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诗鉴赏辞典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7:4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诗鉴赏辞典》旨在介绍唐诗之精华。它搜集了一百九十多位诗人的一千余篇作品,出自大家、名家之手,流传万口的名篇,固然都在网罗之列;同时,也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5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12-4 09:50:13 | 只看该作者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独笠翁,独钓寒江雪
      
      华灯一城梦,明月百年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12-4 09:50:14 | 只看该作者
      上 香山
      
      
      
      香山我来了,这是属于谁的香山啊?我憎恶我心情闲适得时候有很多人。秋雨似雾,终于没有什么人打扰我了。我讨厌霸占着香山的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夺走了我最爱的人。所以看不到红的地方我不会去。马车滴滴答答地载着我在曲曲折折的小路行走,我靠在车璧上,脚晃来晃去,有红的地方会让我感到心安,我并不怕迷路,因为我已经不在乎。
      
      
      
      渐渐地我能看到的各个颜色的伞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但是周围的红却越来越浓了。我想起昨晚我对她说我憎恶夺走香山的城市,她说,这样未免对它来说不公平。可是,当一个人已经什么都无法去憎恶的时候,他的憎恶,即使是盲目的,也应该是可以原谅的吧。
      
      
      
      我的香山,我的红。我只悄悄地来,然后看你一眼,然后离开。给我一霎那,看你一眼,给我一辈子,送我离开。
      
      
      
      只有在看着你的时候,我觉得我才与生联系在一起,此外的时间,我不过是在耻辱、凶残、悲伤、枯槁的生涯尽头,于死亡之中微弱地抗拒着死罢了。
      
      
      
      川端康成先生说:植物的命运和人的命运相似,这是一切抒情诗的永恒主题。因此我宠爱所有的植物,宠爱所有植物的灵魂——花朵。如果它们的灵魂也有高低的话,那么红就是它们的最高的境界。我宠爱环绕在你身边的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如果这也算爱情诗的话,那只能说我的宠爱的顽固。可惜秋雨如雾袭来,我明白花非花,雾非雾。漫山的红只不过是霜叶,即使它是如此的红,红到能滴出血来一样。
      
      开到荼蘼花事了,花事了。
      
      
      
      
      
      
      下 新嫁娘
      
      
      
      你可以叫我杜牧。
      
      我发觉你很少叫我的名字,就像我也很少称呼你的名字一样。也许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改也改不了了。
      
      我在湖州,但你已经是新嫁娘。
      
      我躺在湖州的近海的沙滩上,天空中的日光浴云,纠缠不开。那断片一样的回忆夹杂在瀚海潮声里汹涌而来。
      
      睁开眼睛的时候,那么多的容颜,但没有一个会是属于你的。但我觉得消失在过去的时光里的红仿佛复苏过来流进我的体内。本来破碎衰竭的心灵就分辨不清过去、现在,未来的差别。
      
      你是新嫁娘,你有无与伦比的红。
      
      红到荼蘼容颜了,容颜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12-4 09:50:15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是只收录原作,
      诗人大致生平
      难字,关键字,典故的注释
      扫除阅读理解障碍
      
      至于诗的美好和意境
      让大家自己吟哦体会
      但是好像去掉鉴赏文章
      就不好叫鉴赏辞典了
      
      
      晕,评论还要凑字数
      多少废话才不算短啊不算短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12-4 09:50:16 | 只看该作者
           我自认为是比较擅长体味诗歌之美的,但这个体味的开始却是在高一时候美丽的下午,手持这本鉴赏辞典,趴在桌子上开始的。
          那时的我正为自身的境况困扰,身在一个理科班,所见到的智商高超的同学让我深深受挫,我开始明白世上有真正聪明的人,只是以前我没怎么接触过。我开始寻找自己的优于他人的地方,最后我发现自己比他们更加富于感受、体味美的能力,这念头原本来自一次作文的成功,但最终在现实中不断确认,我的确对文学之美尤其是古典诗词的美的感悟超出我的同学,这也决定了高二时候转投文科班。
           既然发现自己的长处,我便不自觉地向这方向发展,这本唐诗鉴赏辞典就是最初帮助我的。我办过一张借书卡,在满是武侠、玄幻的书架上找到这本唐诗鉴赏,然后埋头课桌,满怀热情地读了两周,这两周就是我的古诗入门。
            不得不说,人从事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很有热情,效率也很高,两周时间里,我基本看完这本鉴赏辞典,不时沉迷以至于有废寝忘食的地步。那两周我的脑海时时是诗歌,我观看世界时,时时欲以诗意赋予,于是我常常目光注视校园的草木,在光影动静中,将自身体悟事业诗意灌注其中,也许有点疯了,但我的确由此开始对世界进行诗意地观看,古诗之美在我的观看中复活于我的脑海。
            学习诗歌,主要不在于学习诗歌相关的知识,而在于感悟诗歌的美,并将这美深深化为自身对世界的观赏,这就是要把诗歌的美从其文字中复活于现实生命,这才是真正的得到诗歌的神意。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12-4 09:50:17 | 只看该作者
      書聖王右軍的這段話、似乎也是引用他人的說法。
      『世說·規箴』京房與漢元帝共論,因問帝:「幽、厲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國之君各賢其臣,豈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將恐今之視古,亦猶後之視今也。」
      讀古書,最不喜歡看今人的評價。錢穆先生曾在國史大綱中說過一段,原文已忘,大意是要懷謙敬之心讀歷史,不要以為現在是有史以來的頂峰時期,而今天的「史家」卻往往反其言而行之。
      這本書,給它四星,衹因選的是千古好詩,並不是後面的鑑賞之辭有多深刻,後人的鑑賞,衹可得一星。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12-4 09:50:1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追小时代,你看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大家蒙被子看匪我思存,你却在阳台上大摇大摆的看什么唐诗鉴赏词典.你让我觉得你整个人像是从历史书里倒出来的."同学对我的经典评价让我哭笑不得.并非刻意做作.他们看的书其实我都看.饶雪漫,安妮宝贝,看情节不察语言一晚上可以翻掉好几本.他们的青春校园言情不写实,唐诗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也不写实.只是在前者中找不到我要的情怀.
      
      一个做事并不泾渭分明的姑娘,却将读诗这件事划分得格外重要.每天9点结束晚自习,室友回来或是要补作业或是要挑灯夜读青春小说或是要打电话分享一天喜乐.卧室给他们占满了,我就选择阳台.我们在3楼,阳台敞开,对着门外青山和一校灯火,照着一轮明月和万古哲思,每日一首的诵读.
      
      我看得最多的是王维的诗句.喜欢那份从容和淡定.每一字每一句都好似闲言碎语,每一篇每一章都有说不出的美丽和深沉.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随聚随分的清欢.
      春风吹解带,明月照弹琴.是万物为我的佛老心境.
      愿君多采拮,此物最相思.说思念愁如此清明.
      
      其次爱的就是杜牧,李白,商隐,杜甫.还有千古绝唱,一支独秀的<<春江花月夜>>,在诗史上只有只言片语的感动,如<<金缕衣>>……
      
      词是名妓的谈唱,诗是行者的游吟.我喜欢诗胜过词.喜欢它的力度,干脆凝练,朗朗上口.
      
      之所以只给<<唐鉴>>打了四星是厌恶那些评论解析.跟我们做的语文考题一样,每一篇诗定是思乡,报国,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主题.总觉得读唐诗该是我的每个细胞在呼吸,前人留下的诗篇不该在政治化书面化的评鉴中定性,而该杂在那些与唐诗一起度过的夜晚,那与唐诗一起苦尽甘来的功名年岁里,让我们用人生去读懂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12-4 09:50:19 | 只看该作者
          稍微对中文有点爱好的就不得不看这一系列。我爸上学时就存下这么一本,以前总是因为厚所以才翻,觉得翻一下就有文化。。。。
        后来,上中学为了填空题。。。。
        上大学了,原来是书目必读啊。。。唐宋文学更是期末考试必考之内容——诗词分析。我们只好把老师的师祖,霍松林先生的文章原封不动的抄上去。老师惊了,但是怎么办,霍先生的文字是权威啊,只好给分,而且是高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12-4 09:50:20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看这书的时光,就集中在高二高三的语文早读。
      
      高二时,老师是力荐还是逼着全班要买,已经不记得了。总之要是只是自己在书店碰着,是绝对不会下手买的。那时的自己,一来没兴趣,二来没功底。大雅之物,心生畏惧。
      
      理科班,每星期的六个早上会被分割成3天语文,3天英语。每个早晨记忆中不到40分钟,布满着背成语背多音字背必背课文。
      然后接下来一天中的时间会科学合理地被数学化学物理一哄而上,亦或是文科的惯常作业。
      
      好像在那每周不到60分钟的阅读时间里,完全每首诗都看完的诗人只有李商隐,其他就是拣些经典名篇,李白杜甫白居易,或是周汝昌这样认得的名家写的评论读一读,再要不就是八卦地找出鱼玄机花蕊夫人这样的八卦女性的生平和诗作,满足一下一个高中女生的八卦欲和自我探寻。
      
      真的已经想不起老师为什么要求大家都要买了,浑浑噩噩也就随大流买了本。印象中好像是说跟应试有关。但现在再回头看,无论如何也知道和应试无关。应试的书多着了,何必买这一本,扯得太远又太厚的呢。反倒是良苦用心,一下子明白了。
      
      最爱读的还是李义山。当然也是因为只有他的诗是看齐的。看完评论才知道李白靠天分,杜甫靠勤奋。所以后世多只能学杜甫。(小时候只模糊觉得这两个人的名字,跟清华北大一样,是放在哪里都粘住不放的固定搭配。)摩诘的诗,隐隐是觉得好,但又隐隐,知道以自己的水平,并不能真的说清哪里好。
      
      如此诸类。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看着它,似乎是永远看不完的。或许明白,竖在自己面前的,简直是一部辞海。古文功底总是不够好,而时间总是不够,心又总是太散。
      它太宏大,我太浅薄。
      
      应试的岁月一过,好像更是凝固在那里,不知道哪一天才会继续翻起。总希望哪一天可以重新翻起,真真正正看完。但日子纷纷扰扰,事儿吵吵闹闹,永远不知道哪一天会到底是哪一天。
      
      
      自己的成长轨迹,不过是三四岁的时候,被要求背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初中的时候,被逼着要记好默好唐诗中那些最最经典与精华的诗篇,然后高中,也糊里糊涂不明就里的随着全班买下这本经典的唐诗鉴赏。
      在太早的年龄,碰上太多太好的东西。
      文学或电影或音乐或艺术。
      
      无数的中国的孩子都是这样成长的吧。
      
      悟不着想不通的,也是要硬生生地被逼着塞到肚子里,也不管等到多久才能消化。
      
      大学后,有天晚上没事推开一个选修课教室的后门,睡觉的睡觉,写作业的写作业,抬头一看,是放着经典《大河之舞》,笑了。突然不知道这是自由的硕果,还是自由的悲哀。
      
      其实我有点怀念,初中时被逼着要背完长恨歌琵琶行,或是高中时,遇到开无聊集会,班里的人都会人手一册拿着本书去阅读。
      那些美好的事物,即使你不能完全理解,也会被催着尝试着去尊重或倾听。
      这些事儿。
      
      原来人生走着走着,没有人会在后面催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12-4 09:50:2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可以带着走天涯的书!
      
      大学四年,我从家里扛到学校;研究生一年,我从国内扛到国外;人生一世,我希望从现在扛到未来~~
      
      这真的是一本好厚好厚的书,厚的我每次扛它的时候都会有一点小小的心理挣扎,只是这挣扎越来越微弱,到最后我已经彻底败给了它,说是带着它走天涯,倒不如说是跟着它走天涯~
      
      如果有一天我流落荒岛,我希望我会带着它~~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7 03:55 , Processed in 0.0457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