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 0
|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
最新书评 共 7 条
Renzol
看完最后一案,才懂得悲剧系列的真正含义,它们不仅是被害者的悲剧,更是凶手乃至侦探本身的悲剧。X中的杀戮为了复仇;Y中的孩童凶手本身即是个天生注定要消失的悲剧;Z中的阿龙.道为了生命苦苦挣扎却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悄然而逝,终于,最后的高潮在侦探本身。许多人好像把雷恩先生的犯罪视为“正派”的牺牲,但为了一份手稿杀人真的值得吗?哪怕它是莎士比亚的,哪怕它能揭开一个天大的秘密。在这里我看到了人心中的那条是非界限被逾越的”轻易性“和坚守它的重要性。
当你在边缘游走,做出违背道德,基本规则的时候,你要知道其实你再也无法回头,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
其实杀人不是我觉得最痛惜的地方,对马代斯科尔的暴力行为才是我事后回想觉得最心惊胆战的部分,那么亲切高尚的哲瑞.雷恩会做出这样的事,到底在他心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此书的腰封是我唯一一次觉得所言不虚的。不管怎样,怀揣着难以言喻的心情,我们总会满怀叹息留下眼泪。因为在热爱”探险“的人心中,侦探们永远是”我们认识的,世界上最好的,最富有人性的人,我们都欠你们良多。“
详情
科學怪
此案的凶手,在很早很早,甚至在得到信件之前,就做出杀人取信件的举动,其预判能力让人费解。因为那时尚未见到保安先生,亦未听到威廉 · 赛德拉的阐述,显然他也根本不知道炸药的事,这位地球从古到今绝对是最棘手的凶手,如何能在笼罩案件之雾还如此浓厚,所有人都还刚刚开始推理的时候就采取了那惊人的措施,同时也算是为保存历史文物作出伟大牺牲。
整理之后,或许也没有办法拼凑成功凶手的思考路线。
故事的顺序是:
1.哈姆内特绑架威廉,哈姆内特埋下炸药;
2.凶手潜入阿莱博士的家,控制了管家。
3.凶手从管家处获得钥匙,进门,乃是第一声铃铛。
4.威廉苦思之后,还是将藏信件之处告诉了兄弟(这件事或许发生得更早)。
5.哈姆内特在某个时候赶到了阿莱博士的家中,决定取出信件销毁。(这是本案的一个争论热点,他完全可以等待炸药爆炸,亦是第二声铃铛。)
6.凶手大刀阔斧破坏整间屋子也没有找到信件,他藏了起来(或走到了屋子的别处)。
7.哈姆内特进屋后大吃一惊,赶忙去查看信件(或按照原计划取信件销毁)。
8.凶手看到了如上事实,为了保下信件,砍向凶手。
9.犯罪后的离开,门上的铃铛第三次响起。
但是疑问就接连出现:凶手为何要到那屋子中?凶手怎知屋中有他要的东西?想这个问题:刀斧手的乱砍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完成了,那时的证据甚至都还不充分,他为何能完成那样比常人能提前数日的犯罪?目前可能的解释或许是 他可能是根据下面这些线索来猜的,应该没有办法做到完备。
1..双胞胎哥哥哈姆内特迫切不择手段要得到信件(他在案件早期得出阿莱博士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的结论)。
2.那个密码是莎士比亚的签名。
3.那本1599年版本的封皮被隔开了,其中若要藏物,势必是一张较薄的文件。
4.文件如果有签名的联想,得出那可能是一张信件。
5.如果双胞胎哥哥想要迫切获得文件,也没有必要使用犯罪那么严厉的手段。可以以后再通过各种方法获得。
6.说明莎士比亚的信件的存在势必让哈姆内特非常着急,他必须快速获得这些信件,不让它们落到别人手中。
7.莎士比亚的信对哈姆内特构成某种威胁。
至此,他并不知道哈姆内特要毁掉信,也不知道所谓哈姆内特的祖先是杀害莎士比亚的凶手云云。
但他知道为了历史文物的保存的以及莎士比亚的传承,他作为一个莎士比亚演员必须保护这信件,他必须赶快采取行动,开始他或许只是凭借头脑狂热想要冲入屋子寻找信件罢了。但他在那屋子里根本找不到那个信件,直到哈姆内特来到屋子,取出信件想要烧掉它。凶手情急之下用斧头砍掉他的手臂,保下了信件,随机又在搏斗中不得已重伤或杀死了哈姆内特。
这大概就是故事隐藏的一切事情,我亲爱的华生。
详情
dolphi
混蛋!太震撼了好吗?!
最开始没怎么在意封面上的副标题——《一五九九年的悲剧》 看到最后一节的时候突然领悟过来。
奎因的悲剧四部曲 X的悲剧 Y的悲剧 Z的悲剧 加上这本1599的悲剧 到此就完美谢幕了 T T
(虽然前三部我只看了Y的那本而已...)
可能是自己喜欢反转剧的原因 就是喜欢这种到最后冲击力很强的结局
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比如《白夜行》再比如这本...
所以我总是觉得伟大的人 一定要以一种决绝的英雄姿态退场 这才是真正的完美
相比起来 福尔摩斯的谢幕真的没有雷恩的告别那么动人心魄
T T 还是那句话 太震撼了好吗?!
故事还是20世纪欧美古典推理的风格 不像后期日本开始发展的本格推理那样喜欢把每个案件都描写的很花哨 就是一种让人读起来觉得平平淡淡的风格 但是情节发展又百转千回的扣人心弦
我还是喜欢这类朴素的故事 就像柯南道尔和阿加莎一样
其实案件不难 包括其中出现的密码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
喜欢读故事的同时自己做推理的人很容易能把线索连起来猜出案件大概的形状
况且越往后看线索越多 就越能接近真相
但是真正震撼的就是整本书最后那100字不到的情节啊啊啊啊!
怎么都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发展 好残酷的事实啊啊 简直就有一种晴天霹雳的感觉 T T
(我这算是剧透了么?!)
看完以后恍恍惚惚就想起另一个人了——达摩石神!
太伟大了...
我现在只想去弄清一个事情:雷恩是什么时候看穿真相的?
详情
德盛全
终于看完了有最优秀推理小说系列之称的悲剧系列了。哲瑞雷恩这位莎士比亚老演员的形象通过这四部小说生动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不喜欢雷恩这个人, 但却不可否认奎因通过这四部小说完整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曾经看到一个书评,说悲剧系列完成了雷恩从神到人的转变过程,在看完这部小说之后,我十分赞同这个看法。在X中,作者最突出表现的就是雷恩的睿智,他的优秀,在看完X最后的推理过程之后,我对其颇有惊为天人的感觉。在Y中,虽然雷恩的睿智仍很突出,但是更加让我印象深刻的无疑是雷恩在面对真相时的犹豫不决,当结尾暗示雷恩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罪案的时候,雷恩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经跳出了一般侦探的范畴。当故事进行到Z的时候,奎因对雷恩人的一面刻画地更加突出,即使拥有超人一等的智慧,但雷恩终究是食柴米油盐,会苍老、最后也会死去的凡人。即使大多数读者对Z颇有微词,但绝不能就轻易否定Z对完善雷恩这个人的重要意义。雷恩在面对自己犯错时所作的自责与无奈,让雷恩其人鲜活地呈现在读者们面前。在看最后一案之前,我已经无意中得知雷恩会在最后一案中死去,但是我万万想不到雷恩会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当看完全书时才明白为什么书中所有事情发生所围绕的中心会是莎士比亚的一封书信。这位饰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戏剧的老演员,恐怕只有在为了保护他所挚爱的莎士比亚的遗物的时候,才能铤而走险,不惜从一名受人敬仰的绅士、智者走向成为一个罪犯的道路吧。
不可否认最后一案并不是一个正统的本格推理小说,前期的情节也相对缺乏吸引力,但是我无法不给这部作品5颗星,因为这部作品是雷恩的最后一幕,更是整个悲剧系列的终焉。我在此写下这段文字,向雷恩表达我的敬意!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3 11:42 , Processed in 0.438384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