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线的恶意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8:4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户川乱步奖精选:五十万年的死角,ISBN:9787538715361,作者:野泽尚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0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4 11:43:55 | 只看该作者
  《虚线的恶意》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和人性反思意义的小说,对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小说有推理小说中最为常见的死亡案件,但只是导火索和背景事件;有警察和他们的调查工作,但只是衬托,小说的焦点集中在某私营电视台的招牌节目和一位无论作风还是做法都颇受争议的女新闻从业人员身上。
  
  从一般的创作角度来看,作者往往对主人公抱持着某种同情,或至少是借探讨其所作所为所想来理解其处世逻辑,探讨人性的复杂幽深。不管是从自然本能的角度上,还是从社会道德的意义上,作者都尽量以客观(人类的本能和欲望)和发展(人文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态度诠释笔下的主人公,其意旨不仅在于对现实的重现,也是对人性和道德的一种拷问和前瞻性思考,以理解而又不失同情的基调来激发读者的思考。我想,大凡文学作品,都是脱离不了这种思想的。
  
  因此,这部小说给我一种独特的观感。小说的中心事件是探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形式的“报道伦理”,在其向社会大众反映真实、传播资讯和提供娱乐休闲的主功能之外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主观的真相”所可能给社会及大众带来的伤害。在表现“主观的真相”这一点上,作者的立意是明确的,即使是正统的历史著作,也何尝就代表完全客观的真相呢?确切地说,完全的客观真相根本就无法存在,在很多的时候,个人意志或者群体意志凌驾于真相之上,即使亲身参与,对于真相,人类的神经结构也往往采取部分的吸收。所以,毋宁说减低主观的成分是促进真相之真实含量的最积极措施。但在《虚线的恶意》中,作者不在这方面(或刻意不在这方面)尝试付出努力,而以一种袒护的消极态度来对主人公——远藤瑶子这个人物进行积极的美化,作者的立意一度让我很反感,这种反感让这个阅读过程变成了纯粹批判的过程。
  
  远藤瑶子是首都电视台事件检证节目的资深画面剪接师,事件检证节目是该电视台的招牌节目,拥有很高的收视率。该节目宗旨在于实时跟进社会当前热点事件的进展,给观众提供一个了解真相的窗口,从而借助社会舆论的强大作用,实现对某些事件的社会监督作用,促进正义之风的传播。节目的主旨是正面积极的。但在节目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所知的丑陋龌龊的一面。首先,节目的监制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小说一开头就叙述了这种缺陷:有时因为时间关系,节目素材由负责画面剪辑的远藤瑶子在播出前很短的时间内匆匆剪辑,未经审核直接在直播室里放送。其次,节目基本上都由远藤瑶子凭个人的意志独立制作,监制和讨论小组经常形同虚设,形成一个“圈内的旁观者”的畸形报道小组,节目所要反映的真相欠缺必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保障。这样富有广泛社会积极意义的节目,却产生于一个存在严重缺陷的报道制作机制,不论对于事件中的人,还是社会大众,都是极不负责任的。报道事件中的受害者麻生公彦谴责远藤瑶子的话揭露了电视台和远藤瑶子这种极不负责任、具有潜在公害性的报道作风:“那家电视台的那个节目,根本就没有负责人,全凭躲在地下室剪接影像的一个技术人员为所欲为,赶在节目播出前完成剪接,就这么播出来,根本就没有人事先检查过内容。你明白吗?一个没有受过记者基础教育的女剪接师,凭她当天的心情随意做出来的东西,就这么轻易的播出了。你说世界上有这么恐怖的事吗?那种女人的一根手指就能左右拍摄对象的生死,这种事你能相信吗?”
  
  在关于“副教授父女惨死事件”的报道中,远藤瑶子受自我判断的左右,在画面剪辑时弄虚作假,不料歪打正着,利用舆论压力逼出了真凶。虽然具有冷幽默的味道,但这样偏激的做法不免让人隐隐担忧。
  
  而在另一件时下大众关心的热点事件——吉村律师坠楼事件发生后,远藤瑶子接受某个神秘人物的私人委托,针对他提供的影像资料私自剪辑了画面报道在节目中播出,以暗喻的表现手法在电视受众心中形成先入为主的观点,将麻生公彦描述成杀害吉村律师的凶嫌。这件事中,作为指证证据的视频,其指证逻辑和真实性尚有待商榷,即使视频没有造假,也不能形成“麻生公彦即是杀害吉村律师的凶手”的直接证据,然而,节目的播出完全出自于远藤瑶子的主观判定,并在不经过审核的情况下在电视上向大众放送,这样导致的结果对麻生公彦来说是灾难性的。麻生公彦因此在公司遭到放逐、妻子也携子离开,事业与家庭顷刻间支离破碎。处在这样悲剧中的麻生公彦到电视台抗议,却遭到重重非难和推卸责任的狡辩,尤其是作为始作俑者的远藤瑶子对他非但没有丝毫愧疚,态度还非常倨傲,她为此事的辩解之词充分体现了一种无赖哲学:“我只是以现有的材料,将你描述成一个在吉村律师坠楼事件中,失态的露出笑容的诡异官员。对我来说,这就是真相。我根本不在乎什么需要佐证的客观真相。……真相由我来创造就行了。”并且,她不就事论事、不惜在同事面前以主观的臆想攻击麻生公彦,强调麻生是个“职场上不得志的职员……他妻子的离开、工作上被放逐是他自己的原因。”她甚至极为卑鄙地试图通过后来发生的另一起事件(即将造假的录像带委托给瑶子的春名死亡事件),单方面给麻生公彦安上莫须有的杀人动机,想以证实麻生公彦杀害了春名来证实之前不实报道的真实性,逃避对自己职业职责和道义职责的拷问,以维护自己在电视台的地位和工作。尽管这里面存在着一些误会因素,远藤瑶子不加调研单方面认为偷拍她私人生活的影像是麻生公彦为了泄愤所为,因此她以牙还牙潜入麻生公彦家里偷拍他并以在他面前展示偷拍结果的报复为乐。不管怎样,远藤瑶子的作风和做法都展示了这个人内心里的鄙陋不堪,其作为一名大众媒体工作人员(而且还是关键岗位的职员)的无视真实佐证、不在乎报导伦理,是远远不合格的,作为一个人,更是存在着非常恶劣的偏激思想。
  
  事实上,麻生公彦只是“一个善良老实,被人吃定的男人;在吉村的花言巧语下,被局内的派系斗争利用的男人;一个……被上司疏远的男人;被诱骗到偏僻且公休的餐厅,以致无法提出不在场证明的男人。在警局前忍不住对小女孩微笑的男人。失去工作与家庭的男人。在家庭坟场中痛苦挣扎,睡在久未洗涤的床铺上的男人。打算用电视讨回被电视伤害的名誉的男人。向那个将自己的笑容播映在电视上的女人,宣称那是爱的男人。把家庭相簿锯成四半,大概是在向家人告别的男人……麻生公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是这样的一个人而已。”这样的一个无辜的普通男人,因为一起“恶意误解”电视报导,从此在事业上一落千丈、妻离子散,还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偏激的女人偷拍自己私底下痛苦的表情为乐,在讨还公道时还遭其错手杀害……小说对麻生公彦的同情只有在他死后才有短短的宣泄。而对于远藤瑶子这个人物的处理,对于她在不管是职业上的失职还是道义上的失德这样明显的缺陷,却仍抱持着一种近乎同情的态度,以最后瑶子自己制作的最后一期事件检证节目“我如何成为一个凶手?”将对这个人物的拷问留给书中的电视观众和书外的读者。作者这种叙述基调的阴暗不同于道尾秀介和乙一给我的那种印象——后两者是带有极端臆想和个例色彩的超现实描绘——方式是隐晦的,所反映的却又极为现实,其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这种对远藤瑶子所抱持的同情并借用文字的感性力量来诱导读者同情心的处理方式,一度让我很反感。至于偷拍远藤瑶子私生活并将影像寄给她的人,原来是瑶子离异后跟着前夫的儿子,这件事给本书带来的悬念和在麻生公彦事件中的地位,真让人哭笑不得。
  
  《虚线的恶意》是第43届(1997年)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关于这部书的写作动机和主题,野泽尚说过:“我选定了主题:影像对大众心理的操作。在电视前的我,经常受到影像制造者的牵引,走向别的方向。于是我恍然发现,操作电视机前观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联系到小说叙述的悲剧,后来想想,其实作者或许是用这种特殊的笔法和情感蓄势所写出来的这部小说,来作为诠释书中所述悲剧的思想根源——所谓的“主观的真相”的一个实例吧。作为书中的大众,感受到电视传媒不负责任制造“主观的真相”给某些人带来的伤害,而作为读者,能够同样地感受到这本书一以贯之的“主观的真相”所带来的阅读不适。如若作者立意目的真是在此,那么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成功的。
  
  ——201009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7 21:00:55 | 只看该作者
  一切再加工的信息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加工者的立场。所以对于掌握话语权的记者、编辑、以及作为本书主角的剪辑师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如何去除加工过程中的恶意。
  
  又,单凭自己的判断便可扬善惩恶固然很爽,然而判断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很难承受的。所以现代社会要用层层束缚捆住独行侠的手脚,为的便是宁愿放走一千个罪犯,也不能误伤一个好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7 21:11:1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三届(1997年)《虚线的恶意》野泽尚
  
  宏观面:★★★★
  
  微观面:★★★★
  
  可行性:★★★★★
  
  诡计度:★★★
  
  综合得分: 4.5 分
  
  
  
  我给了这部作品 4.5的评价跟半落 一样的得分。这部作品不要说还是推理作品,连社会派都算不上。但如果作者的功力再深厚点,这部作品应该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觉得最后的收尾有点仓促。而且这部作品不是靠诡计来取胜的,所以 微观面还是要加强。对于其中一段,受害人 在家里面疯狂的用锯子 锯家庭相簿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人 生存的痛苦。 这应该是一部更加 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应该 更加注重表达,媒体化全球不只是带给人们对于事情本质的主观认知,还要附加上更浓厚的对于 全球化压力下 的人生存的探讨。
  
  
  
  如此的视角,放到当下,充满了极具变格的中国更加是如此。不要说是剪辑师,而且作为具有影响的西方传媒。BBC,CNN,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对于中国的报道,已经不是是否主管客观,是否坚持价值观,而是具有挑衅性的文明判断。所以在充斥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对于中华文明作为一种近现代落后文明的奚落。小到吃狗肉是否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标准,也由他们来决定,肆意妄为的批评传统,也是主管价值存在的坚持??
  
  
  
  对于他们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需要改变对方的信仰与行为的高潮,也终于在亨廷顿写出 文明的冲突 的10多年后,在新保守主义分子 小布什 的上台达到了顶峰。而 911 正好成为了新保守主义分子 对于文明冲突的解决方案,改造世界的目标。可是 普世价值与普世道德 到底是西方内部世界的 单一标准,还是面对文明冲突解决方案时候的 双重标准。 这一点 ,明晰的带给 剪辑师鹞子 不只是 主观意识存在表达 就可以解决的。
  
  
  
  记得,以自己为道德标准的媒体,将会带给整个全球化的今天的世界,娱乐至死 。
  
  
  
  中国话 通俗点,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4 19:04:08 | 只看该作者
  推理小说看的少,没有发言权,而且读下来也觉得这本里头推理的成分比较弱,所以情节我就不评了。我更愿意看成这是一本写给传媒人看的小说。
  
  首先,开头大概用了十页烘托主角远藤瑶子的出场,好像镜头在推进(典型的编剧手法吧。编剧写小说,一是画面感强,二是对话有趣)。9to10节目“事件检证单元” ,整个直播室的气场,周围的同事,从环境扫到人……在新闻杂志的语言叙述中,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开头模式,属于从一个人切入,从而带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例如描写全球熄灯的这篇开头:“当xx的时候,高达267米的东方明珠旋转餐厅里烛影摇曳。w坐在……中间,静静聆听着电台的直播,见证迎来这黑暗一刻。”——当然,小说把这种开头放大了n倍,还融入了欲扬先抑等手法,因此读起来很亲切。
  
  其次,这本小说真能算得上是一本剪辑教科书。在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和广电专业很多课程都一样,唯一的区分就在坐没坐过非线剪辑台。其实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也坐台的,只不过坐的是古老原始的线性剪辑台,还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当初我是狠狠抱怨过学院的眼光浅薄的(怎么就知道我们没人从事电视业呢)。不过在看这本小说的时候,古老原始的线性剪辑台的回忆又都回来了——小说里剪辑达人远藤瑶子用的就是线编(恩这是一本挺老的小说了),倒带,旋钮,标记,插入……在素材带和成品带之间剪辑切换,这种麻利的基本功训练乐趣可能也不是电脑非编可比。
  
  对电视来说,剪辑有多重要呢?“某位和电视一同走过黄金时代的编剧曾说,日本的电视能抓住观众的心,既不是靠明星,亦非靠节目企划,而是靠映像剪接技术。”其实这个“9to10”也就是诸如直播xx、0距离之类的新闻节目吧,不过“事件检证单元”一出来,收视会陡升,因为它的内容是追踪报道最热门的事件,号称“五分钟推理剧场”。所以,看完小说,我也从远藤瑶子(谁说不是野泽尚的呢)那偷来了一些剪辑招数。
  
  1、某官员和儿子被妻杀害的案件。当时凶手还未告破,但从已有证据推断,妻子嫌疑最大。剪辑大冒险了一把:由于记者采访的素材带中,某证人说了一句话,大概是看到妻子曾开门把一个陌生男人迎回家,可是并没有这样的影像,说服力不强啊。这时远藤瑶子把一段拍摄的妻子回家的画面用慢镜头倒剪回,把回家关门变成了开门,和证人的证词对应上!(说实话,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这招看得我真是叫绝,又直冒冷汗……)
  
  2、某重要政客去世,画面如何表现?要的不是罗列政客的一生,而是能将他的本质用一句话表现出来的影像,那种在不断打击下仍然成功的凝聚执政党向心力的本质。剪辑手法是:在他含笑和在野党某要员会谈握手的镜头中,颇富深意的交叠着他用过肩摔将对手压在榻榻米上的画面。
  
  3、某老师被冤枉虐待学生,如何用影像为其洗脱罪名?剪辑时,首先是各家都会有的老师避开记者采访的画面,但之后插入老师平时教学影像。老师在夸奖孩子时会拍拍他们的背,使劲挠挠他们的头发,孩子们虽然喊着疼但其实笑得很开心。
  
  
  最后,这本小说真的反映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影像(媒体)对大众心理的操纵。
  书名为什么叫《虚线的恶意》?因为如果凝神细看,电视荧幕是由525条横线切割而成。横线并不是实线,而是由点组成的虚线,这些虚线组合而成的荧幕,很像那种用细线精织而成的图案。
  实际上远藤瑶子在第一个案例中就深刻的违背了原则,是带有“恶意”的(接近猎杀女巫式报道?)可是从恶人就该遭到恶报的道德立场来看,因为剪辑的力量促使案件告破——这也真是不该太过责怪吧,至少我是这么想的。野泽尚也本着站在远藤瑶子这边的立场巧妙的设计了后续发展:那个案例中,原本妻子要告剪辑师的,但结果发生了突变,各种原因使得妻子很孤立无援,被迫承认了犯罪事实,否则剪辑师就真麻烦大了。但后来,这种过度主观的剪辑也确实导致了麻生公彦(另一案件中被远藤瑶子暗示为杀害凶手的人)几乎失去了一切,不见血的刀子最伤人。
  
  
  新闻媒体的报道伦理,自导自演,过度报道造成侵害人权……这些都是近年来媒体被讨论和被诟病的热点。“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体,一种是重视现在的危险,虽然现在应该有无数种报道角度,电视却容易流于只描述表相。第二种是重视影像的危险。由于要求临场感,电视会偏重画面。第三种危险是重视感性,电视为了迎合大众的感性,削弱了创作者的主体性。”这是书里的一段话。据说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要培养一种“清除恶意”的能力,确认记者是否在有意的恶意中伤,或在潜意识中让画面潜藏恶意,训练如何从言词和影像中清楚恶意。
  
  
  所以最后小说以远藤瑶子的自白点出了主旨:
  不知死活,衷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所切割出的影像,的确就是我所感受到的真相。但我不知道那是否是各位眼中的真相。各位看完我所剪辑的影像,如果不加以怀疑,就无法掌握到自己眼中的真相。所以,请您怀疑。
  对现世代的媒体受众来说,不只电视剧电影那都是假的编的,即使是看所谓的新闻报道,也都不可轻信!不过现在的受众被网络早驯化的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反骨精神了,大家都爱怀疑着呢!
  
  
  
  
  当然,对我这么一个深受日剧影响的读者来说,怎能不在脑海里把小说映画一下呢?我列出了主角远藤瑶子的三个备选:
  松岛菜菜子(目光够杀),夏川结衣(柔里藏刀容易出其不意型),高岛礼子(平均分不错)。
  
  远藤瑶子是一个典型事业强家庭弱的女人,但还是充满了母性特质的。说到特立独行的女强人,天海祐希筱原凉子都适合,但又总觉得这两人出身太好了(至少看起来是),缺少草根成长起来的那种韧劲,有点太一根筋傻大姐那种,铃木保奈美、永作博美、竹内结子、松隆子都不够母性气质,中山美穗、铃木京香的眼神好像又不够锐,目光要灵但又不能太天真,真难选啊。。。。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8 20:00 , Processed in 0.0529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