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把青春献给你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4: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卸下名人的顶戴,大胆诚恳地自嘲,勇气来自于自信———冯小刚把自己交给读者,缺失与真诚一并奉上。走向成功的地图,插上一路颠簸的坐标。文字的冯小刚比银幕的冯小刚更加清晰。
      
      
      深藏入心的机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29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10:41:11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冯导的电影,从《一声叹息》,到最近的《一九四二》,幽默的话语之后总会带给我很多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提示。而今看了这部著作,又对冯导其人加深了一些了解。
            青春,这个美好的字眼,在一些人心里是曼妙的回忆,在一些人心里确是避之不及的噩梦,总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年近而立之年,读到《我把青春献给你》这个题目,真真犹豫了许久该不该打开这本书,该不该翻看下自己的青春去了哪里?
             值得庆幸的是,冯导教会我的不是那些振兴祖国,称霸世界的弥天大梦,而是一些微妙的生活启迪,犹如一股股春天雪化而成的泉水,缓缓从我身体里流过,舒爽不已。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4 01:56:2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自习的时候偷懒看了冯小刚写的《我把青春献给你》。老实说,书在行文上并不怎么样,章节之间的风格不一,叙事没有主线,一个人的故事说不了两句就扯到另一个人身上,其中还夹杂着从其他地方用来凑字数的摘录。但是我在看的时候,每次想到要停下来继续自习的时候,还是想再看一章吧,于是一口气全部看完。最后书在结尾处匆匆结束,总觉得像是一部没有写完的剧本,差了一场ending,意犹未尽。
             这本书是电脑上很早前存的,pdf格式,排版很差,勉强能分清各个章节的起始界限,而且文章中间还有各种不知道从哪里因为排版失误插进来的,与上下文不搭调的句子,有的能一眼分辨出来,有的可能读完了还没有发现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影响我兴致勃勃地读完这本书,冯小刚在大部分的文字中还是都用了他拍喜剧片时候的调调,开玩笑的时候面无表情,语调平静,然而说出来的都是一些烂三俗的内容。有时候看明星们说自己的故事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说起拍电影这种宏大的工作时,总是用着一种和你说你在家闲着没事翻漫画书看的一样的语气。在你眼中他们所干出来的似乎很有腔调的事情,不过也仅仅是他们充满七情六欲的生活中无比稀疏平常的事情。好几次都从书里面看到这样的意思:电影剧本的最初构思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一个导演,一个编剧,几个好友,一桌饺子,两瓶二锅头,我说一个黄色笑话,你严肃地扯一个蛋,我不怀好意的夸你两句,你回过来怀着对我满心的崇敬喷我一头一脸。
             当然我明白他们口中叙述的故事,和事实上的故事一定不尽相同。冯小刚自己在书里也坦白,许多东西因为时间长久,已经记不清楚当初是什么样子了,也许无意之中加了一点料,但是木头还是那根木头,而不会变成一根包了木纹纸的铁。尽管如此,我还是对他书中所有故事的细致描写感觉到惊讶,这些故事全是他在前些年的工作生活中的纪实叙述,故事中每个人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就好像还是从他自己鲜活的记忆中清晰挑出的一样。所以一直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这其实不是一本半自传一样的随笔,反而更像是一部剧本,记录冯小刚自己在自己的电影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他在这些角色中和各种朋友、同事,交情好的或者不好的人演了这么多年的对手戏。这部“剧本”的风格则又完全和他自己拍出的电影相差无几,完全就是那种死不正经的人,用特别平静的语气讲出的一个死不正经的故事。但是这些调侃的语气,却又似乎更加含情脉脉。看的出来,这本书里,冯小刚对过去的日子里面,跟一群都还没成名的朋友朝夕相处,做尽2b事,吃尽酒肉饭的日子是何等的怀念。然而当他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行文又是何等的戏谑。他戏谑的也许是,都一把年纪有家有室的人了,怎么老还揣着当年那个小混混的情调。
             回想一下冯小刚的电影,感觉能够让我觉得非常喜欢的,也只有《大腕》这一部,可惜他在这本书里面却对这部片子只字未提。片子里面葛优扮演的角色也许完全就是他对自己身份和职业的自嘲。无奈活了这么多年,看尽了世态炎凉,到处都想找个人倾吐一番满心的委屈,却又担心祸从口出,于是用了这样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可能又是我多虑了,也许他仅仅只是想说出这样一个重口味的笑话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冯小刚满嘴的胡扯似乎并非其发自内心的对于自己生活的批判。正像他自己坦白的一样,他骨子里面充满的是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怀。他的电影中,我并未看出几多浪漫的流露,然而在这本书里,却到处都充满他对朋友、爱人和生活满满的充盈的情感,仿佛是在深情款款得诉说着他青春时和不再青春时的一个个人和故事。这些人和故事似乎已经记不清发生在什么时候了。不过不管出现在什么年纪都不重要,因为他们全都浪漫的像青春一样。
             在我看来,冯小刚献出的这本青春,要比他的电影精彩太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2 14:02:24 | 只看该作者
             用电子书,窝在被子里,最大的坏处是不好记笔记,时常读到特别喜欢的章节想记下来又不愿脱离暖暖的被窝。后来发现了书签的功能(我是有多土),也经常忘记,回来又找不到要记的地方。
             支离破碎,但也聊胜于无嘛~
      ----------------------------------------------------------------------------------------
      
             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这七八个人摆不平,日子就不好过。
           
            中国的电影好比红军在长征路上,韩三平和朱永德是抬担架的,两个人的区别在于,朱永德的担架队穿的比较干净,他总是想把担架队打扮的像是仪仗队;张艺谋和陈凯歌是“二四方面军”,一个要往这边走,一个要往那边去,最后两个人都犯了分裂红军的严重错误;田壮壮是因为抢渡大渡河,攻急了,留在当地的老乡家里养伤,每天都在给老乡的闺女将革命胜利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神话……
      
             说到我时,他是这样形容的,原本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正好红军途经此地,遂起了当红军的愿望,加入了韩三平的担架队,没走多远正赶上肃反,拉出去就给毙了,结果枪法不准没打死,大雨一浇又醒了,痴心不改,又爬起来追上了过草地的红军。
      
            葛爷确实不贪。放在别人身上这就叫目光短浅。而放到葛爷这就叫,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恰恰就是这种不贪的心态,使他非常地心平气和,做起事情来就比较的从容。对于葛爷来说,没有什么是志在必得的。因此接人待物,也就显得自然大方。既不会被利益驱使过分地贴上去献媚,也不可能因为失算了彼此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7 03:04:22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了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此书诙谐幽默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一如冯小刚的电影。这本书花了我大概 3个多小时的床上时光,对我来说,这可是难的一见的文化生活,电脑里放着吱呀的音乐,斜卧的床上,静静的看书,不时会心大笑,偶尔狼心狗肺的嚎叫。
      冯小刚身上的特点,要是说白了就两字——贫嘴。最爱看就是讲他跟王朔组公司的时候捧人那一段,要夸一个人真能把人夸得一个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
      一直关注着冯小刚导演的微博,时常受此人言语魅力所蛊惑,这家伙是上天发配下来逗乐子的吧,估摸着是在神界太逗乐子了,影响神仙们清修,干脆就打发到人间,喏,好好整吧。当然我这么一说,明显就把他搁在一人堆了,再也不是那高高在上光芒四射的大导演,冯小刚就是冯小刚,不是名字前加一串儿职位荣誉的家伙,他自个儿也说得坦白:“我就一糙人。”
      说不上什么写作手法,反正就是像听白话一样,感觉冯小刚就坐对面,用那种北京人的调侃方式给你讲他自己的那几年,有点絮絮叨叨翻翻腾腾,不过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闷。看多了名人传记,规律都能总结的出来,一定有未成名前的若干卑微经历:在社会最底层摸索、隐忍、兢兢业业,随时等待为了梦想典当自己的尊严。文字大多都是深刻沉重的,看了后定会让你的内心燃起熊熊之烈火,恨不得自焚以好向前辈们示敬!但冯小刚又是不同的,这本书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是自传,就按他自个儿的解释最好:“请读者原谅,我心猿意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这胡抡,你们就全当是卖了我的钟陪你们聊天吧。再说了也不贵,一本书不过十来块钱,您歌厅里找一小姐陪你扯两个钟头的淡,不是还得给人家200呢吗?”
      书里介绍了一些冯小刚跟一些电影人,演员零零碎碎的交集与过往,还有某些电影、剧本前前后后的来源跟出处,要说像一般的名人自传那样各种披露心路历程,揭秘明星背后故事之类的,还真是没有那样的噱头,所以这书也让我看着特别的舒服。冯小刚说葛优不端架子,其实他也是一样。冯小刚说自己也时常觉得郁闷,好像一直拍着喜剧片吧,不能当个“人民艺术家”之类的,但是又常常被影迷肯定“就喜欢看您的喜剧片!”说来说去冯小刚这么些年也就干了这么些事儿,全忙活在电影上了。
      说到这儿还不得不加一句,刘震云的序里写:这不是一本思想笔记,这确实是一本给人解闷儿的书。关键是这年头,能一直做到为人民服务给人民解闷儿,其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您说对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3:41 , Processed in 0.0592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