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好的美好的时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好的美好的时光》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的代表作。作品以辛辣尖刻的语言直面狭隘苟安的市民社会和生活,背景为战后五十年代的维也纳。书中的几个主角均为十七八岁的青年人,他们时常聚在一起清谈,无所事事地在街头闲逛,在黑暗的掩护下打劫行人,以此宣泄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内心的混乱。作品借助对他们人生遭遇的描述,揭示了经济起飞初期一派和平的假面背后的社会真相。
      一个真实的案件
      一个青春的苦难史
      原来
      青春不仅是一种成长
      也可能是一种毁灭
      “令人赞叹的是,耶利内克用如此丰富的细节凸显小市民社会的种种行为方式,精确地将其镶嵌在奥地利经济腾飞的时代背景中。”——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有关五十年代,人们还没有读过比这更尖刻的文字。”——德国《世界报》

    作者简介
      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是奥地利当代著名女作家,1946年出生。200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耶利内克特立独行,思想前卫,因为她写的内容不一般,表现手法不一般,而引起了诸多争议。
      1946年,耶利内克生于奥地利斯施蒂利亚州的米尔茨施拉格市,在维也纳长大。1946年,耶利内克生于奥地利斯施蒂利亚州的米尔茨施拉格市,在维也纳长大。其时离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远。要说,这场大战时耶利内克还没有出生,可是却同我们的作家也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扯,这一团氤氲时常出现在她的文学创作里,好像梦魇一般。
      耶利内克带犹太血统,并且,祖上是从捷克,也即波西米亚,迁居来奥地利的。在所谓“奥(地利)匈(牙利)帝国”时期,奥地利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地跨今天中欧的大部分土地,还包括了南欧的巴尔干半岛。所以,不同国家中帝国的子民流向首都维也纳,不足为奇。这些外来户大致出身在当地比较有根底的家庭,姓氏耶利内克就属于波西米亚一个世代书香的家族。
      我们未来的大作家在1964年进了维也纳大学,修的是戏剧学和艺术史。但是几个学期后,就由于精神状态不佳而离开了,几乎等于没进过大学,同许多著名作家一样。她又一次证明了大学培养不出作家,作家未必要读大学的赤膊真理。耶利内克虽然大学没有读完,一般文化素养可以说是已经修炼到了上乘。这不但从她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看出,从她其他文学活动也可以领略。例如,她不但创作,还搞翻译,翻译的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马(ChristopherMarlowe),以及美国当代作家品钦,两位极端相对待的文人。到此为止,耶利内克的经历同她以后的人生没有直接对应,不像我们国家,好几代人就是学什么做什么做到老。但是,她的经历老是在作品里散发一脉幽香,要不就是掀起一阵恶臭。
      这之后,耶利内克写了第一部诗歌,并且离开了父母的老屋,身心完全孤独。这是她同小说《钢琴教师》里女主角不同的地方。作家女士最初的人生实践是参加1969年的学生运动。德、奥大学生向来有结社聚会传统,她也参加过以文学杂志《手稿》为核心的文学团体。1971年以“优异成绩”通过管风琴考试,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并没有以此作为终身职业。她在1974年结婚,丈夫姓氏为许恩斯贝格(GottfriedHüngsberg),当时属于德国专门创新导演法斯宾德的圈子,其学识、素养和倾向可想而知。作家也就是在同一年加入奥地利共产党的,在1991年却又宣布脱党了。
      这里可以先讲两句话。耶利内克的作品具有一个特点,用文学批评的行话非常拗口,叫什么“毁坏的病理学和伴随着的喜剧性一了百了”。但是,如果仔细体会,这句话却也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这位作家的入场券。

    最新书评    共 3 条

    三月の    彼此相熟多年的两个人,在即时聊天中,也可能因为文字上的歧义而发生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所以文字如果是一种民族,那这个民族一定很有想象力,并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因别人的消亡而消亡。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我不得不怀疑自己看到的,已经被译者穿上新衣的文学,可能已经完全回不到本来面目了,正如耶利内克所说,我怀疑大家看到了什么……      尽管如此,诸多迥异的思维,仍然带给我欣喜,正如英国电影那样~  详情 发表于 2013-7-21 00:51
    毛路    看了由耶利内克小说《钢琴教师》改编的同名电影,一直对这个曾经的奥地利精神病患者心存恐惧。不过她的小说《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封面上的原名是《Die Ausgesperrten》,意思是“被困在外面的人”。)又重新赢得了我对这个女人的尊敬。我一般不会在意作者的性别,但这次我却想强调她的女性身份。在她身上存在着某种空虚,大多数女人对空虚的感受都来自对男人的失望,但这个女人的空虚却来自由男人控制的整个世界。她关注社会,却又与之保持距离。从《美好的美好的时光》中,我们只知道她在反对什么,却看不出什么是她赞同的。      小说源自一个真实事件。      故事由一次抢劫开始,不过和大多数小说的主人公是受害者不同,这次的主人公是四个实施抢劫的年轻人。其实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而罪犯是:社会、家庭、他们自己,甚至还有萨特和加缪。后面两个人把抽象的虚无文字化了,让没有根据的抱怨,变得有理有据。      四个主人公的名字是:安娜、赖纳、索菲和汉斯。“安娜鄙视两种人,第一种是有房、有车、有家的人,第二种是所有其他的人。”安娜也嘲笑所有她没有的东西,比如好看的裙子、上流社会的聚会、流行音乐……甚至还有爱情。在第一次和汉斯做爱时,汉斯急促地说“我不会这样爱上你。”安娜说“我也不会爱上你的,根本不需要爱情。”安娜一无所有,所以她要嘲笑一切。她还时常强调自己的愤怒,但是她从不解释它,因为她的愤怒是没有理由的。她没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有一件,那就是结束生命。不过就连这件事,也是她哥哥赖纳干的。赖纳还杀死了他们的父母。耶利内克只用一句话解释了他那样做的理由:“赖纳想通过做无意义的事来挽救他的自恋,做不同寻常的事。”      赖纳不仅是个文学天才,还是天生的领袖。(不过只有他自己注意到了这两点。)他认为自己是这四个人的领导者。工人出身的汉斯刚开始也似乎真的把他当领导看,但自从赖纳成了自己的情敌,他就像别人一样藐视他了。而索菲永远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她根本不去理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所以也就懒得向赖纳说明其实他什么也不是。至于安娜,她的心思都用在愤怒和汉斯的肌肉上了。赖纳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他时刻都在卖弄他的文学思想,但是却没有人听他的。他也时刻在就他的家庭出生撒谎,但是没有人相信他。他参加抢劫是为了买更好的东西,而他拒绝承认。他把那解释为:“我们的原则就是要做没有必要的事情。”天才的高傲让他拒绝接受索菲并不爱他的现实。(就像他拒绝接受其他所有现实一样。)毕业那天,他父母出现在了毕业聚会上。也是在那个聚会上,索菲告诉他,她要离开奥地利。爱情的现实和其他所有现实一起向他压过来,他的反应是在上床前吃一颗苹果,读加缪的《无意义与癫狂》,然后在第二天早上杀死自己所有的家人。奇怪的是,作为读者的我,并没有被激怒,甚至没有对受害者的死感到同情。这正是耶利内克的魔力,她能把你的思维从主道上拉下来,让你进入一条完全陌生的岔道,在那里,没有风景,只有黑色的无边无际的风。透过这无边无际的风,你意识到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世界少了一个心灵扭曲的残废男人,一个饱受家庭暴力摧残的妇女和一个被困在生活之外的少女。      安娜什么都不在乎,是因为安娜什么都没有。索菲什么都不在乎,是因为她什么都有(惟独没有生活)。她的家庭不仅富裕,而且受人尊敬。按理说,她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她的问题是,她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她往学校体操馆的更衣室投了一颗炸弹,因为“更衣室里弥漫着汗味和地板油的味道,臭气熏人,应该翻新一次了,但毕业生再也无法享用,因为要等到假期才开始翻新。”但她不用对此负责,因为没有人会想到是她干的。同样,她也不用对因为她而心碎的男人们负责,不用为她袭击过的受害者负责。因为她是索菲,她妈妈是科学家。      如果非要在小说里找出一个稍微正面点的人物,那只能是汉斯的妈妈了。她至少知道对自己的儿子说:“历史的幕布被拉开了,像熟透了的西瓜,分成了两半,但是两半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材料,这边是被剥夺了权利的人,那边是根本没有权利的人,决定权利的人则远远地躲开枪林弹雨,操纵失业率,控制全民财产,让它们在不明不白中消失,然后再以世界大战的形式登场亮相。”不过汉斯想知道的却是怎样让自己的外表更漂亮,怎样能把索菲搞到手。汉斯是个工人,而他的父亲正是在工人运动中被法西斯打死的,他却瞧不起工人阶级,甚至瞧不起他父亲,因为他父亲从来没拥有过保时捷。他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头脑的工具,当需要他表明立场时,他只会说:“我完全同意索菲的。”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在书的背面发现了这样一句话:       “青春不仅是一种成长       也可能是一种毁灭”       但似乎没什么可以用来毁灭的,因为所有的存在在存在之前早已就毁灭过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15:14
    静卜    年轻的时候我们身体里面有太多能量太多情绪,需要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散发出去。   有人在无休止的为学业奋斗,有人在抢劫,有人在撒谎,有人在做爱,有人在无边无际的白日梦里获得安慰。   年轻的时候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知,生活背景迥异的人也会有交集,那时候我们已经为以后日复一日的平庸日子打好了基础,但是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还有可称得上美丽的酸涩与悲哀。  详情 发表于 2013-7-28 16:22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3 23:41 , Processed in 0.44168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