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7|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十讲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21: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
  在台湾,蒋勋的讲座常常是一票难求;而文字的传播无远弗届。在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在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价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82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0 19:14:16 | 只看该作者
    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他的另一本书《孤独六讲》。是因为我喜欢作者这个人。作者真的是很容易令读者爱上的那种人,安静,宽容,不用有力的词语,却说出来的都是有力的句子。他没有一般知识分子的傲气,却有那种教育家的“尊重人性”,喜欢他说话的风格,就像喜欢一杯茶一样简单而醇美。
   《生活十讲》的豆瓣评分比《孤独六讲》要高,但是却暗自认为生活十讲只有前半本能和孤独六讲媲美。读蒋勋的书是一种治疗方式,他让你迅速的静下来,像挺佛经一样安静的思考些什么。
    总体来说,给“推荐”这个分数。毕竟看完之后我把它送给了弟弟,希望他能在浮躁的青春期找到脚应该站稳的地方。
    不过本书也有我不甚同意的地方。例如《论文学》那一章节,蒋勋说诗人是纯洁的而高贵的,他不能有其他的职业,做编辑或者做文案就会打扰他写作。我们应该像巴黎一样,允许艺术家活下去(具体表现为给他补贴)。我在想,给一个作家,无论他写的好与坏,都给补贴这种方式,真的是帮助他在写作吗?文爱贫贱。这句话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如果杜甫的生活没有苦难,他会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东西吗?再说三毛,我比较喜欢三毛在孤独和忧郁里挣扎的样子,喜欢她那时候的文字,至于后来像游记一般的作品,对我来说就显得没什么价值了。其实是有很多这样的情况的,这些不被打趴、一辈子在写的作家,是因为这是他们本身的志趣,即使担任其他谋生工作也不会放弃的志趣,而不是因为他们拿了补贴才能写一辈子。这恰好也是一种检验作家的方式,值得做作家的人不会放弃做作家的一切可能。
    至于其他的不赞同??...没耐心整理过,暂时不记得了。只是感到从《谈物化》之后的章节变得索然无味了。情与欲爱与情,我感觉他讲的都不是很透彻。
    如果有机会,估计我还是会看蒋勋。这是一个难得的人,难得的做了知识分子却有那样心境的人。我认为他本人一定是个不善于耍小聪明但是常常能体现出大智慧的人,他告诉这个世界慢一点,慢一点,不要快餐,要想法国人享受一顿饭那样享受我们的人生。我很受用。
    当你觉得自己找不到根的时候,读读蒋勋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6 07:51:59 | 只看该作者
  蒋勋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位作家,最早便是《孤独六讲》,之后才读到《生活十讲》。我是很讨厌被说教和被约束的,一些人生大道理,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也是嗤之以鼻。但是他的观点不让我反感,倒是十分赞同。好像正中要害的说明了一直心里模糊的一些概念。他的说教并不让人觉得苍白和无力。他在写到关于信仰,我忽然觉得找到自己一直郁郁寡欢的原因所在,之所以觉得生活只是活着,是因为我的心中没有信仰,我没有可以一直依靠的一种精神上的力量。他在文中大抵如是说,信仰并不一定是宗教,可以是科学,可以是大自然,可以是你身边的任何东西,一朵花儿存在的娇艳,一颗种子破土而出的力量,这些都可以是你的信仰。也不是每个人的信仰都只能在被规定的事物上。我是没有信仰的,我为此感到深刻的悲哀。我知道,只有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我的生活才会变得有意义,才不会无目的的做着事情,上班下班的只是为着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9 03:42:07 | 只看该作者
  从《蒋勋说红楼梦》开始,注意到蒋勋。读他的书能感觉到一份博大的、容纳万物的精神,很温暖、感动。几乎无分别的、自由的接纳,趋于平等的承认,令人感动到落泪。对生活中的美的眷恋始终是蒋勋先生的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这造成了其对哲学思考的无法深入,无法给予深刻的揭示,不能不说稍有遗憾。《生活十讲》、《孤独六讲》读了,都有或多或少这样的感受。但是,这份人世间的大爱、大美,足以令他的作品发光,足以慰籍这千百万孤独迷惘的灵魂。感谢蒋勋先生!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9 23:43:21 | 只看该作者
  【自序】
  文化往往不是呈现在上层的礼教中,却点点滴滴渗透在生活不知不觉的行为之中。
  
  【新价值】
  1.如果你实际接触到学科分数低的学生,就会知道,他们没有花很多时间准备考试,相反的,他花很多时间在了解人。
  
  (这句话对我这种成绩很差的学生好安慰,虽然有些人除外~)
  
  2.大学开始教艺术欣赏,却没有适当的师资,最后可能就变成一个形式。
  
  (看到这句就想吐槽我学校啊。。。)
  
  
  3.人真的应该常常在镜子中面对自己,思考自己的可能性
  
  (感觉这句话好励志。)
  
  4.我想,知识属于人,了解了人,无论你学到什么新的知识,都能结合到一起,不会有断裂的感觉。因为任何知识都要回归到人的本分,知识回不到人的本分,那个知识就一定会出问题。
  
  5.老子一直在讲“空”,他说我们之所以能用杯子喝水,因为杯子是空的;我们能住在房子里,也因为房子有空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有”,是“无”。
  
  6.自信,不是建立在与别人的比较上。一味地跟别人比,迟早都会走向物化。
  
  
  【新官学】
  
  1.作者林觉民说,要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他愿意去死,死变成他生命中一个崇高的情操跟浪漫。
  
  2.庄子说“至大无内,至小无内”
  
  3.其实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要不断接受挑战,不接受挑战,就不配叫经典。
  
  4.柏拉图也谈过,人被分开来后去寻找自己另外一个有缺陷的部分,人和动物不同,动物的性是一种分泌,在某一个季节分泌出特定的物质,才有性的部分,而人的分泌与动物不同,可能是念一首诗,可能是演奏音乐,所以是超越性别的。柏拉图把性交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的性交,一种是精神的性交,动物的性交才是需要分别雌雄,而精神性的性交只需要一个精神上依恋的对象,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女生。
  
  5.要让下一代有气节,也要有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一个多元的人才是完满跟健全的。
  
  【新伦理】
  
  1.我想,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规范,是内省的,不是向外指责。一味地向外指责时,他就没有能力去解读更多的东西,他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或是媒体煽动。
  
  2.这时候光靠法律也是没有意义的,我的意思是说,一个更大的果报在后面等着我们,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是在杀人。
  
  3.经由美国巨大的好莱坞经济体制,它可以营销全世界,成为一个梦想,一个伟大的、感人的东西,其实这是意识形态的倾销。最后我们就会接受,就像现在穿衣服的方式、吃东西的方式,甚至谈恋爱的方式,都已经跟第一世界一样,我们也用这个意识形态去面对很多生命现象。事实上,第三世界是很不自主的,从物质的不自主到政治、经济的不自主,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不自主。
  
  4.我自己一直在寻找一个使我可以仰望的生命的意义跟价值,我会跑到佛罗伦萨坐在河边,是因为我觉得有些生命是让我崇拜的,他们让我觉得他们是崇高的生命。
  
  5.我的学生说他们要找人上床真的好容易,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爱好短浅,我好高兴我那个年代这件事是南德,所以会有渴望、有盼望、有期待,所以到最后有珍惜
  
  6.如果我们真的要接受西方的资本主义,不要传统伦理,那么是不是父母也应该学西方伦理,让孩子十三四岁就独立,要读大学就想办法筹学费?而不是把两种伦理负面的东西合在一起,教出一个被宠坏的小孩。
  
  【新信仰】
  
  1.        当他有这种信仰时,他就是生活在秩序中,会有一种安定感,他知道这棵植物枯萎了,但在下一个季节会再发芽,他发现了秩序,在植物枯萎时他就不会绝望、不会幻灭,他知道来年春天植物会再发芽。知道这个秩序、智慧的人,和不知道的人,他们的生命态度是不一样的。
  
  2.我一直很喜欢“行深”这两个字,尤其是把“深”字加进去,就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不断地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有时候做了,但可能做不够,就是行不深。
  
  3.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一种坚强
  
  4.对于文化,我一直秉持一个原则,就是文化要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落实在生活当中,文化如果从生活里隔离出去,这个文化本身就只是一种假象,甚至它只是过去的遗产,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
  
  5.知识并不能等同于智慧,知识没有办法解答信仰的问题。
  
  6.信仰跟怀疑有关,一个真正的信仰不会因为被怀疑、质问,就会瓦解;相反的,因为被怀疑跟质问,信仰会更牢固。最好的信仰,一定是禁得起所有人的怀疑。
  
  7.基督教也是,耶稣在成道的过程中,有四十天在荒野受魔鬼的试探,这个试探其实也是他内心的东西。
  
  8.“肉必自腐而后虫生”,我们现在讨论社会的怪力乱神现象,只是在讨论“虫”的问题,不是本质,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肉为什么会腐烂,那就是思辨教育的完全欠缺。
  
  9.我们通常讲“修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自己在修行的过程里面,不管是透过哲学的修行,或是宗教的修行,或者冥想的空间,去感觉到生命的一个反省、检讨、忏悔跟进步。
  
  10.西方的启蒙运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反宗教,实质上是辩证宗教。
  
  11.当维摩诘被问到为什么会生病的时候,他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因为我有太多人世间的痴、爱。这是非常动人的一句话,维摩诘讲的根本是一个人人性的本质,也就是说众生所生的病,就是因为我们有痴有爱。痴是没有办法看透彻,爱就是有太多的牵挂。
  
  【谈物化】
  
  1.        你去看看法国建筑系的学生,他很可能在思考五十年以后法国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物,他不是关心当前商业的消费,他关心的是我能不能在建筑史上有所突破。
  (嗷~想到一个人啊)
  
  2.        我很幸运,教导我的老师都非常优秀,如俞大纲先生,陈映真先生,他们的道德人品非常高尚,让我受益良多;他们没有被物化,他们对社会有自己的良心,他们把知识分子应该把持到最后关口的价值留在身上。
  
  3.        我要强调的是,经济文明不是不好,不好的事没有平衡的力量。
  
  4.        当你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在培育人文与精神的美,没有传承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时,你的股票增值、房价大涨、企业营收数字越来越高,但是你的下一代可能为了解不开的三角恋情而谋杀、为了买手机而抢劫、为了一场口角杀死双亲。
  
  5.        一个成熟的社会其实就是两股力量相互制衡。
  
  6.        企业一定会面临从“独享”走向“共享”的转型过程。
  
  7.        关于经济颓势的挽救应该请教专业的经济专家,我们无从置喙,但是发展出制衡的力量,却是知识分子可以做的。
  
  8.        我们不是要责备谁喜欢一件漂亮的衣服,谁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而是如何面对着巨大的机器体制,当它一直运转时,我们要怎么让孩子有力量去思考、去判断,进而去对抗。
  
  【创造力】
  
  1.        在每一个人的思维过程中,其实科学和幻想是交错的,它们是一个相对的关系,不一定是对立,也可以是相融合的关系,以为人真的所知有限,在一个有知有限的世界里,他必得要倚靠很多奇特的方式去应对,所以我们的社会里会充满了各种迷信
  
  2.        听不懂的东西当然就没有文学性,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如果教派希望经典不用被阅读,只要传诵,就好像佛教用梵语诵经,信徒只有接收到声音,却不懂内容为何,当然它的文学性就死亡了,文学的阅读性和思考性就消失了。
  
  3.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会是没有来由的,反而是一个掩盖、重新包装的过程,因为会怕,所以掩盖,所以重新包装。而越令人害怕的东西,往往跟生命关系越密切。
  
  4.        西方从启蒙运动到弗洛伊德,就是一个连续性的对文化不逃避的态度,因为面对了,这些底层的东西才能被整理出来。
  
  【文学力】
  
  1.        我的生命里,最大的好奇就是去发掘一个新领域里的生命痕迹。就像公交车上,看到一个人的脸,从他的脸上可以找到今天跟谁吵过架、发生过什么事的线索,从他的脸上可以找到今天跟谁吵过架、发生过什么事的线索。这是生命的痕迹,会留在人的脸上、身上,背的包包里、所处的空间里。甚至是他口袋里的一只小皮夹,都有可能藏着一些东西。我曾经在游泳池的更衣间,捡到一只皮夹,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只有学生证。应该是属于一个人学生的吧,在我把皮夹交给管理员之前,我翻了翻皮夹,那种感觉非常奇妙。这应该就是文学的开启吧,我忽然觉得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是绝对没有关系的。
  
  2.        那是非常奇特的感觉。就像看到有人把包包打开,把东西一一拿出来的时候,我愣在那边,仿佛是一副电影画面,或者就是我的小说想要描述的场景。我的眼睛忽然从一架无意识、无情感的摄影机,变得有感情、有感觉,我看见这些东西与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的眼睛就是如此。就像我刚刚说的,小偷潜进房间是要偷东西,作家进入一个空间,也是要偷东西,只是偷的东西不同,他要偷的是一些人生的线索和迹象。(其实我感觉,读者也是一样)
  
  3.        即使亲如丈夫、妻子、母女、母子,一个二十四小时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当他打开包包时,你也会觉得陌生,你会发现原来有一部分他,是你完全不知道的。我想,人跟人的相处是不可解的,每个人都是在了解与陌生之间游离,不可能有绝对的看破。
  
  4.        当我们破除一些对于人生的假设,有了悟性的看破时,就可以不带成见地去看一切事物,这才是文学的开始。如果心存假设,假如丈夫看到妻子把包包里的东西倒出来,开始唠叨:“你怎么卖那么多东西,怎么放得这么乱?”文学恐怕无处着跟了。(唔,如果丈夫只着眼于此的话…那要怎样被他吸引…)所以我说文学史一种疏离,保持旁观者的冷静,去观看一切与你有关或无关的事。
  
  5.        这就是一个文学家要面临的问题,他在文学与人性之间游离,好像有点残酷,但绝对不是冷酷,他是在极冷和极热之间。(想到了莫言啊)
  
  6.        那么文学的终极关怀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人生真相与假象反复地呈现。文学和哲学不一样,哲学是寻找真相,可以一路残酷下去,可是文学常常会有不忍;它不忍时就会“假作真”,它残酷时就会“真亦假”,然后让人恍然大悟。
  
  7.        没一个人身上都有一颗不可替代的石榴吧。我常常问自己:身上背负的石榴石什么?我也会害怕,当幻想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大时,有一天我就没有办法面对真相了
  
  8.        就像今天我也会回想起在巴黎那一段岁月,二十几岁的我,像黄金一样灿烂。但实际上,我在那里的日子也可能是忧郁的,或者艰难的,那个“灿烂”的印象很可能是假象。然而,二十几岁的青春,本来就该用一生去幻想、去累积。这里面就会产生微妙的文学,又近又远,又真又假,又拥抱又推拒,这种对于青春的双重态度,是非常文学性的。我一直提到文学和哲学史两种不同的东西,哲学会帮助文学,因为哲学有一个责任,要为真相做最后的检查,在真与假之间做了很多探讨,所以就有哲学的文学史很好的文学。《红楼梦》就是一个例子,它里面有很强的哲学性,譬如说探讨佛教的部分,也有老庄思想、儒家思想,虽然有很强的哲学性,但它毕竟不是哲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读《红楼梦》,关心的不是哲学.
  
  9.        每一部书最后都有对于本质的关怀,可是这个本质会被包装人生的现象里,而不是一个直接的答案,或者口号、教条。
  
  10.        我相信李商隐绝对也是情欲很复杂的人,当他写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转换到形式思考,因而与自己有一种疏离。我的意思是,他当然是在写自己,却以春蚕、蜡烛来转移,减低了与自己的缠绵性和痛苦性,又使文字有了情感。
  
  11.        一个好的作家,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即使对自己小说里最卑微的角色也不可以有一点轻视之心。我常常把这种写小说的态度转移到生活当中。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是应该被轻视的。(我想到了自己的字。。。)
  
  12.        我想文学了解天地之心,天无所不覆,地无所不载。(因为你学会观察人、观察事件,而不是依据自己的喜好与经验去判断对、错)
  
  13.        它们稳稳地在那里存在着,让这些爱文学、爱舞蹈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年龄,不管是什么样的职业,不管做了多久的逃兵,当他们想回来时,能有个归处。
  
  14.        可是我再进一步去想,李白、波德莱尔,它们是在多少失败的诗人中成为最后的成功者,如果一个社会里面,没有这么多失败的诗人,就不会有这个成功的诗人。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台湾不承认有以写诗为专业的诗人,李白、波德莱尔永远也不会出现。唐朝有多少人写诗,若没有这些人前仆后继的创作,不会拱出一个李白站在金字塔的顶峰——金字塔的底部是很大的,没有底就不会有顶。
  
  15.        文字的反省力远高于图像。
  
  16.        就像人的面貌,或者是声音的质感,那是文学让人着迷的特色。可是在现在的文学作品里,这种力量已经有一点被冲散了,我很难在下一代的作家身上看到所谓的“文体”,他变成有一点中性化了,把个人的独特性拉平了。
  
  17.        每一代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征
  
  【爱与情】
  1.        怎样回到本性?因为所有的科技毕竟不是人的本性,它只是眼耳鼻舍身,与外界沟通的管道,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心的问题,如何定住你的心,是最重要的。不过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很有趣的是,我们在宗教的修行里面会有内外之分,外层的干扰越大,本心修行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过去的人外层干扰小,修行的考验相对较小,现代人考验更大了,他的外层世界是一整个地球,所以在这个时代,非物质事件的宗教、哲学、心灵上的修行,变成人们更需要的东西,需要的强度也越来越高。我就常常碰到在计算机界、科技界工作的朋友,很认真地在读宗教、读哲学,对于过去认为是非科学的玄学系统,表现出极大的虔诚。就像爱因斯坦,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事实上他也是非常虔诚的教徒,且非常喜欢巴赫的音乐。这就是说外在环境和内在心性这两个部分是在一起进步的,就是我们在修眼耳鼻舍身这些根器的同时,其实你内在的东西也必须进步,一起发展。
  
  2.        很奇怪,这种心境的从容,会让你在这么多事物当中,变成一面安静的镜子,就是映照,就是不着痕迹;不会被忧伤的面容干扰,也不会被喜悦的面容干扰,就只是看到物象在过去。
  
  3.        静观,所以不会因为外面的喜乐悲哀,但又不是不关心,或者应该说是更大的关心
  
  4.        莽撞的介入是一个新的因,与他就会产生一个果,然后就会构成很多的业,生出许多烦恼。所以我会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谦卑的状态里,不介入这个因果中,只是看,以一种“船过水无痕”的心情。在我们的文化里,有一个成语叫做“随遇而安”,就是你在不同的境遇当中去求一个“安”。这么想的话,每一日、每一分、每一秒其实都是在修行。
  
  5.        一个职业妇女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异性,她受到挑战与被牵连的机会变多了,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外在的考验变多时,内在修行的需求度与难度都会提高。
  
  6.        爱的形式与道德、法律没有办法脱节
  
  7.        种种现实的声音都是要说服你,纯粹爱情的不可能性
  
  8.        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婚姻可不可能继续保有爱的持续性?因为我看到一些朋友本来很爱读书、很上进、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结了婚之后却开始发胖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字去形容,我的意思是婚姻好像让两个人开始自我放弃了。
  
  9.        我常常觉得,爱应该给对方海阔天空的自由,然后让他愿意回来、喜欢回来。你要把爱人当作鸽子,每天放他出去飞,等着他回来,绝对不是当做狗,在脖子上加项圈、加绳子,时时刻刻拉在手上,怕他跑掉。而爱情的本体是自己,自己永远不应该放弃自己,你要相信自己是美的、是智慧的、是上进的、是有道德的、是有包容力的。如此一来,别人会离开你吗?
  
  10.        每个人生命里爱的支点要多一点。支点就是你所倚靠、你的爱赖以支撑的对象。
  
  11.        同样的,我的爱也有很多的支点,不会只放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些分摊的爱,并不会减损爱情的纯度,反而是一种增加
  
  12.        这样的领悟是需要很长久时间的学习,大概要经历很多次“我一定过不了”的难关之后,才会开始明白,爱应该是要放大、扩大,而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13.        爱的本质是一种智慧,尤其是年龄越长时。你在二十岁以前可以倚靠上天给予的青春、健康、年轻,这些不是你自己的,是上天给予的。而当你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以后,你要如何保持自己的魅力?这就要靠智慧。
  
  14.        所以绝对不要倚赖青春、倚赖性爱,还是要把爱的支体扩大开来,让爱像一张网一样,把你真正爱的对象都网络在里面。这样说起来好像是在设一个陷阱,但是当你无限地把网扩张后,它就没有界线了,网就不存在了。
  
  15.        所有的“宝贝”你都只能暂时保管,用一种暂时保管的心情,去面对爱情,其实会好过一点、宽容一点。而且,既然是个宝贝,就绝对不会只有你一个人爱,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爱,它就不是宝贝。
  
  【情与欲】
  
  1.        人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本身不是完整的,因为欠缺才去爱;当人找到另一半,跟另一个身体合二为一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
  
  2.        有洁净的身体才能迎接洁净的精神,身体应该是一个干净的殿堂,让精神入住,什么叫做干净?就是不要用污秽的眼光去看待身体,它所有的存在才会是圣洁、崇高的。
  
  3.        他很敏感地了解到,雷峰塔代表着道德、礼教,虽然礼教不能够少,可是却必须要能够严肃地面对情欲,才是一个健康的礼教,当它不能够面对健康的情欲,而是处心积虑地要压制时,情欲就会反弹。
  
  4.        《红楼梦》在情欲书写上有非常细腻的安排,在表达上也用了非常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 03:56:08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越读越有感觉。因为刚开始,还有点浮躁,然后跟着作者的思路一起沉淀下去,慢慢地才品味出感觉来。
  作者写了很多台湾的事情,对增加台湾的见闻有帮助。十讲,是十个主题部分,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有以下。
  1.关于知识、智慧、信仰
  2.文学与哲学的区别   科学与幻想同时存在的必要
  3.对一件事情的从容  船过水无痕
  4.爱情中的智慧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司马相如卓文君   李清照赵明诚
  5.性欲  红楼梦与金瓶梅  白蛇传
  6.饮食 我们吃东西不是求饱,而是在消化一份情感,土地的情感、物的情感、人的情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 05:26:4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蒋勋的第一本书是《孤独六讲》,是在一个明朗的午后,靠在图书馆门口前的柱子上读完的,没有高深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思考文字间传达的道理,这大概就是蒋勋的Style。而此间的《生活十讲》,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风,娓娓道来的文字总让人在不经意间接受点拨而后化开云雾见得日月。
  “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记不清之前是在哪里见过此般文字,但骨子里却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样的语言:会让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会让人明白原来一个自信的人,在面对比他还要优秀的人时,会在羡慕钦佩后,依然做着自己。像这样子的感悟,也许是在十几年的生活沉淀,十几年的书海畅游后才能有所体会而后有感而发,像我这般年纪的人,大概是做不来的。我自问不是一个特别自信的人,更确切的说,我常常是习惯性的游走在自卑和自恋之间,这大概是潜意识里爱比较的后果。坊间盛传的“羡慕嫉妒恨”,大约是见到优秀的人或者优秀的事时,大伙们最直接的反应,因为一比较,心里就有落差,心里一有落差,不是逼人奋进,就是催人落魄,很少有人能平凡看之,一笑过后,依然故我。这缘由,除开年轻人的争强好胜以及所谓青春的热血和焦躁外,和社会以及教育体制也是分不开的,父母们一再强调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微博上被一再吐槽,除了传达被比较的无奈,大概也是心有不甘:别人家的孩子有那么多个,你为何偏偏关注那个比我优秀的?
  “一个好的文化范本,一定要有正面跟反面的思考,才是启蒙。就像那位学生问的:“可不可以不死?”当“可以死”“可以不死”是成立的时候,思考才会有平衡。”
  所谓“思考平衡”,读起来不过四个字,可在读此段文字之前,我一直觉得在教材上过度引用某某英雄为国牺牲的事迹,是没有问题的。我一直没有想过,此类文章提倡的价值观,对一些未经世事的孩子们来说,算不算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如果说,生的过程是为了完成一次伟大的死,那么生命的意义能否体现难道就在于死的过程是否壮烈?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为国捐躯”不能提倡,我想说的是,当一本教材里过度显扬这种思想的时候,对于接受这种文化教育的孩子来说,这是否过于单一?而一本不厚的教材里面,出现几篇教导孩子应该有选择做出坚持的篇目就那么难吗?
  “真正能限制爱情的方法,就是彻底拿掉限制,让对方海阔天空,而你,相信自己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量,你的爱,你的才华,你的宽容,都是让对方离不开的原因,甚至你故意让他出去,他都不想跑,这真的需要智慧。”
  我能不能说,这是老子“无为”思想在爱情方面的体现?
  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可以说是多个“五百次回眸”的加减乘除,可一旦在一起了,却为了拥有对方而制造种种困境,锁住自己,还不让别人过活。“墨菲定律”说,你最担心的事情往往会发生。所以,你越是限制得紧,关系就越可能破裂。如果你对自己有自信,又何必搞一些杂七杂八的名目来,如果你对对方有自信,何不放开手,任风来雨来,你自笑中去,共撑一把伞?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1 10:26:56 | 只看该作者
  我相信一个人处于一个生理发育,转变的时期是最敏感的。这个敏感的时期应该称为青春吧。
  我一直觉得金瓶梅比红楼梦要好看的多。也一直认为情和欲是分不开的。
  一个社会对情欲的压抑要是到了不健康,病态的地步,势必会出现反弹,金瓶梅那个时代就是女性最受压迫的时代,那时候女子可以为了一座贞洁牌坊守寡一辈子甚至送命。凡事必有两面吧。
  我的朋友说很他们要找人上床很容易,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爱好短浅,只有难,才会有渴望,有盼望,有期待,所以到最后有珍惜。没有情只有欲望只是单一的。
  
  我不懂男人为什么看A片,A片只有上床和下床两个动作,通过刺激得到满足后就是虚无感吧。他们不会快乐。法国有部电影名字叫做做爱后动物感伤,精神和肉体是不能分开的吧。柏拉图中说人本身就是被撕裂成两半的就如同亚当和夏娃。就是在不断寻找另一半的过程。这个故事应该是向着肉体的欲的吧。
  
  飨宴当中有一个故事,一个诗人很优秀因为做了首 诗得到很多人的夸奖,有一个喜欢她的人出来抱着他表示她可以付出她的肉体,诗人说,我不会为了肉体而出卖我的精神的。可见肉体和精神还是精神更得人心的。
  
  很多欲望都是发泄自己,委屈自己,达到一某一个状态应该是彼此的完成,而不是谁占了谁的便宜所可以衡量的吧。
  
  
  我并不觉得一些读了好的名牌大学甚至出国的人知识分数更高的人就越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反而要特别小心,因为那些生活的难题,考试都没有考,都不在这些分数里。
  
  还是得对爱情保有希望,才不会堕落到欲望刺激中,不然和动物有什么两样,人和动物的截然不同,动物完全是因为传宗接代主宰者不是自己,是自然,可是人可以分开,人可以判断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可以控制发生不发生。不就是精神层面么,很多人担心谈情的结果是欲的泛滥,我想不然,情反而是欲升华出来的状态。
  
  我想凡事都有一体两面,难才是幸福的开始,容易不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太容易会造成不珍惜,这是人生的真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8-3 12:39:06 | 只看该作者
  
  蒋勋是美学大师,读他的文字都很有美感和画面感,也会加入很多艺术的东西,画作文学有些不是很感兴趣;个人认为信仰那一段讲的较精彩,因为自己正处在这个阶段很迷茫。爱情欲是感兴趣的话题,读每个人对它的看法很有意思。其他的内容没怎么仔细看。
  
  书摘:
  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处于这种脆弱的状态中;试想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你沉浮于无边的海洋中,从你眼前飘过的任何一根小草,你都会想去抓它
  我们希望这些无助的人,能真正找到让自己生长出力量的信仰。但是,因为他无助,所以急切,因为急切,所以乱抓,而使得原有的某些健康的信仰,扭曲到另一个方向去。
  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开始有信仰,让他信服,让他知道头顶之上有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做引导,会让他学会谦卑,对于他日后的成长,会有正面影响。
  信仰里面最可贵的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己有多贪心,有多赖皮,有多恐惧。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颗不可替代的石榴,我常常问自己身上背负的那个石榴是什么?我也会害怕,当幻想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大时,有一天我就没法面对真相了。
  
  在曼谷转机的时候,我就看看免税商场,看看世界各国往来的人,看看那些匆忙、拥挤、充满了期待欲望的脸,或者刚刚跟亲人告别哀伤的脸,或者等着要更亲人见面喜悦的脸。很奇怪,这种心境的从容,会让你在这么多事物当中,变成一面安静的镜子,就是映照,就是不着痕迹;不会被有赏的面容干扰,也不会被喜悦的面容干扰,就是看到物象在过去。
  ------这一段很有画面感,我就想这样静静的坐在城市的一隅,看着这个城市和属于这个城市的人的各种行为,表情,自己则像不属于这个空间。在这一刻脱离了对这个社会的角色,心会变得很平静,很释放。可能是一种逃避,逃避到了一个孤独的自我的空间里,就有了暂时的安宁和放松。
  ------我又想到机场,几年前那个机场他对我恋恋不舍,我却不以为然,应该是自己站在城外,所以看得通透他的依恋,自己却无法回应这种感情。然而转转悠悠,却变成他可以头也不回的上飞机,我却在出口盯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陷进去的时候就什么都看不清了,认定的感情竟然丝毫不怀疑,看不到他的改变,看不到他的犹豫。不能再想了,不想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一想就会越想越多越苦涩,我知道自己还没有放不下。有时候会有报复的心理,想在他面前展现最好的一面 让他后悔,其实最好的结局是什么都不想 没有怨恨,没有报复的快感,没有苦涩,如果什么都不在乎了,就说明过去了。
  ------希望多年以后回忆这段感情,还记得很久以前某一天在车站他眷恋的眼神,就够了。
  
  我想如果因为跟一个人结婚而变得庸俗,或者对方变得庸俗,我真的会觉得厌烦。
  -------我一直觉得在爱人面前不需要掩饰,但即使是真是的自我,也不能变的庸俗,生活让人变的庸俗,是生活扼杀的爱情。
  
  真正能限制爱情的方法,就是彻底拿掉限制,让对方海阔天空,而你,相信自己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量,你的爱,你的才华,你的宽容,都是让对方离不开的原因,甚至你故意让他出去,他都不想跑,这真的是需要智慧。
  在现实中,哀伤很难忍得住,嫉妒很难平复下来,怒气很难克制,可当你回归到大自然,回到宇宙,更大的空间里,你会觉得爱情真的不是生命的唯一,在爱情最大的哀愁中,你还是要忍着眼泪坐公交车去上课、上班,你还是要工作,还是要面对生活中,除了爱情之外,所有繁复的事情。
  你必须要度过这个哀伤,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让自己领悟:爱情不是生命的唯一,你要携带者这个哀伤继续生活,并且更重要的,继续爱人。
  停留在哀伤的时刻是没有意义的事,当你能够度过这个哀伤,并且从哀伤中领悟到一些事情,哀伤才有意义。
  每个人生命里爱的支点要多一点,支点就是你所依靠、你的爱赖以支撑的对象。
  爱和智慧是随着年龄一起在滋长的,爱也会因为智慧越来越饱满。
  
  孤独面对生命关卡
  做爱后动物伤感,性交之后会有一个忧郁期,其实就是一种空虚的感觉。可是如果加入一些精神性的东西,假设在性高潮之后,两人拥抱或是双手紧握,感觉对方的存在跟体温,在那一刹那会感觉到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一种情感的饱满。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8-4 08:51:46 | 只看该作者
  「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这句话刚刚看觉得一般,在后来越品越是。。经典啊。。
  
  蒋勋先生估计很喜欢释迦牟尼,,这让还看佛学的我很多地方看不懂啊。。。先生和我想象的一样喜欢欣赏庄子。
  
  独立自由之精神嘛。果然是一代老知识分子的士人风骨。看重教育的方式,提倡人文教育。周国平先生说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发掘人的天赋的艺术。蒋勋说教育本身就是对人的关心,教育不是在教书,事实上在做一份救人的工作。
  
  都是牛人。。。这些观点都让我觉得很美。
  
  老师是一项太神圣的职业。希望所有园丁都做好自己的工作。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4:25 , Processed in 0.0942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