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光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2:3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炎热的午后,妹妹幸子四岁的女儿在姐姐聪子家被杀害,葬身于后院凌霄花之下。炫目的白色阳光开始照亮姐妹两个家庭不为人知的关系。每个人内心的阴暗让事情不可掌控,冲击人性底线的事实逐渐撕裂了整个家族…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75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6 12:15:1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对连城三纪彦的好感完全来自《一朵桔梗花》,那是我看过最为惊艳的一本推理小说,其文字之温柔华美,其案件布局之缜密曲折,在忧伤密布的情绪氛围中将一次次死亡的原因娓娓道来,充满了对人性的窥探。相对于数个短篇合集的《一朵桔梗花》,长篇小说《白光》则有更充足的空间来完成对一场谋杀的布控和解构,而这个过程,对人性的探究则走的更谨慎更细致一些。
      
          但并未有任何无关痛痒的废话充斥其中,连城三纪彦的文字尽管细腻精致却并不滥用,对情绪的把控和引导也力求克制,他用隐喻描写情绪,但并不煽情,用人性作为行为的动机,但并不提前评判善恶,所以,尽管当最后出乎意料的真相呈现在读者面前时,许多人早已跃过对谜团的释然,开始反思形成这一结果的深层原因。
      
          《白光》在故事的进入上有着很精彩的“前戏”,也像一个有着极高专业素养的游泳运动员,在岸边做完准备动作之后,才陡然跃入水面的。而水面的平静被打破之后,则立刻充满了角力和对抗,刚刚还闲散的线索被赛道内的人牵着奋勇向前,翻起浪花,像一束白光在眼前晃动,刚要追踪轨迹,故事早一个惊艳的翻转,再次向前了。
      
          因此在这种氛围下,《白光》的出场人物便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所以加上多年前过世的两个妻子和一个女儿,总共也才十来个人,非要出场的,也尽量被边缘化,成为遥相观望的观众,到最后,还留在纸面上与案件有着直接关系的角色,则只剩下六人。“不杀了那个孩子,一切都将变得无法控制!”那个炎热的午后,后院凌霄花树下死去的小女孩成为比赛的一声哨响。
      
          六个人几乎是同时出发的,带着对既往的回忆,一点点将日常生活阐释成情绪丰沛的故事,且毫不隐藏杀机,他们也在对方的故事中出现,就像每一场比赛一样,每次回忆除了自己双臂挥舞,一定还有对手在竭力追赶,杀机变成动力,所以故事一直都是前进着的,每一次潜下再浮出水面,都前行甚远,但就在读者以为接近答案时,这些选手都摸了一下池边翻身又游了回来。
      
          要知道,很多文辞幽美的故事是无法营造紧张氛围的,但连城三纪彦却能用文字向故事施加压力,在一次次接近真相的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动机一点点展示了出来,那也是人性得以展示的过程,充满痛苦和压抑。在连城三纪彦的笔下,人性是一个无法探究的黑洞,即使把最惨烈的死亡丢进去,也会无迹可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1 17:06:36 | 只看该作者
      本书评无泄,涉及剧情的内容都是开场没多久作者就交代给读者的。
      
      这是本有着一定程度意外性和连续逆转的社会派作品。
      
      如果你是从凶手是否难猜来衡量侦探小说的意外性,建议放弃此书。
      
      如果你是从作案手段的精妙度或诡计的想象力来衡量侦探小说的精彩度,建议放弃此书。
      
      如果你看过连城的一朵桔梗花,认为连城拿手的是动机上的难猜以及动机上的逆转,那你又错了,这本恰好不是。
      
      《白光》采用的是“伪全知视角”,所有涉案的登场角色,只要还是个活人,作者就对其展开无不详尽的心理描写,甚至屡屡通过无限接近全知视角的心理描写来直接告诉读者XX不是凶手,XX也不是凶手。
      那么,who(凶手)/how(诡计)/why(动机)三大推理小说的悬念都不成立,《白光》凭借什么来制造意外性和连续逆转呢?——这就是以往很多读者,尤其是一些入门读者非常鄙视的“帮凶”问题了。认识过一个推迷,他衡量一部小说好不好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能有帮凶或共犯”,他说“有帮凶的凶手不是好凶手”。但这本书的意外性,恰恰好就是在于非常不好猜的帮凶。由于近似全知的写法,人物心理几乎全部暴露给读者,用排除法——心理活动中没有出现“我不是凶手”、“人不是我杀的”、“我很想知道究竟是谁做的”字样的人只有两个,再加上不在场证明就瞬间知道谁是凶手了。但读者同时也知道凶手一个人是不成的,一定有帮凶在,那么帮凶是谁,其动机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手法,就是意外性和逆转的看点了。
      
      《白光》写的最赞的是对内心世界的邪恶面的剖析,由于它的悬念、意外性、逆转完全不依赖于凶手、手段、动机,所以作者可以肆无忌惮地把人物的各种灵魂切开来,展示给读者看看它们究竟是黑色的还是红色的。之前我一直以为死者的母亲幸子以及其情夫(无泄,作者开场就告诉读者了的)是类似《fate stay night》里的言峰绮礼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看到别人的痛苦与不幸才会感受到莫大的幸福感的角色,但看到后面,才发现这两人的邪恶指数已经突破天际,远远不是言峰绮礼比得了的。言峰绮礼与幸子及其情夫比一比灵魂,还是显得“太纯真”了。不过越到后面,黑历史挖出来的越多,就如同ACG名言“粉毛切开都是黑”一样,连城像老虚一样,会毫不犹豫黑掉可能讨读者喜欢的角色的。
      
      五项全能:
      情节&节奏:73(展开较慢)
      诡计&谜团:66(不在场证明可有可无)
      推理&解答:75(中规中矩的推理)
      意外&逆转:85(中等偏上的程度,不过由于类型罕见,可酌情加分)
      文笔&人设:96(连城的文笔和人物刻画是真的没什么可以挑刺的)
      总评:395
      结论:一流中
      
      个人觉得这本可以排到一流上,不过五项全能展现的是综合实力,《白光》优点虽然极优,但不得不说,偏科太重是无法回避的硬伤。
      
      ---------------------------------------------------------------------------
      此外,鲁迅也写过同名作品《白光》,收录在《呐喊》里。而且巧合的是,连城和鲁迅的《白光》都是通过伪全知视角进行全人物详尽的心理刻画,并由此来揭示人性里面最丑恶、最荒唐的一面。
      如果说喜欢的话,个人觉得鲁迅的《白光》更好看。因为鲁迅那则故事非常紧凑,通篇没有累赘的字句,即使是写意识流,也一样振聋发聩,断然不会让读者瞌睡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3 18:01:26 | 只看该作者
      自从看完桔梗花,就一直在留意有没有连城小说的其他译本,然后就看到了这本。其实一直不太喜欢新星出的日文小说译本,不过这次的倒是很不错,因为是林新生翻的~~~故事、人物阴暗压抑,充斥小说始终的恶意、宿命情绪,和夜行观览车差不多,虽然两者故事全然不同。不过,比起观览车里远藤家隐隐出现的改善迹象,这一家子是没有转机了,连佳代都是帮凶...好黑暗的小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9 05:22:19 | 只看该作者
      SCAU评测组评测员 revolution+
      
      【书名】:白光
      【作者】:连成三纪彦
      【流派】:社会
      【出版时间】:中文简体 2012-6
      
      
      【看点】
      [布局]:超强的布局,只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杀人案,没诡计,没逆转,只有人性网中的挣脱不出的重重伤痛。
      [社会性]:里面不同角色反映了不同问题,战后伤痕,父子情,姐妹情,婚姻,爱情观等等,复杂的人际交织出一幅社会网。
      [结局震撼性]:震撼、好震撼……不同于《嫌疑人X》或《恶意》的那种,即使去到最尾你抑郁的心情也得不到舒张。
      [文笔/翻译]:一如既往的强大,妙笔生花就是这样感觉?意识流运用得很好,很带感。看得出翻译的水准也不赖,繁复的写法欠缺了点流畅,却令使氛围缭绕在读者心中。连成的功力真心强大。
      
      【私人阅读分享】
           比《告白》更早的告白体,从一个个视觉展开,每个人对于同一件凶杀案都衍生出不同观感,同时连成强劲的细节和心理刻画,立即令人能理解那个人做了什么和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做。每个人都独白几次,层层深入,层次分明。开头和结尾的两部分使用了意识流的描写就让人印象深刻。本来是很简单的一宗案件,却编织成一个复杂多变的网。
      文章中的死者,从一个个人物角度展开,通过其他人物的想法,形象跃然纸上,所以直到最后的段落,那种孤独而成熟的说话,才令人动容和感慨。为不泄底,我已经不能说太多,因为无诡计所以其实我的评论也没啥落脚点。全篇靠人物关系而展开,就连人物关系说得多,也会影响最后观感。我只能说从一个4岁女孩的死,引发的家庭大地震,接连探入阴暗的人心,推向人性恶的深渊,深不见底。
      题目称之为白光,其实文中也多处提及到夏日午后明亮刺目的白光,但我想白光的另一个含义是,各种复杂的颜色最后融合才成为了这种“白”光的吧。至纯的女孩,混杂的各人,强烈的对比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心灵。
      
      【推荐阅读】
      《一朵桔梗花》《鼠之夜》《蜜》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0 13:56:17 | 只看该作者
      横尸家中的稚女,罹患阿尔斯海默症的老人,看似简单却纠结着错综复杂的人情的案件,大约读到四分之一处时一时手欠翻到倒数几页,虽只是匆匆一瞥却也看到了诸如“假扮”之类的词句,太过类似的设置不禁令人怀疑是不是另一本《红手指》,POV视角却给给简单的故事带来出乎意料的破朔迷离,不断重复的“推理——颠覆”,多重逆转之后一步步步入绝望,冰冷到底,中途唯一令人有些许安慰的“爱情”最后发现不过是用自欺欺人裹挟着自私自利的大笑话。
      
      生活在往事的阴霾中处心积虑预备以罪恶斩断罪恶的爷爷;
      沉溺在不伦尤其是与小姨子的不伦中无法自拔的姐夫;
      用妹夫虚幻的爱意麻痹被丈夫屡屡出轨的背叛带来的伤痛的姐姐;
      像宿命一样记恨表妹甚至萌发了少儿特有的恶的女儿;
      对姐姐充满竞争意识又自觉相形见绌只能游戏人生赢得一些荒诞污秽的快感的妹妹;
      忍受着游走在绿叶丛中的妻子并从自我压抑中获得精神享受的妹夫…
      
      混乱不堪纠葛不断的病态家庭,像因果,像轮回,悲剧不断上演。
      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却不约而同的选择带起假面伪装丑陋,以牺牲一个孩子去换取片刻的安宁,这个家庭里唯一无辜的,或许只有带着原罪的已是冤魂的直子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7 17:23:40 | 只看该作者
      乖巧安静的四岁小姑娘,被杀害的四岁的直子,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母亲周围的人都不希望自己再活着,貌合神离的姐妹,生活在伪装之下的家庭成员,对已经发生的婚外情视而不见,累积的压力,对别人拥有之物的羡慕和嫉妒,大人犯下的错误竟然让孩子承担,这样的家庭真是扭曲的可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17 23:34:14 | 只看该作者
      “不断切换的人物视点,大段的人物心理独白与对往事的追忆,无处不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会让你想起谁?人性扭曲凑佳苗!但是你还是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这本书与凑佳苗作品的不同,这里缺乏那种标志性的凛冽的恶意。连城三纪彦依然是连城三纪彦,他的恶意如同温软的淤泥,浓稠而致命。
      这本书的情节发展模式就是不断的纠正人物之间的感情关系,说起来就是这种感觉:
      “她不爱我”
      “别开玩笑了,我怎么会爱他”
      “我知道的,她爱的是他”
      “他一直喜欢我,我也一样”
      “呵呵,是什么让你产生了他喜欢的是你的错觉的?”
      “其实,我真正爱的只有你”
      “あんたなんか、大嫌い。”
      就这样每个人心中淤积的恶意,一点一点的渗出来,最终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埋葬了直子。
      直子可怜吗?大概吧。不过她自从生下来那一刻,就背负了过于沉重的罪,也许那罪比死更可怕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8-19 03:21:45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这本书,感觉看了一本佛教的,教育因果的佛教故事,不仅猜测,作者是有宗教信仰的的。
          心理描写的很微妙,扣紧人心,像看电影版得,《罗生门》。
          每个人都是看起来善良和平常的人,都只能看到自己的眼睛照亮的东西,世界那末大,余下那末多的黑暗。
          一件事件的发生,有那么多的偶然,如同蝴蝶效应。
          为什么看完这书,我拿它比喻了那么多别的理论呢。
          发生这样悲惨的事,这书里没有描写悲伤和难过,只是让我有一种发愁的感觉,这些人以后的人生要怎样度过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8-21 11:51:17 | 只看该作者
      看连城的书,始于《一朵桔梗花》,内容我都记不清了,却很清楚看完后,出了两分钟冷汗,长嘘了一口气。
      
      想起最近看了东野圭吾系列的连续剧,设计虽然诡异,拖沓的情节却让我不得不一直快进看下去,好在也不影响观影效果。
      
      日本人说话很慢,一句话能表达的意思,中国话寥寥几个词就表达了,他们又喜欢“诶”,“诶”的反问的不停,好像很难马上理解对方说的话,让人干着急。
      
      奇怪的是,这样的民族却有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或许正如我家那位说的,因为他们总是有种要灭亡的危机感,因为他的地利环境,随时应对地震,资源要靠他国;也因为他历史上的战败,原子弹的梦魇。
      
      日本特别著名的哥斯拉,其出生就是因为原子弹震动了海底,摇醒了沉睡着的怪兽,日本人制造这样的动画给孩子,就是一种源自深层次的恐惧和担忧。
      
      很多情感说不出口,只能用文字或者高精尖技术做为另一种表达方式代为宣泄。
      
      连城的书,将此种闷骚的情感发挥到极致,扑天盖地的向你袭来,想用盖子盖上,都如丝如烟,将你缠绕。
      
      《白光》是同类小说中写的最好的,看过《红手指》,《理由》,《天使在消失》,虽然都是大家的手笔,但是没有太多的悬疑做底色,单纯用细腻的情感打造一个堕落的世界,很容易hold不住,或是漏洞百出,或是乏善可陈,或是草草收尾。
      
      这类对文笔和情感的大考,实在是需要中气十足的长跑选手,老辣的笔锋,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编排,难,太难。
      
      说点题外话,今天是9.18, 早上的警钟虽然敲响,但是没有听到的不仅是远在郊区的我,也有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日本,心魔谁都有,怎么控制他,或者怎么表达他,连城早就告诉我们了,请看《白光》。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5 07:44 , Processed in 0.0415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