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 0
|
字谜杀人事件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骇人听
其实众所周知,岛田的大诡计基本给御手洗洁,社会性都给吉敷竹史。在这个人人都在讨论岛田流大诡计的今天,吉敷竹史仿佛有些黯淡无光。因为吉敷竹史系列逃不开一般社会派二奶小蜜傻老公这类的一般套路。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吉敷竹史系列中使用次数比较高的一个主题竟然是——黑暗的校园和教育制度的批判。
不妨罗列一下:
《Y之构造》
《展望塔上的杀人》(同名短篇)
《字谜杀人事件》
这三部作品可以称之为校园三部曲,分别批判了校园暴力、学生内心扭曲、教师为师不当三个不同的主题。
可别看只有三部······
正经的吉敷竹史系列一共只有16部,除去四部吉敷通子线,12部作品中有四分之一涉及校园,着实让人吃惊。
这次说的是《字谜杀人事件》这部小说。
总的评价:书很薄,200来页的样子,相比起不灌水,但是这么平淡的一条路走到黑倒也算是吉敷的风格。开篇根据一般套路就是案发现场,发现疑点,然后找出真凶。套路很平淡无奇,再加上一个一点也不岛田流的诡计,完全就是一部毫不出彩的作品。
但是很具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在于小说以一个中国大部分读者都接触不到的日本语法为线索,然后通过对于死者以及相关人员的塑造,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对于教育制度的批判。
具体点来说,死者在学生时代非常不幸的遇到了一位对于语法标准极端偏执的老师,然后因为语法遭到老师严厉惩罚之后,从此内心防线崩溃,或者说被老师给同化也没关系,反正自此之后也极端偏执于语法之中不可自拔。
长大之后,死者也因为这个小小的语法问题,与另一个死者展开了一场在我们读者(可以再加上吉敷竹史本人)眼中无聊透顶的大争论。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使用某语法是否是个高雅的问题(······)。最后,也正是因为偏执语法,死者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了凶手的牺牲品。
很让人毛骨悚然。
想想现实生活中,此种教育方式又岂是少见。教师心理扭曲,则影响学生,甚至犹如文中的老师一般甚至通过体罚学生来强制规范学生。最终确实,学生被改变了,不光在学习上,恐怕甚至内心上也改变了。老师的教育看似成功,实则是失败致极——第一,在学生心中根植下仇恨的魍魉或者如小说中根植偏执的人格,这直接对学生的未来人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第二,此时若没有人站出来行个公道,则怂恿了老师的暴行。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能够端正心态,不求你没有生活上的缺点,但是对于学生的伤害是绝对不可原谅。偏执的教师在现实中并不多见,但是偏执这一性格本身就要不得。教师偏执,则毁一班;校长偏执;则毁一校;领导(人)偏执,则……
再说说这个咬文嚼字。其实学生们心里都清楚,中国语文教育对于这类东西的严格程度不用多说,语文考试开篇那几道拼音、错字、病句之类的题目做的是有多痛苦。尤其是病句,其实每次做语文,笔者都不由自主想到这篇小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考试只不过犹如慢速杀心一般,逼你不得不去记忆一些痛苦的语法,而且还得说是毫无怨言。但这到底有什么用?我们说话写文章何必纠结在这种地方。远的不说,各位现在看到的这篇书评,笔者有自信能被人挑出无数个语法错误,但是也自信很少有读者会说看不懂。何谓语言,交流表情达意之用罢了。上升到文学高度也不过就是把话说得好听一点而已。纠结语法在笔者眼里完全就是无事生非,没事找事。
倒不是说语法不重要,但是过度拘泥语法这就是个错误。语法是主要因素,但绝非重要因素乃至决定因素。再加上如今网络语言、外域文化传入,中文语法坚守自我当真是坚守节操还是负隅顽抗,我相信很多人倾向于后者。文化光继承,不创新,笔者相信文明是不会进步的。笔者觉得,数百年后,我们所谓的“白话文”会变成后人所谓的“文言文”,再才应该是文化新陈代谢的正常节奏。其实按照如今这种对于新生语言的压制(例如,新语言的出现往往就会跳出一大堆专家学者嗤之以鼻破口大骂),笔者相信,我们的“白话文”永远都是“白话文”——因为教育部门大部分至今未曾接受各种新生语言,这就从教育层面上阻断了语言的创新。倒先别说抵御糟粕之类的话,糟粕是经受不住时间和实践考验的,只有敞开那封闭的胸怀,放开限制(当前所谓的神句神词大都是生活化的东西),只有走近群众才是真道理。不是接受一切,但是请务必给予机会。
说到这份上了,倒不如再扯的开一点。再说说这个语文阅读。记得曾经看过“语文阅读题原作者做自己的阅读题竟然不及格“的报道。这是一件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俗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到了出卷子的时候就成了“作者无意,出卷者有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被解释成了神来之笔,这是该说哭笑不得,还是说作者的造诣已经高到信笔涂鸦也是神作?!想想也知道了。出卷人的意志强加到了一篇文章之上,东抠抠,西找找,非得找点什么出来,这跟文字狱有何区别?只不过一个是杀头,一个是杀心。
详情
天使@
看到介绍时很好奇,真的会有因为语法分歧而偏激到杀人的案件吗?带着这份好奇阅读了本书。遇到去&化语法时,因为完全没有日语功底,所以实在不了解这个现象在日本的情况,但并不影响整本书的阅读。这本书越往后读越觉得心灵受到了震动。。。正如作者所说,谁才是悲剧的元凶。其中影射出的教育问题,家庭问题,老师学生的关系,丈夫妻子的关系,作者读者的关系,母亲孩子的关系无不引发我的思考。这真的是一本震撼心灵的推理小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吸引我的不仅仅是案情线索的跟进,真相的呼之欲出,享受的不仅仅是探索真相的乐趣,是对书中人物的爱恨交织,是对情节的意外感受,是对不公平现象自我现象偏激执拗情绪的感慨,是对人性的更真实的认识。。。
详情
白银那
也许从这部小说中,我终于知道了岛田庄司的魅力所在。他注重的不是法证,而是人心和社会现象。调查事情背后的故事就能知道他为什么杀人,他杀人之前的那些纠结,他杀人过程的心惊胆战,他杀人之后的如履薄冰。
至此我才发现,小说的魅力并不在于它的情节,而在于它对人物的塑造。是否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至关重要,情节再绚烂,没有人物来支撑都是徒劳。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经典之所以是经典,真的,关键就在人物。
在这篇中,死者G森恭子和小说家因幡沼耕作之间的那几封来信绝对是神来之比,从这封信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执拗所在,而且其讨论的日语现象也是令我获益不少。而我又进一步知道婚外情到底是多么伤人又伤己的事情。
在后记中,我也得知之前看的那部小说《寝台特急1/60秒》是岛田庄司的处女作,看来我对他太苛刻了,处女作而言,确实已经非常不错了!得知岛田庄司创造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吉敷竹史,还有一个是御手洗洁。前者是孤身作战,后者有一个伙伴,即懂他的人。
详情
水青
其实这本书看的好痛苦……难得吉敷竹史警官没有对着火车时刻表研究车次和时间,但是一大堆语法实在很让人头疼。特别是恭子和作家因为“去ら化”而通过书面文字进行辩论的时候,我深深觉得对不起我的日语老师啊……不过其实就内容而言,其实和字谜没有一毛钱关系……与其说《字谜杀人事件》不如说是《语法杀人事件》或者《“去ら化”语法杀人事件》比较妥帖吧。
就杀人手法来说,并没有什么出奇的,推理过程其实也不复杂。说穿了就是小三怀孕想扶正,正室为了保有既有生活和财产杀夫,然后嫁祸他人。但是就案件所牵连出的社会现象就挺有意思的。比如说“去ら化”语法问题,就吉敷竹史警官先生而言几乎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也有很人非常在意比如恭子、比如大竹老师。特别是恭子,仅仅是因为“去ら化”而和老师发生争辩,被大竹老师体罚甚至殴打,并由此导致了她悲剧人生的开始。仅仅因为一个语法问题,而发生这样的事情真的很不可思议,而且由于当时大竹老师的固执、校长的纵容、父亲的怯懦、母亲的强势,学校的高压、舆论的压力、同学的退缩等等因素最终导致了她反而对于“去ら化”近乎病态的执着。或许就像她的同学所说的:“如果因为一个错误的思想被打了,那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岂不是一文不值?”又比如说在警官先生调查的过程中当和外劳的交谈时,偏见点点滴滴地通过对话、神态动作体现了出来;又比如说对于明星近乎病态的迷恋;又比如说作家对于一夫一妻制的批判和对于家庭的背叛;以及全职太太对于家庭和丈夫的高度依赖性等等。警官先生对于这些进行了思考,却也没有办法得出什么结论。
不过,我倒是对于腰封上的一句话深有同感:我们总喜欢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18:18 , Processed in 0.40641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