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瓯缺(全四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军部里举行的宴会是按照西军中传统的规格进行的.它当然不可能是东京式的权贵们举行的那种豪华宴会,那是刘锜十分熟悉的,不说别的,单单蜡烛、灯油,一夕之间就可以消耗几十斤.有时一场宴会要延续到两天以上.就是比较起州郡长官的诗酒风流的宴会也相差得很远,那种宴会至少也得传些乐部官妓在旁侑酒劝觞.用军部这样简朴的宴会来替天使接风,这要使得一般来自东京的大员们感到吃悼、感到自己受到简慢了,假使他是第一次来到西北军部.可是刘锜也是西军旧人,对于他,这不过是旧梦重温罢了,根本不会产生上述的感觉.


虽然已经阔别几年,不出刘锜所料,先他而来赴席以及陆续来到的陪客中间绝大部分都是他的旧交.这里不仅有军部的骨干,也还有所辖各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原来西北边防军统称陕西五路军,管辖着泾原、秦凤,环庆,鄜延,熙河五个军区的边防军.种师道本人是由泾原路经略使升任陕西诸路都统制的,都统制原是作战时期为了统一指挥临时设置的统帅,后来积重难返,变成常设的官职.种师道虽然任为都统制,但他仍不肯放弃泾原路经略使这个抓兵权的实职.他的兄弟秦凤路经略使种师中(当时军中称他们为老、小种经略相公或者简单亲热地称之为"老种"和"小种").还有他的部属环庆路经略使刘延庆带同他的儿子刘光世以及熙河路经略使姚古的儿子姚平仲等人都出席了宴会.把这些军区负责人遥远地召集到军部来,其中刘延庆父子和姚平仲都在宴会前不多一刻才赶到军部,这—方面说明种师道对于刘锜的受命前来传旨事前确有所闻,并且有所准备.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得知消息和准备都是十分仓猝.此外,军部的重要将领也都出席宴会,其中有大将王禀、杨可世、辛兴宗,杨惟中以及刘锜当年在熙河军中服役时的老上司熙河兵马钤辖、现任全军总参议的赵隆等人,还有一些中级将校.刘锜不但都熟悉他们,深知他们的经历、地位、个性,并且也了解他们彼此间的关系以及能够对种师道施加影响的程度.最后的—点,今天对刘锜来说是很重要的.


无论军区的负责将领,无论军部的人,他们一例带来最初的冷淡和犹豫,使得宴会一开始就有些僵化.刘锜发现自己就是使宴会僵化的主要原因.他们虽是旧交,但已产生距离.在他们心目中,刘锜已经是官家的亲信、东京城里的红人,这次又赍着他们无法推测的特殊使命前来军部,他们不知道要怎样对待这个贵宾,才算合于礼仪.


其次,主人种师道的态度,也是造成宴会僵化的另一个原因.他不仅不想使宴会的气氛热闹起来,反而努力把它推向反面.


打破冰冷局面,改善宴会气氛,全靠自己努力了.刘锜抓住第一个机会,和一个中级军官打个照面就热络地攀谈起来.他们曾经在熙河战场上一同作过战,最有趣的还是他们一起瞒过上级,潜入敌方阵地去猎取一种美味的牦牛.这是毫无意义的冒险行为,要冒生命之险,却不会有人因此赏一面金牌给他们,最多的奖赏不过是大嚼一顿而已.但这是行军中最大的乐趣,他们乐此不疲.大概很多勇敢的军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刘锜巧妙地回忆起这件往事,顿时使他和大家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然后他举起酒杯为对座的一位老将军祝酒,谈起他当年的好酒量,他清楚地记得这位老将军跟别人打赌一晚上喝了三十斤黄酒的豪举.


有过喝酒三十斤的记录,在军队中也是一种资格.这位老军人赵德从军几十年,积劳升至泾原路第五正将之职,却没有立过什么显赫的功勋.只有这个纪录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史.现在被刘锜重新提起来,他得意地红了脸,连同鼻尖上的酒疱也一齐红出来,摇摇头说:


"自家懑④老了,不济事了,喝不到三斤老白酒,就酩酊大醉,哪里还有当年意气!"


"老前辈说的什么话?今天正要看您赵将军重显身手,老当益壮."


然后刘锜又问起隔座一个将校的儿子:


"虎子长得好条汉子,又练就一身好武艺."他亲昵地呼唤着那小伙子的小名儿,并且惋惜地说,"可惜闲了三年,叫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还提什么虎子,"那个将校气呼呼地回答,"哪个促狭鬼把他调到甘肃茶马司去干些没出息的勾当,自家算是白养了这儿子."


把茶马司这个主管贸易机构的肥缺看成为没出息的勾当,这是军队里一部分所谓"真正的军人"的淳朴观点,别人化了大气力,钻了门路还没弄到手哩!刘锜跟着叹息了三两声,他的恰如其分的同情,表明他的思想感情仍与他们一致,这就进一步地被他们认为是可以信赖的自己人.


宴会的主人和宴会的主宾形成强烈的对照.


种师道一直收敛起笑容,即使对一个通家子弟情谊上应有的殷勤,即使对一个朝廷派来的钦使礼貌上应该尽到的义务,他都靳于付出.主观上只想把刘锜推得越远越好.他指挥这个宴会,好像指挥一场他不愿参加的战争一样,显得那么生硬、不自然和抵触.反之刘锜却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获得越来越大的成功.


回忆是涤垢去锈的润滑油,一经注入友谊的齿轮中,就能使它重新灵活地转动.这时宴会的空气显然稠密起来,人们对他身分上的距离和礼貌上的拘谨,在不知不觉间已逐渐消泯,甚至对他的称呼也改变了几次:最初是尊敬而疏远的"天使"、"钦使",后来变为试探性的"贤弟"、"贤侄",最后索性不客气地直呼他的表字.做到这一步,他的工作才算成功.


刘锜的老上司赵隆追述了当年刘锜到臧征朴哥那里去当人质的往事:


"记得当年信叔(刘锜字)慷慨请行,偕同马子充(马扩字)毅然首途,"他不断地点头赞许道,"那一副勇往直前、旁若无人的气概,把朴哥派来的使者惊呆了.在此以后,朴哥不侵不扰,西边安靖,我军也得稍歇仔肩,免得厮杀,这都是信叔的大功."


这是大家知道的往事,并且早被反复讲述过多次,现在由目击者赵隆当着当事人刘锜的面把他冒险出发到龙潭虎穴去以前的那副气概重述一次,仍然引起大家那么高的兴趣.他一说完,许多人就哄叫起来: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干杯!干杯!"


"为信叔的英武干—杯!"


"信叔去当人质,固然胆气过人,"有谁又讨好地提起刘锜一件得意的往事,"可不要忘了那一回的'眉心插花',俺记得……"


"王总管那回在旁亲眼目睹,"有人嚷道,"请他来讲,才是有声有色!"


大家又一齐嚷道:


"请王总管讲!"


"且待俺干了手里的这杯再说,"偏生这个大将王禀是个慢性子的,他一定要喝干这杯酒,啃掉一只已经啃去一半的鸭腿,用手抹去留在胡子丛里的碎屑,然后咳嗽一声,清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讲起来:"记得那年金明砦一战,大军失利后撤.俺和信叔奉命断后,"他看看刘锜,似乎要等待他证实后,才肯说下去.刘锜只是笑笑,众人又在旁催促,王禀这才眉飞色舞地继续下去,"眼见得敌方三员统将率领几百骑从后追来.信叔唱出'空城计',他骤马从隐蔽的山坡后冲出.俺紧紧护着他,为他捏把汗.只听得他高喝一声,歹徒们!有种的留下来,吃俺一个'眉心插花'!敌将冷不防信叔这一喝,正在错愕观望之间,信叔已经飕飕两箭,连珠射出,都中了敌将的面门.第三个急忙拨转坐骑待逃.信叔骤马追上,又是一箭叫他倒撞下马来.俺在旁装出招呼后面大军的模样,大呼追杀.顷刻间,几百骑敌军逃得无影无踪.俺两个缓骑而归,还牵来一匹'五花骥',可惜坏了蹄子,不得驰骋.这一仗可真打得痛快淋漓!"


他的回忆博得大家的喝采声,有人高吟:


"将军三箭定天山……"


许多人接着吟道:


"壮士长歌入汉关."


接着又是一片声的"干杯",连得种师道冰冷的脸上也冒出一点热气.


"贤侄直是如此英勇,"他随着大伙儿举杯道,"愚叔借花献佛,也要斟此一杯,相为庆贺了."语气之间,似乎还有些保留.


无论战争的插曲,无论和平谈判的发轫,人们都同样为它举杯欢呼,当然这些片断确乎是吸引人的,甚至也打动了平日不肯随便赞许别人的种师道.可是更重要的是宴会的本身这时已经发展到欢乐的白热化,即使没有这些故事,凭借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为它高呼干杯.刘锜紧紧抓住机会,喝干了种师道为他斟下的祝酒后,出其不意地宣布道:


"刘锜些微效劳,值不得诸公挂齿.诸公可知道……"他有意停顿一下,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番刘锜赍来官家的手诏,特旨晋升种叔为保静军节度使,这才是天大的喜讯!"


这个意外的宣布,一下子就震动了全体将领.多年来,在这支大军中荣获节度使崇衔的前后只有两人.一个是刘锜的父亲刘仲武,另一个就是眼前的种师道了.几天来,将领们纷纷在背地里猜测刘锜此来的使命,他们也曾预料到种师道升擢的可能性.但是恰巧在宴会的白热化(禁止)中,由天使本人宣布了这个喜讯,这却大大出于他们意外.大家又哄然地欢呼起来,一片"干杯"声一直涨溢到厅堂以外.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3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所有的酒杯都冲向种师道,在潋滟的酒波中浮泛着高官厚禄的影子,将领们从种师道的升擢中看到了自己的利益.水涨船高,主帅的晋级,一般总是意味着部属的跟进,刘锜有意挑动了大众欢乐的情绪来和种师道的愁眉苦脸作对头,且看看他怎生应付这个场面?


但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积有数十年经验的种师道却也不是轻易可以击败的.他不慌不忙地说了事前早有准备的话:


"且慢!非是种某扫诸君之兴,"他的被挤小了的眼眶突然张大了,放射出熠熠的光芒,对有意向他挑战的刘锜横扫一眼,然后推开酒杯道,"此中尚有别情.诸君和信叔贤侄都知道俺种某滥竽此军,三年来上托朝廷宏福,下赖诸将才武,幸免陨越,实无寸功.年来年迈多病,更是才疏力薄,但图得个太平无事,一旦卸肩,把西陲的金瓯和全军交还朝廷,告休回乡,私愿已足.岂可谬领节钺,再当艰巨?非但种某不敢作此想,就是诸君厚爱种某,也当代种某向朝廷力辞这非分之赏才是,这杯酒是万万不敢领的,务请诸君及信叔贤侄原谅."


刘锜的一杯祝酒,逼得种师道非要对官家的诏旨表态不可.这席话说得虽然委婉,含意却是明显的.他种师道虽然当了一军之帅,却不是贪功逞能、惹事生非之辈,这种消极的反应,明明是为未来的军事会议预作伏笔,向诸将暗示他反对这场战争.刘锜洞察他的隐微,立刻进行反攻.


"世叔这番话,未免说得谦逊过当,不中情理.在座诸公,岂敢苟同?"刘锜将计就计,借着推重种师道的勋业,抬高诸将,一下子就收揽了大众的心,博得多数人的支持.他说,"想世叔统领此军,久镇边陲,靖边安民,威震羌夏,岂止得'太平无事'而已.今日水到渠成,名至实归,荣膺节钺懋赏,他年飙发电举,荡污涤腥,裂土分茅,都是意中之事.诸公久隶麾下,多立功绩,将来还要更上层楼,步世叔之后尘,刘锜敢为预祝.官家恩赏,怎可推辞?这杯酒是务要赏光的."


针锋相对地回答了种师道的话,却说得冠冕堂皇,击中了诸将的心窍.只有少数几个幕中人才听得出他俩是话中有话,各藏机锋.其余大部分将领都鼓噪起来,嚷道:


"信叔此言有理.主帅劳苦功高,官家恩赏,怎可推辞?主帅这杯酒是省不掉的!"


种师道默察时机,眼看自己陷于孤立中,再要推却是不可能了,就以战略家决心要在大会战中争胜,在前哨的小接触中不妨退让一步的防御姿态,举杯道:


"既然诸君厚爱,信叔贤侄又殷勤相劝,种某只得暂领此杯.至于节钺之赐,实属逾分,只好再作商量."


说罢谢了众人,一饮而尽,举起空酒怀来,向四座环照一下.


刘锜感觉到在这个回合中,他把握战机,已打了一个小胜仗.


宴会进入到新阶段.


经过短时间的沉默后,环庆路经略使刘延庆忽然出乎意外地提议道: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今日宴请天使,更祝主帅高升,理应尽欢极醉,才是道理.这寡酒淡菜,叫人如何下得咽?依刘某之见,这里可有伎乐舞儿,且传一部来演奏演奏,为大家助兴如何?"


刘延庆是番人出身,从偏裨积功一直升任为大将,官拜承宣使,只比节度使低一级.他在生活上不仅早已汉人化,而且早已官僚贵族化了.他自己家里宴饮,每回都少不了丝竹弦乐,歌舞侑酒,而不理解为什么军部的宴会老是墨守成规,弄得好像在大寺院里吃斋一样,令人索然无味,但是这个建议不符合西军传统,与当时当地的气氛不相适应,甚至是愚蠢的.像他通常的发言一样,话刚说完,就招来了尖刻的反应:


"军部里只有发号施令的金钲鼙鼓,哪有侑酒佐饮的歌女舞伎?"


"这话对了!要取乐早该自家家里带一部伎乐来才是."


"独乐乐,孰若与众乐?"


是谁飞来了几支冷箭,最后的一句已经是含义十分明显的讽刺.刘延庆还辨别不出它的味道,侍坐在一旁的儿子刘光世,虽然识字无多,却也听得出弦外之音,早已露出悻悻不满之色.


"信叔是天子脚边的人,听惯了天上的法曲仙音,"布阵作战,果断非凡,说话行事却异常温和谨慎的种师中急忙插进来缓冲一下,"军中纵有些粗乐,如何入得他的耳中?还是请哪位将军出席来舞剑一番,倒不失我辈本色."


"端帅说得妙!"


种师中的为人,深受军中爱戴,与刘延庆形成明显的对比,因此他的提议也和刘延庆的提议形成对比,大家一致叫好,都把眼睛瞟着以击剑著名的大将杨可世.杨可世当仁不让,正待要站起身子,索剑起舞.忽然又听得一个年青性急的声音从座位上一下蹦了出来,他说:"且慢!"众人急看时,说话的却是说话行事和行军作战都同样勇敢豪爽的姚平仲.他冲着杨可世告个罪,接着就提议道:


"久闻得信叔兄神射,绝世无双,恨未目睹.适才听了王总管所讲,更为之神往.今日在座的高世宣将军,在军中恰也有'高一箭'的雅号,羌敌闻之丧胆.小弟斗胆建议请他两位施展绝艺.对射一番,以饱大家眼福,众位以为可否?"


如果刘锜不是西军旧人,如果宴会中没有刚才那一番热情叙旧,这个放肆的建议确是大大冒犯天使了.但是姚平仲的脾气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丝毫没有拘束,又何况他这个建议确实是热闹、新鲜的,提得十分及时.酒酣耳热之际,大家都需要活动活动、刺激一下,经他这一提,把大家的兴致都鼓舞起来.问题要看他两个本人的意见如何.


高世宣是杨可世的部将,是目前西军将校中公认的第一名射生手.西夏诸羌多少勇将锐士丧生在他的一箭之下.在敌军中间,他的名气甚至比在本军中更响亮.这个由敌方奉赠给他的雅号是他莫大的光荣.他当然很乐意在天使、主帅和诸将面前献献本领,只是限于礼貌,不得不谦逊一句: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天使珠玉在前,末将一点小小薄技,怎敢在这里放肆献丑!"


他的推辞是不坚决的,经过众人撺掇,再看着刘锜的面色,就掉转头来说:


"天使如有雅兴,末将谨当奉陪,只是相形见绌,众位休得见笑."


对于一切行动都要考虑其后果的刘锜心里也愿射箭.他自信技艺,百不失一,射好了可使众人对他更加敬服,增强他在未来军事会议中的发言地位,但他又不愿过于卖弄手段,占了高世宣的上风.他知道自己以客人的地位,一下就凌驾于主人之上,是很容易惹起反感的.他小心翼翼地在两者——既要显示自己的技艺,又不能贬损高世宣之间,见机行事.


"刘锜久疏弓马,不弹此调已久,"他踌躇一回,含笑道,"怎比得高将军日常挽强射生,热能生巧.还是请高将军先射,刘锜在一旁瞧着学罢!"


"天使神箭,久驰大名,怎么把话说颠倒!"高世宣少不得又言不由衷地客气一句,"既然如此,小将抛砖引玉,就僭先射了."


众人看到两个都愿比箭,一齐起哄,簇拥着他们离开筵席


高世宣唱个无礼诺,先去脱了袍服,扎拾一番.他的从卒早把他用惯的几张弓和一箙箭取来.他选了一张"西番竹牛角弓"和几支"大镞箭".这都是他在战场上克敌致胜用的锐利武器,不是东京的公子哥儿们为了装潢门面,随带在身边的那些小玩意儿.他拿了弓矢,走上平台,找寻合适的箭垛.


宴会场所,没想到要布置箭垛,他光着眼四下乱找."把仪门口的两盏灯笼射灭了,倒也可以,"他心里想,"可是太容易了,不足显示自家手段,压倒天使.别的呢……"他自己练就一副在黑暗中也能明察秋毫的目力,别人却没有这副本领,要是在黑暗中射中了也是白费气力,只好再找.忽然间,瞥见厅堂外有一对水桶,他灵机一动,叫声:"有了!"就饬令士兵们把水桶挑到甬道尽头的墙脚下,就地点燃起火把,把那个阴暗角落照亮了,叫人看他施射.


"偌大一对水桶,有什么好射的?"有人议论起来.


"休看水桶大,距离却远,俺目测一下,怕有二百来步,你倒来试试看."


"高一箭吩咐了,自有道理,你们先别嚷嚷!"


"别嚷,别嚷!瞧他这一箭."


这里高世宣已经客套、谦逊过了——这对他是多么不自然,多么别扭,忽然露出一副认真严肃的神情,好像身在战场上已经找到一个主要目标,就紧紧盯牢它,瞄准它,准备把它一箭消灭掉.这是一个射手长期养成的习惯——这才是他的本来面目.他摆好架势,曲一曲臂肱,把空弦连拽几下,先试试自己的臂力,然后搭上箭,拽圆弓,回头对众人说:


"俺这一箭要射在右边那木桶盖的把手上,射不中时,众位休笑."


一语未了,他陡然扭转身躯,以闪电般的速度,把弓矢换了手,从前胸移到背后,反手背射一箭.他在作战时,就常用这个假动作欺骗敌人,迷惑敌人,因而一箭致胜的.这一箭射去,正好射在木柄正中,尺来长的白箭翎还在木柄上颤动了几下.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好快,好快的箭!"众人被他的假动作,特别被他的速度吸引住了,一齐称赞道.


"俺的眼皮还来不及眨一眨,箭已射出,这才叫做神乎其技."


"这一箭要对准你老哥脑袋上射来,只怕也难逃此劫了."有人俏皮地打趣说.


"不恁地,怎又称得上'高一箭'?"


这里高世宣又搭上第二支箭,乘着眯起眼睛来打量箭干是否笔直的机会,心里敁敠道:"可不能炒冷饭!这第二箭更要出奇制胜,才能叫众人吃惊,天使敬服."顷刻间,他又有了新主意,他从箭箙中换来一支平镞凿子箭,拉足弓力,觑着左边桶盖薄薄的边缘上射去.只听他喝一声:"着!"神箭到处,桶盖应声掀去,一股水蒸气顿时弥漫上腾.在众人一片喝采声中,高世宣得意地呵呵大笑道:


"小将不才,这一箭射去,却省得工兵们洗涤碗盏时再去揭那桶盖."


说了就躬身把手里的弓箭交给刘锜道:


"这张弓,天使试试可还使得?如若不称手,那里还有几张好弓,尽天使挑用."


刘锜含笑从高世宣手里接来竹牛角弓,掂了一掂,这确是第一流的好弓、硬弓,这里还有第一流的对手,不仅过去耳闻,今天已经亲眼目睹了,还有第—流的观众,这是不问可知的.如果他刘锜拿不出第一流的技艺来射,怎生下得了台?经过一瞬间的考虑,他已经成竹在胸,迈步走到高世宣原来站立的位置上说:


"高将军再献神技,妙到毫颠,真叫刘锜无从措手了."


他向从人讨根带子,把宽大的袍袖扎缚一下,既没有脱去身上的袍服,也没有褪去脸上的笑容,他带着对高世宣所选定的弓、矢,箭垛和发射的位置都十分信任的神情,对准目标,一箭射去,正中在水桶的腹部.他就挥手示意,叫那边秉着火把的士兵们把射中的箭从水桶上拔出来.


这一箭平淡无奇,看不出有什么突出之处,似乎只是刘锜的试射.对于第一次上手试用,还没有熟悉它的性能、特点的弓矢,即使是第一流的射手也需要试射一箭,这在内行之间都是理解的.可是众人看见那边士兵要拔下箭来却不容易,原来这一箭已经射透了厚实的木板.箭镞拔出后,木桶面上裂开一个菱角形的口子,还冒着一点热气的水从口子里汩汩不绝地流出来.


瞒不过这些久战疆场的将军们的眼睛,这平淡无奇的一箭,在两百步外,却射得十分有力.在军队中,能够射到一百六、七十步的就算好手了,更加谈不到要射透木板.


"好硬的弓力!"几个人同时叫出来.


以姚硬弓家出名的姚平仲心里也为之骇然.他想道:这一箭如果让他来射,至少也得摆好架势,用足气力,才能射得这样有劲.一箭破的,举重若轻,真个是名不虚传.好强逞胜的高世宣已经在心里承认刘锜是个劲敌了,还不相信能够超过他,想道:"且看他第二箭怎么个射法?"


这时刘锜已经掌握了这张弓的性能、特点,喝声"站开!"第二支箭早已应弦飞出.这一箭势如追风,迅若激电,恰恰好像丝线穿过针眼一般,不偏不倚,正好从第一箭穿透的那口子里穿进去,紧紧地楔住裂口,一下子就把冒出来的水堵上.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厅前厅外,霎时间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彩声.当士兵把这只带箭的水桶扛回来时,人们彼此传观,益发赞叹不绝.


"两箭插眉心之花,"种师中俨然代表全体将士,文绉绉地致贺词,"一矢窒水桶之穴.信叔神射,要记在史册、流传千古了."


这时众人还是乱哄哄地挤在平台上,高世宣一时忘情,拉着刘锜的袍袖,泄露了他生平第—次向别人公开的秘密.


"小将在弓箭上生平只敬服一人,"他红着脸,像个做了错事的小孩说道,"十年前一天单身出去巡哨,被一队羌骑围住了.为首的羌将摆开人马,把小将团团围住,却引弓不发,让小将先射.小将心里吃慌,连发两箭,都被他闪过了.他这才回手一箭,就劈碎小将手里拿着遮拦的弓干.这时小将只剩得一把单刀,正待舍命冲杀出去.不料他摆摆手,约退自己的人马,还装个手势,微笑着请小将回去.小将又是惭愧,又是敬服,只恨仓猝之间,不曾问得他的姓名,只把他这支箭携回来,留个纪念.以后在战场上留心细找,要想找个机会还他的情,竟没再看见过他,从此也碰不到这样的对手了.不想今天又看到天使的神射.不由得叫小将再次心折."


高世宣的朴素的告白,是对刘锜衷心的赞美.众人还是第一次听他说到这件事,不由得都啧啧称奇.刘锜体会到高世宣的这层意思,深深领他的情,并且连声谦逊:


"惭愧,惭愧!小弟只是射它一个巧劲罢了,哪里比得上兄长的真才实学?今后还要多向兄长请教."说着,就紧挽他的手臂,一起回到大厅.


宴会在欢乐的(禁止)中结束时,已经过了午夜.种师道这才约定部分高级将领明晨到军部来会议,说是要计议重大事项.


见分晓的时刻即将来到了.虽然自信心很强,并且随时不失其常度的刘锜,也感觉到决战前夕的紧张和兴奋的情绪,这半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四)

跟来的是一个严寒凛冽的早晨.


整个军部好像一座被冻得十分坚实、攻打不破的冰城.


还不到卯正时分,将领们纷纷披着重裘,赶来开会.他们中间大部份人还没有渗入统帅部的核心集团,因而都不知道今天会议中将要讨论什么重要的内容.他们只是习惯地服从命令,前来参加会议,不关心它的内容,而且也不准备去关心它.他们具有西军的老传统,在一般情况下,不太肯在决定方针政策的重大问题上动脑筋、化心思.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应该由朝廷、统帅、特别是文官们来决定的事情.他们的任务,只是服从它,遵照上面的意思动手去干罢了.只有讨论到具体的军事行动和作战方案时,他们才感到兴趣.


但当他们进入会场后,感到今天的气氛大大不同于往常.这不但因为凛冽的气候,也因为会议的召集人、主持人种师道不断地皱着他的眉毛,在那上面也似乎罩上了一层浓霜.他早就到场了,甚至于比第一个赴会的将领还先进场,因此整个会场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人敢于出声谈笑.种师道有时蹩着脚在大会场中环行,有时小山般地坐在座位上,使得这张垫着虎皮的帅座好像用生铁铸成一样,一个年老的将领,确不定自己应否参加会议,按照他的身份,地位正好处在两可之间.他弄不清楚昨夜种师道邀约杨可世时有否也把站在杨可世旁边的他包括在内?今天赶来了,在会场门口探一探头,试试反应.种师道一眼瞥见了他,严厉地挥一挥手,把他斥出门外.这个严峻的动作预示今天会议的非常的重要性,使得即使最不敏感的将领也感觉到将有一场风暴来临.刘锜自己也感到在昨夜欢宴中取得的欢乐和轻快的效果已经一扫而尽,那似乎是十分遥远的、发生在几年以前的事情了.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最后一个与会者刘延庆带着儿子刚进入会场——连他也没敢迟到,可是种师道已用了一个觉察不出的动作,微微地蹙蹙额,对他来晚了表示不满.显然今天种师道的火气很大,一点小小的冒犯都可以使他激动.刘延庆的座椅还在嘎嘎作响的时候,种师道就开始会议,扼要地谈了会议的要旨:


"朝廷近有大征伐,"他的语气不可能是平静的,"特命信叔前来,调我军扫数开往河北击辽.事关重大,本帅也作不了主,今天特请诸君前来会商.诸君听了信叔所说,可以各抒己见,详尽议论,不必拘泥体貌,弄得大家钳口结舌,日后又有后言."


要明白违抗朝旨、反对出兵是不可能的,种师道只好鼓励部下表示反对的意见,让官家派来的特使刘锜亲自看到将领们对这场战争既不热心,又不支持,把这个消极的反应带回朝廷去,也许有可能改变官家的决策.种师道的用心在刘锜看来是洞若观火的,刘锜早已拟定了第三个作战方案.他赋予自己的使命是尽可能清楚地把问题向大家摊出来,使大家明白这场战争的重大意义,明白朝廷对此已痛下决心.他要鼓舞起大家的热心,竭力摆脱种师道的影响,作出自己的结论.


刘锜不幸处在和他那么尊敬的种师道相互对立的地位上,既要贯彻自己的任务,就不能不排除种师道的消极影响和冷淡反应,这是他在两天的试探观察中确定无误的.但是种师道毕竟是一军的统帅,是他争取、团结而不是排斥、打击的对象.到头来,他还必须取得他的合作,才能真正完成任务.他巧妙地尽量不伤害种师道的尊严,免得招致他以及西军核心集团的成员们的反感.他热情焕发地复述了曾经给种师道谈过的话,企图用自己的"热"来抵消种师道的"冷",并且随时在探测将领们理解的程度,加以补充和阐发,注意着每人听了他的话以后反映出来的各种表情.


种师道冷冰冰的开幕词和刘锜火辣辣的介绍词果然形成两股不同的气流,两者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热流与寒潮、高气压和低气压在会议一开始就进行了锋面的接触,一场意料之中的风暴不可避免地来到了.将领们听了两人的话也各自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表情,表明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已被卷入这场交锋.他们有的是喜上眉梢,感觉到烫手的富贵已经逼人而来,有的是面含重忧,唯恐一场不可预测的祸患找上头来,有的心里热辣辣地想到马上就可以在燕山、易水之间跃马横戈施展好男儿的身手,最近三年来前线的沉寂状态使他们早有髀肉复生之叹,有的则在沉思着,反复考虑这场战争的得失,衡量它的胜负因素,并把考虑的范围扩大到本军之外,当然也还有人根本没有把双方的话听进去加以咀嚼和消化,他们只是装出在听话,并且装得已经听懂了,听清楚了,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发言的样子.到处都有这样的超然派,即使他要"超然"的问题与他本身的利害有着密切的关系.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4:02:0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面对着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各人根据自己的修养、见解,对朝廷、部队与统帅的关系,或者单纯从个人利害的角度上考虑,作出各种不同的思想反应.


在刘锜发言过程中,种师道一直闭目养神,似乎找不到比这更加合适的机会来休息一下,以恢复夜来的疲劳.人们感觉到种师道什么都没有听,什么都不想听,但是一等刘锜发言完毕,他的厚重多裥的眼皮忽然大大地睁开,以逼人的光芒环视诸将,一面不住地点头,仿佛在对大家说:不管信叔说些什么,鼓惑大众,俺的主意早就打定.诸君有何高见,就请充分发表.


虽然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各种思想活动,但是这点认识在大部分人中间还是一致的:今天的会的确不同寻常,刘锜所传达和种师道所反对的这场战争将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关系到全军和每个人的命运,这就不可能像往常一样对它漠不关心或者轻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他们相互观望、相互窥测着别人的面色和表情,准备等到别人发言后再表示附和或反对的意见,谁都不肯开第一腔.长时间的沉默统治着会场,这种沉默对于战争的支持者、相信可以击败种师道的刘锜以及战争的反对派、相信可以得到大多数部属支持的种师道都是十分难堪的.现在他们都急于要想获得自己的同情者.


过了好久,大家才听到环庆路经略使刘延庆的发言.在熙河路经略使姚古没有到场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在西军中所处仅次于种师道的地位决定了他的优先发言权,如果别人有顾虑,不敢首先打破沉默,那么理应由他来打破.


"自家懑半生戎马,出生入死,"他字斟句酌,尽量要装出很文雅的样子,可是别人知道,说不到三言两语,他就会露出马脚来."去年还在江南拚命厮杀,好不容易博得个衣蟒腰玉、妻荣子贵.如何今年又要出征河北?依自家之见,还是按兵不动为是."


刘延庆去年曾率领部分环庆军、鄜延军和童贯一起到江南镇压方腊起义,血洗两浙地区,当地人民恨不得寝他们之皮、食他们之肉.在战争中,他自己的部下也遭到严重损失,因此颇具戒心,深恐朝廷再调他出去作战.特别因为他的一部分部队目前还戍防在京西路淮宁府一带,没有调回西北复员.如果再次发动战争,他是最可能被点到名出征的.


刘延庆的结论虽然符合种师道的愿望,但他说得太赤裸裸了,甚至太愚蠢了,非但不能为种师道张目,反而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口实,番人出身的刘延庆做了多年大官,虽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汉化,却还没有学会在公开和必要的场合中说些冠冕堂皇的门面话为自己打掩护,因此他的话刚说完,就遭到许多人的围攻.


大将杨可世的面颊抖动了几下,连带也扯动他的颊髯,似乎有飞动之势.这是他的生理反应,每当他要冲锋陷阵,或者激动地要想发表什么重要意见的时候,两颊就会神经性地抖动起来.种师道引用北周宇文泰称赞大将贺拔胜的话"诸将临阵神色皆动,唯贺拔公洋洋如平日,真大勇也"来告诫他,劝他临阵镇静.他表面接受,心里不以为然,并不认为自己临阵会发慌,而且也改变不了这个习惯.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3:55 , Processed in 0.0493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