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0
|
打鬼戰士(Ⅱ)――檔案Z |
最新书评 共 1 条
飘荡的
这是一本美国主流框架下的科幻小说,四平八稳,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非常适合拍成典型的好莱坞电影。不过,还是很好看。
整部小说写得很有章法,环环相扣,娓娓道来,用各类人物的小故事拼凑出战争全貌。
第一章:警告。第一节,僵尸病毒始于中国的三峡水库,源于那里剧烈改变的自然环境。莫名其妙的传染病,吃人肉不死的恶魔,直觉反应当然是逃离。第二节,西藏边境做移民生意的蛇头,讲述国内民众水陆空全方位的偷渡潮。他接待的最后一批移民是一个大家庭,密封的卡车厢里传出咆哮和呻吟声,坐在副驾驶座的有钱老板眼放凶光、精神亢奋,显然已离僵尸化不远。他们的目的地是吉尔吉斯。第三节,吉尔吉斯边境的一名守军回忆起第一次看见并消灭僵尸的情景。只是,这种小规模的边境人口偷渡能将病毒迅速传播到全世界、而且不可遏制吗?第四节,巴西的器官走私者认为,中国可是世界最大的走私器官提供国,病毒通过器官移植传播是更重要的一条路径。比如,最初发病者不全是中国移民;僵尸在各国首次出现的地点,多为医院;如何解释,那些人好好的突然倒地身亡、变成僵尸?随后的几节,描述了南非和以色列的僵尸疫病。前者的国民随后提出一个消灭僵尸的计划,获得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认同;后者则发布了一份详细的僵尸疫情报告,并成为第一个主动封锁边境、防御僵尸的国家。
第二章:谴责。作者笔锋一转,回到他熟悉的美国,每一节都谴责美国的某一政府部门或媒体或商业寡头在僵尸疫病爆发之初的无作为和欺骗。其结果,是信任政府的广大中产阶级对即将到来的末日毫无知觉,直到僵尸破门而入,主动闯入他们的生活。如果连世界霸主的美国都如此,遑论其余国家?于是,大恐慌开始了。
第三章:大恐慌。这是真正的末日场景。僵尸穿行在堵车的街道上,漂浮在海岸边,撞破教堂和民宅的大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哪怕千辛万苦逃到海轮上,也可能只是陷入一个钢铁的死亡孤岛而已。国与国各自为战,为了阻止僵尸不惜大规模屠杀平民,又或在惊慌失措中触发核武器、点燃油田。美国有一切最先进的武器,但对于这些除了爆头别无死法的僵尸来说,大部分的高新科技都白白浪费掉了,反而让人类更加恐慌。
第四章:扭转乾坤。此时,南非的芮德克计划横空出世。芮德克主张,只能集中资源保护一小部分人,剩下的人不仅要当牺牲品,而且必须吸引住大部分僵尸,让幸运的人安全撤退到后方,重整旗鼓。虽然是反人性的,这计划却逐渐获得了各国政府的认同,并克服军队的阻力,顽强地推行起来。人类逐渐稳住阵脚,每个国家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都建立了一小片安全的后方根据地。
那些自谋生路的平民,有的开车到北方人烟稀少处避难,因为当冬季来临、僵尸结冰,他们将不再是威胁;有的逃入城堡之类的小型密封建筑物,冬天外出找食物,夏天抗击僵尸,这在欧洲比较普遍;有的小镇居民或学校学生团结起来,在有围墙的密封地带求生;还有“独落客”——每个城市总有几个幸存者,就这么独自在僵尸和野兽横行的死亡之地生存下来。
第五章:美利坚大后方。第六章:从海底到太空。第七章:总体战。第八章:没有明天的胜利。这些就全部是战斗的细节了。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小故事,是中国核潜艇在叛国罪名之下保存了国人对抗僵尸的实力(这个思路跟刘慈欣的《黑暗森林》非常像);美国女飞行员一个人穿越僵尸占领带的奇迹生还;日本宅男在僵尸城市里一跃成长为剑客。北朝的故事是合理的搞笑想象:从南韩人眼中看去,整个北韩突然消失了,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任何动静,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书里的定式思维明显。美国自然是世界拯救者,美国总统还是一副世界教父的模样。欧洲永远是矜持又带些笨重的,虽然不如美国却足以让它肃然起敬。俄国还是专制、粗暴、反人性的代表,所有最难以想象的事情都发生在这里。而对于亚洲,作者的态度是亲切的,不论中日韩印,故事的笔调都比较地道,感觉作者至少熟悉亚洲的文化。尤其是中国,作者基本持赞许态度,将中国国力和高新科技与美国相提并论,了解中国人的英雄情结,但对中国政府无比反感。这虽然是一本科幻小说,却寄托了作者的许多政治理想,比如僵尸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和国家名称。
最后,跟“生化危机”不同,小说设定动物不会变成僵尸,感染后只会死去。这就大大降低了描写生态变迁的难度。毕竟,作者的重点是“人”和“人类社会”。如同书中人物所说,在完全了解僵尸之后、收复失地的战斗里,最安全的敌人反而是僵尸。
如果你认为僵尸完全是想象,那就大错特错了。从古到今,一直都有零星不断的僵尸记载。万一某天早晨醒来,你发现窗外满城火光、遍地僵尸,那么不惊慌失措的最佳方法,就是提前看看同一个作者写的《僵尸求生指南》——注意!这本书可是归入“科普类”的。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1:48 , Processed in 0.23541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