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0
|
天使之耳 |
最新书评 共 3 条
樂人
长话短说。
总结一下作者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1、不能闯红灯。2、变道要打转向灯。3、不能跟车太近。4、行人不能乱穿马路。5、请礼让新手驾驶员。6、不能乱停车。7、更不能占道乱停车。8、行车中不要向车窗外扔杂物。9、不能无证驾驶。10、各国家之间的驾驶习惯不同需区别对待。
少见的描写交通事故的推理短篇,读起来却意外的精彩。东野大叔一贯强大的讲故事的能力,结合他流畅易读的文字功底,再配上悬念重生的交通事故案件,并保留了东野最擅长的结尾处的逆转,整本书可以说是质量上乘,值得一读。特别要称颂的是,东野作品中一向被人诟病的“故事性太强,而推理太弱”的缺点,在本书中,由于几个社会派推理短篇依稀有被“松本清张”附身的意味,而显得瑕不掩瑜。
当然,一篇篇单独拿出来仔细分析的话,作品水准还是能分高下:《天使之耳》四星半,《危险的新手》四星,《请通过》四星,《分隔岛》三星半,《镜中》二星半,《别乱丢》二星。综合三星半,但是算上阅读时的愉快体验,最终给出四星。
ps:这次总算没有黑东野大叔了。
详情
二力
天使之耳是01年此书再版后的名字
用来形容第一个短篇里那位坐在汽车后座的盲人姑娘
这六个短篇都和交通事故有关
第一篇是天使之耳 事故双方责任如何判定 因为一方的司机已经死亡 而后座的妹妹用自己超于常人的听力试图证明哥哥的无辜
而当一切都将结束的时候 担当的警察 却意外发现妹妹掩盖的真相 双方在半夜都闯了红灯
东野在书中 有时会塑造一种柔弱的女性的形象 让人在阅读过程中 情不自禁地对“弱者”产生了一种怜惜之情
然后 再让这些女性爆发出坚强的一面
第二个分割岛的故事也是如此 交通事故中死去的司机的遗孀正是负责的一位警察高中暗恋的对象
于是警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终于查出了一些端倪 责任方很可能是一位因去便利店而非法停车的人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 警方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案件上
于是这位遗孀开始了自己的推理 警察陶醉在借盯梢而和初恋情人(单方面的暗恋)相聚的时光中
而最后 那位嫌疑人 实际上是因为去捡高跟鞋而导致了事故发生 因为行人是弱势的一方 而不需受到任何判罚
这位也和警察谈起自己高中时期叛逆的遗孀 终于爆发了 指责警察和以前一样无用...
最后 她选择自己复仇 让自己被那位嫌疑人的车撞上
如果恶意揣测下 或许那位遗孀早就知道 负责警察的小暗恋 半利用他查明事故的原因
(我一直觉得如果暗恋的人 和你有日常接触的话 不可能不察觉到
有多少人认为自己能隐藏爱慕的眼神 可惜人不是机器 你设想的自己和你在生活中真实表露出来的往往不太一样)
在东野自己对于恶女的理解里 他应该不认为这是一种恶的表现 而是女性运用自身的一些特质 无可厚非地让对方为她付出一些
不要得罪女人 是我 对第三篇 危险的新手 的唯一感想
故事的开始 其实有点恶劣 因不满于前车速度过慢 或是因为无聊而生出想要戏弄前面新手的情绪 而恶意追逐 导致对方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了
但是 这件简单的交通事故 因为种种线索 和一件儿童失踪可能被害的案件联系在了一起
这位逃逸的司机 陷入了重重麻烦之中 而一切警方查出的证据 都是那位新手女性 为了报复而制造出来的
虽然一开始觉得是这位司机不对 可是他遭受的惩罚似乎过重了一点
感觉强或者弱的一方 实际上在相互转化着...
这篇年代久远 如果是现在就完全不可能了 只是因为相同的血型就判断是失踪女童的血迹 太武断了
请通过是一个悲哀的复仇故事 路边停车和很多巧合造成了一个家庭的毁灭
有一个基本正确的推断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找你商量事情,开头说 我朋友 ,那么多半是他自己,如果说是我朋友的朋友,那么就是他的朋友了
这种因为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做出了一些稍稍违法规则的事的人 实在很常见
从作者再版的文章里感觉 可能是为了表达一个漫不经心的小错误 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而写了这个短篇
但从推理的角度而言 这种把事件的相关人员聚在一起的困境 很容易让人有恐慌和危机感
其实我觉得 如果真正要报复的话 让那对情侣一直在别墅 一直处于被杀的恐慌中 可能更有效些
别乱丢 是根据作者自身的遭遇而产生的灵感
用一个最常见的 和你讨论杀某人的计划而实际目标就是杀你的 套路里
这篇比较温馨 因为作者给了一个让读者最喜闻乐见的结局 有情人还是在一起 没有因为伤病而分开
而冥冥之中 似乎有命运的操纵 让凶手因为之前的错而被绳之于法
不过 觉得还是因为写作的年代原因 不在场证明 不是很经得起得推敲
当然 作者好像本身并没有花太多笔墨在这个计划杀人上 只有个大概轮廓
镜中的故事很简单 推理也很容易 觉得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能察觉“真相”的一篇
很多推理故事里 都有那么些让人辛酸的内幕 为了荣誉 集体 家族 自尊而犯罪的故事层出不穷
这篇中 选手 教练 警察 也是为了集体和体育荣誉 心照不宣 将错就错地解决了这次交通事故
个人对这个理由 没什么很深的感受
当然可能不光是东亚这边 很多地方都有那种大人物 或是对社会在某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一些错误或是犯罪就能被忽略的情绪
很多刑侦剧里 也总有这种冲突 例如 某医生杀人 但是他不被捕的话 就能救更多人之类的情节
所以 不免又恶意揣测下 难道只是因为交通事故显得更像是不那么恶劣的犯罪 而放过了那位体育选手吗
这好像又和整本书 让人对交通事故更加重视 的态度 背道而驰了
当然 小说就是小说 不是宣传真善美的
详情
Mumu
出于个人原因,我对交通事故这个主题有特别的兴趣,所以对《天使之耳》倍感期待,结果也没让我失望,可说是我喜欢的那种平淡中见尖锐的良心之作。《天使之耳》这个名字在读之前大概会一头雾水吧,还是原来的《交通警察之夜》更直接,不过其实并不是每篇都有交警出面。所谓良心,就是意识到在血肉之躯和钢铁之车的碰撞中,不管责任在谁,吃亏的永远都是血肉。不论开车、骑车或步行,遵守交规都是先为己再为人,不需要高尚的理由,只要想想自己和身边儿人的安全——惜命不是胆小鬼,有这个觉悟就行。
开篇就小惊艳,难怪会以此为书名。深夜两辆车在十字路口相撞,一辆坐着一对儿情侣,一辆坐着一对儿兄妹,开车的哥哥身亡,妹妹作为己方的惟一目击者却是个盲人,但她超乎寻常的听力为车祸做出了精确到秒的证明。天平似乎向兄妹一方倾斜了,能够真相大白令我感动不已,不由得感叹的确是天使之耳啊。可是收笔却来了个看似轻描淡写的逆转,虽然可能不会改变事故的处理结果,可正是因此才让我体会到所谓腋下流汗的寒意。我不由得再次感叹,作者跟女性有仇啊?接下来的《分隔岛》和《危险的新手》也是,前者描写了一个决绝的女遗属,后者又让我有流汗的冲动……一定要小心东野笔下的女性,脑子不好使的大概都变成了尸体,活着的通常都是厉害角色……
《请通过》讲了一个复仇的故事,我不知道为了那个程度的罪行,值不值得进行杀人的报复,所以也许复仇者从一开始就是以惩戒为目的,终究还是下不了手吧。重点或许并不是这个差点儿成为案件的故事有怎样的真相,而是对路边儿违规停车的警示吧。关于这点,作者在附录里这样写道:
路边停车恐怕是最多人犯过的违规行为吧。因为有很多时候都无法取缔,驾驶人的犯罪意识也很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还有人会自我辩护说:“即使我把车子停在这里,也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然而实际上,路边停车真的是个大麻烦,有时候甚至会关乎人命。所以,我就写了《请通过》。关于这部作品,有位读者在网路留言板上写:“那名主角太奇怪了,那种人一定也会在路边停车。”这名读者因为主角对路边停车的愤怒而感到生气,真是让人受不了耶。
我也不能理解那个读者。喜欢这篇主要是因为我对这个行为的特殊关注,简直可说是到了bt的程度吧?我家住临街的楼,街道原本很窄,又有公交通行,高峰期堵车严重,可是多年前拓宽后,堵车状况并未好转太多,直接也可说主要原因就是,拓宽后的马路变成了便利停车场。街道两旁自行车道的位置永远停着一排汽车,相当于根本没拓宽嘛!更夸张的是,公安局就在路边儿,他们的车也大大咧咧地停着,所以一般轿车就更理直气壮了。就连我家楼下很有限的空地儿也总是被几辆车填满,自行车推不出去是常有的事儿,我的特殊关照就是贯彻当年跟《元元说话》学来的砖头策略。
早期我还煞有介事地在往放在引擎盖儿上的砖头下压一封“恐吓信”,写上诸如“下次砖头就不是放这儿了”之类的威胁,后来连写都懒得写了,直接上砖头,有点儿自知之名的人都会懂的……身为一个骑车人,我对自行车道被汽车占据绝对完全无法接受,血肉之躯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路边儿随时可能打开的弹簧一样力道的驾驶室门儿和马路上飞驰而过的大小车辆之间,试试看你就知道有多危险了。
《别乱丢》以前就读过,从里面设计的不在场证明似乎能看出日后《湖边凶杀案》的一些雏形,不过没想到飞车弃物这个由头居然来自作者的倒霉遭遇……末篇《镜中》留下一个未必符合每个人的道德准则却令我略感欣慰的结局,可也正因如此,我难免生出“如果汤川也能对石神将计就计该有多好”的念头……但是案件性质完全不同,我的立场也没这么好说话。即使是对《镜中》,我也还是更想要揭露真相,可惜结案在先,结果无法改变了吧。
说到这儿想到《新参者》日剧第7话,一个刑警的儿子无照骑摩托被抓,因为父亲的缘故被交警放了一马,可是这个孩子却对父亲倍感失望,赌气地出去飙车结果丧命。刑警从此每年都要在两个日子祭拜儿子,一个当然是真正的祭日,一个是他帮儿子疏通关系消除违规记录的那天——就是那天,他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实际上那个孩子之所以会生父亲的气,是因为他从小崇拜父亲立志也要当刑警,可是好像关心工作胜过儿子的父亲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心情,在他利用关系“帮”儿子的同时,也伤害了孩子心中父亲那正直的形象。法理人情这种常常对立的东西,无奈多是单选题,把我看哭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我自己和周围的人并没怎么受到过交通事故的直接影响,可能因为开车的人本来就少吧……不过越是这样,才越是马路上的弱者。所以我有一个习惯,每天回家在楼下看见父母的自行车好好地停在那儿才放下心来。真正作为乘客遇到车祸只有一次,挺严重的三车追尾,那种惊魂还真是旁观者无法比拟的,想哭又哭不出来,在惊吓和压抑之间挣扎,万幸无人受伤(我的脖子和肩膀都抻了--),但是车就很可怜了……初中时第一次亲见车祸,万幸是个月黑风高之夜,我连人脸都看不清,否则后果大概会更严重。即使如此,当时我也是魂飞魄散,结结实实从自行车上掉下来,后来边骑边哭回到家,受到相当严重的打击。差不多从那个时候起,我对车祸就特别敏感,不管是听到周围人讲他们周围人身上发生的,还是新闻里听来日渐骇人听闻的,我的反应都异常强烈。
这样性子的我,平时走路也爱跟汽车“较劲”,人行横道就一定要车礼让行人,常常为了一时意气冒被撞的风险,让父母很是担心。前些天,我终于得着机会对在人行横道前不肯慢行却因为前方堵车不得不正好停在斑马线上挡在我面前半开的车窗里的出租车司机说:“这是人行横道您就不能慢点儿啊?!”也许因为自知理亏加上有客人坐在副驾驶座,他畏缩地低下头一声不吭。窄窄的街道斑马线尽头的行人吃惊地看着我们……在我看来这就算一个小小的胜利吧,说不定下次那个司机会因为想起之前的尴尬而主动在人行横道前慢下来呢。有些权利,如果自己不争取,没人会帮你。
-------------------------------------------------------
“交通警察”系列创作秘辛档案——《天使之耳》附录
本书是在十年前发表的。由于这都是一些在周刊小说刊载的作品,所以真正执笔写作的时间,其实还要更早几年。到了现在,竟然还有人愿意重新出版这种书,连我都不得不说——真是世事难料呢。
相较之下,我比较记得当时的事。由于当时处于不管写很么都卖不好、不会受人称赞的状态,所以我反而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挑战了各式各样的领域。甚至还会一头热地寻找题材,而不好好去思考故事的构思。
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车子。我过去曾经在汽车零件公司担任工程师,所以和一般人比起来,我比较懂车子。然而,我却发现自己还没有利用这个题材写过小说。
说到车子,我想到的就是交通事故。我待的公司,是那种会严格追查员工的交通事故的公司。要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是也合情合理。毕竟会出车祸的员工做出来的商品,是无法制造出“安全”的形象的。
在职场会议的时候,经常会报告出最近那些员工发生了车祸。报告中不会说出员工的本名,不过由于会公开职场,所以那些员工还是会受到相当严厉的对待。报告的内容非常详细,会附上图解说明哪一条路上发生了什么状况。各个职场便基于这些资料,讨论驾驶人的行为有何疏失。因为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我记得与会的每一个人都很认真。
在写本系列的时候,当时的经验可说是发挥了很大的功效。另外,在执笔之前,我曾经对自己发誓,那就是“再怎么挤不出想法,也绝对不写肇事逃逸”。我想在本书中写的,是不管什么人都有可能“肇事”,因为我觉得“逃逸”绝对不是一个人该有的行为。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再来写写后者吧。
我第一篇写的是《分隔岛》。这个构思的基础是孩提时代,在我家附近发生的事故。一辆货车撞上了斑马线旁的墙壁。母亲告诉乐单纯的以为“事故=汽车的错”的我一件事。如果在这里写出内容的话,本作品的结局就会曝光了,不过我还是将母亲小声说出来的话写在这里吧——“那个太太是惯犯喔!”
在写完《天使之耳》的时候,我确信这个系列一定会成功。契机就在于负责处理交通事故的员警告诉我:在十字路口发生的事故,如果缺乏目击者证词,最难解出真相。虽然,我必须调查红绿灯的构造等平常不会想到的东西,不过一想到只有自己知道故事的结尾,我的眼前就浮现了读者惊讶的脸,这让我觉得很高兴。
各位有没有因为前方慢吞吞的车子而感到火大的时候呢?如果那辆车上面贴着新手的标志,各位会不会起了玩心、想要吓吓对方呢?有人一握住方向盘,人格就会随之改变。所以车子也有可能变成凶器。意识到其中危险性的,就是《危险的新手》。
路边停车恐怕是最多人犯过的违规行为吧。因为有很多时候都无法取缔,驾驶人的犯罪意识也很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还有人会自我辩护说:“即使我把车子停在这里,也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然而实际上,路边停车真的是个大麻烦,有时候甚至会关乎人命。所以,我就写了《请通过》。关于这部作品,有位读者在网路留言板上写:“那名主角太奇怪了,那种人一定也会在路边停车。”这名读者因为主角对路边停车的愤怒而感到生气,真是让人受不了耶。
一个烟屁股被人从车窗扔出来,这是经常可见的光景。人好像就只喜欢自己的周围干净,别人的空间怎么样都无所谓。马路边真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弃置物。以前,我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时候,曾经被前方车辆飞出来的“某个东西”打中过。那个时候只是车子的挡风玻璃裂开而已,不过一想到如果车窗是打开的,那个东西从窗户飞进来的话会怎么样,就让我觉得毛骨悚然。真的,请各位《别乱丢》。
《镜中》是一篇有趣的小品。本书似乎在某个因马拉松而出名的化学制造商田径队中形成了话题。据说在本作品中登场的三名女性跑者的角色设定,和那个田径队里面的三个人一样。由于写作品的时间在先,所以我并不是以她们为蓝本写的,真的只是巧合而已。
不过,这似乎让对方觉得有种亲切感,因此,那个田径队上的队员经常看我的书。那三个人中的其中一个,就是高桥尚子。①
这么回首一看,我不禁要感叹,当时的自己对于工作真的很认真。论小说技巧,应该比现在还好吧……不过我写作时的热忱,还是和那个时候一样,没有改变。
在习惯写小说的现今,经历大失败的危险性或许会更高吧。对了,人们不是常说吗?和贴着新手标志的时候比起来,当人觉得自己习惯开车的时候,发生车祸的几率更高。
请各位开车小心……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
东野圭吾
译注①:曾红极一时的马拉松选手。不仅三度刷新日本国内女子马拉松纪录,更于二〇〇〇年雪梨奥运夺下女子马拉松的金牌,并在二〇〇一年突破了世界纪录。
http://shawxx.spaces.live.com/Blog/cns!C75C78C8E80335DE!9616.entry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17:07 , Processed in 0.25821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