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 0
|
独自和解 |
最新书评 共 7 条
chille
我不明白 为什么书后的简介和序里都要把 吉恩摇晃树枝的这一下 说的无比邪恶 有时候你和一个人一起生活的太久 当你痛苦而他无法感知的时候 让他痛苦只是你的表达方式 你从来不希望他死 即使 他是你在和一个人单独相处时 最后一个选择 恰恰 你可能离了他就没法儿活
其次 我本来觉得这书没什么意思
我过的就很蛋疼了 不需要别人蛋疼给我看
但是我转念一想
我觉得菲尼是爱着吉恩的
无论如何愿意相信他爱的人 不会恨他
对吉恩来说
和菲尼的关系就像一种共生关系
他依赖菲尼 从菲尼身上汲取动力 汲取勇气
你就是我
我不会因为对你坏觉得内疚
因为那也是对我自己的惩罚
他从没恨过你
所以不用原谅你
详情
迟早我
到现在我还是纠结于这本书的译名是不是错了?
A separate peace,我对他的理解是被割裂的和平。
正如往常一样,在图书馆拿下这本书,不过是因为一时间本能的决定。神奇的是,每一次用这样的方法选书,总能选到我爱看的。是图书馆太多好书的原因?还是其他?一个神奇的方法。
扯远了。关于这个separate peace,拿到书看他最后的简介,以为是像《赎罪》一样的忏悔小说。关于青春的错事,妒忌,算计,在战争的布幕下偏安一隅的德文中学开始。一个男生的回忆,恩,够伤感的。
阅读下来,突然让我想起落落《年华是无效信》中的桥段。当然两本书云泥之别,可是关于青春那些曲折的小心思,谁不曾有过?只是落落写的是女生,敏感的内心。而这里,是两名不相伯仲的男孩。
本文中的菲尼,有如天使下凡。约翰·诺尔斯的层层描写,让我联想起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矫健的身姿,体格发达,肌肉匀称,黄金的比例。极度发达的运动神经。随时准备战斗、比赛,永不知倦。
而吉恩,是个赫敏式的人才。他聪明、勤奋,他所不知道的或者说是他知道但故意忽略的是——他所擅长的正是菲尼所缺陷的。
可惜啊,青春似乎总离不开对密友的争斗。有句歌词是:能成为密友大概总带着爱。其实更多情况是,能成为密友大概总带着比较。“我比你差”,“我在你面前的什么感到自卑”,“你其实好好,比我好太多”或许人生下来总是离不开比较,在密友间,因为相知,所以更放大他的比较。
在德文这个于战火中被割裂的和平里,吉恩和菲尼过着最为平凡、大众的一段安逸时光。这里离战火很远,一片安静,青春的故事像个简单rpg游戏依次发生。
那片宁静的海边说不出的话,像埋伏的一个炸弹。吉恩对菲尼的恨,其实来自于对自身不足的自卑。像我曾看过的一句话上所说,人口里说的讨厌什么,他自己的身上总是很多。换句话说,凡他所讨厌的他人,其实是他自己的懦弱。
我们用讨厌来武装自己。讨厌是最好的保护盾,我们躲在他的身后,能闪避他人对于我们所缺乏的诘问。为什么你没有男朋友?因为我讨厌有人管着我。为什么你不去外企?因为我讨厌人家用英文晒命……
“ 只有菲尼亚斯从不害怕,只有菲尼亚斯从不仇恨任何人。其他人在某处经历了这可怕的震惊,这种被敌人瞄准的震惊,于是便开始了一种不能自拔的努力防卫,开始用形成某种特殊的心境来抵挡所看到的自己在面对的威胁,他们是在用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来宣告:“您瞧,我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我什么也不是,我不值得这种威胁。”或者采用另一种方式,像卢茨伯里先生那样:“这岂能威胁我,我和这些事不在一个层次上,我比它高多了。”或者采用另一种方式,像夸肯布什那样,在任何地方都总是对这威胁猛攻猛打。或者采用另一种方式,像布林克尔那样,形成一种对这威胁的不负责任的总体愤恨。或者采用另一种方式,像莱珀那样,从一朵模糊的保护云中钻出,只是为了面对面地见见这种恐怖,他始终是害怕的,所以他索性放弃了斗争。 除了菲尼亚斯,他们全都以无限的代价筑造自己的马其诺防线,抵挡自以为看见的越过防线的敌人,这个从不如此进攻的敌人——假如他进攻的话,假如他的确是敌人。”
这些原话,刻骨铭心。将我们的内心,如工笔画般准确敏锐地勾勒了出来。这片peace,还是被打扰了,这个如完人的菲尼,死在了手术台上,以骨折残缺的形式,在战争的也是青春的最末期戛然而止。
吉恩的惭愧与道歉毫无用处,菲尼一直在躲避。就像他一直编造的战争谎言一般,他不愿意承认朋友对他的背叛。因为吉恩对他背叛的伤害,远比这一条腿的痛楚,更蚕食他的内心。他们毫无疑问是一体的,所以没有什么比被自己背叛更伤害自己。因为你清楚你自己的最弱点,你知道你的死穴是什么,你了解做什么事情能让你一瞬间土崩瓦解。吉恩摧毁了菲尼的肉身,而菲尼的死摧毁了吉恩的灵魂。
“当时和后来我都没有为非尼哭。甚至当我站在波士顿城外他家那极为古板的墓地,看着他被放入墓穴时,我都没有哭。我无法摆脱一种感觉:这是我自己的葬礼,人在自己的葬礼上是无法哭的。”
这一段青春往事,随着菲尼的死,战争的到来戛然而止。多年以后,吉恩回到这个安静优美的德文学校,终于达成对自己的和解。往事纵不如烟,但随着吉恩对菲尼这个另一个自己的肯定,一切心境,尘埃落定。
就像菲尼看到从战场上逃回后疯癫的莱伯时对战争的肯定,"不管怎么说,随后我便知道真的是在打仗。”这场“自我”的战争,最终以吉恩的正视盖棺定论,青春的硝烟像德文学校一早的青雾,慢慢消失。
p.s文章的描写真的很美,像流水一样的描写,让这个在战地后方的学校就如桃园。
详情
风木
一个人有时候会嫉妒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即使是很短暂的,但那一刹那足以毁灭这份感情和一个人。吉恩就是这样做了。
在他两人这份亲密无间的友情中菲尼亚斯是如此的纯洁,他对吉恩的感情单纯、热烈、不加掩饰。“我自然是不相信书本,不相信老师的,可我却相信—相信你,对我来说,相信你,这很重要。天哪,我至少必须相信你。”他这样对吉恩说。
菲尼亚斯如此的相信吉恩,当吉恩害他从树上跌落摔断腿的一刹那,他也只是诧异的看了吉恩一眼,而当他从麻药中醒来后,他做的就是象吉恩道歉,道歉他曾有一点点认为是吉恩让他跌落。这内心一点点对朋友的指责就让他感到负疚。
吉恩第一次向菲尼亚斯坦白自己害他从树上跌落的时候,菲尼亚斯是愤怒的,不是对吉恩的背叛的愤怒,而是对吉恩这番表白破坏两人的感情愤怒,他宁愿赶走来看他的吉恩,也不要听他说下去。
当菲尼亚斯第二次骨折,吉恩再次向他说明真相的时候。菲尼亚斯说“在树上你只不过是盲目的一时冲动,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吧?”“你只是鬼使神差,你并不真恨我”他紧咬牙关,眼睛里含满泪水“我相信你,没关系,因为我相信你。你已经向我表白了,我相信你”这是他留给吉恩的最后一句话。
在这份感情中菲尼亚斯对吉恩始终是心存友情,无论什么情况。即使吉恩毁掉了他的一生,他都没有恨过吉恩。
当吉恩面对菲尼亚斯这样一份纯真的感情,他和谁和解?一个从来没恨过他的人,从何处谈和解?
是吉恩与他自己和解吧,我想他做的到,在菲尼亚斯死后他依然可以保持与布林克尔的关系,这个自以为是的白痴,正是他导致了菲尼亚斯的死亡,而这一切本是吉恩可以预见也应该阻止的。
菲尼亚斯的死结束了这份友情,我宁愿相信,上天结束这份友情,是吉恩不配拥有他。
虽然没看过原著,不敢说翻译的不好,但是谁能告诉我这句话什么意思,怎么读?“以那种的在争论中的本节比而和谐之态居于一起”
详情
HSU
今早醒來,我靠著床邊的窗戶,安靜的把「A Separate Peace」結局讀完。沒想到,一開始對這本書完全不感興趣的我,現在居然會因為故事的結尾而衝動的哭得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還記得,當Mrs. Eng把這本書放在我的桌上時,我那厭惡的表情與那長長的一嘆,如今看起來是多麼的諷刺。原本以為這本書太過於男性化而不斷排斥的我,居然比班上所有男同 學們讀的更是起勁。這本John Knowles的書,是如此的令人陶醉、其中的含意多麼耐人尋味。
"This enemy who never attacked that way ---- if he ever attacked at all; if he was indeed the enemy."
Gene在故事結尾所說的這句話,深深的銘刻在我心中,難以抹滅。我發現,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無形的敵人。不管你的敵人是辣椒也好(因為不敢吃辣)、小丑 也好(因為有恐懼症)、或 是真正的討厭一個人也好,我們都有個敵人與一個戰場。也因為這個敵人,有時候我們失去了自己。而最後,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敵人,其實是自己。而這場戰爭裡真正的輸贏,也在於自己。
書裡,Phineas對友情的忠誠與執著,是多麼的感人、令人省思。在這個越來越自私的社會裡,有太多人對友情都抱著一種隨便的態度。而他卻不是。他選擇 信任、選擇包容、選擇愛。而自私的Gene卻因為內心最莫名其妙的忌妒,親手摧毀了世上最美的友情。Phineas的單純與執著讓他早就打敗了每個男孩們 那時心中所有的恐懼。
因為,真正的恐懼--在於人心。
"Wars were made instead by something ignorant in the human heart"
而戰爭的起因--是人心中一時的愚昧所造成的。
在讀完了這本書後,我的心,就好像跟書裡的主角「Gene」一樣,似乎成長了許多。Gene跟我一樣都曾是個盲目與衝動的人。我們都曾是自己心中的敵人, 也曾犯下令自己終身後悔的錯而活在遺憾裡。也許這是成長的代價。也許,在我們體驗過最慘忍的痛苦後,才會了解真正的快樂與和平。
很多痛苦,是自己造成的。
最後,能釋放心中痛苦的也是自己。
只有在真正的覺醒中,
人才能「獨自和解」、達到「A Seperate Peace」的境界。
详情
Seela
第一次接触到《独自和解》这本书,是在一本杂志的好书推荐上,看了内容简介就被它所吸引,念念不忘很久。上午结束历史剧排练后突然就想去书店,进了书店第一感觉就想去买到这本书。于是一个人在书店里找了整整一个小时,才终于在一个最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发现了它,那一瞬间,自己真的感到快乐。
这是一本关于学生时代友谊的书,关于脆弱的友谊和忏悔的书,关于一个理想主义者之死的书。作者约翰·诺尔斯,人称“塞林格第二”。
整本书并不厚,故事也很简单,我却在阅读的过程中为它细腻真实的心理描写所惊异万分。两个精英少年间珍贵又脆弱的友谊,主人公对自己最好的朋友既嫉妒,又敬慕,既会因为小小误会而使自己的朋友付出终身残疾的代价,也会因内心的长久不安而忏悔终生,在好友去世十五年后故地重游,终于得到了内心的平和,从而完成了于自己的和解。两个少年间既是最好的朋友,却也是彼此最大的对手,这种微妙的关系被作者刻画的真实无比,却同时也很残酷,读完整本书,无法带给人温暖的感觉,反而触碰了内心深处不堪回首的记忆。
“当时和后来我都没有为非尼哭。甚至当我站在波士顿城外他家那极为古板的墓地,看着他被放入墓穴时,我都没有哭。我无法摆脱一种感觉:这是我自己的葬礼,人在自己的葬礼上是无法哭的。”
这是主人公在好友葬礼上的忏悔,虽然在去世前,这个纯真的少年已经原谅了他最好的朋友。但是一切都已太迟,他们的青春注定在那个宁静的夏天,在二战的战火已经弥漫的时候,破碎,随风飘扬。
如果早知道一时的嫉妒最后会演变成一场埋葬自己的葬礼,那么任谁都不会这么做,去伤害自己最好的朋友。更何况他们之间的友谊真的很美好,一起去海边过夜,临睡前做的祷告还把对方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即使外面的世界战火纷飞,还坚持着自己的和平。可是一切都结束了,被朋友伤害的人是可耻的, 可是除了朋友之外,又有谁能伤害你呢。
带着复杂的心情看完,心情压抑到了极点。只是觉得很难过,却不知道自己该为谁难过。
详情
朱白
青春小说,“青春”二字说起来有点小,可是即便是个青春小说,我们也的确没有看到过太多的好作品。记得阿城曾经说,当代汉语文学就没有什么青春小说,有的话也只有一个《动物凶猛》。他还说,仅这四个字的名字,就足够了。可见,小如青春小说,也没有太多好看的。所以关于青春,我们只能看翻译的,或者不看小说看电影。
通过青春,可以找出一堆可看的东西来,能对让人产生触动的也不难找到。刚刚逃离人间的大师杨德昌的《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日本诗人导演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台湾的《蓝色大门》、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今年俄罗斯的《青春暴力史》,画面中的那些青春炙热可见。在电影中发现青春,没有比这更接近她的方式了。可是当目光转移到文字上,我们发现实现愿望的可能性降低了。或者正如阿城所说的,真的不多。汉语如此,要我说,全世界的文学也如此。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女塞林格”、“西班牙的麦田守望者”、“俄罗斯的麦田守望者”等称呼了。
正在谈论的这本小说,事关青春,没有意外,也常被世人称为“堪与《麦田里的守望者》相媲美”的一本小说。被人称作“塞林格第二”,不知作者约翰诺尔斯知道了会怎么想,反正以我小人之心来想,即便再感到荣幸,我也不会喜欢这种比较。在美国文学史上,约翰诺尔斯是公认的福克纳追随者,不但文风酷似,还有曾获“威廉福克纳基金奖”为证。遗憾的是除了这本作者的处女作《独自和解》没有看过作者其他六部作品,不好比较出《独自和解》在他作品中的位置,但是据说是代表作,以此看来,诺尔斯的创作跟他所“追随”的人还不太一样。
作者在《独自和解》中将他的“青春”定格在校园里,甚至这个校园里没有老师、没有家长(也就是没有父子冲突、师生关系等),更多的笔墨都用在了校园里伙伴之间的事情和关系上。一所寄宿学校,主角为两个有天才迹象的孩子,他们自由,想像力丰富,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挑战并解决一个又一个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困难和问题。仅仅校园里的青春,颜色上毫无疑问地单薄了,没有了粉色(爱情)、黑色(阴谋)、红色(暴力)、灰色(消极)。
重回校园
多年以后,重回校园,“我”的感受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书中后面交代的那件无法弥补的伤害造成的自责,一方面还有长大成人般的自豪感(“昔日的巨人变成了侏儒,而你的样子则恰恰相反”,这种巨人与侏儒,是重回校园时常见的感受,即便不是我们抬头挺胸地长大了,也是那些曾经恐吓、要胁过我们的老师萎缩了)。重回校园,也许我们多年以前的那种恶心、抵触情绪会在这种巨人与侏儒之中化作淡然。在昔日的老师面前,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即便这种感觉被称之为错觉,但至少这种错觉也是几乎可以全部遮住了我们眼睛的错觉。作者的叙述从长大后的“吉恩”重回校园开始,在带着释然和愧疚的情绪中展开了他对这段往事的追忆。1942年的夏天,那个战争前夕的夏天,是属于小说中若干个精力旺盛聪明智慧主角的夏天。
如果作为一部发生在青春岁月校园里的小说,这部《独自和解》有什么不够动人的地方,那就是校园里的孩子生活在单一的色彩之中。或者这种单一的色彩在缺失了粉色之时,已经不能够足以称之为色彩了。没有了粉色意味的爱情,懵懂青春则会因缺乏直指人心的情感而显得乏味不够自然。这几乎是与人性有关的作品的一种必然。1942年的夏天,大战前夕,发生这一年的故事不但拒绝爱情,还要更加决绝地放弃了女人,整部小说你看不到一个真正的女人出现。在作者眼里,这故事或许是战争毁灭人性,或许是一个与真实生活无关的梦境。重回校园之时,黑白的色调就注定了这是一部无法温暖起来的小说。
长大成人
《独自和解》英文原版问世于1950年代,那正是一个对二战强烈反思的年代。作者在战争的外部,以一己之目光和胆略对战争提出软绵的质疑。不要对这种软绵产生任何抵触和不屑,在大多数身处战场之外的人那里,更确真的反战恰恰应该是这种软绵。这种软绵非但低于那种强硬直接的反对,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更加深入人心,在读者的内心深处容易产生共鸣。“菲尼亚斯”的玩笑和嘲讽,充满了这样的软绵,他不愿意相信战争真的正在进行,他愿意将战争想像成庸俗中老年男人制造的笑话和谎言。战争永远都是一个被编造的谎言,在青春懵懂的日子里,关于战争的想像就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一样,颜色单纯,没有血腥,也没有孱弱,它们一股一股地涌向各个支流,最后归集于心脏——要么走向战场成为英雄或者死者,要么远离战场以懦弱终老一生。
当“菲尼亚斯”看到从战场上归来变得呆傻的“莱珀”时,他说:“不管怎么说,随后我便知道真的是在打仗。”战争的残酷表现在它不允许任何人轻视它,也不允许任何人否定它的存在,它总能轻易地找到一种方式,让那些即便随时都可以开玩笑和恶作剧的孩子都切真相信。发生在1942年的这段校园故事,最生动的段落属于与战争有关的部分,在战争中,确切地说,是在战场的后方,几个男孩身上发生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最为野蛮的一面。少年长大成人,在小说中成为了独特的段落,硝烟之外却也是硝烟之时,没有人真正逃离,男孩通过看到一个被战争残害的同学,进而长大、成熟。
讥讽之夏
“吉恩”俏皮地问:“这就是你喜欢的?”这是所有机灵年轻人喜欢反问的话,它并不意味着发问者想知道答案,答案已然在问题中得到,它更多的是饱含了一种讥讽,一种没有恶意的暂时聪明人对迟钝者的讥讽。
那年深夏,他们什么都没做,除了独出心裁地想出几个游戏和娱乐项目,还有一不小心无人知道地破了一项多年的校游泳纪录。一切轰轰烈烈地开始,又一切结束得悄无声息,除了一些关于青春的印记之外,所有的一切了无痕迹。可是这种没有痕迹的痕迹,恰好可以说明你的青春确实存在过。网络上有一篇流传已久的天才小说,小说的名字就叫《做天才》,作者李海鹏将四年大学生活化作一个简单的短语,彷佛在向那些靠近或远离天才的少年作以问候。你的天才梦终结了吗?如果肯定,那便是长大成人之时。
人物“吉恩”和他最好的伙伴“菲尼亚斯”都是某种程度呈现出天才迹象的孩子,他们的精力消解在无端的冲动中,这种冲动既直接坦白,又暗含杀机。“吉恩”一直躲在对“菲尼亚斯”的爱慕和妒忌中,他不停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自己证明,至少在某些方面自己并不比“菲尼亚斯”差,甚至还是对方所远远不能及的。但是在“吉恩”心中,又总是有那么一股挥之不去的悱恻萦绕徘徊着,他要让最好、最了解自己、最信任自己的伙伴“菲尼亚斯”从自己身边离开,哪怕身负自责。真正被讥讽的也许正是发出讥讽笑声的自己,没有办法拒绝的讥讽,在那个身体和世界都充满躁动的1942年夏天发出笑声。直到“吉恩”酿出大祸,“菲尼亚斯”死于那个夏天,世界渐渐平和下来。“吉恩”带着全世界身处战争之人的内疚之心发出忏悔,没有什么比看着自己死去更难过的事了。
两三年前那部描写了嗜酒作家的杰出电影《杯酒人生》,片中结尾处一生萎靡不振的作家麦尔斯,在学生朗诵的课文中凝想自己的过往今生。那段课文正是“吉恩”面对“菲尼亚斯”死去时发出的独自忏悔。难怪电影《杯酒人生》在结尾处要安排这样的段落出现,在我看来,诺尔斯此处的描写如同他那段极短地描写“菲尼亚斯”之死一样精彩绝伦。“……他的身体笨拙地滚下白色大理石楼梯。”戛然而止的描写,仿佛“菲尼亚斯”短暂的生命。当“吉恩”听说“菲尼亚斯”死于“骨髓顺血液流入心脏”之后,他反复嘟囔着“他的骨髓”,然后发出一代人的忏悔之声——“当时和后来我都没有为菲尼哭。甚至当我站在波士顿城外他家那极为古板的墓地,看着他被放入墓穴时,我都没有哭。我无法摆脱一种感觉,这是我自己的葬礼,人在自己的葬礼上是无法哭泣的。”短促有力,忏悔、难过的声音却在永久萦绕。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11:13 , Processed in 0.43542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