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 0
|
战地情书 |
最新书评 共 4 条
才云鹏
才云鹏
2011年9月27日《南宁晚报》http://116.11.253.210:9999/epaper/nnwb/html/2011/09/27/37/37_24.htm
不经磨难不见真情,不经阵痛不见分娩。爱情这东西,亘古而新鲜。为什么说亘古而新鲜?爱情自古即有,所以说它亘古;每个人拥有爱的资格也就几十年,所以说它新鲜。何况在这极其珍贵的几十年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曾拥有爱情------当然,婚姻除外。
经过痛苦的抉择之后,终归或终离爱人的怀抱,古往今来很多小说都喋喋不休地卖力传诵,从《飘》到《红楼梦》,到《阿马罗神父的罪恶》,无一不在咏叹真正的爱情难求。文学作品强大吗?不强大,否则为什么同样的故事需要反复述说?不强大吗?为什么像《战地情书》这样的小说,让我们读了之后,颓然倒地,连举杯痛饮之力都丧失?
我们究竟痛失了什么?
当面带成熟的微笑进入成年时,我们都宽容地原谅了曾经的幼稚举动,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曾荒唐过。然而,时光催人老,当我们爱不动了的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真正的荒唐岁月,全部是在我们成年后发生的。所有我们当年自以为无比正确、无比成熟的举措,其实大多是向世俗投降、向自己的脆弱投降的展展白旗!读克里斯汀娜的《战地情书》,那一展展白旗几乎也要迎风飘扬了。欣慰的是,最后,三个女主人公,一个将白旗踩到在地,一个将红旗永远祭在神坛,一个则神秘地隐藏在一封未知内容的来信中。是的,克里斯汀娜的意图非常清楚,她绝不会让自己的女主角们向虚伪投降、向脆弱投降。主人公丽兹的妈妈,那个勇敢并永远消失在家庭外的女人,无疑就是克里斯汀娜的偶像,那是一盏爱情的明灯,永远不会丧失爱的能力,不论爱情之海上蒸腾的大雾弥漫到何种程度,你看,或者不看,她永远亮在那。正如你爱,或者不爱,真爱就在那里,鄙夷地看着花枝招展着的空虚的人群。
什么是爱情?《战地情书》和曾经那美好的一瞬共同告诉我:爱情,是一阵阵的悸动,是从心灵到肉体的全盘震撼,没一处可逃过。当你碰到他的手,赫然间觉得应该永远牵住,那么,这就是爱情!爱情,就是这么简单,不需数学背景,用不着计算对方的家庭财产;也不需文学底蕴,即使你说话结结巴巴,爱上你的人,也会将其听成最流畅的交响乐。
丽兹为什么毅然决然放弃牵手多年、甚至已戴上了对方的订婚戒指的道尔顿?抛却道尔顿的荣华富贵的前程且不提,在丽兹的眼里,奉献绝非爱情的一种,更不必冠以高尚和伟大的名字。奉献更多是一种责任使然,是什么驱使在爱情中发生了奉献?同情、牵挂、世俗的压力以及莫名其妙或自以为是的其他纠结。很多人活了一世,并没有体验到真正的爱情,而从统计学角度看,更多的婚姻,全然与爱情没太大关系。我们周边的所谓美满婚姻,要不就是伤痕在心里隐藏,要不就是用金银、豪车、奢装、美食来麻醉自己,更常见的一种是将爱“落”到孩子身上------毕竟,孩子虽然不是爱情的结晶,但绝对是无辜的。
失败的婚姻来自什么?正来自我们痛失了爱的能力。
《战地情书》是女人的作品,女人的心灵大抵很细腻,然而在世俗生活中,我们看不到女人有更多的情感述说,她们所谓的细腻全部表现在家庭的忙碌和工作的谨慎上。基于此,《战地情书》极其可贵,它代表着女性的呼喊。从这一点来说,克里斯汀娜是一个勇敢的尝试者,或者更像一个挑战者,即使,她并不是先驱,但文学作品并非刀枪炮,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的,我们需要克里斯汀娜这样的前赴后继者,直至更多。
我绝无意抨击并试图拆散这世上绝大多数过得还不错的家庭,但我要说一句,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男女双方都和卖身没太大区别。这并非我的诳语,我是听克里斯汀娜说的,来自《战地情书》。
从来就没有虚假的爱情!这世上除了爱情,剩下的都不叫爱情。有趣的是,叫什么的都有,却大多时候都冠以“爱情”的称号。读罢《战地情书》,更加深切地认同:爱情就是爱自己的感受,爱自己爱人真正的感受,爱情就是爱自己!吁叹之间,不得不向丽兹致敬,向贝蒂致敬,向茱莉亚致敬,向我所崇敬的克里斯汀娜致敬,向一切敢于走出爱的误区的男人和女人致敬!
详情
玄子
读《战地情书》,没想到它会引发我对爱与人生进行重新思考。在此之前,我自以为很有经验,将爱情、亲情、友情当做熟悉的事物,惯性地理解掌握并执行。是的,一切都好,如同一列准时开出并将准时抵达的列车,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当它们在没有星光的黑夜呼啸而过,你沉浸在安逸的梦境中,醒来却发现一切却都已变了轨迹。而你是循着曾经的轨迹继续前行,还是调整心态,迎接下一个不熟悉但清新凛冽的早晨。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阅读的。他兴致很高地告诉我,虽然这部小说是美国作家克莉斯汀娜迈克莫瑞的处女作。但是,作者细腻的笔触,对主人公复杂心理的勾勒以及关于爱的体悟一定会打动你的。
一号女主角丽兹显然是幸运的,她有着良好的家世和优异的学业,更让人欣羡的是她的未婚夫,当然也是她的青梅竹马道尔顿拥有的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富贵荣华的前景,这该是天作之合了。可是阴影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道尔顿把她送到舞会现场离开后,“她发现手心里原来真的攥着一根崩开的线头儿。看来果真有裂缝了。”
我愿意以为丽兹从开始就想要摆脱禁锢,关于世俗的爱情的禁锢。那看似美好的爱情,虽然外表光鲜,可在骨子里却是缺少温情、缺少聆听、缺少心与心的沟通的。与此同时,她也在回避父亲,该是妈妈离开之后吧,这个最亲近的人也变得疏远起来,我不想去追究这其中谁该是责任承担者。反正境况变了,心情变了,所以丽兹迟迟不愿打开手里来自父亲的信件,她根本无需拆开信封,就能够知悉它的内容。 纯礼节性的、周到的,缺乏温度的问候。“谨启。区区两个字足以传达他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显然,父女二人之间的微小罅隙已经变成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摩根来得真是时候,这个第二天就要奔赴战场的大兵率性而不粗鲁。他一下子吸引了丽兹,而那一封封冒名顶替的情书成了两个人相互取暖的橙色火焰,这火焰跳跃着,让原本敏感的丽兹从她所经历的外在逐渐向内里探寻。她希望得到答案,却又没有把握能让自己接受,所以她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试探着前行。正如她写给摩根的情书中所说,“我在这里抱怨着孤单,而你也洗渴望着一个安安静静的夜晚。”正是这一封封穿越硝烟的书信,让丽兹敢于以最大的勇气向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男子敞开心扉,她将自己的苦闷和期待以文字形式和盘托出。为她祝福吧!最后她是应了母亲的美好祝福,“追随你的激情,追随你的心。伊利莎白,去创造你自己的人生故事吧!”
女二号茱莉亚却是截然相反了。这个红头发的美女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爱情中去了。我看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忍不住要问爱情是什么?是禁锢吗?是的,这个禁锢来自茱莉亚自己,而她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圈囿在以爱为名的狭小的个人空间里,为了她的挚爱,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一份受人尊崇的时尚工作;为了她的挚爱,她竭力讨好她的家人,包括那个仿佛多看她一秒钟都是浪费时间的伊恩。她也在心里自己责怪自己,为什么非要死乞百赖来地获得他的认可呢?可是她还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收到克里斯蒂安的遗书。那一瞬,她彻底崩溃了。“你就是一个大骗子。我居然要嫁给一个骗子!”可是,真的是如她所说吗?我不这样以为,如果真的要找出一个骗子,那也只能是茱莉亚自己,那个骗子不过是她的内心,归根结底,她承受不了自己内心的禁锢被打破。
这篇小说是置于二战的大环境下的。可是,我们在这里不会被惨烈的战事、恢弘的战场氛围所吓倒。相反,正如摩根在执行那次痛苦的侦察任务后进行的反思一样,作者一直在思考,关于爱情、关于正义、关于人性。我想她也一定非常愿意我们参与到这些深层次的思考中来。
详情
雨枫书
用了一个多星期,依依不舍地把这本书看完了。
本书讲述了一个真挚的爱情故事。丽兹在结婚前认识了摩根这个即将踏上战场的男人,同时丽兹的闺蜜也爱上了摩根,由此展开了这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感情故事,一见钟情Vs.青梅竹马。但是不同的是,故事夹杂着二战这个沉痛的话题。使得这个情感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本描述战争的作品——尤其是战争的残酷。书里在描述,是什么信念能使得我们从战争中坚强地活下来,又是什么信念能使我们取得胜利?人类需要信念,这是人类永远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原因。
而爱情,无意也是其中的一种信念。
或许,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是否还活着。没有信念的活着是痛苦的,虽然有些东西是几乎没有可能得到的,但如果连这一点渴望也没有,生命就没有了意义。
看完这书。我已经深深地被故事所感动。感动的不单是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还包括那场战争,毁灭性的战争,也带给无数人重生的战争……
有意思的是,书的最后附有读书会指南,我觉得做的很好!作为小说,很多书看完了就完了,常常忘记再去回想书中的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而有了读书指南之后,我们可以在看完后根据这些问题,重新对故事进行回想。能够更好地加深阅读印象,同时也会因为某个问题而反复翻看相关内容,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对于书的包装,感觉还可以更精致一些。纸张的质量也有待提高。不过封面设计很用心:左上角的邮戳很有意义,代表着主人公之间一封又一封的鸿雁往来。很能反映作品的内在品质。或许再加一个信封或信纸的书签,效果会更好呢:)
淑女卡号:288266
详情
Danys
“曾经真地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
斩了千次的情丝却断不了,
百转千折它将我围绕……”
李宗盛的歌词很好地诠释了《战地情书》这个故事里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个待嫁的新娘,为了一次偶遇和N次的鸿雁传书,放弃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而选择了这个情况未知的、生死未卜的前线士兵。
是鬼迷心窍也好,是前世的姻缘也好,然而这一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倘若你写过信,就会懂得的那个过程、那样心情、那个意境。
笔尖与纸的摩擦是穿越时空的交流,期待远方的人能够感应。
人在安静的状态下能产生思想的火花,所以写信便是“写心”。尤其是写给自己钟爱的人,那将是展示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的窗口,是体现一个人境界、也是等待对方产生共鸣的舞台——这才叫做情书。
情书的魔力有多大?《战地情书》中这个置身于战争残酷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会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信会跟爱一起走”。
很多人都会在年少轻狂的年纪,犯下令自己终生悔恨的错误。连旁人也会忍不住替他惋惜。待嫁的新娘丽兹就做了一件终生悔恨的事,伤害了母亲的心而导致她离家出走。
尽管她不能改变事情的发生,但却可以从中了解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个主旋律,也就是内心的终极渴求。对于丽兹来说,家境不错、受过良好教育的她,生活的安定、财富的积累、丈夫的地位等等都是次要的,不是她期待的主旋律。她真正想要的是别人给她情感尤其亲情上的指引,让她貌似坚强有主见、实则痛苦纠结的生活回归到家庭的温馨之中。而这些,青梅竹马、有一定社会地位、事业处在上升期的未婚夫道尔顿是给不了她的。也可以说对于这个极度渴求精神财富的姑娘来说,这个小伙子在这方面是个穷光蛋。所以丽兹才会选择了物质穷光而精神阳光的大兵摩根。
倘若摩根没有在一封封信中,坦诚说出自己对于亲情的感悟,丽兹恐怕终生会纠结在与母亲的疏离。正是这通信的过程中,丽兹学习到了亲情的宝贵、处世的技巧,以及爱情的热烈。这除了摩根个人精神世界比较完美、表达能力很强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信件里投入了全部的热情。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前线,死神随时可以降临的地方,他的弟弟就死在他怀里的。在这种极端残酷的坏境中,往往能激发出人的纯真本性。中国有句古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生死的边缘,摩根把丽兹(尽管他一直以为是丽兹的室友贝蒂)的信当成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把给丽兹写的每一个字也当做活着的证明,所以他们是在全身心地交流、穿越时空地感应。信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改变他们命运最关键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真挚的爱情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须。
不过我也不赞成这个说法,即故事写的是“一见钟情”战胜了“青梅竹马”。
爱情需要时间培育,在这方面“青梅竹马”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但时间长短也并非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双方沟通的效率与质量。
道尔顿之于丽兹,无非是爱情中的常规动作。对于一般姑娘他的确很有优势,因为他能把常规动作做得相当完美。但丽兹是个有故事、有心事的姑娘,这些烦心之事,她需要有人开导、需要交流、需要解决,她需要难度系数更高的自选动作。恰好在这方面,摩根是个高手。“人生实在短暂,不够我们向心中所爱的人诉说衷肠”—— 正是信中摩根的这一句话,像一支琴弓飘进了丽兹的心房,拨动了她生命的主旋律。
那一封封战地情书记录的,是一对爱侣的灵魂,像生命一样真实、宝贵。
或许正是因此,这个融合生离死别的他人的故事,才让我们找到最纯真的爱情、体味到久违的感动。
会员号:288918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5 23:19 , Processed in 0.24304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