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瓯缺(全四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1#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二十名铁骑不负主帅的委托,全军安全到达,完成了通报的任务.这个消息,果然振动了京师,全城军民欢呼"救星到了!"


李纲更是积极做好迎接大军的准备,他派沈琯、吴革每天在城头上瞭望.只隔了两天,沈琯远远看见西北角上尘头大起,旌旗飞扬,知道大军已到,急忙飞报李纲.李纲全身披挂,在二百名"敢战士"的保护下,大开万胜门,出城迎待.不久,种师道拍马来到,两人在城门口厮见了,彼此行了礼.种师道威重,李纲英锐,神态都有过人之处.两人会见,犹如两条曲折奔流的大河,在某一处交叉点上会合了,飞腾流泻,气象万千.李纲满面兴奋,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种师道表面上虽然不露声色,对李纲这些日子在围城中的作为也有所闻,此时又亲眼看到城门口的布置有法,心中也很敬佩.


两人见面后,彼此又介绍了随行的将佐幕僚.守城的禁军将领如何灌、何庆彦、姚友仲等都出身西军,何庆彦还是种师道的直属部下,对种师道之来,久在盼望之中,一旦见了面,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种师道手下的主要将佐,李纲过去虽未见过面,却多曾听说他们的名声,今天都能相见了,十分高兴,不免要说些久慕英名一类的话.然后动问:"如何不见令弟小种经略相公?"


"舍弟统率后军续进,估计还须旬日才得到京."


李纲又问起刘锜和赵隆,种师道也都一一作答.


双方见礼毕,种师道调拨人马,让杨可胜率领一部泾原军的精锐,驻扎在城外金明池、琼林苑一带.与城内的守军形成犄角之势.种师道亲统大军入城.


按照李纲建议,大军入城后,要在东京城内和城头上各巡行一周以安定民心、鼓舞士气、威慑敌军.这项建议,深合机宜,种师道完全同意.他们商量出一个大军入城的隆重仪式.除杨可胜所部外,七万多名勤王军全部参加这个仪式.一而绣着"种"字的大旗前导,擎旗的旗手缓缓而进,西军各将领翼护在两侧,也乘骑缓行.队伍中间一乘露顶的肩舆内坐着统帅种师道.他神气威严,态度从容,不断向夹道欢呼的东京军民颔首为礼,还不时举起手来向观众招呼致意,好象与他们非常熟悉.在他们后面才是兵甲鲜明、步伐整齐的七万名步骑军.东京人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一支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大部队.他们奔走相告:"老种经略相公十万勤王军来到,东京城可保无虞了."


这一天直接看见种师道,或者受到他的注目,向他举手为礼的军民,固然感到无上光荣;即使挤在人丛背后,看不见种师道术人,只看到擎着大旗的旗手和抬着肩舆的舆夫,也同样感到非常兴奋.似乎依靠种师道的一道眼光、一个动作、一乘肩舆、一面大旗,就可以在百万东京人民的心里建造起一道坚固的长城.并不是种师道的容貌、动作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也并非他的大旗、肩舆会产生什么神奇的作用,而是他的威名早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来.他是大家公认的救星、福星.有了种师道,东京就得救了,东京人民就有福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勤王军的来到,不但鼓舞士气,安定人心,也确实起到威慑敌军的作用.这几天金使王汭来到朝廷勒索"犒设之费".他仗着斡离不之威,咆哮朝堂,斥骂宰相,对渊圣本人也傲慢无礼,动不动就威胁说:"赵官家,你手下人行事如此怠慢,惹得太子郎君性起,攻破城门,(又鸟)犬不留,玉石俱焚,那时悔之晚矣!"今天王汭听说种师道带着十万勤王军来到,居然在金殿上向渊圣皇帝跪着磕了一个从来没有磕过的响头.后来渊圣接见种师道时,得意地说:"彼特为卿屈膝耳!"

(二)

东京人民兴高采烈地欢迎种师道进城之时,正是主和的大臣们愁眉不展,如丧考妣之日.他们认为西军之来,特别是统帅种师道、大将姚平仲等入城,目的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要破坏和议,从他们手里劫取一场富贵而已.


他们非要给种师道来个下马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不可.


种师道刚从肩舆下来,走进政事堂,坐席未暖,李邦彦已将敕旨一道付与他观看.敕书上写得明白:"金人和议已定,再敢言战者朕必重责之."


敕书倒也不假.日前郑望之、李棁等带回斡离不的"事目",渊圣认为和议有望,在李邦彦的怂恿下,糊里糊涂地下了这道敕书.后来李纲战胜,形势好转,而金人要求的金银又开价太大,实在无法凑齐,渊圣的意思又改变了,转而主战,一再命令李邦彦缴上这道敕书.李邦彦拒不从命,视敕书为法宝,拿来压制主战派.


敕书虽然不假,老练的种师道却不会轻易就被吓倒.他和李纲在城厢交谈了一回,后来又与统制官吴革略谈数语,对朝廷内主战、主和两大派的情况已了然于胸,心中先有了一个底.后来李邦彦、李纲引导他陛见渊圣时,他明确表示道:"京城周围八十里,金人充其量不过十万人,如何围得拢来?京城高数十丈,民兵百万,金入如何攻得破?我若于城上扎寨,城下严拒守,以待续来的勤王之师,不过旬日,大军云集,虏自困矣!"


种师道要言不烦地分析了当前形势和双方的兵力后,就在官家面前发出了豪言壮语说:"臣在此,陛下不须忧也!"这大大地安了渊圣的心.


过去几天中,渊圣虽也逐渐倾向于战,但在主战、备战的同时又不敢废和.金银仍然在"簇合"中,金人催促"犒设"的使者仍在朝堂责难、咆哮,金银"簇合"得积有一定成数时就陆续往金营送去.双方信使往来不绝.在渊圣的主观想象中,主战仍不废议和,以备万一战败时,还可以留条后路与金人妥协,却不知道正因为朝廷尚在谋和,战志不坚,蛊惑了人心,反而会导致战守的失利.渊圣的脚踏两头船正好反映他对战胜的信心不足.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主和的宰相、内侍、宫人们日夕在他耳朵边聒噪,时作耸人听闻的危言,使他六神无主;一方面也因为京师的防御力量薄弱,李纲忠义有余,毕竟缺少战争经验,心里不太踏实.如今有了种师道这根拄心骨儿,又有了七万勤王军成为他的王牌,他的胆子壮起来了,决定要停送金银,开城一战,当殿就拜种师道为签书枢密院事,充河北、河东京畿宣抚使,派姚平仲为宣抚使司都统制.一应西兵及四方勤王之师并隶宣抚使司统属,俟机出击.除拜之际,还向种师道明确表示:"破贼之事,朕一以委卿!"这句话说得亮堂堂地十分威势,不象过去那样唧唧哝哝,吞吞吐吐.这是渊圣支持主战派最积极的表现.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3#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有了这样的硬后台,种师道才能放手办事.他回到政事堂,即与李纲、李邦彦、折彦质、姚平仲等几个人共议战守大计.


李纲、姚平仲的主战立场,自不待言.折彦质也是新任的签书枢密院事,他是文官化了的将门之子,是个随风而倒的典型官僚,但他曾做过种师道的幕僚,渊圣让他签书枢密院,目的就是要他协助种师道办理战守之事,而此时又是主战派占尽优势,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战派.在这场四比一的争辩中,公开主和的宰相李邦彦被主战派痛击得体无完肤.


种师道一上来就把问题提得十分尖锐.他说:"种某向在西陲,不知京城如此高坚,备御绰乎有余.不知公等当初为何这等急急要与金人议和?"


"国家无兵,"李邦彦回答得十分勉强,"不得已才与之讲和."


"凡战与守,自是两码事,战若不足,守则有余.京城百姓虽不能战,如稍加训练,上城守御,有何不可?只怕粮食匮乏,倘使粮食有余,京师百万人民都可团结守城,怎能说国家无兵?"


"有兵无粮,也是枉然."这是李邦彦的一句遁词.


对京师兵马钱粮的数据已大概了解的李纲立刻反驳道:"京师存粮、尚可支数年,并无匮乏之虞!何来无粮之说?"


种师道又提出一个十分明确的论据道:"种某进城前,曾剖开一具金兵的尸体,看见他腹内并无粗细粮食,只用饲马的黑豆充饥.一人如此,全军可知.谅他金军已经缺稂,岂能在城下旷日持久?李太宰如此要紧与金议和,对他兵马钱粮之事难道一无所知?"


"这个……李某倒不知道."李邦彦又期期艾艾地回答不出来.


"前日金使来催犒赏,金银不急,倒急着要牛马羊豕各万头,立时送去.折某当时也想着金军缺粮."当时折彦质并未把这个想法告诉任何人,此时都说得振振有词,表明他的先见之明.


种师道趁机嘲笑道;"折参谋想到的事,李太宰身为百僚之长,怎见不至此?"


李邦彦只好打退堂鼓道:"李某素不习武事,这些武夫之事,一时却见不到."


"公不习武事,尚有可说,难道不读书不成?古来典籍中记载战争攻守之事多矣!公不读史鉴,如何考中进士,见为宰相?又怎能轻议武夫?"李邦彦以武夫相讥,种师道立刻还敬他一句.然后又问,"某此来,见到城外居民,多被屠戮,男女老幼尸骸纵横,民舍被焚,畜产也多为敌有.当时闻警,何不悉令城外居民拆去房屋,搬畜产入城?为何立闭城门,置百姓于敌军刀锋下,宛转就死?当局者谋国不臧,斯民遭殃,可胜浩叹!"


李邦彦一时想不出为自己辩护的话,只好老着面皮回答:"仓猝之际,不暇及此."


"好慌,好慌!"种师道显然恶意地笑起来,加上说,"某麾下士卒路经城郊时,看到这等景象,个个都戟指痛骂金贼肆虐,戕我生灵,也怪朝廷处置失策,不该和他议和,长他的威风,灭我之锐气.相公秉成国政,倒要多听听士兵百姓们说些什么,骂的什么,才是采风观政之道."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4#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种师道象训斥小孩一样训斥了李邦彦一顿,李纲在一旁听了也着实称快.平时就对文官们愤愤不平的姚平仲,这时也插进话来,调侃李邦彦道:


"公等怕保不住自己腰下的金带,听凭金人勒索,急急忙忙把金银送去.倘使金人要公等的首级,难道也马上割了,乖乖地与他送去不成?"


战争之际,是带兵的人行势.现在不但种师道,连他麾下的将佐,一名小小的"赤佬"姚平仲也胆敢调笑起当朝首相来,自然使李邦彦十分愧恨.不过他素知姚平仲的脾气毛燥,当初交割燕京时,金朝大太子粘罕也要让他三分,自己一时也奈何他不得,只得随众干笑几声了事.


可笑的是大家笑的正是他自己,对他们的笑,他不仅不敢发怒,还要随之而笑.这在普通人犹自难堪,何况他是当朝首相?这股气憋在心里,总要出一出.


那天会议中决定了几项措施:


第一:开放东壁、南壁的各城门,听任老百姓自由进出,以安民心.


第二:派军队四出巡硝,限制敌后方游骑的活动,不使远出抄掠.


第三:斥回金使,停付金帛畜产,表示战斗的决心,不再迁就和议.


这些措施都发生威慑敌人的作用.金帛停送了,有些人心中惴惴然,唯恐开罪了金军,惹得金军怒起,再度攻城.事实恰恰相反,斡离不非但没有攻城,反而自动把作为人质的康王赵构送回来,还客客气气地送了一百斤关东老参,三十张紫貂皮作为压惊之用.


这里种师道不理会金人这一套,他派姚平仲出动一万名熙河兵会同城外杨可胜所部联令进兵,直逼金军之寨,找寻战机.金军不敢应战,自动撤退二十里,再安营寨.这标志着两军的攻守之势已经改变了.


根据种、李的原定计划要趁金人锐气逐渐消失之机,派大兵出击,以便一举把他们赶走.这个时机正在逐步成熟.


出击的意见大家一致,分歧在于出击的日期和指挥人员.


老成多谋的种师道主张等到春分节后出击,理由是他的老弟秦凤路经略使种师中所部主力军数万人将于春分前后到达京师.秦凤军素称精锐,在两次伐辽战争中都立下不可磨灭的大功.有了这支军队,勤王军实力大增,破敌可操必胜之券.


可是豪迈勇敢的姚平仲反对主帅的意见,主张立即出击,以获全胜.他以"士不速战,已有怨言"为理由,要求自己率部担任出击的任务,不必再等候种师中来到.他还有一句虽未出口,大家心里却都明白的潜台词是"种氏勋业已盛,破敌大功,不宜再出其门."


为此,又在福宁殿举行一次枢密会议.出席人员比上次多了一个枢密使吴敏.吴敏此时已变为主和派,当然反对出击.会议中李纲同意姚平仲的建议,并把出击的日期定在四天以后的二月二日.


出入意外的是李邦彦,这次也赞成出击,并表示:"兵家有迅雷不及掩耳之说.出击之议既定,迟出不如早出.如今姚将军准备有素,一击可收全功,某意出击之期不如定在二月初一日."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5#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李邦彦的意见立刻得到李纲和姚平仲的赞同.大慈大悲的李纲,抱着要超度一切众生成佛的宏愿相信李邦彦知过能改,力补前咎,已经放下了屠刀,可以立地成佛,对此表示衷心欢迎.


"舵"派折彦质在三比一的优势面前,又在多数上加了一票.种师道孤掌难呜,也只好放弃自己的主张,同意由姚平仲率部提前出击.他只提议让多谋的杨可胜协助姚平仲一起执行任务.


这很可能是一次赌博两个朝代兴亡盛衰的军事行动.除了当事人种、姚二帅外,参加讨论的各人都有各自的心理背景:李纲是急于见功,思虑欠周.折彦质是见风使舵,唯诺随人.吴敏是坚持错误,执而不化.李邦彦是暗藏祸胎,别有用心.


撇开主和派不谈,这时主战派诸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敌思想.勤王军尚未来到前,李纲主持守城,曾两次击退金兵.如今勤王军陆续抵达京师,人数已在十万以上.斡离不对勤王军的几次挑战都采取避而不战的态度,一退再退,闭垒不出,六七天中竟没有发生过一次接触.现在不但李纲、姚平仲,即使富有经验的种师道也失去原有的持重,内心中未始不认为金军容易对付,一击必可收功.他反复考虑的是大功出自谁人之手而不是出击能否胜利的问题.作为一军统帅种师道的这种心理正反映了西军大都分官兵的心理.


军事上一个有利的原则:以哀兵临骄兵者胜.围城之初,宋朝方面是哀兵,金朝方砸是骄兵.经过一个月的变化转换,这种关系已经颠倒过来了.

(三)

正月卅日,太学生领袖陈东上了一道奏章,痛切陈词,乞诛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等六贼以谢天下.这是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文章,奏章中论列的乃是当前时局中最关键性的问题.奏章最后的结论是:"今日之事,惟断乃成,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幸陛下留神.""断"是劝渊圣下决心割断主和派的尾巴,全心全意与金人战斗.这是针对渊圣的懦弱性格和朝廷里那股谋和乞降的势力而言的.这篇奏章的底稿传出后,除了一小撮投降派切齿痛恨外,这一天东京城内,上自学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僧道缁流等聚在一起,就谈论这篇奏章.谈到兴会淋漓之处,不禁琅琅然地把其中警策之句背诵起来.大家莫不击节称赏,拍手称快.


这一天可说是目有视,视陈东;耳有闻,闻陈东;口有谈,谈陈东.


事实上陈东之成为大众注目的人物,并不始自今天.自围城以来,他已三次上书"登闻鼓院",请诛蔡京、王黼,直声已震于天下.


"登闻鼓院"是一个封建式的"民主机构",座落在大内的宝德门外.院门口有一只硕犬无比的"登闻鼓"和一口收纳奏章的铜柜.根据朝廷规定,一应士庶人等如有不平之事,不管是公事私事都可击鼓申诉,把各种形式的"申请书"、"呼吁书"通过这个机构上达天听."天"是否愿意听一听老百姓的申诉呼吁,那是另一个问题,这里,至少在表面上总算是提供了一条通天的渠道.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6#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由于陈东要申诉的不是个人的利害恩怨,而是代表东京百万人民的共同呼声,这使得平常惯于倾听大臣们翻云覆雨的奇谈怪论的渊圣皇帝两只软耳朵,也不得不稍为张开一点,听听下面的意见了.


"六贼"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酋,又是导引太上皇走上邪路的奸佞便嬖,不诛六贼无以平民愤、谢天下.在这个时候,朝廷如能做一件顺应人心的好事,就能使民气振奋,与朝廷同心同德,共挽狂澜;反之,如果还有人不肯割断与六贼的关系,或者怕牵连自己,徇情枉法,使用各种手段包庇六贼逃脱法网,其结果必然引起更大的民愤,最后,引火烧身,自己也免不了受国法和舆论的惩罚;这是略具一点政治常识的人都可看清楚的.


但是陈东第三次上书的意义还远远不止于此.原来这时蔡京闲居洛阳,在政治上已无能为力.其余童贯、朱勔、李彦三人随太上皇之驾,避"狄"南方,随着太上皇的倒霉,他们也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朝臣们弹奏迭上,朝不保夕.王黼则因与李邦彦积有私怨,早被定罪流放衡州,行至京师附近的雍丘县负固村地方,被一群披着"劫盗"外衣的官差捉住斩首(这是朝廷不敢对王黼明正典刑,托言盗杀,杀死他了事),京师的家也受到民抄,霎时间人财两空.他是六贼中下场最早的一个.


蔡、童、李、朱四贼的命运尚在未定之夫,只有梁师成因在上皇时保护太子有功,渊圣即位后,对他备加眷顾,他的声势比较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李邦彦当太宰、王孝迪当中书侍郎,都靠他这根内线牵引.此外,宫廷内一批有脸有权有势的大内监陈良弼、朱拱之、王孝杰、张迪等也莫不是梁师成的党羽,有的是老关系,有的是新搭上的线.内监中,他还有一个死党,名叫邓珪,当时奉渊圣之命去河北公干,被金军俘获.斡离不刘彦宗二人稍假辞色,就使他心甘情愿地成为金朝派往朱廷的内奸.他来往城内外,都可出入无阻,成为双方议和的牵线人.


所有这些人都以梁师成为"内主",可以说他是朝廷内主和派的总后台.


陈东擒贼擒王,在第三次上书时,矛头直指梁师成.他强调"且恐师成在陛下左右,浸润弥缝,无所不至……师成不去,同恶尚在,深恐陛下威福之柄,未免窃弄于此人之手,群贼辈倚为奥援",从而要求皇上"当机立断",下决心去掉这个呼吸通神,为祸无穷的神奸巨憝,挖掉了这株老根,才能尽削主和派的支叶,天下事庶几有望.


陈东这样尖锐露骨的议论,涉及整个朝臣班子的去留,这当然要引起一时的震惊了.


有人做了一件大事情,心里得意,不知不觉有些头重脚轻起来,连身体也会膨胀,似乎他这个人已充塞于天地之间.有人趁一股勇气办成一件大事情后,忽然"后怕"起来,颇有痛定思痛的味道.反而变得胆小如鼠.陈东上书后,既没有得意,也没有害怕.当初未上书前,心里有一种对朝廷尚未尽职,因而对国家欠了一笔债的沉重的感觉.现在宿债还请,包袱卸掉,十分轻松.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7#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记得前夜草疏的当儿,虽然义馈填膺,心里的议论风发,笔下却感到有些枯涩,几次为了用不好一个恰当的转折词儿,搁下笔采,写不下去.一心想找一本陆宣公的《翰苑集》①来参考参考,一时竟找不到.当下心里决定,明天上了书,一定要到州桥大街的书肆里去买一部,买来后要发一个狠锁在书箱里,不再拿出来让同舍生借用.事实上,这部书,他先后已买过三、四次,只为鼓励同学草凑稿,上万言书,主动借与,或让他们自己拿走,后来都转辗丢失了.


他买书的决心下得如此之大,下一天出门时,摸摸袋兜把几十文看囊钱都揣在怀里,心里盘算;今天出门投书,眼见来不及回学舍来乞饭.如果买了这部书,就吃不成一顿午饭,如果要到店铺去吃一顿即便是最简便的饭,就凑不齐一部书价.熊掌与鱼,两者不可兼得,宁可要书而省下这顿午饭.长期过着学斋的清寒生活的陈东,忍饥耐寒,并不是稀有的事情.


因此在他上书的当儿,心里盘算着的不是个人的荣辱,也没有去考虑因为得罪了权贵可能带来的种种迫害,倒是担心今天有没有一顿午餐可吃.


投书以后,他径往书铺走去,忽然迎面来了太医邢倞,手里拎一只熟悉的酒瓶,另一手中似乎还有两包熟菜.陈东不由得大喜过望,心想这下好了,买书和吃饭两件事都齐全了.正待迫上前去,忽见邢倞向他递个眼色.反应相当迟钝的陈东要过好一会才领悟到邢倞的意思.不过一经领悟了,他与邢倞倒配合得十分默契.两人装得互不认识,东拐西弯,专在小街别巷中穿来穿去.不久,便把开封府派来钉陈东梢的两名公人摆脱了.四面一看无人,两个抚掌大笑,然后就在僻静处一家只有三张桌子,此刻都空着的小饭铺里坐下来.


"太医怎不把何老爹约来一起喝酒?"这个圈子兜得不小,陈东早已饥肠雷鸣.他一面问,一面就向"大伯"讨来两副杯筋,不待邢倞动手先就吃起来.


"俺刚去找他不着,只好独自跑来找少旸痛喝数杯."邢倞也不客气,动手就吃.


几句话交换过,邢倞情不自禁地痛赞起来:"少旸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今日一奏,震动九阛,大快天下人之心,真可谓功在社稷!"


邢倞说了这时候人人看见陈东都要说的话.话虽然说得一般化,赞扬确乎出自衷心.


被买书和吃饭两件事搅在一起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陈东,一时竟然忘了他刚才做过的那件大事,被邢倞提醒后,才问:


"邢太医从哪里听说晚生上书之事?书刚投入不久,恁般快就传进太医的耳朵?"


"书虽投入不久,底稿却在昨夜就传开了,一宵之间,传遍九阛,如今人人都在议论此事.俺得信已迟,未及跑来相伴少旸一起去鼓院投书,只好酌酒相贺.少旸且干俺这一满杯!"


平常不知与邢倞干过多少杯酒的陈东,此时被邢倞点明了是庆功之杯,却有些腼腆起来.他盖住自己的酒杯,不肯让邢倞斟入.邢倞只索罢休.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8#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适才道路喧传,少旸的奏疏已达御览,官家将有发遣,不知少旸自己可有所闻?"


"此番上疏如能把梁师成扳倒,倒也痛快.只是奏疏上去不久,朝廷行事,岂能如此神速?"


"梁师成厕名'六贼'之列,"邢倞沉吟一回道,"扳倒他不难.只有那浪子宰相根柢已固,羽翼早成,官家早晚都离不开他.依俺看来,纵使梁师成发落行遣,也不能动李邦彦分毫.早两日,李枢密、种宣抚几次向官家进言,大臣主和误国,说得何尝不淋漓尽致,其奈官家不悟何?俺看天下之事尚未许乐观哩!"


一月之内,三度上书,陈东的目的并不是为自己博取直声,而是希望能够打动官家之心,改弦更张,与天下更始.这说明陈东对渊圣本人还存在着较多的幻想,这一点与邢倞有所不同.但对于李邦彦这伙人的深恶痛绝,两人看法完全一致.当时相与感叹一回.接着邢倞又提醒陈东道:


"少旸已与浪子那伙人结下深仇.岂不知新任开封尹王时雍走的是四尽中书王孝迪的脚路,王孝迪又是梁师成夹袋中的人物?得罪了梁师成,王时雍一定恨得你咬牙切齿,今天他已派眼线暗暗相随,得机必要下手陷害.少旸倒要躲避着点."


"此事虽在意料之中,倒也不足为惧."只有讲到节骨眼上,陈东的态度才激昂起来,"晚生三度上书,早已置生死于度外.苟有利于国家,蝼蛄之生,又何足惜?不惟晚生如此,就是那太医元宵那日在镇安坊力持正义,不让王时雍那厮下毒手抄李师师的家,令人痛快之至!可知你我所行虽异,两心实同."


"说起那日之事,俺也是临时得讯,匆匆跑去.倘非少旸倡义,汪若海、雷观、徐伟诸位擘划一切,邀来何老爹、小关索李宝等拔刀相助,威慑群小,师师可要吃他们的大亏了."


"何老爹、李宝都是风尘中的侠士,江湖上的人杰,不愧为侯生、朱亥一流人物.他们仗义执言,登高一呼,街坊邻舍,不期而集者顿时就有数千人.天理人心,果然如此."


邢倞点头赞同他这一观点,还进一步说:"今日看来,朝廷只要顺应百姓之心,力御金寇,就能使人心翕服,共挽狂澜.如再苛刻百姓,屈从和议,为城下之盟,则祸乱立见,不堪设想,成败治乱,判然可见."


"朝议与众议相合者昌,朝议与众议相戾者亡.晚生不揣蚊负之微,再三上书,无非要使朝廷熟知路人之心,两相翕台,然后金寇可御,强敌可退.如不此之图,使浪子辈安居朝端,李枢密、种宣抚恐不得竟其全功."


"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少旸此论极是.昨见李枢密在开宝寺竖起三杆御前报捷的大红旗,眼见得就要与金寇恶战一场了,"说到这里,邢倞停顿了一下,不禁露出一点迟疑的神情,"但愿种宣抚指挥若定,赢得这一仗,社稷重安,天下幸甚!"


不用说,邢倞、陈东都是坚定的抗战派,他们都以万分迫急的心情迎待这场胜利.可是,从此刻谈话中,不难听出他俩对这场胜利多少还有点保留,是因为期待之深,不觉耽心过度?当然也有这样的心理因素,但又不光是这样.从他们了解到的一切情况来看,不仅是主和派,即使在主战派的内部也有令人不太能够放心的地方.譬如军队尚未出动,李纲就预先在开宝寺监竖起报捷的大旗,对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掉以轻心,给人以轻率的印象.邢倞这几句听似无心的话实际上却含有微妙的谴责,与他相知甚深的陈东也完全能够领会他的涵意而与之发生共鸣.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9#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从西北勤王军陆续抵达京师以来,总的形势确乎好转了,但从这几天看来,似乎正在滋长一种骄傲轻敌的情绪,并且逐渐代替了围城初期那种悲观失望的情绪,两者都是危险的.想到这些,他们两人的心情都不禁沉重起来.


分手前,陈东邀约邢倞一起去买那部《翰苑集》,他们不愿在最热闹的市区露面,只好到城南龙津桥一带书铺林立的书市去问.问了好几家,竟然买不到这部书,原来从朝廷下诏求直言以来,根据"城门闭、言路开"这一特殊规律,不仅太学生,就是许多中下级官儿也相率上书言事,大家都要找一部《翰苑集》来作参考,书店里的存书销售一空.当然在另一种情况下,"城门开、言路闭",敌兵退去,危机解除,城门大开,朝廷对于装点门面之用的所谓舆论的需要减少了,投机书商赶忙翻印的大量《翰苑集》肯定会发生滞销现象.他们发财不成,反而要大蚀其本.


虽然反映公众舆论十分敏感及时的陈东对市场信息却不甚灵通,一时也想不出城门之开闭与《翰苑集》能否买到有什么内在联系.他买不到书,未免失望,后来还是邢太医答应把家里的一部找出来奉送,他心里才好过些.


邢倞还想送陈东回太学.陈东估计在目前群情激昂的情况下,权奸们不致对他下毒手.如果他们真要暗算他,赔上一个邢太医也无济于事.坚决辞谢,不要他送.邢倞想了想他的话不错,但分手后,仍暗暗跟在他身后,目送他回进太学大门后,才自己回家.可笑陈东只知道直道而行,两眼睁睁地只顾看前面,竞没想到住他背面还有那一双多情的眼睛正在暗暗地保护他!

(四)

受到层层重兵保护的金军东路军统帅斡离不,这时正坐在营帐里,为考虑全盘的"军事地位"而陷入沉思.


斡离不是果断剽疾的战士,是久经大敌的名将,又是在十年辽金战争中锻炼出来的老练的统帅.这次他出兵以来,所向克捷,用了不到四十天的时间,就驰渡黄河,包围东京,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可是,此刻他比麾下任何人都锐敏地看到自己军队所处的不利情况以及很快就会发生的危机.


金军出动之初拟订的军事计划,是让粘罕统率西路军攻取太原,横断黄河,在西京河南府②郑州一带布置阵地,拦截宋朝自潼关方面开来勤王的西北边防军,不使东下.这样东路军就可以全力进攻汴京.


当东路军乘锐南下,即将渡过黄河之际,粘罕特派他麾下大将,西路军监军完颜希尹带来西路军月前正滞留在太原城下的战报.斡离不当机立断,立刻请完颜希尹赍带他的书信回见粘罕,建议他派大将娄室阻部分军队包围太原.粘罕本人亲率大军,径渡黄河,仍按原定计划拦截宋朝的西北勤王之师,以配合东路军作战.


在金廷中,斡离不的地位超过粘罕,侵宋的两路之师,虽无明文规定,按照不成文的法律,粘罕要接受斡离不的指挥.可是长期来粘罕独当一面,也已养成骄纵自大的习惯,他不甘心自己居于配角的地位,更不愿让斡离不独成大功.他拒不接受斡离不的意见,这大大地出乎斡离不的意外.当完颜希尹回来向他禀报时,东路军已在汴京城下,势成骑虎.斡离不明白如果不能迅速攻入东京,北宋援军大集,真定重镇尚在宋人坚守中,自己后路受到威胁,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0#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12:1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正月初六初七两天,斡离不指挥全军猛烈攻城不下,以后尽管他在政治攻势中威胁与利诱并施,勒索得一笔骇人听闻的金银财帛,并迫使宋朝同意割让河北河东三镇.玩弄宋朝的君臣于掌股之间.但到种师道的勤王军进入围城以后,他明白自己在军事上已被打败了.现在最好的出路莫过于安全撤回,但要做到这一点而不受损失,也是很不容易了.


二月初一,也就是陈东、邢倞说到"未有权臣在内,大将能立功于外"的第二天,斡离不整天都与刘彦宗在一起商量研究突破困境的办法.饶他刘彦宗足智多谋,枉自设计了五六个方案,都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直到黄昏时,刘彦宗才回到汉营去.这里斡离不留在营帐里,坐困愁城,还是一筹莫展.


但是"奇迹"出现了.傍晚以后,刚刚掌上灯,近侍们带进一个衣衫褴褛、满身血迹、跛着一条腿走路的青年汉子.他就是斡离不派到朱朝去当内奸的宦官邓珪.斡离不一见他就相信必有好消息相告.果然,邓珪郑重其事地端下幞头,从发髻中取出一颗小小的蜡丸呈上.然后自我表功道:他凌晨混出曹州门,迤逦数十里,一路上遭受无数困难,两番被守城门的宋军盘诘搜查,击破头脸,后来在城外又被大金的军士打折左腿,好容易绕道而至太子郎君的营帐,呈上蜡丸,总算不辱使命.他说话的态度好象在土场上演完了戏,仰面伸手,向观众索赏的猢狲.斡离不无暇理睬他,紧忙把蜡丸剖开,里面是一团经得起百般揉搓的桑皮纸,密密麻麻写着绝密、紧急的军事情报,报告今夜亥时姚平仲、杨可胜率军一万,开万胜门出来劫寨.斡离不一看就知道这团蜡丸价值之大,即使把他从宋朝勒索得来的金帛,拨出半数赏赐绐邓琏也不嫌多.当下他堆下笑脸来细细打听蜡丸的来源.


当然,这颗蜡丸的来源十分可靠,就算渊圣皇帝亲自写一份情报送他,也不见得比它更为可靠.


参加枢密院会议的当朝首相太宰李邦彦似乎漫不经心地把会议的内容,决定出击的具体计划和出击时间都告沂了李棁.谁叫官家任命李棁为同知枢密院事,既然任命了他,由枢密院主管的军事行动,岂可不令"同知"同知.李棁又迅速把这一切告诉了邓珪.谁叫官家亲信邓珪,他既是官家的亲信,还有什么事情要对他保密?经过这两番转手,他们很容易通过这条心照不宣,万无一失的渠道,把消息传进斡离不的耳朵.在禀报蜡丸的同时,邓珪还加上一条他亲眼目睹、千真万确的证据,在开宝寺两廊下有三面红旗,那是专为打赢了这一使向御前报捷用的.


李邦彦、李棁泄露军事秘密,当然也有他们十足的理由:种、姚、杨等几个"赤佬"如果打赢这一仗,就会破坏和议,断送他们首相和副使的地位,不如把这笔人情送给斡离不,让金人打赢这一仗,官家死了战守这条心,然后和议可成,"社稷"可保,这才是他们的尽忠报国之道.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9 08:29 , Processed in 0.05497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