人性分裂,他提出了要恢复人性和谐的目标,而他的方法就是审美教育,培养人心中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游戏”一词可以说是自由的同义词,人只有在自由中才能是全人,才能克服人的分裂,才能达到人的和谐。
        在荷尔德林1796年2月24日致友人的书信中,他还追随席勒提出《审美教育新书简》的说法,可见荷尔德林对席勒的热切追随。但是究竟是什么令荷尔德林对席勒的理论仍然不满,说席勒应该勇敢的跨出超越康德界线的那一步?
        在《元旦书简》中,荷尔德林指出了“诗”与“游戏”的不同“诗以与游戏不同的方式团结人;在他们真正存在和真正发挥作用时,团结他们,带着所有纷杂的苦难、幸福、追求、希望和恐惧,带着他们所有的见解和谬误、美德和理念,带着他们中间的一切伟大和渺小,渐渐地统一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条分缕析的深情之整体,显然,正是这应该是诗本身,有其因,必有其果。” 在荷尔德林的《德国唯心主义的最早纲领》中也说:“诗会因此而获得更高的尊严,它将于最终又成为其最初所是——人性的老师;不再有哲学,不再有历史,惟有诗之艺术将超越所有其余的科学和艺术而长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荷尔德林认为席勒的“游戏说”还是不能完成目标,能够使人能够达到和谐,必须走诗的道路。
        (三)希腊——荷尔德林的天空
        “即便与席勒《朴素的诗和伤感的诗》相比较,荷尔德林对诗的如此看法也显得有所不同。荷尔德林在青少年的时期就喜欢古希腊的作品——早在二十岁(1790年)时,荷尔德林的诗作就已经让古希腊的爱的观念入题……在1794年7月10日他写给黑格尔的信,我们可以看出康德和古希腊人是荷尔德林思想的两大支柱。” 荷尔德林对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注疏在后世一度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古希腊的思想如何启迪了荷尔德林?为什么荷尔德林要“向后看”才能实现他的理想?这是我们在考察荷尔德林与古希腊时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噢,希腊,你带着你的天才和虔敬去了何方?还有我,满怀善良的愿望,用行与思艰难地摸索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因为我就像长着平脚掌的鹅站在现代的水域里,无力地向希腊的天空举起双翅。” 在《元旦书简》中,荷尔德林将自己比作长着平脚掌站在现代水域里的鹅,似乎在暗示着他是怀着启蒙的理想——人性的和谐,来接近古希腊的思想。“启蒙式的‘人类和谐’理想,也就是,通过索福克勒斯悲剧的翻译和注疏,荷尔德林想要传达给自己民族的东西”。
        荷尔德林在《关于<俄狄浦斯>的说明》以及《关于<安提戈涅>的说明》中想要告诉自己的民族的信念。“这种信念与其说是一种所谓悲剧冲突的历史神学,不如说是一种启蒙式的形而上学人性思辨。” 比如说这样的句子:“悲剧的表现首先基于这样一种骇世惊俗之举,神与人如何结为伴侣,自然力量与人的至深情志如何在愤怒中永无止境地相与为一,从而领会到,无际的为一是通过无际的区分净化自身。” “其实荷尔德林本来可以用非形而上学的语言来表达这段对悲剧的理解。1800年的那个冬天,荷尔德林在给友人的信中也说到悲剧,其中有一句可以说是上面那段悲剧解释的非形而上学行话的表达:诗的艺术就其完全的本质而言,就其热忱、朴素、平实而言,是欢快的崇拜,从不把人搞成神或者把神搞成人,从不搞邪门的偶像崇拜,而只是让神和人们彼此可以更靠近。悲剧则从方面表现这一点。神和人看起来是一个(Eins),随之是命运,命运引发出人的所有谦卑和骄傲(stolz),并且最终一方面存留下人对上天的敬畏,另一方面又把人的经过净化的情感作为人的财富保留下来。”
        四、总结
        通过对荷尔德林思想渊源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启蒙运动发展的后期的德国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一开始就注意吸收了前面的经验总结,一开始就对理性和感性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态度,反对只强调一个方面,认为完美的人应该能做到理性和感性和谐的发展。这些思想是由康德最先提出的,经过德国启蒙运动后来的哲学家中再进一步发展,更加注重发展了关于感性的理论。这些思想即使对于今天来说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值得我们的重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8 13:22 , Processed in 0.0417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