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小看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局外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10-28 10:58:4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加缪的《局外人》前前后后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虽然只是中篇但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几次都是看了几页之后便放下来,不是因为电脑的诱惑就是因为电影或者是其他的消遣使得我几次情愿放弃这部小说。在我还没有看过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便已经听说过了,或许就是因为写这本小说的作者太过著名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加缪的整个思想。我记得在 一次美术鉴赏课上我的老师曾经提起过存在主义,也简单明了的告诉我们加缪和萨特各自的观点:加缪的是“世界是荒谬的”而萨特的是“他人就是地狱”,这两种观点我曾经都曾听说过当时也都是出乎意料的认同,无论是加缪的还是萨特的。或许还有一点吸引我的便是加缪和萨特两人的关系了。作家之间的交往、故事总会是后来崇拜者喜欢打听的,因为其中似乎总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让人想要看到同样是才高八斗的两个人的思想碰撞在一起是所产生的那种热烈耀眼的火光。
  
      说《局外人》是加缪的代表作也不会有人来反对,而在这篇小说中无论是加缪的语言风格还是哲学思想甚至是加缪庞大的世界都能让人看得透彻。我喜欢这部小说,无论是其中那种波澜不惊的语言还是人物的性格都是我所迷恋的,还有便是主人公默尔索这个人,当我越往后读我就会渐渐的发现他好像就是我的兄弟,他所说的所想的所感受到的甚至是他所承受的他所难以挣脱的那一切在如今依旧都显得如此平常。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完这部小说会有怎样的感觉,但是我曾经在看80后作家笛安的一部叫做《告别天堂》的小说中我发现有人的感觉是和我一样的,对于其中荒诞的震惊到后来的释然一笑和悲伤,似乎在也没有什么能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然而无论是语言自身的问题或者是我对语言的无知都让我很难真正的说出那种感觉,现在我所记得的就只是在看完之后窗外的天空。星期一,九月初的天气昏暗无光,夏季的闷热依旧还留恋着,我坐在阶梯教室的前排身后的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当我看完最后默尔索的独白时,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愚蠢和可笑极了。我甚至能在那个时候感受到默尔索感受到的那样美丽夏夜,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他最后的真正的只属于他自己的救赎,但是“救赎”这个词对于整部小说来说都已经是太过荒诞和讽刺了,《局外人》里没有救赎,即使在最后的神父自作多情的救赎也只是组成巨大荒诞的小小零件。
  
      默尔索是孤独的,只是我在一开始看这篇小说时我就已经知道的,那种孤独无数人都在经历但是真正意识到的却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况在很多方便都是相同的,像多数的人都在干什么什么但是却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这样的句式就已经让人感到不舒服了。作家和诗人总是敏锐的,而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都是在用自己的这种敏锐来写作的,写出大部分人的真正感受,但是即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或者说是愿意去了解的,所以就会有太多的人在一无所知中度过一生。也许有人会说即使不知道又能怎么样,反而增添了自身的烦恼和痛苦,对于这些平常的问题我常常都是无法回答的,因为在这些简单的问题之中总是隐藏着尖锐甚至是企图毁灭他人的一种咄咄逼人的力量,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隔阂与不可靠近是根深蒂固的,而因此带来的孤独也是难以再磨平的。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这也许也是造成孤独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人的不可理解、自私和众多其他复杂的原因使得他人能够轻而易举的就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难以发现的。默尔索的孤独在与加缪的思想,简单地说的话也就是我的老师曾经对我们说的“世界是荒谬的”,正是因为世界的荒谬才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难以反抗和逃避的变得孤独,也是因为荒谬才使得默尔索在最后成为它的替死鬼和变成了一切都和他什么没关系的“局外人”,因为世界的错而让弱小的个人来承受所带来的伤害这是一种让人既无奈又难以忍受和悲伤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说悲伤的成分更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在漫长到让人厌烦的岁月中,孤立无援的个人都在替庞大的某种不负责任的力量来承担它所造成的那些后果,而对于个人来说那就是致命的,像世界、像种族、像政党、像各大公司……个人无法选择的生活在其中,除了众多作家所提出的几条道路似乎在没有其他的方法了:一是安然接受,任由那些力量毁灭个人,像格里高利的遭遇;第二种便是像唐吉可德那样反抗,像无数先驱那样一个人的力量来抗争,但是结果我们大都已经知道了,即使有几处的胜利但是那些庞大的力量总是会有机会复辟归来的,这就需要有人来继承先人的精神但是在如今看来这些都在流失;第三种便是逃离,远远地逃开,像只地鼠一样生活。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的途径,但是我所知道的只有这显而易见的三条。
  
      读加缪的小说对于他的语言也是一种享受,加缪的小说语言好像是一种冰凉的丝绸一般,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仅仅是因为那些朴实无华没有任何歧义的句子就让那些隐在平实之后的风暴悄然的掀起。海明威的句子虽然简短刚硬,但是却没有加缪的那一种隐于其中的悲伤。加缪的句子好像在传递事实的同时还带着那些属于自己的情绪,而大部分的情绪都是悲伤的甚至很多也是绝望的。
  
  我不想再说这个故事或者是逐一地分析每一个人的形象、性格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因为我并不是什么专业的评论家,并且对于那些我也并不关心。对于我来说读完一部小说之后我自己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那些评论家所定义的,或者是那些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对于我来说每一部小说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义,就像人们常常说的那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每部小说也都是如此。在我看来《局外人》所写的就是那些无法避免和挣脱的孤独,而因为这些孤独造成了众多难以弥补的过错,在归根到底便是加缪想要说的:世界是荒谬的。
  
      在最后默尔索心中曾出现个这样的一句话“他(神父)根本无法理解,作为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从我昏暗无边的未来的深处所发出的叫喊”。没有谁能真正的理解一个人,纪德曾经说过“你永远也不会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想这也许能说明我极力想说明的那些情况,孤独是自己的,唯有自己能够救赎自己。默尔索最后所能感受的那些事分外美丽的,那真的是一种令人着迷的时刻,而也就是这样的时刻默尔索“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冷漠敞开了心扉”,并且也有了惊人的发现“我感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确实,非常亲切,我认为我曾经幸福过,现在也是幸福的,将来也会幸福”。这样的意外收获是出人意料的。“世界如此像我”,那是不是说世界其实也只是孤独的,但是造成世界的孤独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历史上是否有人知道或者加缪自己是否知道。世界是荒谬和冷漠的,对于加缪来说是不是只有告别才能真正的摆脱?那么到底是世界在抛弃我们,让我们变成了“局外人”,还是我们自己远离世界,让自己变成“局外人”?放弃到底会是谁的特权?
  
      我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存在主义,即使我只是管中窥豹或者是一叶蔽目我都认为值得,我只想找到我自己身在其中的那一部分。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但是活着并不只是简单的活着,就是连活着在现在都成为很大的问题。那些强大的力量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荏苒而再发生任何的变化,反而似乎是愈来愈强愈演愈烈了。在荒谬的世界中,人也开始变的荒谬了,人生更不用说了。
  
      我想把默尔索称为兄弟,那一种血肉相连的兄弟。我一直在想倒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总觉的自己生不逢时,即使人与人之间的难以理解,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又都希望能够幸运的遇到一个真正的知心人,我总会觉得这个要求是过分和奢侈的,尤其是在现在,但是我却总会在无意间发现曾经有很多人竟是如现在的我一般,他们的所想所思他们的孤独和隐匿的悲伤都是那样的似曾相识,但是遗憾的却是他们都已经逝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但是幸运的是他们留下的那些作品却永恒,如今只要随着那些作品中的人往前走就能在最后看到作家的心和他们的世界,虽然还是会有遗憾但是也很知足。
  
      前些时间看鲍勃迪伦的《午夜巴黎》我便喜欢上了这个导演,我想能和他促膝夜谈,但是却因为现实的原因而只能遗憾的错过,也就是因为这些错过让人生充满了不满和怨恨,而我更不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再次回想起曾经的这些的时候依旧是遗憾和恼人的叹息。
  
      我只想叫默尔索一声“兄弟”或者是我的朋友、爱人,只是觉得是那样的亲切就好像在他的那间牢房里也有我一般。虽然我不能说我已经透彻和完全的了解了他,但是我知道他就是我的兄弟,何况像“透彻”和“完全”这些词似乎一直都只是出现在某些耍笑的学习或者是初中生做的语文阅读理解的时候老师会问的。加缪的世界不需要透彻和完全了解,也不再需要因为错过而长久的遗憾和难过了,默尔索或许就是他为像我这样的众多“兄弟姐妹”留下的,跟着他也能到到远方。
  
      默尔索说过对于妈妈的死“没有人,在这个世上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权利为她哭泣”,因此我们也没有任何的权利来为他哭泣。冷漠并不是凶残的表现,或许也是温情的另一种表现,在如此的荒诞世界里你还能要求我们如何对待呢?对于像我们这样还不愿死去的每一个人来说,还能怎么办呢?孤独中也许自己就能救赎,尽管一切都还太远……
  
                                                         2012 9.3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10-28 11:19:33 | 只看该作者
  加缪这本小书,据说是存在主义小说云云,但其实本人对存在主义完全不懂。看着维基百科上玄而又玄的解释,我只想说,绕这么多弯弯干啥啊,不就是回避型人格吗!
  
  当然从主人公人性的角度,完全可以对其人格进行一番细致入微的剖析,但这并非我关注的重点。我关注的重点乃是,社会道德的狭隘以及其对非主流人格的不宽容。
  
  如书名所说,书中的主人公莫尔索是一个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人,他观察世界的方式如同一架机器。作者用白描平实的风格以第一人称叙述,毫无感情色彩,有一种“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渴了就喝”的精神境界。他似乎是一个旁观者,毫无带入感,更不能被世界触动。虽然这似乎与我们对所谓”正常“的人性的理解不一样,但阅读着这文字,则没有觉得任何的怪异之处,这观察世界的方式,其所作所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作者试图让读者用莫尔索认识世界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让读者们跟着主人公来体验一番这种”不正常“的人格。
  
  但如果仅仅从情节看,却是相当难以理解:主人公的母亲过世,他去奔丧,面对就未相见的母亲的棺材,他没有流泪也不想打开棺材看母亲的遗容。后来他因为被日光闪到,失手开枪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最后在法庭上面对法官和陪审团,因为他对母亲之死的”冷血“,不信上帝等等有悖社会道德的行为而被判了死刑。
  
  小说让读者一一化解这些难以理解之事,从而否定了绝对的道德。这个世界上人格的类型很多,给人格分类的理论也很多,流行的譬如色彩性格心理学啊,什么九型人格啊,卡伦霍妮提出了三种人(回避人,亲近人,攻击人),荣格则为人格分出若干维度以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MBTI人格类型学。虽然有了这么多的理论,大家也会承认人的性格类型均不尽相同,但事实上并未对不同类型的人格有过真正的了解。很少有人能了解到情感型和思考型区别有多大,对于外向人和内向人的区别可能也仅限于话多,话少这些基本的问题。
  
  然而藏在这些表面的区别下的,是极深层次的不同,不同类型的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思考问题的的方式,均迥然不同。而与之相应的,是个人价值观的极大不同。有些区别,只有在真正知道的时候才觉得如此奇异。但是,每个人的都不是极端的个体,小说中莫尔索的那个世界,经由加缪的笔端展现在我们面前,读者似乎也能够理解一二了。这实在是因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莫尔索般的人格成分。我们有些人有充沛的情感,他们在看了地震的受灾图片后掉泪,黛玉葬花之时都要伤感一番。然而大部分人虽会为母亲离世掉泪,但看到地上的落英绝不至于如此心有戚戚焉,而对于莫尔索,这世间的万物,他的母亲,他的朋友,被误杀的阿拉伯人,都差不多罢了。作者用我们平时观察无生命之物的心态和方式来观察整个生活,通过和描述冷冰冰的物体一般的描述方式来描述人和事,由此使读者产生疏离感。在描 述他的邻居因为丢失了爱犬而悲伤痛苦的桥段,作者是这么写的
  
  “我听见他在屋里走来走去。他的床咯吱咯吱响。我听见透过墙壁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声,原来他在哭呢。我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妈妈。可是第二天早上我得早起。我不饿,没吃晚饭就上了床。”
  作者将听到邻居伤心痛苦这件有感情的事情和要早起,不饿没吃早饭就上了床这些事情等同描述之。甚至于莫尔索想起了妈妈这本是富于情感的片段,也>作为一件普普通通的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而为了凸显这种效果,作者还加上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修饰语。类似的写法还有许多,目的就是要混淆人和物,混淆有感情之事和无感情之事的界限,从而让读者理解莫尔索的心理。如此读者才能接受莫尔索的道德观。
  
  随之而来的检察官对莫尔索的道德批判,则是让读者体验被误解被道德绑架的感觉:莫名其妙。因为读者此时是代入为莫尔索来体验这一切,所以读者能深切的感觉到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冲突,从而达到否定社会道德的目的。其实标榜“人性”的社会道德才是最不人性的,基于占大比例的人格产生的社会道德被用来约束,评价和塑造所有的人,这其实就形成了一种人格的独裁专制。真正的人性,应该是试图理解各种人格并允许他们的存在,而不是直接用经验性的社会道德观来否定他们。此时我想用“宽容”来形容这种人性,但是宽容中的“宽”字似乎在暗示着某种优越性,所以似乎用“包容”似更为恰当。
  
  当我们看到这里,如果对检察官产生了忿忿之情,那说明我们还不够包容,这只不过是从一个道德立场跳到另一个道德立场而已。我敢相信,如果有小说家将同一个故事从检察官的角度出发来叙述,读者完全可能会站在检察官的立场对莫尔索深恶痛绝。
  
  看到这里,便会有很多问题冒出来了,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呢?人该不该受道德谴责?道德到底有没有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10-28 12:26:38 | 只看该作者
  加缪的《局外人》讲述主人公短短几月从一介安稳小老百姓,突然变成全城关注的杀人犯。主人公冷漠,无所谓,随大流,不谙世事,我读到却是懒惰,拖拉,胆怯。直至最后这人才发出愤怒呐喊,可有什么用呢,意识到生命消亡才奋起已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短篇小说,读完各种压抑交杂脑中,想想自己是哪种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10-28 13:43:48 | 只看该作者
         在这篇小说里,加缪并不是让我们评判默尔索这个人物的品行的好坏,而是想给我们传达一种观念。就是,打破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默尔索和这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掉一滴眼泪、在葬礼后的一天便和女友进行娱乐活动、他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包括结婚。在我们看来,默尔索在传统的意义上可以被称之为怪人。但是从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他周围的人似乎对他的行为并没有表示出惊讶或者奇怪,可是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当默尔索成为一个被告的时候,他身边的人开始纷纷站出来为他所犯的罪行作证。似乎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他言行的记录者。就像那句话“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承堂供词”。默尔索的遭遇便是这样,之前他和所有人的关系都还不错,或者说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都是这样。养老院的老板会在母亲的葬礼上安慰他、看房人还会请他喝咖啡、邻居们见到他时也会安慰他,可是当他杀了人成了一名罪犯之后,这些人却像变了一副嘴脸一样,开始指控他之前的种种卑劣行径,他们像是安放在默尔索身边的间谍,专门记录它的言行,而事实上他们又确实是默尔索身边的普通人。唯一能够为此做出解释的就只能是他们的虚伪与善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默尔索却是一个极其真诚的人,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说虚伪的话,甚至在被告席上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违,即使他所被指控的罪名不是那么客观与公正。如果单看这起案件的话,读者心里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何在审讯过程中完全不对案发现场和案发过程做任何的研究与考证,却一直拿默尔索的人品大做文章呢?只是因为默尔索的所谓的冷漠以及在母亲的葬礼上的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念的行为便认定其杀人的罪名,这难免有失客观与理性。追根结底其实是因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并不在默尔索杀没杀人上,而在于他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居然没有哭,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治其死罪。默尔索的罪名并不是杀人罪,而是“破坏传统价值观念罪”。
         人们不允许有这样一个异于普通人的,背离传统价值观念的人存在。
         可是我要说,默尔索是自由的。他不被社会的枷锁所束缚,它的自然属性大于它的社会属性。在小说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默尔索虽然对这个社会与人际交往极其冷漠,可是他喜爱一切自然的东西。他喜爱夏天,喜爱大海与太阳,喜爱晚上在公园散步,甚至于他对他的女友没有一点爱情,他有的只是对肉体的欲望。他对一切社会的东西都无所谓,可是他喜爱一切自然的东西。虽然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但这并不表示他就不爱他的母亲,在小说后半部分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默尔索在牢狱之中时常想起母亲的话,并亲切的称她为“妈妈”,可见他并不是不爱他的母亲的。只是他并没有用传统的方式、普通人所能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哭,并不代表着不爱。哭了,也并不一定就是爱。很多人在葬礼上干嚎无泪,更有人雇人去哭,这只是为迎合传统价值观的虚伪的演戏。至少和他们相比,默尔索是真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3-10-30 20:12:42 | 只看该作者
  炽热的夏季背景,荒杂的人物事件。
  夹杂在这些东西背后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位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对待人对待事都有些无所谓的人。
  也许很多人认为他在经历过不算多的事之后对生命表示妥协,表示被同化,表示一种无奈,表示对死亡前的悲哀。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局外人最精华的部分在于最后几十页,他在杀了人之后经历的各种审讯,他在牢狱中的心理活动,他在死亡前对自己曾经的生活的追忆。
  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默尔索好不反省的态度,那些阿拉伯人没有活的理由,本来也不是好人,默尔索是这样想的,并且不认为自己有错。
  而在法庭上被审讯时的还有一条罪状是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落下一滴眼泪。
  加缪把这些荒谬的、让人难以理解清楚的东西加在一起,变成了这部小说,其中偶尔的优美的描写却又在同时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最好的东西,让我们永远记住“星光与默示的夜”,记得那些海潮奔跑的声音。
  在牢中得到压抑,得到释放,得到原谅。对自己内心的反省和猜测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许这里面没有写那些积极的事实,可是它注定是一本积极的小说。
  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感动,对所有层面的深刻感动。
  对老人和癞子狗,相依为命却最终分别的感动。
  对默尔索在葬礼上的,保持自己的方式送母亲感动。
  对他走在每一个普通的有海浪气息的黄昏所感动。
  对那些人物的心理,和最后的彻悟所感动。
  
  把那些期待的吼叫和辱骂理解为对生命惰性的妥协还不如理解成他的彻悟。其实生活本身很美好,只是我们太随意。
  最后的醒悟,便是我们自己,更要爱这个世界一点。
  即使也许有些不尽人意,但不是所有不尽人意。加缪只是用了这种方法,来激励了我们吧。
  也许我想太多了,不过我希望带给世界积极的意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3-10-30 20:23:08 | 只看该作者
     “街上已是一片阳光,照在我的脸上,像是打了一记耳光。”
     那天天气正好,主人公莫尔索和女友、邻居到海滩度假,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开始。我被这句话迷住了。
     加缪讲故事的语气这样随意,却不舍得漏掉任何细节。每一幕场景,每一句话,都被拆成一个个的片段,揉合进阳光、汗水、沥青马路中。好像每一处景色,都是因人而异的,我欢呼雀跃的温暖的阳光,你看来不过是令人烦躁的闷热,尽管我们在同一个世界。
     那么当我们用自己的感受来解读或者说架构这个世界时,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了?正如你不会说,啊,阳光,它不过是有波粒二象性的一种光而已,你用自己的感情去做出判断和衡量世界,你描述的永远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事物。
     这样说来,也许莫尔索算是独特的局外人,他对一切都是无所谓的。妈妈死了,这总会发生的;帮邻居写信羞辱情妇,到警局作证,这有什么呢,这不重要;开枪杀了阿拉伯人,这只是偶然。他像是毫无生气的木偶,一举一动不过是某一根线动了一动,就麻木地跟着去做了。死亡即将到来时,他想:“在我所度过的整个这段荒诞的生活里,一种阴暗的气息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从遥远的未来向我扑来,这股气息所过之处,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生活并不比我已往的生活更真实。”毫无差别,这个词蕴含的不仅仅是莫尔索的情绪,而是同一时代的,甚至说同样处境中的群体的心情——即使我满怀希望去感受这个世界,它不会因我而改变,我的命运始终如此,我无力抗争,只好冷漠地,像莫尔索这样冷漠地做一个局外人。
     但没有人真的能做到。
     莫尔索对环境的感受如此丰富和真实。声音,景象,人物,各种要素在他都能透彻地理解,他的判断力并不缺乏,他知道每一件事情的起末,能够解决棘手的问题,他是一个立体的无比真实的人,而不是我们在法官的宣判中,记者的报道中读到的冷血无情的杀人者,对亲情漠然的怪物。
      想起西方一个古老的传说,但凡人变成吸血鬼后,体内就有了一个感情的开关,只要用意志关掉,所有爱恨情仇都不会再造成困扰。人类的梦想总归是在传说里实现了一回,因为现实的社会规则下,做一个局外人这样难——你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本能的感官,难以割舍的亲情、无法推卸的责任,层层外衣束缚着你在社会的油锅里挣扎;如果你不管不顾地跳出,你违背的或许就是社会的伦理和世人的道德底线,你将尝尽白眼。
      不知不觉中就把加缪定义成了一个教科书撰写者式的人物,编织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来批评那些妄想逃脱生活苦难麻木生活的人,提倡奋起反抗,坚持正义与真理,却始终没有办法提供一条明确的路。
     可能还是理解太浅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3-10-31 18:35:20 | 只看该作者
      开头其实并没有被吸引, ,外国的作品总是难免晦涩,,如果你并不熟悉外国的文化。。
      仔细阅读看到了平凡人的小角落,,看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主人公那种麻木的安全感使我很震颤。。。加缪的小说都很写实,,,用很平凡而又凉凉的语调,,,让人心里小小的发酸。。。这种真实的感觉又很庞大,,,使人可以从一个细小的点找到感同身受的体验。。。对现实这样的无力却又坚韧的生存着,,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一种伟大。。因为自己的母亲死了,,没有哭泣,,就被众人指责,,就被判处死刑。。这里写的若无其事,,却更突显出歇斯底里。。笔触单纯而又微亮。。。
      亲爱的加缪,,,世界在你眼里是透明的。。。
      《局外人》的语言比较简单,描写更无华丽辞藻。。但传达的东西却非常的深层次,,对于我它是一本无懈可击的著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3-11-1 12:50:05 | 只看该作者
  1 想知道“局外人”的题目是谁翻译的。译者这个翻译几乎奠定了此部作品在国内读者心中的基调,所有评论都会以“局外”为中心思想。原文L'etranger应该是“奇怪的人”的意思。这个奇怪是哪里奇怪,作者未说,仅仅就是置身局外的奇怪吗?
  
  2 主要情节是,默尔索一贯冷漠,他无意杀了人,但也并无悔意,可是法庭却重点关注他在母亲葬礼上的无情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判了他死刑。
  
  3 首先,是否该为默尔索辩护?是否该认为他是社会规则可怜的牺牲品?
  我认为没有必要。他杀了人,而且丝毫没有悔过,依然不认为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依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包括杀人行为,为什么不该死?判决时法庭过于关注他在母亲葬礼上的表现而显得荒唐,但社会规则的荒唐不代表默尔索的不荒唐。
  不要同病相连似的说着“我在亲人的葬礼上也没有当众哭,招人非议了,实际上我很爱我的亲人,但人们就是这么刻板不顾本质,我真理解默尔索,这样的社会规则真可恶,每个人都要演戏似的满足大家的期望,不符合常人价值观的就要出局,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被理解”。可是仔细想想,你真的和主角一样吗?你会不小心杀了人后也还不觉得有什么吗?一个人如果“因为阳光太晒”杀了你的亲朋,还补了四枪,之后也依旧冷漠,你还会为他辩护吗?默尔索在社会中何止是“竟连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都招非议”,他恐怕是过于缺少莫种情感。何止社会不容他这种人,自然选择也不会容许太多这种人。
  
  4 然而,其次,默尔索至少是个诚实不虚伪的人。
  律师希望他表达“悔恨”,掩饰自己在母亲葬礼上的表现,对自己真实想法缄口,来获得法律的宽恕,而他并不这么做。可以说,他的诚实令他得到了公正的判决:人类社会要淘汰他这种无情的人。他死得其所。
  但是,试想,如果他是无情且虚伪的人,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装做悔恨,装出所有人喜欢的“是个有感情的好人,一时失误,悔恨无穷”的面目,很可能获得释放,在未来又因为“阳光太刺眼”之类的原因再次杀人。
  故事中社会的荒谬与危险并不在于它“不容表现了自己无情的无情人”,而在于它可能会“容许掩饰了自己无情的无情人”。它在此处表现出的弊病不是不容异己不是无情,而是太单纯太善良太有感情。
  默尔索被绞刑本身并不值得让人唏嘘,这个故事背景下可能发生的一些故事才值得让人寒心:单纯且会利用人们情绪的审判长,单纯的教士,单纯的民众,皆会被善于伪装的人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们的简单逻辑对默尔索做出了公正的判决,但这逻辑却简单得让人担忧,这种逻辑太容易被利用。现实正是如此,对坦白的恶容易判断和清除,然而对善于伪装的大恶却难以辨识,善良和信任会被利用,在明处往往难以战胜暗处的机谋。
  
  5 我的理解很浅,对主要情节的理解就刚到这么多。说实话,越仔细想,我越觉得不懂这部作品。而且看了对加谬“存在主义”的思想解释,我觉得我的理解完全跑偏了哈哈哈细节应该有值得思考之处。想找原文看。有空的话再不跑偏地体会一下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3-11-5 01:12:56 | 只看该作者
  默尔索放弃上诉是不要将自己的命运再次交给他人评判,就像他不相信上帝一样,他最后的解脱是他有把握,他死亡的命运,所以他会感到解脱。我们无法评判他到底爱不爱玛丽,就像我们不知道他的母亲什么时候死是一样毫无意义的,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又能改变什么?加缪通过局外人抛给世人现实而又模糊的问题,默尔索的悲剧到底错在哪里?又到底是谁的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3-11-5 04:49:5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乱七八糟的过活,乱七八糟的看着乱七八糟的人在做着他们或许都不自知的乱七八糟的事,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想我荒谬了,至少成了别人眼中的荒谬!当然绝不如加缪笔下的局外人那般,至少在我觉察到一些东西时毫无幸福之感,更别提与西西弗斯站到一个水平上。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 可见,加缪的荒谬感强烈到何种地步!在局外人因为阳光刺眼误杀了人时,美好的事物成了杀人的帮凶,至少在检察官眼里是这么回事;在检察官以不尊敬自己的母亲为由宣判莫尔索的时候,习以为常的传统成了指控的最佳借口,至少在世人眼里是这么回事;在神父多次以救赎的名义希望唤醒不信仰上帝的莫尔索的时候,已成世人生命的信仰成了挽救的最后手段,至少在人类眼中是这么回事。这个社会需要一个尊重它的规则的人,或者说与它亦步亦趋的人,但又有谁知道这样的遵循能让人发现自己的实在吗?在书的前言中,”这种近乎可笑的说法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我们都在利用我们的理性做着我们自认为存在的事,殊不知这样的自我麻痹抑或说溢出的理性使得我们与我们的实在的距离越来越远,即使有货币这样的“最缺乏个性的东西”来作我们接触外在于我们的世界的媒介,但这又加重了我们的距离感,更不要提齐格蒙特鲍曼笔下的“现代性的距离感”,想到这我陷入了困惑,当下的我到底是谁?我运用了我全部的理性,来追问我的存在,还好得出的不是神秘主义的我,只是我成了新的毫无根基的大众,在现实与真纠结、揉搓。但新的疑惑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我该何去何从?
      我固然做不到西西弗斯的看见巨石一会儿工夫滚到下面的世界中去,又一次朝平原走去以便再次用尽全力滚石头,固然做不到戈麦的“有朝一日,真相将大白于天下。辛酸所凝铸的汗水将一一得到补偿”,更不要说苏格拉底的渗入生命的清醒,可作为人不该做点什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本真的人吗?起码是个清醒的人。当莫尔索在死刑即将执行前“面对着充满欣喜和星斗的夜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竟然“觉得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我被他的决然感动的激动万分,他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看清了作为一个人的根本使命,看清了他的冷漠绝能立于世间之上,并且以人的回归为根本诉求,于是他走向了他的“绝对的自由”,并且绝不是伯林笔下的俗不可耐的消极自由,而是作为人本该追求的积极自由。冯友兰曾提出人生该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想莫尔索该是天地境界层次的了,是啊,能把天地万物融于心并且知其所以便是最为高贵的,我想一直以来困惑我的“高尚的生活”该是此番摸样的。
      以上的浅显思索的缘由是我一直追问在本真已消失的不知其所的事实下该以怎样的付出回归生命的本真。自现代以降,我们从政治动物变成了社会动物,从朴素的本能到“我”与他者的揉搓,我们开始不再单以生物的姿态存在,开始独立运用我们自己的理性,在这样的吊诡般的跳跃过程中,“人”复活了。但正如齐美尔的“玫瑰的假设”,我们开始从追求都能种上玫瑰到追求各自的玫瑰即论语中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当所有人的理性都开始萌芽并且飞速生长,我们的空间就开始变得异常狭小,于是我们的劳动开始异化,我们有了极恐怖的社会分工,我们成了原子化的存在,于是最吊诡的便是我们作为人找回了只属于我们的理性,又被理性所异化,一言以蔽之,“人”又消失了。于是,我再次觉得莫尔索的可贵,他的可贵之处远高于“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逃离,因为他是在与世界的决裂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人”。能在这个混沌的现代之下找到作为人的根本,找到自我,便是真。这样的真在我看来要比清醒更弥足珍贵。这也正是我一直所探索的。
      看看我们生活的周遭吧,我们在做着我们不自知的事,我们在做着自认为伟大实则渺如栗粟的事,我们口上树立的梦想这般内心的写照使得我们都在做着一个逃不出的循环。让·保罗·萨特在来访中国后所写的《我对新中国的观感》中的“在中国,一个法国人自己觉得已经是一个死人”所描述的我们的极速运转为了未知的未来,或者说“在中国,直接的现实是未来,所以我们通过你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我们已经离去了的世界”,半个世纪前的萨特敏锐地看到了现代性走入中国后的新的姿态,我觉得用但丁在其《神曲》中“箭中了目标,离了弦”的话语来描述这种姿态是绝为恰当的。我们在现代性面前,做的最多的便是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殊不知人的安身之本是绝不会被这杂多的时间与空间的剥离所能夺取的,我们只看到了“目标”,却忽略了弦这个前提性的存在。这是多么可怕!我们的时代在这么个高速公路上滑翔,随时有脱离地基的可能,更不要提坐在其中的人了,可悲的是,我们不自知我们的窗外是多么的飘渺、空洞与虚无。于是,想要刹住车闸的人成了时代的另类,只是更令我心头一紧是那些坐的安安稳稳的人一下子站了起来要把这个刹车人勒住咽喉置之死地,于是刹车人便成了以死终结的莫尔索。我想这个时代是不会有太多的莫尔索的,毕竟清醒者终归是少数,但我还是希望再多一些莫尔索,哪怕一个人,也还是能为这个“燃烧人的火炉”降降温。
      西西弗斯是神的清醒,莫尔索是人的清醒,我们达不到神的境界,至少为了人的清醒而不论辛劳的付出!在这个新的大跃进之下,我们解不开时代给我们的枷锁,但还是要努力挣脱我们给自己绑上的绳索!毕竟,有那么些个局外人是清醒的,有那么些个荒谬者是幸福的。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07:31 , Processed in 0.104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