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同欢乐也同愁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4:0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陈寅恪的书虽说也出了不少,但以女儿的身份回忆父母双亲,秉笔实录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感受,这是第一部。质朴真挚,可以作为历史来读。   ——吴学昭
      目录
      父母亲早年的点滴旧事
      父母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26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1 16:08:18 | 只看该作者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读这种书就仿佛在看八卦。从各种角度去解读一个相隔世纪不可重复的年代,和人。平淡朴素的文字里,倒是让人真实了解了上几辈的“家学渊源”和为人处事的“风骨”。
      
      陈寅恪先生这一生真是实打实的颠沛流离。所幸有坚忍不拔的贤妻和聪慧懂事的女儿们相随。
      习惯了看随便什么人就引用“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差的时代”那句话笼罩自己。其实通读下来,倒觉得这句经典放在那个时代,抗战爆发前的那个时代真好。虽然不很平等,但有才学有家世的年轻人总有机会读书,留洋。留洋者大都回归来。而在大学任教、作研究,远比现在单纯,自然,那是水到渠成的一条路。而说俗一点,那时候学者的地位、工资,也远非现在可比。应用学科的导师不必削尖脑袋拉项目不贪图拿着专利改头换面出去捞钱;作基础学科的不至于被鄙视不如卖茶叶蛋的;做学生的不必担心被导师恶意剥削。那一群人,随便拎出一个名字都是后世各个学科的教材里如雷贯耳的名字。那时候一穷二白的科学界,正是开山拓路的大好时机!!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难道不是有追求的人、爱国的人最有成就感的事儿吗!
      扯远点,再痛骂一次教育产业化的!!产业化有科学的地方,但教育体系的结构是错误的!!大学扩招有什么用??弄出一堆眼高手低不通实践的本科生研究生满世界抱怨就业压力抱怨工作待遇???说句老实话,我真觉得大学扩招是浪费全民人力财力。
      我理解的“好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多层级的,既能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分工需要,也能为任何层级的人寻求“再教育”提供充分、方便的机会。比如八九十年代大专文凭非常有含金量,甚至胜过现在某些本科。想读书的,将来可以继续升本科、考研究生;不想读或者读不下去的,凭借这种水分少分量足的文凭或者一技之长,也能方便地找到工作。
      这才是健康的。把大学当作象牙塔只有少数人可以攀爬,是一种偏颇,把大学变成菜市场更是另一种浪费的极端。
      回来回来。
      继续下一半,那也是个最悲惨的年代。要是陈老生活在现在,功成名就之后,安安生生找几个秘书帮他整理文稿,安然于清华园中漫步,读书,写书。中国通史,新蒙古史,也许早就几经修改完美的呈现在商务印书馆的书架上了。。。这仅仅是一个陈老,其他那些在各个领域的先驱学者,流散在逃难路上的珍籍、文稿;蹉跎挣扎在战乱岁月里的年华和才学。。。唉唉!战争耗去的不仅仅是有形的损失,这些无形的损失更是无法计量!!
      
      那时候能读书做学问的,大概家底都不能太差。也许也正因此,随便找个名字出来,刨根问底一个家谱丝丝线线挂着的都是数得着的姓氏。有阵子对这种“八卦图”颇感兴趣~ 或者说,随便找个大姓,数数名人,妻室夫婿即使听来陌生,再查一下往往又是一个大家族。相当有趣!
      
      扯远了。
      其实最感慨的是,无论学术环境如何恶劣、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健康情况多么残弱,从北京到南京,从香港到昆明,陈老一直坚持着不懈的教学、研究,而且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绝对不同流合污,不妥协让步!!这就是所谓的风骨吧?
      这样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才是真正配得为人师表、配得留名后世!
      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没有“大家”了?因为学问已经变了味道,变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这才是产业化一切最大的悲哀——一点点纯净的核心都不曾留下。。。这个民族,走到这地步,算是丢了根!
      陈老妖实生活在现在,恐怕更是心苦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3 11:37:34 | 只看该作者
              断断续续地终于将此书看完。不知道是因为心不在焉还是别的什么,此书的名字三番两次被我叫错。
          说起陈寅恪,学古典文献的同学们一定知道他的名字怎么读。但是很惭愧的,我没有看过他写的任何著作。所有关于他的事迹或者学问的说法都是听说。比如,他坚持他的所有书都要用繁体字出版。他的名字“恪”,读成que,而不是恪。读错就是文盲。他的眼睛失明后还坚持写作,他甚至记得自己要的资料在哪本书的哪一页的哪一行。他懂很多门语言,对梵文、蒙文之类的语言也精通。他写了《柳如是别传》。他考证了唐太宗李世民是汉人而不是少数民族等等。诸如此类的有关于他的事迹,让我对他很崇拜。但是仅限于此。因为我没有看过他的书,没有看过有关他的传记。
          这本书是我在书展上买的。似乎有这种感觉。有些书总觉得可有可无,每次去书店看到,总有一种反正网上都有的感觉,于是书店买书渐渐减少。但是也不会真的见我去网上买那些书。书展不想空手而归,而别的书太可有可无。这本书我想我买了我总会看完的吧。于是买下了。
          看此书,经常产生一种回忆往昔,感叹今非昔比的感觉。大多数时候,记录的是颠沛流离,亲人离散。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的是生活的艰难和困苦,却带着精神上的富足。
          陈寅恪说来出身非一般人家,父亲陈三立是晚清的诗人,祖父陈宝箴官拜湖南巡抚。他的姻亲中有绍兴俞家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近代中国,通过姻亲等关系,将处于上层社会的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有心人仔细考证,估计近代中国的一些有名的人都是某某的亲戚等,关系错综复杂,家族的力量甚至延续到今日。
          有时候我总觉得家学渊源是对一个人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有着重大的影响。一个重视传统文化,讲究研习传统典籍的家族,无论他的子孙们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他们的身上必定带着传统文化熏染的气息,不致于落入庸俗。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大师”,我想大多有着从小就开始研读中国传统的古典文献的经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们掌握了深厚的国学功底。而现如今呢?好吧,不提了。想起就伤心。
          陈寅恪在双目失明后,曾经有着三个助手。每个助手负责不同的科目。当然助手是清华大学派的。而如今的大学呢?
          陈寅恪过世于十年动乱中,曾经有书也记录了这段历史。只是此书现在被禁,据说是书中涉及的人的子孙上告说有诽谤。《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位老先生,一生以作学问为己任,却在这样一种凄苦的状态下离世,不能不让人感到一种悲凉。对于我们来说,难以想象的十年,伤害了多少诸如陈寅恪先生的文人!大师不会再有了~起码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是不会再有了~未来谁都配不上大师的称呼~
             陈寅恪过世后,他和夫人唐筼的骨灰在2006年还是哪一年被迁入庐山植物园中。正在看此书的时候去了庐山。特地去庐山植物园瞻仰了他们的墓地。周围很安静,游客多不会到此。大石头上刻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陈寅恪一直贯彻的。此处甚好,没有高音喇叭,陈先生不必战战兢兢。
          傅斯年对陈寅恪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好吧,三百年只得一个的人物就这么消失了。三百年后会不会再出现,我也见不着了。
          书读完了,愁过了,心静了,哀无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4 00:45:17 | 只看该作者
      1、陈寅恪,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陈三立(散原老人)之子。
      
      2、陈寅恪妻子唐筼,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之孙女。
      
      3、西南联大学生组团从湖南长沙到云南昆明迁徙,易社强在《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说是71天,而《也同欢乐也同愁》中说是68天。
      
      4、陈三立先生逝世后,曾停灵在长椿寺!而曾国藩在京做官时,曾居住在报国寺旁边。唐筼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体育,即在现在的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里面。
      
      5、陈寅恪的妈妈是俞大维的唯一的姑母;陈寅恪的妹妹是俞大维的夫人。而俞大维的妈妈,是曾国藩的孙女。俞大维的伯父俞明震、舅父曾广均先生都是前清翰林,与陈氏父子(陈宝箴与陈三立)。因此,俞大维称,他与陈寅恪先生是“两代姻亲,三代世交,七年的同学了”。所谓七年同学,是指哈佛大学,柏林大学而言。
      
      6、陈寅恪先生说:“读书须先识字”;“在史中求史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 23:30: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写的时间到49年结束了,这里有两个闻听,第一个,三兄妹在49年以前 年龄尚小,很多事情实际上没什么记忆,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价值。第二个,49年之后很多事情才是打击很关心的,但是都没写,也就没了新材料。
      第二,由于前面一条,所以基本上这本书都是在引述别人的说法,所以如果你有兴趣,干脆去读读陈寅恪传,都要比这个详细。
      第三,三兄妹是以共同记忆的方式来写的,实际上也就等于没写,每个人的感知角度是不一样的,混在一起,好像表明了姊妹团结,实际上就失去了看点了。
      第四,真正自己的感受写得很少,都是在重复很多我们都知道的事情,没价值,实在是没价值,你要买了就会后悔的。
      最后要的说的是:装帧还是不错的,真可惜了这好印刷啊。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5 01:29 , Processed in 0.0440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