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约翰·克里斯朵夫》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21:4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介: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作者罗曼·罗兰(1866--1944年)1904年至1912年间创作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的主人公,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他们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长相丑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55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6 09:25:01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迷茫的时期,我本期望从约翰·克里斯朵夫身上汲取力量和养料,可惜这本书却并不能指导我的人生。它如一面镜子,无论多么精准地反映着现实,奈何只是一个对映的虚像。能够看到自己,可看到自己又是多么可厌的事儿啊。对于想要用一部小说来做梦的人,这本书是要让他失望了。
      
      固然罗曼罗兰的笔锋中满含着力与爱,但近代欧洲的遥远距离,太过冗长的描写和叙述,让人难堪其负。我是用手机看的,更感吃力。尤其是进入《节场》以后,情节的发展越来越慢,甚至就是大段大段的叙述和议论,内容还是完全不了解的古典音乐和欧洲文化,让我常常感到是在读一本大部头的评论专著。这种时候常常需要把脑子放空读下去的。
      
      因为实在不懂音乐,恐怕这本书很大一部分乐趣失掉了。除掉罗曼罗兰对那个时代白描抑或照相似的刻画,这本书的情节——克里斯朵夫的一生,其实也并没有多么波澜起伏壮阔伟岸。仅仅只是一个人平凡的一生,他有些偏执刚愎,爱激动易激怒,是个音乐家。所以这并不是一个传奇故事,而是每一个人的故事:寻求自我、困于情欲、陷在社会与时代的洪流中漂泊挣扎。
      
      我所叹服的是,罗曼罗兰对于人物心理精准的把握和精确的描写,把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动机看透了。上帝视角确实会造成这样的效果——作者说怎样就是怎样,每个角色都被曝露无遗。即使如此,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统一程度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对人深刻的理解,想必也不敢用这样的写法。无论是对于包含音乐在内的艺术,还是包含个人在内的民族,这就是罗曼罗兰的批评家的敏锐。
      
      这本书是一个人、一个世界。虽然我没能爱上他/它,还是很高兴能在这几个月相识一场。道声再见,许会再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8 10:07:07 | 只看该作者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个真诚到近乎荒谬的人,生活对一个真诚的人并不会给予特别优待,相反地,总会得到更多的打击、嘲讽。看一下这个健壮的人的一生吧:
             (一)平庸的出身
              克里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从祖父到父亲都是“老实的”音乐人,更直接地说,都是天资平庸的音乐人,他们有平民的虚荣和骄傲,在无关痛痒的事情上大嚷大叫,面对生活真相的时候却萎缩下去。
             克里很早就对音乐发生兴趣,乡间自然的浸润、祖父的爱,让这个小男孩早早就表现出天赋。他和每一个孩子一样,未来像宇宙中正在组织的星云,充满希望。
             (二)初识人生无情
               星云还未成型,克里进入混沌的青春期。青春期的情感是无性别的,就像《红楼梦》里的宝玉爱秦钟一样,克里爱上了一个商人的儿子,他们爱慕对方的优点像爱惜世上一切的美好。这种萌动的情感是令人痛惜的,因为注定要消逝,很快他们就会互相轻蔑。
             分别了男孩之间的爱之后,克里又爱上了一个少女,也许这种爱和友谊也并无分别,但女孩母亲的阻碍让克里初次认识虚伪,原来友好的笑容只是事不关己时的面具,一旦触及自身,便露出讥讽和冷淡的本质。
             克里心灰意冷,父亲去世又把家庭的重担放到克里的肩膀上,他开始听到人生战斗的召唤。
             克里前进着,和本能中那些欲望对抗着生长,他用年轻的肉体像欲望屈服,天真地体味新鲜的刺激。因为灵魂中有千千万万的小灵魂搅扰着,它们鲜活、纯粹,甚至可以说贞洁,尽情地吸收美的丑的好的坏的。
             (三)力量的聚集
              少年时期的克里开始和整个社会搏斗,他眼中的一切都是庸俗,他真诚的性格使他必须讲出来。德国民众的贪婪不止表现在物质上,在艺术上他们“不饥而食,不渴而饮”。犹太人眼中闪烁着微光,也睡着萎靡的灵魂。
             批评一切的克里被鼓励,真诚结成的歌集只能踏入少数人的心坎,无法改变克里流浪一生的命运。
             他来到法国寻找一个更优秀的民族之灵,却出乎意料地失望,弥漫着精神卖淫的空气使他病倒。
             克里用民族来界定庸俗与否是犯错的,因为庸俗从来不分民族,定义都是“希望最大限度的自由,冒最小程度的危险”。克里在扯谎、享乐、忙碌填充的世界里沉默了,陷入孤独贫穷。
            (四)真的朋友和真的爱人
             克里在巴黎无意间害一个女人失去了工作, 意外地收获了一段静默地爱。他俩在一个静悄悄的夜晚相遇时,没有说一句话,却读懂了彼此的心,相似的命运、同样是背井离乡、同样鼓励无援,这种神秘的共鸣,是最好的感情,多说一个字都是亵渎。
             这个女子叫安多纳德,善良却短命的人,不能说不坚强,却把生命依附在弟弟的成功之上,当弟弟奥里维考取公学的同时,姐姐的生命枯萎了。奥里维是个娇弱的使者,带着姐姐的夙愿来到克里身边,他们的友情落花成实,是弱者和强者的互补,充盈彼此的生命。
             这个阶段是克里最美妙的时光,也许闭上眼睛,就能听到三人心灵的无声合奏。  
             巴黎这段静美的日子被一场暴乱打破,奥里维在这场冲突中丧生,克里带着一点残念逃到瑞士。
           (五)陷阱
             一个人越有所爱,越是会失去他的爱。
             当你觉得失去最爱已经够痛苦的时候,上帝往往会给予接二连三的试探。克里陷入情欲的深渊,他冒着背叛朋友的危险,在这段爱里不能自拔。
             他并没有勇气死,于是自私地逃跑了。所有的妖魔都热闹在心里,他却觉得孤独到极点。孤独中克里开始创作,在生命的废墟之上创造。
             旁人不会理解他不讨好任何人的作品,只当他是才气尽了才隐居起来。
            (六)颠倒的人生
             终于到了那个相当的年龄,人生开始颠倒,过去的敌人讲和了,批评者变成了推崇者,名利不期自来,人生变成了梦,艺术反倒成了现实。
            像山峰上恬静的黄昏,过去已经伤害不到他,痛苦屈服在时间膝下。
            克里的精神一直是健壮的,他不怕后辈的批评,反而爱上他们。克里的爱是爱人类的,保护人类无所顾忌的欢乐,延续敢于亵渎偶像的勇气。当克里的生命走向尽头时,别人以为他看不到黑夜,他只是能在黑夜中看见,看见一些为之奋斗的东西 。人生终将谢幕,但真正战斗过的人回得到那枚叫做强者的无形勋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9 00:55:5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很喜欢,我读了整整一个月才将它读完。书中讲述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死亡,有他童年时的痛苦,少年时的迷茫,青年时的叛逆、骄傲、我行我素、血气方刚,中年、老年时的谦和、宽容、平静。他就像一条河流,时而湍急、时而和缓,演奏着一曲多么美妙的人生乐章!最后人生的河流汇入大海,我们大家都将得到重生。书里面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时我们又渴望自己的内心有这样的影子。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坚强、乐观深深地影响着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也包括我们。1970年,法国拍的9集影视剧《约翰·克里斯朵夫》很好看,但与读书的感觉略有不同.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10-29 02:33:26 | 只看该作者
           这套书还是上学时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次借到看的,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刚开始也没觉得它有多么好,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就会非常喜欢它,读完一遍后,我紧接着又读了好几遍,甚至把书中的一些语句、段落摘抄下来。超爱这套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10-29 03:47:32 | 只看该作者
      对各种人物性格的表现 人和人 情感的描写 主人公意识的变化
      从小时候两个兄弟 克里斯多夫义气的表现 最小时候的同性朋友的爱(友谊)到弹钢琴的小姑娘 到对门杂货店老板娘 到阿达 到对母亲不愿分离的爱 到两夫妇 到爱取消人的高某 到对姑娘的亏欠 和她弟弟得到上帝赐予的补完的爱 终生刻骨铭心的友谊 和最后的洒然。。
      
      每个人物 活生生的 可能是傅雷翻译的太好 很多中国人能理解的样子 可是 原作是不可替代的 唯一的 翻译如果偏离内容 顶多是好散文家 但不能说好翻译 但是 书中的人物读来确实很显著 
      
      胆怯的 直率的 优柔的 放任的 无条件需要爱奉献爱的 狡黠的 伪装而谋利的 弱小温柔的 忍受而付出的 以及最后蜕变的主人公
      
      那么多优美的句子 任何时候都会自己来到你的脑海中 
      “她只是看了他一眼 好像不希望邀请 但是如果他接受 她会显得很高兴” 这和“他们需要的实际只是一丝温暖的眼神” 是不是很吻合
      “噢 妈妈 我多希望我不走 多希望长久留在您的身边 什么都不要 只要爱 我们只需要爱!”
      “世界上有很多人 但真正称得上友谊的 一个 足够了 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这一生都会得到极大的快乐 可是 很可惜的是 很多人 终其一生 也无法得到”
      他看到的人 经历了那么多事 都融入了他的音乐中 可音乐到什么程度 我无法想象 但 读过了 了解了 够了 正如 了解了 参与了 结束了 同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10-29 05:45:09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经历了好几个月,终于看完了,不容置疑的是,整个书中最打动我的是安多纳德。这个悲壮的女孩
      
      看克利斯朵夫的这几个月,是我经历入职,经历挫折,到离职的这一过程。克利斯朵夫并没有让我获得力量,向前的勇气,而是给了我低沉纤弱的心灵感受,实话说,看完它,我是松了一口气
      
      但是,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人物,萨皮纳,安多纳德,甚至葛拉奇亚,都是那么可敬可爱,罗曼罗兰把女性的美好描写的太美太好,但相反也有一系列让人厌恶的女子,多不胜数,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阿娜,竟然是阿娜?也许其他人会奇怪吧,但我是真心实意的讨厌她,她其实就是一个欲望如沟壑版填不饱的女人,自私的力量到足以撼动一切,虚伪,肮脏,让我想到了简爱中的,疯子前妻:伯莎梅森
      
      相反,我对里面的男性无感,包括亲爱的克拉夫托先生。他们都太适合同性恋的,他们其实不需要女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不了女人任何,也完全不了解女人。
      
      整个的都是痛苦,在里面我看不到一点幸福的阳光,也许在人世间,人就应该没心没肺,或是备受煎熬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10-29 06:15:51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时不知道在那个角落里面捡到一本破破烂烂的书,为了混时间就蹲在地上随便翻了翻,看到这么一句:
      
      我愿成为那座埋葬你的坟墓
      使我的手臂可以永远抱着你
      
      被触动了,于是前翻后翻,看到书中的主人公名字,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经常在图书馆里面看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
      
      后来在图书馆里借了还,还了借,直到某天逛书店时看到这个版本,毫不犹豫买了下来。回来后突然想起来那天是自己生日,便得意洋洋的在扉页上面签了个祝我生日快乐。
      
      如今这本书换了N次书皮后,又千里迢迢被我带到南方,放在床头。
      
      无数苦闷的日子里,它总是一次次的帮助我找到希望。
      
      ----------------------------------
      于是他对孩子说:
      “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10-29 06:46:3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揭示各种信仰各种感情的好书。也是我很有冲动想要一读再读的书,因为里面有好多大历练之后总结出来的人生大智慧。
      
      信仰是英雄才具有的力量。不知道这句话记得对不对。
      很遗憾我没有生活在德国,从小也没有受过古典音乐的熏陶,仅仅是知道那么几个有名的音乐家而已,连曲子都没有怎么听过,因为这方面的无知,也让我觉得克利斯朵夫真的好传奇。
      
      好厚好厚的一本书,有120万字,迄今读过的最长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原谅我读的好书实在太少了,所以未免偏见。
      出现了很多的人物,凡是有名字的都或多或少的要有一些故事发生,无论繁简,人物都很丰满。让我尤为感叹的是作者描写人物内心的笔触,真的是好具体好生动。我相信,无论是谁去读这样一本书,应该都能在书中找到一些好似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曾经有过的心理状态。这就是真正的经典吧,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民族,往往用最浅显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手法揭示共有的真相。
      爱情,友情,亲情,一段段真实的经历,各种典型,总有那么几个时刻情节撞击到了内心的最深处。事业,国家,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习俗,我都很想亲身去体验。书中提到了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这几个主要的国家,让我更感兴趣的当属德国和瑞士。似乎人类的生活只有在欧罗巴这片大陆上的生活才是真正惬意,舒心的生活。
      
      
      我是否也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强有力的支撑我这残破的一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10-29 07:17:24 | 只看该作者
          花了大半个学期,断断续续读完着本书。读完之后发现前面的内容也都忘得差不多了,许多人名光是记得,可是想不起来书中的故事。半个学期读完克里斯朵夫的一生肯定是囫囵吞枣的,准备立马接着再看一遍。
          书评什么的不知道要等到读了几遍才有能力写出点东西来。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4 14:28 , Processed in 0.0637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