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是一种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从小,蕾娜就被告知,自己的母亲是自杀而亡的,因为她抗拒治疗——她情愿深陷于“爱”这种可怕的疾病里,受到焦虑、抑郁、紧张、癫狂的折磨,甚至死亡的威胁。蕾娜清晰地记得母亲遭受的痛苦,更因为一直被人指指戳戳,被人称作“孤儿”,被嚼舌根,她于是无比期待自己的十八岁,那是她将要被治愈的日子。
      只要被治愈,便不会再爱,不会动真情,不会难过和心碎;只要被治愈,就没有人在乎她的瘦小普通和她孤单寂寞的过去,她会规规矩矩地上大学、工作,被指派一个理想伴侣,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可是,就在她离十八岁越来越近的时候,她遇见了一名以被治愈者身份隐藏在人群中的男孩埃里克斯。他如此率真亲切、别具一格,让蕾娜终于能够释放真正的自己,也第一次感觉到了甜蜜和危险——是的,既欣喜又惆怅,患得患失,忐忑,不安,这恰是人们形容的爱之病症,这恰是母亲死亡的直接原因。
      而她为什么觉得,这疾病那么美丽,即使被它折磨,也那么心甘情愿?
      埃里克斯带蕾娜走入了一个她以前从未知晓的新天地,从那里回来后,她惊讶地发现,原来她周围的人全在说谎,在相互欺骗,而更让她震惊且沉痛的是:似乎母亲并没有死,她一直在什么地方思念、等待着她……

    作者简介
      劳伦奥利弗(Lauren Oliver)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在纽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为全职作家,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
      《忽然七日》她的第一部小说,以一种独特的结构,讲述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故事,令全美年轻读者沉思且热烈欢迎,是2010年亚马逊网络书店最佳青年读物,也是201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本书是她的第二部作品,以奇谲的想象和纯净的笔调、奔放的激情,讴歌了真爱的美好和对自由的热烈赞颂。别致的风格使其刚一出版,便立刻成为亚马逊书2011年春季选书。这位热情又活泼的作家除了自己的官网外,在其他社交网站如Facebook, Twitter, Myspace上都有她的身影,便于与读者的

    最新书评    共 2 条

    轻尘逝    很多评论都很文艺,但是我不知道各位看完三部曲之后还能不能这么盛赞这部小说。      Delirium是三部曲里面的第一部,as beautiful as the first time I read twilight,平凡的少女与不平凡的少年相爱于荒原,相许于灾难之中。他们坠入爱河的速度堪比光速,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奋不顾身,手牵手对抗残酷的现实,sounds like fairy tale, isn't it?      爱情小说的读者,心里都住着一个小王子,阅读就是他们对抗残酷世界,守护内心梦幻的方法,于是delirium承担了这个功能,它让我们觉得世界无论多黑暗,爱情是点亮生命的星光,失却爱的能力,我们只是行尸。      Delirium建构了一个梦幻,然后Pandemonium将小王子的行星推倒,Requiem将那支玫瑰狠狠踩在了脚下。      荒原上的爱情,终究敌不过时间和灾难的磨洗,到了最终女主面对男主的告白,踌躇,无言,甚至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你还爱我吗?   我爱你依旧,可是太复杂了。      这或许是个爱情故事,又或许,只是个探究爱情定义的故事,前者很甜美,像巧克力,多吃了会腻;后者是药,包着糖衣,第一部充当了糖衣,真正的苦药在后头。      可问题是,如果是前者,此系列未免写得太残忍,暮光至少还有个happy ending;倘若作者意图在后者,太多伟大的作品珠玉在前,显得这个系列就像安慰剂一样,有疗效吗?信则有,不信则无。      接下来剧透一下结局,最后暴动了,女主角与男主角在暴动之际重遇,发生了上文的两句对话,然后各散东西。作者在Tumblr上面发了一段视频解读这个结局,称之为“我希望我的读者保有想象的空间,构想属于自己的结局”,潜台词就是,此书还没卖到理想销量,我需要话题营销帮助宣传。      我是很俗的女汉子,看爱情小说不过希望在平凡的女主身上找些慰藉:平凡如她,也能觅得真爱,或许某天,属于我的Mr. Right也会到来,于是这本书让我失望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30 20:35
    ELAINE    这次回国 长辈们不停地传输所谓的’爱情经‘      有人说,谈恋爱不超过1一年结婚是最好的 一般爱情长跑都跑不到结婚 因为跑完了激情      有人说,不结婚最好 舒舒服服不受任何牵连和干扰      有人说,谈恋爱找自己喜欢的人 结婚的未必就是自己喜欢的      有人说,几时刚开始没有爱情的婚姻其实成功率不低      每个人 都拥有自己的故事 自己的背景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可是每个版本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无意中 在书屋 看到这本书,名叫《爱是一种病》      波兰特,有种病叫 爱情狂躁病。其病症就是砰然心跳 心律不齐 呼吸不顺 最后心脏病 最后死亡。在那里,人们把爱情视为最高刑法,一触犯者立刻死刑。连欢快的音乐,与异性任何接触(在未婚前)都是被禁止的。那里的女人,毕业之后就分配去嫁人,(婚配前会做一起开脑手术,其目的是让人对爱情麻木,没有爱情的感觉)然后过着’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在波兰特,这种生活是机械化的,是可预知的,也是被称赞的。波兰特的男女,很安稳,很规矩 很平安。      可是15-16岁的年轻少男少女,青春懵懂,虽然制度抑制,可是对异性好奇好感是在正常不过而且这也是天性。文中也交代了不少男女在’婚配前,也曾经对某些异性有过砰然心跳。可是他们毅然走向婚配道路,因为这才是最‘高尚’‘最幸福的’      在波兰特,不少人也为了爱情‘壮烈’牺牲。女主人公的妈妈为了不接受做婚配前的手术,被人抓去重刑监狱,一关就是几时年。而文中爱上女主人的男子,也为了她而被狗惨烈咬死。      其实,虽然我们的社会并不如 波兰特般极端。政府没有施加任何压力。可是外界因素,譬如出生背景,银行存款,外貌等等却是一种隐形的压力,让少男少女去选择一个‘潜力股’去走一条安稳的道路。      相反,罗密欧朱丽叶为对方相继自杀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成蝴蝶 林黛玉的葬花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等等那种为爱奋不顾身 为爱痴迷的情感 是那些做了手术后,选择‘潜力股’就嫁的人无法理解的      对于选择潜力股的人们,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场悲剧,是一场’白痴 没脑子‘的行为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个很美丽的画面。            真正的悲剧,或许不是死亡 而是麻木        详情 发表于 2013-8-3 19:43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0:18 , Processed in 0.443991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