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诗国伊甸的小径
——读《唐诗的唯美主义》
邂逅一本好书就像邂逅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那一刻,再怎么华丽的语言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
2010年研究生考试前两天,我放下了课本和笔记,径直去了那个山城(河北张家口)比较有名的一个书店。这个书店的老板很有意思,他去北京等地进货时,每种书他只要一本,而且这些被他选中的书,他可以卖,也可以留着自己看。如果卖的话,都按照书后的标价,一分也不少。
在书店里迅速的扫描着,不一会目光便停在了《唐诗的唯美主义》这本书上。当时也没多想,掏钱就买了。
后来回到住处,撕去外面的塑料包装,小心的翻着,当时只有一种心情——我买对了。对于大多数备考的人来说,那两天他们都在临阵磨枪,而我却在一页页欣赏着那本书,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即将到来的考试。耳边还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本多ruru的《美丽心情》,现在每每回想起来,仍旧让人沉醉。
来到暨大后,有一次在图书馆五楼随便翻书,又跟它不期而遇。时光的飞逝虽然有时候让人感到惋惜,但它偶尔也会在我们的意识里发生逆转。我抽出了它,又一口气看了两天。
诗歌是美的!
诗歌作为一种人类情感自然宣泄的方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欢。从物质层面来说,诗歌虽然不是我们生存的必需,但若从精神层面来说,人是有情动物,而人生也是有情人生,在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会自然而然的、甚至难以自抑地追求更高级的精神享受,而诗歌就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方式。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大序》)诗歌在西方人眼里,更是他们追求理想的一种表达。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电影《死亡诗社》里有句台词说道:“Science, business and medicine are what we are living on, but feelings in the poety are what human-being should have. They’re what we are living for.”(科学、商业和医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但诗歌里所蕴含的情感却是我们人类理应拥有的东西,它是我们生活的理想所在。)
《圣经》里有个伊甸园,基督信徒认为那是人类远祖的居住地。中国的诗歌史上有个唐朝,闻一多先生说“诗唐”,而我则说唐诗是我们这个诗国的伊甸。说唐诗是“诗国的伊甸”,并不是说它是中国诗的源头,但就像闻一多先生说的那样:“唐诗的体裁不仅是一代人的风格,实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种诗体。”从这个伊甸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各种风格的诗。所以,“有些人”很武断的看法(说唐以后无诗)我们应该舍弃,但我们却可以说,后世的诗歌的确都是从这个伊甸里产生的、或已经生了根萌了芽的。
由唐而今,历朝历代的人都在试图走进这个伊甸,其实也是在走进我们自己。
对于唐诗的赏析,简单的词句分析加一点本事介绍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唐诗的唯美主义》这本书虽也是赏析,但它就像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那样引人耳目。
这本书以“唯美主义”为切入点,试图找到一条通往诗国的伊甸的小径。全书共赏析了李商隐、李贺、杜牧等21位诗人的35首诗。没有按时间排序,也没有按文学史的发展来梳理。全书在结构上分为专论和随笔两部分。其中专论部分以李商隐、李贺为对象,阐述唐诗的唯美主义;随笔部分为作者读唐诗的札记。结构上虽分为两部分,但主题却都是在构建“唯美”的殿堂。
这本书特立于其他同类赏析著作的地方在于:对某一首诗的赏析,从古今中外对比的角度入手,既有艺术上的解读,而更多的则是从文化上予以关照和阐释。这些解读与阐释,再加上本事的梳理,某些字词的训诂,有的还介绍了该诗的接受史,批评史,这些共同构筑起一个立体的美的世界。人类的种族、生活的时空等等会有所不同,但我相信人类的心灵是一样的,对于美的追求的渴望也是一样的。
这本书既是赏析式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本学术著作。对于喜欢诗歌的人来说,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精神陶冶;而对于有志于研究诗歌的人来说,则可以把它当作通往诗国伊甸的一把钥匙。
林庚先生说:“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而诗的艺术真谛又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这正是诗评诗话、千言万语,而未足穷其情,诗学美学、层出不穷,终难尽其意。此古今作者所以各有一得也。”(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序言》)对于《唐诗的唯美主义》的作者苏缨、毛晓雯来说,她们的“一得”就是找到了一条通往诗国的伊甸的小径。正像该书的序言所说的:“诗可以延伸出通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灵;世界上任何一条路最后都会归于诗,哪怕这条路一开始和诗南辕北辙。”
对于我们这些仍在寻找“小径”的人来说,如果仍找不到,我觉得倒可以踏着苏缨她们找到的路继续往前走,因为她们在邀我们同行。在她们所开辟的小径上,她们不会跟我们收“过桥费”。
对于每个喜欢诗歌的人来说,这本书不啻为一处心灵的寄托。就像它的扉页上写的:“这本书描述的对象是诗,而它本身,也如诗般精致、雅丽、余韵悠长。不仅仅是美而已,它美得深刻而有力。这些美丽的文字,会似龙卷风般裹挟着你朝美的丛林一路飞奔,直至穷途末路,逼迫你折服。”
但在诗国的伊甸里,没有穷途末路,只有永远的美,永久的栖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