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孤独的猎手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4-2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3:4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敏感、均衡、权威,作者执著于事实,皓首穷经,乃成就了这部传记。
        ——Ney York Times
        弗吉尼亚·斯潘塞·卡尔撰写的这部传记全面、坦率、感同身受,她完全了解卡森·麦卡勒斯生平和作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1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4 17:22:1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准备的题目是“只是孩子”,但是等真正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样的题目并不足以表达出这本传记所描绘的真实麦卡勒斯的形象。
      
      孩子有什么特点?一般情况下有下面的特点:
      一是心智不成熟。
      二是对信任的人,尤其是对家人或监护人的心理和情感的依赖。
      三是对一件事情的热情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四也许是最重要的,孩子是几乎不可能在经济上独立的。
      
      麦卡勒斯多年写作上的持续专注以及通过写作获得的金钱,完全说明,她的坚持写作并不是孩童短暂的、很容易被新生事物所转移的热情;而且她也至少基本具备经济上独立的能力了。
      
      表现为成人的方面更是在自我观点的坚持、不轻易收到动摇;以及人们对她的认定:一个成人,虽然总是表现出孩子的特点,但是在面对身体的逐年恶化的残疾,却表现了令人惊异的坚强,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坚持写作。
      
      然而相比她成人的方面,麦卡勒斯孩子气的方面更凸显出她的与众不同。她就像孩子一样,对她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三个人(她的母亲、她的丈夫、他的表兄)表现出极大的依赖,不仅是心理的,更是情感的。这方面与孩子几乎无异。她需要她所依赖的人给予无限的温暖和援助,但是又不希望受到任何枷锁。任何对她的批评以及不够的热情都会引起极大的愤怒,而且是对所有出现在她面前或者她所喜爱的人。
      
      但是也会给予。但仅仅在于她觉得自己的感情需要而非责任和道义的要求,她的字典里从没有感激和回报这方面的字样。可怜的是,麦卡勒斯的母亲和丈夫给予她的温暖要超过许多人,她也并非对他们没有爱,但是不乐意尽到对等的责任和义务,或者说她的观念本身是没有这些的,孩子这方面也是。
      
      然而孩子与麦卡勒斯不同的是,虽然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很重,但并不会因为父母之间的情感深厚,甚至超过他们对孩子的爱而感到不满。而麦卡勒斯满足于一种全心全意呵护她,围绕她组成的关系。或许是幼年失怙的关系,她自己所建立的一种“三角关系”中总有异性的存在。学数学的时候,中学老师曾说三角形是在所有多边形中一种最稳定的关系,因为它的部分各个凝结在一起,相互关联。而通常“三角恋”是一种三人之间的单向情感关系。麦卡勒斯所努力建立的关系,是一种以她为核心,向另外两方发散的情感关系。她要求另外两人不仅要对她是感情上全身心的关注和呵护,而且这两人直接也必须有相对亲密的关系,但是不能超过他们对麦卡勒斯的情感。麦卡勒斯只是想享受被全身心呵护的感觉,她的付出则是依照她自己的心情勾勒,或者说有没有付出,很可能没有。这是一种全然的畸形关系,但是她深深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所谓“我的我们”。
      
      买这本书的原因是为好几年前买的那本心是孤独的猎手解惑的。当时的我读不懂《心》,当时心智尚还幼稚的我也很难体会到那种总有种荒谬感的情感。因此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迫不及待买了下来。但直到今天才把后半部分读完。
      
      这本书确实有些沉闷,不知道作者本人的风格是不是就这样,不过翻译的还不错,虽然觉得其实没必要翻译那么多。
      
      每次读完一本作品的时候,总觉得有特别多想说的,然而这本书在我写这篇评论的时候第一次感到一种压抑,令我很难继续下去。也是因为他的丈夫利夫斯的遭遇。
      
      我现在终于明白读完这本书,我心里堵得横,是怎么回事。有时候虽然我们不情愿,不甘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意外得到某种东西最多的人,往往是挥霍这种事物最多的人。麦卡勒斯就是这样。她不停汲取生命中真正对她做出最多的人的情感,而完全忽略了他们的付出和需要,甚至他们本身是否实际存在,也无关紧要。我感到心痛,为这般付出的人感到不值,或许也为自己感到伤感。我越是知道,越是清楚,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真的不会再出现,越觉得悲恸。而麦卡勒斯何德何能,能得到如此多的爱?也许只能自嘲“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
      
      那么谨此我以这本书的一些段落来结束我的观点:
      
      “她对爱情和关注有一种无法阻挡、无法满足的渴望和需求。毫无疑问,她爱的那些人必须时不时停止满足她的要求,因为他们面临被这些要求压倒的危险。”
      
      “她是我所见过的一个很厉害的说服者,你不可能认识卡森而不知道她也在编造她自己的事实。她的部分小说变成了她的部分事实。”
      
      很多想了解麦卡勒斯生平的人,我以为读这两段话就足以。也许可以加上这句“麦卡勒斯是这样的人,她的意志有多强,她的精神就有多脆弱,她的情感对她的精神的影响也许超过世界上任何人”。如果读完正本,你会有一种很难改观的对麦卡勒斯的偏见。我就是这样。
      
      或许也要感激传记作者是在她身后做的工作,要不有可能无法保持个人观点的相对客观。这使我感到对下一本传记感到不安:约翰逊传会是客观的么?
      
      于2012.11.27晚 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11:48:20 | 只看该作者
       看三联的这套卡森的书的时候,每次合上书本都要停下来凝望封面上卡森的照片,望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睛默默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她要有怎样一颗心怎样的情感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1953 年的一个晚上,田纳西·威廉纳姆在电话里问利夫斯“卡森怎么样”,利夫斯沉默了一阵,然后坚定地说:“坚不可摧。”尽管那时候她那时已经局部瘫痪 5 年,尽管那时她的身体状况十分不佳。
      
       那个被关在修道院门外幻想里面的精彩聚会的小女孩;那个 17 岁离开家只身去往纽约弄丢了所有的钱,躲在电话亭里想给家里打电话又不敢打的卡森;那个在凯瑟琳·安·波特门口苦苦哀求波特开门想和她说话而被拒的卡森;那个在酒店里歇斯底里就是不能在旅行支票上写下夫姓“麦卡勒斯”四个字的卡森;那个一生都在找寻“我的我们”却始终孤立的卡森。
      
       她是脆弱的,渴望被关注,渴望对等的交流,渴望爱,对未知恐惧,对失败恐惧,但没有什么能够打倒她,不管是爱情的破裂、友情的受挫还是身体的病痛、精神的低谷。她一直没有丢掉孩子的本性,这个世界对她来说过于复杂,她应付得很艰难。她是圣洁的天使,也是最邪恶的魔鬼。她孤高,以自我为中心,吝啬,特立独行,你爱或不爱,她都是她自己。永远不要对她有半点怜悯,她会看不起你,她要的只是爱不是同情。
      
       她爱生活,但有时觉得要被迫从生活中退出;她热爱人们,但有时被迫离开人群。她的信仰太执着太热烈,注定要遭到孤立。她的作品里,那些孤立、疏离的情感,那些敏感、细腻的感触,写的是她自己,写的也是我们。说来她并不是多产的作家,大部分书都写了很长时间,不断写不断改,积淀了全部的生命体验和天才,用生命写作的人都过得很难,最后一本长篇写完的时候,她的精神已经被抽空,生命的力气也几乎被抽空。艺术成就了她,艺术也毁了她。
      
       本来是想写一写《没有指针的钟》的,写了两页最终放弃了。回头看看上次写的关于《心是孤独的猎手》的文章,真失败。我不能写,写得很糟糕,卡森。
      
       如果卡森活着,我要给她写一张明信片,或许还配上她喜欢的礼物,我知道她会很高兴。而我只会写一句话:你好,亲爱的卡森!
      
       读完《心是孤独的猎手》、《金色眼睛的映像》、《婚礼的成员》以及弗吉尼亚的《心灵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传》,这套书就这剩下一本《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短篇小说集)没有读了,不知为什么这本图书馆没有。我急于读到它,我又害怕读到它。读你喜欢的已经去世的作家的最后一本书,这种矛盾的感觉是多么令人沮丧。但我知道肯定有这么一天,注定有这么一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3 20:46:25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很厚。
      我记得两年前是为了写论文,找来她的这本传记。
      具体内容已记不大请了,但是关于她生平的介绍还是很详细的,就是内容太多太杂,有些不重要的东西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来介绍。看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卡森麦卡勒斯的男友,在这部传记里是一个相当有魅力有人格吸引力的男人,我甚至觉得作者是对这个男人有些偏爱了。呵呵
      一直觉得卡森麦卡勒斯有些地方和张爱玲很像,主要是性格的怪异上吧,都是和普通人不同的人嘛!
      在传记里,卡森被描述成一个个子很高,为了钱财斤斤计较的人。也算相对客观吧!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1:19 , Processed in 0.0529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