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读写丛话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2:2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介绍如何欣赏诗、如何学写诗。大胆写诗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打破拘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问是否合于破题、承题的传统;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不问是否离有大力的时风太远; 三是讲作法,有时难免触及用心和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717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5 10:55:4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想写旧体诗词的人,看看是有些好处的
  
  中行先生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应该就是在所谓“幽微的情意”这个概念上面,基于这个概念而提出的怎么读、怎么写,其中方法,应当可供初学者借鉴。
  
  读,应该读哪些,这是最主要的。
  
  推崇的还应当是唐以及唐以前的,质朴、自然的风格,如老先生强烈推荐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确实好。
  
  写,所谓“凑合”,“借力”等等方法,只有自己去体会。
  
  不过,毕竟是很多年前写的,有些东西需要更新。比如,说起诗社,老先生说怕是找不到那么多的志同道合者,未料到今日的网络已经方便快捷地集合同道。
  
  还有,老先生自有老先生的倔强,比如,用韵,坚持应当用平水韵,反对新韵;比如,坚持应当用古语文言,要有古意。估计老先生对李子之类的创新是不会感冒的。此类问题,也是争论的问题,无标准答案。我以为,倒不如宽容待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31 19:19:3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年乱七八糟看了一点诗词丛话、选本甚至囧话。当我看到某些年轻人歪嘴和尚念经一样的“诗话”,曲解古人作品甚至人格的“大作”都能够热卖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不花巧不炒作、文字浅显而循序渐进的作品是多么难能可贵。
  
  这本书便是这样的作品,许多道理和入门方法都深入浅出——然而还是不难看出作者对古典文化(这四个字最近也一样被歪嘴和尚或者书生们念烂了)的尊重……还有一些变通。看了先生的推介,一心想去知道更多。非常感激能和这样的作品结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8 01:51:56 | 只看该作者
  张先生说,诗词用以发幽微的情意。而我仅仅借这两个字,写些微读后的感受,惜无法用诗词表达。
  
  这本《诗词读写从话》,是看第二遍才算勉强看完的。第一遍卡在古今音,和格律的地方,就觉得太难而看不下去了。
  
  这个长假,陪父母亲之余,也许是性情也更沉静了,悠悠笃笃地,慢慢也竟算看完了,虽然离读写的境界还十万八千里,好歹于诗词知了个大概,也算大收获之一。
  
  像张先生所言,诗词并且柴米油盐为生活必需,而要在这些不必需上下功夫也好,消磨掉一些闲时间也罢,总也要有恰当的态度和节奏配合。早先是一时兴起,急急地就想了解吟诗作对的技巧,这一急,遇着难处便过不去了,而其实格律,押韵,还都是小的难处,大则在坚持不懈的勤。而当时却不能领会,只是将书当作资料、工具来翻。
  
  闲话了许多,好歹也写两句正经的评论。
  
  作为读写诗词的“工具书”,大约并不算是最详尽的,或许只得三星。然而,作为诗词读写的入门读物,要而不繁,提要钩玄。在“技”方面:押韵、平仄、格律、变通、对偶,条分缕析,讲解得深入浅出。在“法”方面:读则宜选哪些书目,步骤如何;写则又如何起步、如何进步,也尽完备,而实在可以依言行事,非常具有操作性。
  
  然而,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作为一本读写诗词的指导书,尽管张先生自己说“这本书的目的微乎其微,不是培养诗人和诗论家,而是让活动于街头巷尾的一般人,如果有幽微的情感,也可以利用这神州的敝帚,或读或写,取得或多或少的境界化。”,但这只是他的自谦。
  
  至少对于我来说,获得感受深的,不只在了解了平水韵和格律,而是对于诗词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尽管并不见得是完全的赞同。比如关于事、理是否可以入诗,历来说法不一,整体而言张先生是持否定的意见的;而我以为只要熔于情,事、理也未尝不可入诗。
  对于用古音还是今音,何处严,何处宽;对于选诗选词,张先生也都有自己的见解。总得是偏向保守,然而他言之有理、有据,读者可以不同意,却不能不佩服。
  
  尽管是入门的读物,却可见张先生治学的严谨,推荐的书目,详细到出版社;某朝某代应重点看何人的作品,其作品中的重点又应在何处,而原因又是什么,都一一给出详尽的说明和解释。这只是举一个小例,整本书从头至尾都以这种精神和治学的原则贯穿,正如张先生自己所言“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 不晓得现在以这种精神治学的还有几人?而在这一点上,评星级是不足以突出其境界之深的。
  
  然而,我在评的时候,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给五星,而只给了四星。这却不是书或者人本身的问题,只是自己的偏见罢了。这里也闲话一下。像钱穆先生说的,看书要看到书背后的人,而从这本书里,如果要概括张先生,除了“治学严谨”之外,“谦卑”是我最深的印象。字里行间,可以清楚看到张先生深受王静安的影响,然而两人的文风迥异。
  
  张先生的“谦卑”,从上文的自序里也能看到,而全书的用语、用词,无不保持这种风格,留有余地,批评时多用“总是不大应该”之类的婉曲之辞。固然学者大多自谦,而我总觉得张先生自谦太过,隐隐总透出一种沉郁遁世之感,不是我所欣赏的。而看张先生的简介,知有文革下放的经历,又要说一些不合适的话,这样的“革命”对人的精神的摧残迫害真是非常可怕。以上感受均无凭据,属个人的偏见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9 21:29 , Processed in 0.1598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