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大师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00:0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牛人的故事。
      商务曾经出过此书,译为《数学精英》,但是现在市面上见不到,估计已经绝版,终于见到再版了

    作者简介
      埃里克·坦普尔·贝尔(Eric Temple Bell)188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阿伯丁。早年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5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13:41:25 | 只看该作者
      读了这本书,再次深深地意识到,数学,真的是需要天赋的,仿佛有些人的大脑天生就是为数学而长的。
      
      我相信,世界上95%以上的人是惧怕数学的,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大脑还是基本一样的。而偏有些人,大脑简直不是人的大脑,古的比如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后来的高斯、欧拉、牛顿、傅里叶、拉格朗日、黎曼、伽罗瓦、希尔伯特、庞加莱等等等等,他们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脑细胞摧残死不知多少。
      
      陈省身说,数学好玩儿。我也同意,但不是我们这些天生“木巴拉克”脑子的能玩得起的,正如《射雕》里的瑛姑,明明没有数学细胞却偏要研究数学,最后只能是自寻烦恼。陈省身还说,自己其实很笨,除了数学啥也不会,而数学对于他而言,就像一盘炒了多年的木须肉,闭着眼都能炒好。唉,差距啊。
      
      在数学家眼里,数学完全是头脑中的游戏。传说欧几里得在教学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我学的这些有什么用呢?欧几里得给了学生一个硬币,然后说,你想在学习中获得利益,那么好,你可以走了。以这个故事来衡量今天的学生,恐怕你我都是会被一块钱就打发出课堂的那种。这可能也正是大师之所以是大师的所在。
      
      逛书店时,每每喜欢在高等数学的架子前流连逡巡,看着那些大师们高山仰止般巍峨地排在书架上,顿生无穷敬意。但随便抽出一本数学教材,直觉告诉我,只要是第一章题目上写着“集合”的,内容通常都是威猛而不可理喻的,在大师们目光注视下刚刚建立起的一点点自信顿时被打得遍地找牙,不知所云。
      
      马克思他老人家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是因为你跪着,站起来吧!是啊,我何尝不想站来了,但是我怎么才能站起来?您老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只好在高等数学书架前,收拾起“小小的我”,看看窗外,想想晚饭怎样着落,老板还交代啥活儿没有完成,明天开会要说啥,下月的计划怎么写,这月的工资还够不够花……一路小跑逃离了书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3 22:01:23 | 只看该作者
      我超喜欢高斯,他绝伦的天才古今无人能超越,计算能力近乎欧拉,创新灵感无穷无尽,集实践与理论于一身,古典数学的最后一人,现代数学的第一人,第一个严格主义者,内蕴微分几何的创始人,双曲几何第一人,椭圆函数第一人,最小二乘法第一人,很多很多数学发明的第一人,19世纪,哥廷根因为有了他成为数学的中心,同代数学家中的“巅峰”,能从九霄云外的高度掌握星空和深奥数学的天才,人类一切用来形容智慧的词对他来说都不过分,他的时代他懂得未来50年后的数学,懂得当时数学的所有方面,上帝般存在于数学世界。他活在数学的每一个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7 04:38:08 | 只看该作者
       (      这本书我看的是翻译版,总的来说感觉质量还可以(有些具体的数学问题翻译不清,还有就是一些名词感觉不对)。PDF从头到尾看完看的眼睛疼。   )
      
             如果你是一个文科生,那么看此书的时候一定会相比理科生有更少的共鸣(这里并不是鄙视文科生的意思,因为这毕竟是一个略述古典数学家的生平的著述,越多的相应知识,所能获得的感觉更多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一直认为,一部优秀的传记类作品应该能够做到无论是谁读都能读出它所想表达的精神内涵和对古人人生经历的共鸣,那么这本书做到了么,我的回答是,它并没有。
      
             埃里克·坦普尔·贝尔(Eric Temple Bell)188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阿伯丁。早年就学于英格兰。1902年到美国,进斯坦福大学学习,1904年取得文学士学位。1908年在华盛顿大学做研究生,兼事教学,1909年获该校文学硕士学位。1911年进哥伦比亚大学,1912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回华盛顿大学任数学讲师,1921年成为教授。1924年夏~1928年夏任教于芝加哥大学,1926年上半年任教于哈佛大学,随之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
        贝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数学协会主席,美国数学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副主席,《美国数学学会会报》、《美国数学学报》和《科学哲学》编委。他曾获美国数学学会的博歇(Bocher)奖。其著作除本书外,还包括《紫色的蓝宝石》(1924)、《代数的算术》(1927)、《揭穿科学之谜》和((科学的皇后》(1931)、《命理学》(1933)以及《探索真理》(1934)等。
            
             以上是我摘自网上的对作者的一段介绍,作者本人作为一名数学家,他想阐明的是:数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特质么?
             我认为这里解释阐明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也即让普通读者能够理解/接受书中数学家们由人代笔的“自白”。但是这并非易事,如果纯粹描述生平而无他们具体的贡献,那么只会成为平淡无奇的流水账——要知道,他们并非是什么对世人来讲会更感兴趣的政治家、军事家或是任何商业大亨(我想毛的传记比起这本书能让更多读者产生兴趣),他们只是历史上在数学这个精神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一群人,也许他们会表现的更有天赋,但却未必能在自身人生经历上多么的丰富,更何况,很多时候,普通读者对天才类人物是冷漠甚至是厌恶的。
             这让我想起市面上成功学书籍的例子——君不见每一个成功学传记都在写主人翁如何如何勤奋自强,却从来都绝口不提巴菲特他老爹也是个银行家、比尔盖茨当年是怎么窃取苹果公司的商业机密的,当然还有像洛克菲勒是如何收到贵人相助——即使这些内容出现,也绝对是一笔带过——读者喜欢什么?这一类书籍,读者永远在等待一个自强不息的故事,等待一个屌丝飞升金凤凰的传奇,等待一个能够在阅读中把自己代入到书中情节的故事。
             所以,回到这本书上来,有多少人会对他们产生兴趣,有多少人能理解数学家们为了数学所做的大喜大悲?很显然,贝尔没有妥协,他既没有把他的书写成一本自力更生的成功学传记,也没有把他写成一部完全的“数学家绯闻轶事录”,他放弃了博得眼球,更多的在于平铺直叙,在于表达数学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这就是数学家的傲慢。如果你能在书中感到贝尔对许多数学家的人生选择表现出一种高傲的认同,能感到其中穿插的趣事只是完全为了描述数学家的在数学领域所做的“必然”的贡献所做的铺垫,那么我想这就是贝尔想要表达的:我写我的,你看你的。你能不能产生共鸣,那是你自己的事。
      
             其实仔细想一想,看到后面,书中的数学家是平面的、不具体的、符号化的。古典数学家的人生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节奏:从小天资过人,智力超常,表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但身体羸弱,于是只能宅在家里学术。十几岁即掌握许多门外语,并精通文学作诗等等。一个机缘巧合,无论是老师发现也好,自我教育也罢,总之发现了数学的美,于是全身心投入数学研究中去,于XX岁(一般是很小的年纪)做出惊人的成就。这些数学家有的清贫、有的富庶,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对于数学的执着与热爱。
            唯一能够让我们有些印象的还在于实际上古典数学家们并不是那么的”遗世独立“的,比如莱布尼茨和牛顿的争辩,笛卡尔在出版书籍上对教会的苟同,高斯由于自己的高傲而导致的对阿贝尔的疏忽等等例子不一而足。数学家们的精神是不是真和我们中学课本里描写那样那么纯净无暇呢?好像也不是。
      
            数学家们是傲慢的,但这个词并非贬义却也绝非褒义。除去数学,他们也只是平凡人,一个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很高傲的平凡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7 05:25:1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莱布尼兹那一篇,深受启发。即使拥有神一样的智商与头脑,将精力洒向广阔的领域也终究无法避免失败。人世间的悲哀莫过于此。
         自省吾身,对几乎所有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都抱有兴趣,在广泛的领域内浅尝辄止,同时却没有莱布尼兹那样天才的头脑。因此所有的理想都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舍得,舍得,舍弃更多的兴趣,才能在某一个重要的领域内有所得到。
         舍弃什么呢?
         数学?物理?建筑?阅读?python?emacs?abaqus?ansys?isight?hypermesh?truegird?摄影?3dmax?catia?solidworks?自行车?羽毛球?。。。。。。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8 18:21:58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就是传说中杨武之先生在杨振宁先生上大学时给他的那本《数学精英》,也是约翰纳什高中看过的,在传记《美丽心灵》中,纳什对其评价很高,对他本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对这本书的时候建议慢一些,和读者一步步接近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们。我尤其喜欢书中写费马、牛顿、欧拉、高斯、伽罗华、阿贝尔的篇章。此书将数学思想渗透于字里行间,精心读完,让人对数学产生全新的见解。不可不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9 06:44:39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对这本众口称赞的书有点失望,不对我的胃口。主要不喜欢Bell略显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叙述语气(比如他认为学语言比研究数学低等),仿佛他的评述就是对数学家的盖棺定论一样。本想给3星,考虑翻译水平的低劣,只给2星。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24 16:03:2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数学大家的故事有两本比较好的,一本为《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旧版称《数学精英》),另一本为《数学大师启示录》。前者是国外书的中译本,内容很好,可是翻译后有点失色,即使如此也值得一看;后者为中国人写的,读起来顺畅,富有感染力,中国的华罗庚也谈到了!
      
      以上这两本书都是以大师的故事为主(横向),而不是以数学科学的发展为主线(纵向),而塔巴克的“数学之旅“丛书正填补了这个空白,阅读时可相互参考。该丛书完整包括数学的各分支(四大分支+随机),具体包括:《代数学》、《几何学》、《数学和自然法则》、《数》和《概率论与统计学》共五分册。
      
      比如《概率论和统计学--不确定的科学》这本书是塔巴克的“数学之旅“丛书的一部,其内容分两部分:概率论和统计学。作者用比较简介的语言概述了概率和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成就,适当的评价使得内容表述不显死板,连贯通顺,内容表达相当简洁。
      
      关于数学科普其他之作,当属克莱因的重量级数学科普丛书,著名的有《古今数学思想》(中文共4册)和《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古今数学思想》内容覆盖面大,深度也不小,如果说塔巴克的"数学之旅"丛书显得简洁,读来不过瘾,那么《古今数学思想》是最好的选择,所有的内容能够读懂那你就是“大师“了,这部丛书可以看着是克莱因对数学发展的客观描述,而《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则可以看着是他对数学发展的主观看法,两者都非常精湛!
      
      仔细阅读完以上提到过的书籍,将会对整个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与趋势能够有非一般的把握。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8-26 05:54:54 | 只看该作者
      书怎么样就不说了,我在图书馆借到一本。91年的,当时用的名字是《数学精英》商务印书馆出版,售价八块二,现在的这个版本同样的译者,网上打完折也要三十多块,实在是贵。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8-29 09:49:57 | 只看该作者
      本书算不上一本《数学思想史》,对于数学内容涉及的也不多,就是多了些数学家的轶闻趣事,中学或者大学数学老师看看,在课堂上用用倒是可以提高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时间不多的同学看《确定性的丧失》一书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6:51 , Processed in 0.0979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