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灯下看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由在高处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8-11 10:29:47 | 只看该作者
  我自知我是没能力写书评。只是近日察觉,当许多书都不得不变为我的交通读物的时候,不用文字留下些什么,也许若干年后真的就什么都没有留下了。所以还是想及时的记录下来,这本书带给我的想法与乐趣。
  第一次听到熊培云这个名字,还是在飞机上一本杂志里看到,也知道了他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来买书时候就索性一口气买了他好几本书。“全集”对于我而言,是了解一个人最快也是最真切的方式了。
  在第一部分——面包与玫瑰——里,我听到了那个巴黎玫瑰的美丽故事,面对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落实到一个个弱小的公民身上,竟然可以用这样一种生活的、美的、艺术的方式,去把这种生死存亡的紧迫和压抑击碎。也是这个动人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吐露了熊培云的初衷:他要关注人,体会人性,为了“人”这个东西而坚持。这样,似乎是感性的在探讨,在说“人情”。
  后面的故事,诸如为情侣求饶、好色、捕杀圣诞老人等等故事大抵都在说人性。这个世界上的人千奇百怪,性格、生活背景、出身迥异,价值观也因此而不同。总会有人做出旁人看不惯的事情。“看不惯”说白了,是不习惯。“习惯”也是慢慢养成的。别人有这样做的自由,你也有看不惯的自由,当然你也可以有不看的自由。
  对于这样一群看不惯的人,容易产生一种这样的心态——我看不惯,“别人”定也会看不惯。为了寻求认同,而会将他看不惯的这种行为本身上升到一种社会的高度,甚至是一种国家的高度,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看不惯,进而获得更有力量的抨击,最终到达自己看得惯的行为结果:你这样做有辱市容啦!你这样做有辱国格了!这是一种很奇怪的逻辑,将一个人的行为、一个小群体的行为上升到一个社会群体和一个国家的高度。说到底,还是这样的人不自信罢了。一个偌大的社会、一个国家,会不会因为一个人、一小群体的“不正当”行为而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了,这是很难界定的事。
  读这个部分的时候,我一直在反思我自己。我以前自诩爱憎分明,绝对宣扬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不论恋爱还是与朋友交往,眼睛里总容不得沙子。你凭什么那么邋遢拉,你不知道不讲卫生不好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打游戏啊,你不知道学习才是更重要的大事啊?很多很多,也是在大学里,让我开始慢慢意识到,在多元化的群体甚至社会中,如何生存:别人爱怎么干,是别人的自由。首要之事,还是先独善其身罢。独善其身并非是一种自我甚至自私,独善其身的同时,也许意味着宽容和平和。
  最喜欢的还是熊先生的第二部分,提到了许多我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些,给了我一些值得参考的答案,有些启发了我如何继续去寻找答案。与第一部分不同,第二部分似乎更理性,更在从社会的,从群体的,整体的视角,来看自由,如何在高处看到自由。
  集中营的故事,站在弱者一边的视角,以及那个101-102=1的等式,让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自己的思维中存在许多定式与偏见,思路上仍不够开阔,无法跳出藩篱看待问题。思维方式,我知道不是一两天就能扭转的。需要更多的阅历与更多的训练。
  而奖励的故事与体制化的故事,其实熊先生并没有给出一些答案,仅仅阐述了这么个问题。有时候我们的思考,前提是遵守游戏规则。可有时,这个规则是不好的,不利于我们的,但我们遵守这个规则就能获得一定的好处,我们到底应该是遵守还是不遵守。
  不知道熊先生是不是有意没有说他的主张,那我们到底应该是遵守游戏规则还是不遵守呢?若我们推翻游戏规则而不得呢?用一个弱小的个体生命的死亡来祭祀树立千年而不死的体制,是否有任何的意义呢?我还是糊涂的。我知道,许多人,仍然渴望能够尽自己绵薄的力量,一点一点的,推动这个社会慢慢地改变,靠牺牲自己,来唤醒更多沉睡的人的意识。也就是要再体制内去为了推翻体制而一点一点努力,这究竟是不是蚍蜉撼大树的行为?熊培云说不要失望,要有希望。失望来自于过去的经验,但是希望是关乎未来的期待。这二者的逻辑完全不同,定不能让习得性无助捆着你,绑着你。
  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先救自己吧!别人要不要自由,别人要不要开胸验肺其实和你是没有关系的呢。可是,从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多渴望,多一些这样的人们。(可是自己却不去成为这样的人们)。熊先生似乎是期待着,中国公民自己的觉醒。自己觉悟到,有一天,我必须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战,我必须为了我的思考、我的言论、我的选择自由而战。他期待的是这样一天。而不是,我们拉着旗子,喊着喇叭,到每家每户发着写满各种主义的传单小报,或者用暴力去强迫公民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战。我赞成熊先生的这种做法。可是,这条路,会有多远呢?
  就像那个动人的巴黎玫瑰的故事,对于公民而言,最感兴趣的生活,是每天买几斤小菜喝几两酒的平凡的生活。大枪大炮纵然可以毁掉他们的日常步伐,但是公民们对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的向往会让他们在被战火夷平的土地上重建物质与精神的家园。现在的普通国民,只要生活满足,有吃有穿有工作,似乎对这个体制就没那么多自由的渴望。可是,总有一天,他们,不,是我们,会知道,我们的生活,想要更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8-22 11:57:33 | 只看该作者
  早前已经买了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不过还没读,一次准备旅行坐车看的书时,随手拿起这本《自由在高处》;
  这本书读起来不累,读书过程常常会引你深入作者的思考空间;
  比较喜欢作者的书写方式,像是独自听他的演讲,品味他一个人安静的独白,思考他的思考,理解他的领悟,收获书中本源的东西~
  [201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8-23 16:40:28 | 只看该作者
   前些阵子,听闻《自由在高处》一书热卖,又觉得书名听着有些意思,便前后抽空翻看了下。前后约看了二百来页,对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大体上也所了解,我无益于鼓吹该书种种不着边际的优点。首先方可谈谈我读出的大致的印象。首先,我对书名“自由在高处”始终有所偏见,感觉不甚恰当。书中的向读者展示了近来社会上一些争议颇大的的实例,同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对大部分观点我持肯定的态度),作为一种对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的新思潮,值得肯定。但是说“自由在高处”,高处有多高?我们广大群众又能否拥有。但倘若它真的存在,意味着人人心目中均有一把恒定“标准”的尺,这里作者的理解有所偏颇:作者爱写社会评论,当然是作者对社会事务有独到的见解,读者即便是接受了他(指作者)的见解,也未必能受到几分自由主义的熏陶。自由的思想就要承认人人都要能有不同的诠释,对同一件事物,辅之以适当的引导,达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的效果。而粗度此书,每篇评论的最后总有一个程度或轻或重的逻辑结论,况且好些言论过激,听说作者在该书出版之前有一本书《重新发现社会》,这书名比“自由在高处”好得多。
  下面,我想谈一谈书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前半部分是书中最精彩的,稍后我会谈到。先以几个典型的实例来概括一下作者的思维逻辑立场,在《洛克如何理解超女?》一文中,作者强调“审美自治”的重要性,文末说:“相信每个有着自由心智的人可以做出合乎自己需求的趋利避害的选择。”倘若初读,作者的观点也不觉新鲜,有关于不盲目追星的评论报道早已随处可见;细读一遍后便有一些问题,全文借洛克的认识论讲述了一个观点,即意义形成于个体自身。以此逻辑,超女的轰动固然只是一时间的文化潮流,但无数追从者对超女的认识应该是他们个人自由思考之后的结果,思考的正确与否是另一回事,但他们思考了就得承认存在“审美自治”,因此,与作者最终的逻辑结论是毫无意义的。个人认为,这里追星的根源可以归咎于理智和情感的问题或者是个人文化的提升导致的审美观念的改变。另举一例,在《一个中国人的不高兴》文中,作者大批“冒充中国的不高兴派”,甚至将其骂成“侵略者”、“意淫犯”,且不论言词的粗鄙,就逻辑而论,我认为是行不通的。作者认为“一些对今日中国时局的思考过于封闭和偏执的知识分子”没有代表中国不高兴的权利,然而对文化的改良做出贡献的胡适却可以冒充中国表态。难道胡适在五四时期的表态一开始就遭到各界好评吗?不是的,当也有守旧派认为其的思想“偏执”,莫非胡适也要被骂成是“侵略者”、“意淫犯”?
  要论此书的亮点,我想还是有许多的。前半部分的文字优美得多,尤其是开头第一篇《国家与玫瑰》用近似诗意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美好生活的重要。又如在《梭罗的树林》里在批判了物质对现代人的奴役之后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够象流浪汉一样自由?什么可以我们可以碎步徜徉在梭罗笔下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在那里,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堕落,勤劳的人节制勤劳。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于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穷”语句简练,立刻能引人入浪漫无比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本书从语言到思想,不时有闪光点出现,作者的言论也慷慨激情,但在逻辑上还有待完善,并且很多观点过于碎,无法形成判然的体系,可能是本书的欠缺之一。
  当然每一本书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评价,以上粗糙言论,望批评指正!
  
                                                 二〇一二年八月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2:12 , Processed in 0.045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