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0
|
里尔克诗选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透透
“Rose, oh reiner Widers pruch, Lust, Niemandes Schlaf zu sein unter soviel Lidern.”
玫瑰,哦纯粹的矛盾,喜悦,能在众多眼睑下作着无人曾有的梦。——陈宁译
这是赖内·马利亚·里尔克亲手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在2.14这个玫瑰大行其道的日子,我突然想起了这行字。(据说玫瑰不愿成为任何人的睡梦)
回家没带什么书,怕重;只拣了一本《荣格自传》,一套《苏青文集》和一本里尔克的诗集。大过年地读里尔克,其实相当矫情——那所谓“分布在每个句丛背后的孤离悲苦和惰世虚无”早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得魂飞魄散了。但等喧哗褪去,偶然回头,竟一阵恍惚——仿佛在正午时分做了个恶梦,难以描述却如此明白无误——魂游一般地明晃。
我手上的《里尔克诗选》荐自一个精怪的女孩(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21.5)虽然这个版本有些争议,但收录相当齐全。前言的第一段这样写:“在20世纪的德语诗人中,似乎没有哪位像本集的作者那样:童年黯淡寂寞,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而在诗歌造诣上,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永生光辉……”
说实在的,我对这套不来电。
在我印象中,英语是说给商人听的,意大利语是说给情人听的,而德语,则是说给敌人听的。
用德语作诗,哎,只怕那口味同黑麦面包一样:粗糙,硬邦邦地粗糙。
所以这个奥地利人在德语诗歌上崇高的地位并没吸引我,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他的名字——诗人的全名是勒内卡尔威廉约翰约瑟夫玛利亚里尔克。
长长的名字,结尾却是....玛利亚里尔克?
是的,玛利亚里尔克。他从小就被当成女孩抚养。
他母亲是个小市民型的神经质女人,离婚后和里尔克独自生活,常用“苏菲亚”“玛利亚”等阴性名字呼唤他,并让他蓄长发、穿花衣、与玩偶为伴。
这段童年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不得而知,但从那一刻起,一个沉默自闭的影子已经缠上了他,所以他总说,“小人物必须沉默…亲爱的先生,你也是,你要爱你的寂寞。” 他就这样,以一种自尊的方式,守护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都能拥有的生疏生活。
北岛说:里尔克的诗排斥着青年读者,只有经历磨难的人才准许进入。
我不以为然。我相信外表孱弱而内心敏锐的人同样能走入里尔克的诗中。
他用孤独和自己的内心交谈,我们何尝不是呢?
我们也在某场电影落幕或某本小说结局的时候暗自渴望——渴望在自己身上降临一场悲剧,然后看着自己站在命运中心,和上帝进行徒劳而悲壮的较量。但问题是,上帝就在我们身上,我们怎么才能在毁灭上帝的同时不毁灭自己呢?我们都一样,渴望冒险却又骇怕承受。所以只能等待,等待黎明的上升。可是,无数次的黎明上升了,黑夜还在滑落。神往乎,沮丧乎,热烈乎,还是绝决乎?
里尔克22岁时,遇到了莎乐美(天那,又是莎乐美!)——一位博学多才的女性,也是他命中的劫数。我不知道他如何感受“女人”,但他这样说:刺瞎我的双眼,我仍能看到你——这样要命地肯定,一字一句地,那是典型的里尔克式的执拗:他当初就这样对莎乐美献上了不容动摇的赞美词。然后呢?然后的故事是,他与她保持着毕生的友谊。
4年后,里尔克与女雕刻家克拉拉结婚,生有一女。次年便将孩子托付给了外婆,夫妻分居从事各自的艺术,并相约在可能的情况下重新相会。
这是什么,这又算什么?也许,是里尔克把爱圣化了吧。在他看来,一个年轻人是不该急匆匆去爱的,因为他需要学习,需要懂得很多很多之后,才够资格完成这一壮举。所以他只能独自沉思,独自呢喃,独自在地球的某个角落里热爱别人。他把呢喃留给一个极为遥远的荒凉世界,以致于在几十年、几百年后的另一角落,还会溅起轻轻的回响——有人像他一样,捧着书,轻轻地念:“ 骑着,骑着,骑着,在日里,在夜里,在日里。勇气已经消沉,愿望又这么大。再没有山了,几乎连棵树都没有。什么,都不敢站起来。”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7 19:23 , Processed in 0.50634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