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0
|
日本汉诗精品赏析 |
最新书评 共 1 条
貓小三
《日本汉诗精品赏析》让我很郁闷!
自言自语发表于 2011-04-15 10:17:37
凤凰文化中华书局历史悠久,学风严谨,一直是学人们最为看重的一家出版社。多年来买书藏书,我一直以中华书局为首选。目前手中数千册藏书中,古籍书有相当一部分为该社出版。
然而近年来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中,却不时有令人遗憾的错误出现。比如不久前刚买的一本书,其谬误与荒唐之处,简直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程度。是有人盗用了中华书局的名义,还是遇上了学术骗子?真的很郁闷!
书名:《日本汉诗精品赏析》,出版发行:中华书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出版时间:2009年5月;定价33元。正文424页。国际书号ISBN 978-7-101-06436-0。据书中介绍,编者李寅生,199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2003年8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广西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广西大学中文系教授。“本书精选269位诗人的五百余首汉诗,以人系诗,按作者年代排序,注释力求简明准确,并就汉诗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等给予综合性的赏析。”
因为喜爱古典诗词的缘故,日本汉诗多年来也一直是我注意搜集的对象。有人做这方面的工作,给我这样的读者提供阅读和鉴赏的方便,本应发自内心的感激。但面对这本《赏析》,我心中却是一种无名的愤怒——惋惜、疑惑和悲哀。
这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
看《日本汉诗精品赏析》如何赏析日本汉诗(考虑此书错谬太多,同类错谬一般只举一到两例,以免读者乏味):
第18-19页:刀利宣令《秋日于长王宅宴新罗客,赋得“稀”字》:“玉烛调新序,金凤扇月帷。新知未几日,送别何依依。山际愁云断,人前乐绪稀。相顾鸣鹿爵,相送使人归。”赏析:“本诗选自《怀风藻》……全是不仅具有齐梁遗韵,同时也颇有初唐风格,堪称扶桑律诗的先驱。”——稍有诗词格律常识的人一看便知,这并非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律诗”,颔联不对仗,尾联两个“相”字在同一位置重出,且全诗多处不合平仄。另外也看不出诗中的“齐梁遗韵”表现在哪里?《怀风藻》中的律诗不少,比刀利宣令先学写格律诗的大有人在。这首咋就成了“扶桑律诗的先驱”?
第21页:“第二首诗表明了作者在鉴真大师的循循善诱之下……”;第22页“全诗的内容虽然不长,但……”;“循循善诱”(应为“耐心教诲”、“指导”、“帮助”)、“内容”(应为“篇幅”)。 均属用词不当。
第250页“中岛大赉(二首):其诗……仅有写本,因其字迹难辨,故著录不多。” “著录”应为“刊刻”。“字迹难辨”与其著录多少没有关系,但极有可能导致无法刊刻。
第318页:“全诗情景交融,余韵悠悠,与赖杏坪的《游芳野》、藤井竹外的《芳野》,并称为《野芳三绝》,……”“野芳三绝”该用引号而非书名号。
第35页“在日本写出这么地道的唐诗,是非常难得的。”属于概念不清:唐诗是中国唐朝的产物,后人模仿得再好,那也不可能是“唐诗”!
第37页:巨势识人《秋日别友》:“林叶翩翩秋日曛,行人独向边山云。唯余天际孤悬月,万里流光远送君。”明明是“秋日别友”,一经“赏析”,居然稀里糊涂地成了春天:“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斓的春色和浩瀚无边的江水为背景,……”让人哭笑不得!
第65页:“全诗用典贴切,在不经意的游玩之中倾吐了自己真挚的思想感情。”——不知所云。
第97页:武田信玄《偶作》(鏖杀江南百万兵,腰间一剑血犹腥。竖僧不识山川主,向我殷勤问姓名)赏析:“始终表现的豪迈英雄主义气概,是一般的日本汉诗作者所难以企及的。……一说此诗是对朱元璋《题寺壁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晓晓问姓名。’的改写。”——一篇寻常的改作(有《高皇帝御製文集》可查,编者却没有去查。如此做学问令人费解),且在对方很有礼貌地“向我殷勤问姓名”的时候,反而骂人家是“竖僧”,居然成了编者眼里“一般的日本汉诗作者所难以企及的”表现“豪迈英雄主义气概”的好诗?
第110-111页:安东省庵《梦朱先生》。赏析:“这是一首称赞明末遗民朱舜水的诗。朱舜水(1600-1682)……明亡后朱舜水来到日本,安东省庵钦佩他于(注:校对不精,应为“于他”)的学问道德,九次上门拜他为师,成为朱门第一位日本弟子。自此(注:此二字应删去),朱舜水于1659年至1665年在长崎居住六年,努力传播中国儒学,为中日两国千年之友好,为日本文运之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朱舜水“努力传播中国儒学”与“日本文运之兴盛”有何关系?明末遗民咋能为“中日两国千年之友好”奠定基础?说你千辛万苦把你的父母亲拉扯大,可乎?
第186页:村濑之熙《题谢长庚桃源图为岩仲文》:“鹯薮无翔羽,獭渊绝游鳞。当彼嬴氏时,讵容高尚伦。遐举五百春,桃花逐岁新。忽被花相引,偶与渔父亲。问今是何世,新宋类昔秦。所以陇亩里,往往栖逸民。顾笑刘太守,搜索徒劳人。伊境原非邈,自在浔阳滨。心远地自远,不必更问津。”赏析:“……这首诗……全诗对仗工整,笔力遒劲,在题画的同时,也畅快地表达了出自己的思想观点。”——稍懂格律常识的读者都看得出来,这完全是一首五言古风,根本找不出完全对仗和严格的律句。“全诗对仗工整”从何说起?显然点评者连起码的诗词格律常识都不具备——当然,具备与否不是你的错,但不懂装懂可未免可恨!
第190页《钟馗》:“于思晘目突其冠,想见腥风迸指端。别有夔魖君知否?沉香亭北倚栏杆。”赏析:“这是一首咏钟馗的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借钟馗打鬼的形象,来表现对现实世界中缺少像钟馗这类人物的一种深刻的忧虑之情。只是此诗的结尾借用李白脍炙人口的名句,有些东施效颦,作用适得其反而已。”——根本没有看懂原作。
第224页《岁暮》:“一出乡园岁再除,慈亲消息定何如?京城风雪无人伴,独剔寒灯夜读书”。赏析:“这是一首……诗。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情形,与中国古人‘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旨趣及相近似。”——孤身在外,寂寞难遣,深夜读书,与“雪夜闭门读禁书”的那种新奇、紧张、愉悦等何干?
第237页《散步口号》:“沟渠水瘦石嵯峨,十月郊原尽获禾。纵有晚霞能借色,霜林红叶已无多。”赏析:“诗中表现了在郊外散步时所看到的山色美景,抒发了作者的愉悦心情。”——后两句分明是为秋风晚景而伤感,作者的“愉悦心情”在哪里?
另外还有校对方面的问题。第93页“吹人胡笳塞上吟”,“ 吹人”应为“吹入”;第121页“故国秋色是他乡”,“故国”应为“故园”(律句的这个位置不应有仄声字,从诗意上也不应该是“故国”)。特别是第78页“中岩圆月(1300—1075)”,不知这人是怎么活的?生在1300年死在1075年?即便反过来,生在1075年死在1300年,活了225岁?
再有,从全书看,啰啰嗦嗦,词不达意乃至不知所云之处数不胜数。拿来一首诗,指出“这是一首什么什么诗”, 像小学老师批改学生作文一样胡乱赞扬一通,就算作是“赏析”。其语言之乏味,运笔之拙劣,很多地方,包括该书的《前言》在内,甚至连文通字顺的起码要求都达不到。阅读这样疙里疙瘩的文字,不独感受不到原著的真谛和美感,而且真的让人痛苦不堪。——这样一本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书,如此表达能力,如此文字水平,实在让人无法相信,会是出于一位大学中文系教授之手,是中华书局的出版物!?
读书,是为了学知识解疑惑。本来兴致盎然,读起来却如此令人失望心情不爽。面对这样一部残次品,我该不该向出版单位索赔?大家帮忙出出主意,也请中华书局作出解释!
来源:http://blog.ifeng.com/group/article/180362.html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1 11:42 , Processed in 0.38790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