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笑书神侠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4:2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视十套《百家讲坛》重点推荐!  金庸的武侠小说早已在亿万华人的心中生根结果,但一直为主流文化和正统学术圈所排斥。作为“金迷”,人称“北大醉侠”的孔庆东,曾在数以百计的大学、媒体及公共场所举办关于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70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6 23:15:46 | 只看该作者
      孔庆东教授在骂人,在爆粗,但针对的对象却是记者,于是一片广议,于是听到很多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支持者不听向“南方系”记者发难,反对者大有踏平北大,封杀新浪,让孔教授下课之势。我则一向习惯,一件事情要过些时日再做结论,而今事情已经发生整整第十天,一切尘埃落定,是该提出我的看法的时候了。我的意见是:只对事,不对人。一直喜欢孔庆东,继续喜欢孔庆东,不支持孔教授的谩骂行为。
      
      或者有些人疑惑,我这样一个支持和理解右派学者的家伙,怎么会喜欢孔庆东?其实,我对于右派学者,也仅停留在支持和理解而已。读过章诒和先生的《往事并不如烟》,读过大量右派人物的传记,使我不能够同孔教授一样处处以“带路党”来揣度他们,也不能质问为什么在矿井下砸死60多人,为什么没有人写一部《往事并不冒烟》。事实上,我相信右派学者,也相信孔教授,所思,所言,所欲,都是为中国好,他们的意见的分歧,无非是中国当下的问题,到底是出在体制制度还是出在道德人心。关于这一点,在之前我也谈过很多,因此也不在本文中枝蔓。我想说的,我一心只想要中国好,那么无论观点是偏左,还是偏右,都不妨兼听,也不妨都喜欢、支持和理解,但是不完全被某一方的观点和极端占据了头脑去。
      
      我一向喜欢孔教授,虽然我对教授不是十分了解。只读过他的《正说鲁迅》和《笑书神侠》,也仅仅是在博客和微博上了解一些他写过的文章。以这些为凭借,我觉得孔庆东教授是一个严谨的学者,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物,这样的个性非常符合我的审美观念,因此我非常敬重和喜欢孔庆东教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要肯定孔教授的每一件事情,就拿刚出现的谩骂记者的事情来说,总是不合事宜的。凡事总要讲道理,总要以理服人,这不仅仅是做学问的态度,也应该是生活的态度。纵观事情本身,按孔教授的说辞,对方(记者曹林华先生)“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而在事实上对方根本没来得及提问。只是介绍完身份,孔教授即言:“我不接受你们‘南方系’采访,去他妈的!”然后就挂了电话。之后就是微博的炫耀,把这次的谩骂回绝夸张成:“去你妈的!滚你妈的!×你妈的!”
      
      这就完全没有道理。事实上曹林华也是一个非常努力合格的记者,在采访孔庆东之前,“花了近一个星期采访他的老师、同学、学生和朋友”。按曹林华的说法,是希望把孔教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还原”,通过“孔庆东这个个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凡事最怕设身处地,我们听惯了孔教授的说辞以后,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假使我们自己是这样一个努力,力图正说的记者,莫名遭了采访对象这样的侮辱,又会是怎样的心境呢?事后,孔教授虽然也给记者曹林华发过一条短信,说他不是针对曹林华本人,请曹林华谅解。并说“南方系”媒体得罪他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曹林华想要采访,就让单位一把手出面跟他联系。
      
      这事可就奇了,明明是“去你妈的!滚你妈的!×你妈的”的句子只能针对个人,而摇身一变,竟然又说不是针对曹林华。那么请问,孔教授这样妈来妈去骂的是什么人呢?《南方人物周刊》?广大的记者群?抑或是教授指的《南方人物周刊》的“一把手”?加入是后者,那么孔教授可是有人身攻击之嫌,严重践踏对方(“一把手”)的尊严权。但这样的解释又让我们起疑,难道可以把同“一把手”的恩怨延续给他的“下属”吗?谩骂一个人是因为另一个人的缘故,天下间有这样的道理吗?所以孔教授有可能并且很大可能是针对于“南方系”的记者群。那么我们就要问,与一个群体的恩怨难道可以延续到一个个体成员的身上吗?当然也不能。
      
      说到这里有些支持孔教授的读者会质疑:难道允许之前“南方系”对孔教授“别有用心”的采访,就不允许孔教授进行回击了?当然允许回击,只不过作为拥有巨大公众影响力的人物,应该考虑回击的方式。公众人物的行为不单是个人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带动一种风气。时下浮躁之风正盛,愤青迭起,理性消逝,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尤其是作为北大这样高等院校的著名教授,这样著名的公众知识分子,总应该在做事之前讲讲策略,这样于人于己总是有好处的。孔教授是孔夫子第73代直系传人,总应该明白“以直报怨”的道理。在这件事情上,曹林华的处置就很得体。在收到孔庆东请求谅解的短信之后,曹林华回复说:“不管如何,我对每个个体都会给予尊重。”第二天,曹林华亲赴北大,听了一堂孔庆东的课。并且对后来的媒体解释说“孔庆东有两张面孔。在媒体面前,他喜欢胡说八道,哗众取宠;在私下里,他是严谨的学者,坚持以理服人,不是无理谩骂,在学术上有一定的贡献。”根据我对孔教授历来文章、讲座和访谈的理解,曹林华的评价很切实也很中肯。
      
      在之后的访问中,曹林华一直对其他的同行朋友讲述“理性”的概念,孔庆东教授曾经批判记者:“现在记者这个行业入职门槛太低,很多记者的职业水准不高。我就特别看不惯某些同行,在采访中不重视证据的抓取和保存,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这样报道出的内容没有证据支撑,久而久之会失去公信力。”实则曹林华恰恰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位不追求轰动,能够理想思考的好记者。孔庆东曾猜想王朔看了很多没有侠只有武的小说,没能好好看金庸的作品而妄下评断。最终不思自己也在这个问题上犯下了错误。天下有记者追名求利,也有记者追求真相、追求理性与公正,与武打小说里终于出现武侠,终于出现金庸、古龙、梁羽生、刘兆玄的道理同一。骂人总是不对的,骂一个本不该骂的人是更大的过失。
      
      之前有人批评我恋乡情结的严重,只要东北人和南方人发生了冲突,我总是拉偏架,说东北人的好。其实,我像曹林华一样,还是主张两个字:理性。因为唯有理性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摆脱浮躁,因为唯有理性才能使我们更加接近科学,才能更进步。是怎样就是怎样,是道理在谁谁一边谁就是正确,无论如何使我尊重如孔庆东教授者(孔教授是黑龙江人),抑或如何使我亲密如我身旁的伙伴。我这里只表明一个态度: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管是如何样的人物总要遵从起码的社会道理,而这个社会道理,必须以理性为前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6 23:41:14 | 只看该作者
      孔庆东分析金庸小说的“爱”和“武”是比较精彩的章节,归纳详尽分析透彻,深入浅出,让人感觉应该好好再看一遍金庸以便印证。
      
      然而本书后半部录入了孔的不少讲座,什么乌有之乡、什么对中学生的讲座等等,其观点都是出自正文,无甚新意。
      
      看前半本,觉得真是天花乱坠,让人如沐春风;看到后一半,则难免有江郎才尽,不过如此的一声叹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8 06:06:19 | 只看该作者
            习惯了诙谐的孔庆东,一时间读到有些严肃的文字还有点不适应。总之,对金庸的书评没有金庸的书吸引人,评论的也不够透彻。加之稿件都是来自他在百家讲坛和各地讲座的内容,重复的地方不少,读起来不大舒服。此外,市面上还有旧版的金庸小说卖吗?实在不大能接受新修订的情节。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9 19:30:33 | 只看该作者
      孔先生的文字可谓亦正亦邪,亦俗亦雅。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可入文。嬉笑怒骂便成文章。用看似调侃而不失智慧凌厉的言语评析世事,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之际不禁掩卷沉思。
          孔的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平民气质。身为一个学术大儒,他没有丝毫清高做作,文章风格清新明快,幽默之至而又非刻意为之。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5:41 , Processed in 0.0503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