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贪食纪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不知不觉,写美食专栏这件事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做跟食物打交道的事情,其实真的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的小事,在最寂寞的时候要坚持下去,在最热闹的时候更要坚持下去。——殳俏。继《吃,吃的笑》之后,“美食工作者”殳俏,再度集结美食专栏,开启《贪食纪》三部曲:寻味 / 索材 / 乱谈,关于美食的“微不足道”,总是说不尽、聊不完的。

作者简介
  殳俏,1980年出生于上海,作家、食评人,史学硕士。曾出版美食文集《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吃,吃的笑》、《元气糖》等,翻译意大利作家艾柯文集《带着鲑鱼去旅行》,小说《双食记》被改编为电影。为《三联生活周刊》、《周末画报》、《Time Out 北京》、《时尚旅游》、《纽约时报》Science Times中文版等媒体撰写专栏。亦是美食公益项目“悦食中国”的创始人。

最新书评    共 2 条

Neptun     这两天一直在看殳俏 的《贪食纪》。全是关于美食的描写,不同于其他美食记的是,《贪食纪》融入了人和食物平等的感情,以及对食材之间调和融合的美味的感知。其中一篇《闷蛋与泡饭》是由日本电影《茶泡饭的滋味》引发的关于朴实淡泊的泡饭文。于是,读论文找参考文献的“发散法”被我用到这里:又花了两个小时把这部电影看了。    看电影之前,我的大脑就迅速搜索定位什么时候在哪里和谁吃过茶泡饭。结果是,和老太太在小仓车站吃过两次鯛鱼茶泡饭。在我的印象里,茶泡饭是独身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不光是因为它简便管饱,我更觉得这种朴实淡泊的食物更适宜一个人慢慢独享,甚至,在享用的时候最好不要有任何语言或声音来打搅。在我第二次去小仓单独跟老太太用餐的时候,她向我极力推荐了这款鯛鱼茶泡饭,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带着对老太太百分百的信任点了它。茶泡饭上来,我直呼惊艳,切的薄薄的鯛鱼片精神抖擞的躺在米饭上,拨点芥末到上面,慢慢倒入滚烫的煎茶,盖上盖子。开始了美妙而充满希望的等待,约三分钟后打开碗盖,鯛鱼片的颜色已泛白,直觉告诉我,应该有5~6成熟了。扒拉一口下肚,鯛鱼片鲜软嫩滑,米饭粒粒温软鲜香。因放了芥末进去,鯛鱼的香味就更来得直接扑鼻。隔着香气,老太太依旧耐心且尖锐的指出我的毛病,然后是由浅入深的说教,中心思想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深沉鼓励。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说过的一段话:“我觉得你以后做多文化共生的研究不错,因为你是一个懂得包容和接纳的人。就拿食物来说,你虽然有自己的喜好,可是敢于尝试没吃过的东西且懂得品味。我想这皆是多亏了你从小吃了不少家人花工夫和时间做的饭的缘故。”这不是一段夸我的话,只是单纯的表达了老太太自己的看法而已,而对当时刚换了研究课题的我,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自此,每当阅读文献或者写东西毫无头绪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老太太跟我说的这段话。当然,还有那一碗引人深思的鯛鱼茶泡饭。    再说1952年拍的《茶泡饭的滋味》这部电影,茂吉被妙子称作闷蛋,因为他话少,他的生活单调无趣,抽的是“朝日”牌廉价烟,出行火车都是买三等座。可是妙子的生活精致高端洋气,尤其她讨厌茶泡饭,觉得那是穷人吃的东西,太不上档次,而且坐惯了火车一等座,由奢再也入不了简。放在60年后的今天,我觉得他们的婚姻就快走不下去了。不知道他们的出身是否门当户对,按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平面上,何谈幸福。茂吉被派到乌拉圭公干,送行的机场依然没能看到外出旅游归来的妙子的身影。我暗暗想,就这样也好,默默分开对谁都是解脱不是吗。哪知道飞机出故障,飞出两个小时后又返回。茂吉返家,刚好从神户旅行回来的妙子也回来了。已是深夜,俩人不忍心喊保姆起来做饭,一起下厨房捣腾吃的。这一幕看得我心头一热。厨房是个温暖惹人爱的地方。吉本芭娜娜有本小说就叫《厨房》。具体情节已模糊,只记得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她说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夫妻共同下厨是否意味着恩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些已经不重要,似乎厨房是个可以让人心头变柔软的地方,茂吉和妙子在厨房化解了一切误会得到了对方的谅解。如你我所料,他们一起吃了茶泡饭。妙子在表达了自己对茂吉的理解后,哭得很厉害,至此,茂吉应该也明白了妙子对他朴实而淡泊的爱,犹如一碗茶泡饭。    我的表叔刘老师是一位社会学方面的副教授。他虽然不研究恋爱婚姻家庭,可他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仍然铭记于心:“恋爱就是练习怎么去爱一个人”。他拿自己做案例曾为我分析过两个人的相处之道。当时的我悟出来的就是:在否定对方前要试着去理解。就像不要在没吃茶泡饭的时候断定它不好吃。现在的我更相信爱一个人是技术活,没修炼好这门技术,不敢去爱,至于怎么个修炼法,我也不知道。说白了就是保持距离,互不受伤。不过这样,会很容易错过一碗茶泡饭的美味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00:27
韵韵轩     读《三联生活周刊》,认识了殳俏这个特别的名字,被她的美食文字吸引,拜读了她的新书《贪食纪》。第一次读这种以美食为主题的散文随笔,感觉轻松愉快而温馨。忙碌一整天,照顾好全家人的饮食起居,窗外朔风簌簌,屋内暖暖灯光,躲在被窝里,读几篇《贪食纪》,那熨贴心灵的文字,仿佛春风抚上脸颊,清泉流淌心间。    很多人有这样的记忆,“隔着厚厚的玻璃瓶壁,牛奶是冰凉的,瓶身上结着微粒般的一群小冰珠,揭开纸板的瓶盖,上面是一层厚厚的奶油,舔一舔,是非常清新的甜味,没有任何故作香醇的做作的浓厚感。”殳俏用朴素温暖的文字引领读者穿越记忆的隧道,去寻找那些若隐若现的味道在记忆深处的契合。    我极少吃西餐,在有限的记忆里,正如殳俏所写,西餐馆里眼花缭乱的菜单布满陷阱。殳俏写到:若不愿屈服,就直接去西班牙餐馆。每次胡乱尝试七八种,不讲食材贵贱,不论荤素搭配,不理营养平衡,只看个人喜好。可是赏味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勇于在西餐桌上亮出自己的真性情。餐厅越来越成为一个炫耀身份地位品位的地方,西餐厅尤其如此,早已不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单纯享用喜欢食物的地方。    殳俏作为一位美食文化专业工作者,对西方饮食文化研究颇深,在书中为我们呈现出极具特色的西方传统经典菜肴。她不是食材程序的罗列,而是充满情趣的清新浪漫。写日本是世界上少有以纤细之心灵对待油炸的民族。“日本式油炸,不是视食物为大妈,欲遮盖其体态为其穿外套,而是视食物为含苞待放的少女,要凸显而为其曼笼轻纱”。    读《贪食纪》,殳俏对日本美食文化充满感情,字里行间也感染着读者,感动于日本这个民族对待食物的态度。日本的季节限定,用细腻的心思精密划分四季不同的味道。不论贵贱,只要是在某个时间段中达到最完美状态的事物,都能拥有自己期间限定的精彩舞台。从柚子到草莓,从樱花到梅花。相比我们的反季节蔬菜瓜果,模糊了四季的概念,品种丰富却失去了应有的甜美味道。殳俏感慨,相比较人类征服大自然,还是让大自然的美来征服我们更好些。寿司是我的最爱,曾以为寿司在日本就如同我们街头的油条麻圆。实则寿司是日本人心中的至味,普通日本人更不是每天都可以随意吃到。    殳俏喜欢在文学作品中搜寻美食记忆。如《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火车美食之旅、左拉《小酒馆》中的蔬菜牛肉浓汤、《傲慢与偏见》中英国淑女的吃喝手册,还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笔下的俄国菜。而19世纪的法国文人如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大多数是吃货。    殳俏谈与美食有关的一切,她将馆子分为:环境可怕但食物美味的苍蝇馆子;内外兼修的美丽馆子;环境食物都糟糕透顶的不知所云馆子。对杭州“遗园”就餐的大段描写,让读者心驰神往。美景美食美丽心情。空气清灵、炊烟袅袅,翠竹幽柏,雨后彩虹。为读者营造出人间仙境。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如此易得的美丽,你且要善于去发现去感受。    从殳俏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她到过不少国家,她对中外美食文化的态度是和谐的。她喜欢日本的美食文化,但是对自家的泡饭、狮子头也情深款款。“越是好吃的菜,越是脏的厨房”。殳俏清新淡雅的文字常常流露出深刻的哲理:“敢于坦承自己贫穷的人,反而最容易得到幸福。”“与好的食物相遇好似与人相遇,冷暖自知,咸淡自尝。”    《贪食纪》是这样一本书:看过一遍放下,待到心浮气躁时,拿出来再看一遍,随时可以平复内心的焦躁,保持心思的澄澈宁静。哦,关键是让味蕾绽放,烦恼的事一股脑抛到九霄云外。     详情 发表于 2013-8-10 00:5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5 13:31 , Processed in 0.23043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