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 0
|
暮晚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石头
从生活中走来的诗人
——读杨键的诗集《暮晚》
生活中满目是诗歌的美丽景观,诗人应沉浸其间,由此得到人间快乐和哀愁,逐渐建立起自我的诗歌王国。可今天许多诗人大都走上了(习惯性的)模仿或(没头脑的)自我迷信之路。还在写诗的罕见真诗人,有些本来出色的诗人写作水平已大大退步(如韩东),他们多是浮噪得想得到社会认可,甚至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和信仰(当然很多人根本没什么立场和信仰)。很少有人如顾城拥有写诗天才,很少有人如昌耀写得出一方天地,也很少有人如海子那么简单。
杨键诗名早存。他的诗作,我以前在文学刊物上零星读过,今年才算真正全面地阅读他的作品。其诗歌精选集收录于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年代诗丛”第二辑。书名《暮晚》。杨键深入生活,努力吸取周遍生活的乳汁,在同时代诗人强占山头的时候在安静的角落里建立起坚固的城市。我的阅读感觉告诉我,杨键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最好的诗人之一。
以1996年为界。1996年前杨键的诗歌中还处处见到语言的刺,指向并不美丽的世界。他的作品,让我感觉他是一个看到皇帝新装的孩子,这个孩子勇敢地叫出声:皇帝没有穿衣服。他在作品中说的——
“我们处在一个充分暴露的伟大时代”(《甄山禅寺》1996)
他的刺的天生带来的也是自身带来的。和当时二十几岁的诗人不同的是,当时的杨键他的愤怒是神秘的,智慧的——
“多么像我们/面部安详地走着和坐着/心里总有一种/隐约的凶兆/朦胧的担忧……”(《在浮世》1996年)
句子直接呈现心灵,是每个好诗人的本分,不是杨键一个人的特色。杨键的特点是开始天真的反思。这样的反思,有意义的地方在于找到一个忠实的对手——自己,危险的是——容易刺伤自己的激情——从而自卑,陷入“不敢说话的压抑”(《啊,国度》)。好在杨键天真,常常可以在思想最郁结的地方破茧而出。我起先很喜欢他1996年前的作品。而我那位诗人朋友跟我说,之后的诗歌你该细读。
杨键在1998年后作品的写作手法多少有点像中国绘画的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把事情和精神交代。计白当黑。四两拨千斤。诗人制作提供读者想象的模版,让读者自行将学识和经历当作陶土和水糅合成器。这样的作品体会的人自然惊叹,无法认识者会随手错过。中国人的文化自老子以降往往意大于形。在杨键的诗歌里也表现出这点。这和西方前辈诗人的许多作品不同。杨键的诗歌的细节往往可以用小节替代。而杨键对小节的处理,很轻松。写作手法如果不符合写作的内容,那还是形式主义。
我不知道杨键在1996年遭遇了什么阅读了什么,他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生活和生活中人,借段他的诗来说——
“在经过了很久以后/我们有一点知道/生活有着比我们早年所幻想的/肉体的爱更重要的东西”(《相依》1999-2000年)
他的诗歌中开始出现温和的佛相,镇定的隐者之风。他题材的现实主义,基于他内心的浪漫主义和渐渐开阔的以人为本的立场。他告诉所有阅读他诗歌的人:爱生活吧,到生活中去。
我也见有些读者评论说“杨键的语言往往带有翻译体的味道”。这是不准确的。1996年后,杨键的语言已在努力脱离了书本的控制。有时候他直接把生活语言运用到句子中。哪怕是随耳听到的两个路人的对话。经过杨键的修改都能发人深省。
简单到土的语言,在今天一写作就不会说人话的作家和被那些作家影响下——喝着兽奶的——读者看来,似乎的外语。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和所有伟大的作家一样,杨键找到了永恒的东西潜伏在文学作品中——永不更改的人性。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7 05:45 , Processed in 0.212815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