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书虫百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澜本嫁衣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一直觉得  知秋像极了亲爱的你  看完这本书  我承认  我害怕了  害怕你同知秋一般  于是  陪在你身边寸步不离  可你  终究还是离开了  伸出手  再也触及不到你的温暖  你说  你什么都有了  却没有了温暖  当你告诉我一切时  我害怕、难过、恐惧、甚至对你有了恨意  却  还是说  我一直在这里  等待你  将你的冷漠拥进怀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伤心的故事,一段伤心的历史。不是不开心,只是开心需要的代价太过沉重,面对着那场虚幻里伤痛的戏,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如今的安定还是该担忧不久的将来等待的会是什么。
      一叶知秋,一叶一生。两个没有血缘的姐妹,两个本性里有相同希望的女子,就那样慢慢的生死分离。姐姐的幸福仿佛上辈子便气数已尽,从出生时开始的不幸,一直蔓延着她二十多年的人生,这样风尘仆仆的女子最后却死在了自己的希望里,挣扎在最底层的生活里却连安稳的家庭都争取不到,从希望到绝望再希望再绝望,旁观的人都觉得这样的人有多么的不值得,最终的最终,结束她自己的也是那点小小的希望。
      妹妹一生,平庸的外貌,平庸的一切,却用尽心力去爱了一个脆弱敏感的所谓的写作人,爱到最后只有忍受,她忍受着这个男人的眼泪,不平和暗淡,却是忍受到被姐姐拿走了一切,无力诉说,只是用尽全力离开了熟悉的地方,独自待在异国他乡,观赏别人的幸福。最终安定时却是老母亲倏忽过世的时候,匆忙回家,忆起一切,再后来便是姐姐的离开,亦是他人告之。
      一生的悲哀就这样淡淡的说尽,感受着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一次一次的挣扎,一次一次的失败,而我只是冷眼旁观,太多的不幸带来的只是麻木。我想我还是活在幸福里的人,享受着理所当然的一切,不用逃离,不用挣扎,只是一点点的破碎我还是可以接受。慢慢的,压抑绝望的回忆我会通通忘记,不会把自己伪装成可怜的孤儿在角落里自怜自哀。
      以后这样的故事我都会去记录,去想想自己安定的生活,有追求也就不会再绝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在短短的元旦假期,或者说不上是假期的那么三天的第一个晚上看完了七堇年的《澜本嫁衣》,午夜十二点,天心月圆。
  
  书中的人事之于我们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之中的体会着所谓柏拉图式爱情的人似乎是遥远的,然又是特别的近。十八岁便是处于那么一个青黄不接的年龄。我们向往着所谓的浪漫爱情,可是我们周围的人事却又是如此的冰冷的真实。
  
  我记得曾在中秋后某个像这个夜晚一样天心月圆的夜晚记下我对此番繁馥人事的观点,我记得我用了一个自己深感贴切的比喻。我称之为切肤之痛。
  
  因此番的记忆总是带着些微的年华感和疼痛感,然它远没有达到刻骨铭心那么深沉——那只属于书中那般物质、野兽而又真实的爱——可是它却又是无比疼痛的,只如冰冷的刀片切入手臂上那块最最白皙柔嫩的皮肤。你会在零点零一秒感到疼痛感,在零点一秒涌出殷红的血,在一周内愈合,然后,在一辈子不敢在流火的盛夏穿短袖,露出那丑陋的伤疤。这一切无关风月,无关柏拉图与象牙塔。只关乎一段逝去的年华。
  
  然这是命中注定的。
  
  因此我们冷眼旁观,便是在重点中学老师家长三令五申不可以谈恋爱作业无数的情况下也有那么多所谓的小情侣——甚至被称之为“模范夫妻”。突然觉得可笑,没缘由的。也许他们只是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一时情动,也许他们认为,这就是爱。
  
  然而我,或者说大多数的我们,只有冷眼旁观的份。看见他们被老师找去谈话,心里没缘由的几分惋惜,又有几分幸灾乐祸。
  
  毕竟他们做了我们中一部分人想做的事,一部分人不想做的事。毕竟出了这个校园,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如此柏拉图的所谓爱情。
  
  毕竟。
  
  于是人事便繁馥起来,好似暮春过后的满地繁花,怎么也掩饰不了的一种哀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4#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才在朋友推荐下看了这本书...一个字惨= =......几乎写的从她外祖母那代就很惨了..- -一直惨下来...有点不切实际...不过也给人们展示了颓废人生的一面....总体还行....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灵魂太空旷了,寂静的只剩下回声。
  
         知秋,人间三月已经来了。
  
  
  
  
  
        叶一生永远也不会知道,知秋是没有三月的。她是12月的孤风,9月的麦草,享尽天地风华却始终孑然一身。
  
       她曾经拥有蔚蓝的眼睛,深的像一口井,执着的迷恋着梦想。
  
       她曾经孤身一人走过坦荡如砥的岁月,曾经衣衫单薄地跨过所有哀伤。
  
       她曾经只与自己为伍,她不回头,不妥协,她的背影落拓、锐利,她曾对我说,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
  
  
  
       那是曾经的她,在一生记忆中的她,那个肩膀瘦削的却分量太重的她,那个善变的却纤敏躁动的她。她没有变,直到这个社会褪尽了她的外衣,将她雕琢的像一个赝品,她依然是那个叶知秋,执着的迷恋着梦想。
  
       尽管彼时,她早已丧失了生活在明处的尊严。
  
       
  
        自始至终我都觉得知秋是那么可悲,她根本来不及选择自己的生活。她曾经在洛桥想要的那种轰轰烈烈的未来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她不必去学会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她不会拥有覆雨翻云的手,不用每天制造危险又逃避危险。
  
        不知什么时候,她的梦想变成了卑微的活下去,而这个凉薄的社会将她搜刮的体无完肤,在每一次的创痕还没有愈合成伤疤的时候又鞭笞下崭新的灰痂。
  
        
  
         她要的人间三月在哪里?
  
         她对爱的希望,她的桀骜不驯,她的心底的那份对幸福的呼喊,已经死了,在这般极刑之下。
  
         她的嗓子哑了,叫不出声来,她的心里一片阒静,好似末日前的瞬间,或者末日之后的永世。
  
         她的眼神早已不见了蔚蓝,而是空旷,是干涸,她的灵魂仿佛颠沛了太久,让青春年少的她陡然生命是一场徒劳。
  
         她活着但求空无一物的悲伤,他吸食希望如同冰毒。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狂奔,舞蹈,贪婪的说话。洛桥的桨声离她好远。她看不到浓妆下原本清秀的自己,她找了一辈子也找不出一件嫁衣来为自己披上。
  
    
  
         生活让她选择了职业,是被这个社会早已默认了的娱乐:鸡头和吸毒。
  
         她的尊严变得廉价,她的命太薄。她被一个个人闯进生命,她成为一座繁华的娼馆。
  
         但是,她多么渴望,有人能够发现她心里的寺院,并听到钟声。曾经,她以为是康以明,后来她以为是何耀辉,但其实谁也不是。就连一生也不知道。
  
         而她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害人害己,她强夺了妹妹一生的幸福,到头来还要像个孩子一般希望得到祝福。我相信她不是伪装的,因为她太想要幸福了,但是她却伤害了她爱和爱她的人。
  
         她终究是被自己篡改了生命情节,整日活在凌迟之下。直到自己在黑暗中越陷越深,每一天生活的如同午夜。
  
  
  
         知秋自始至终都在投奔希望,但到最后她才幡然醒悟,原来希望是她永远也支付不起的物质。
  
         那时她才明白,她再也无力去拾起少年时的梦想,向死而生不过是高谈阔论。她往昔对生命朝拜的错觉,不过是湮没于世事之下的万种凋谢。她的花心在绽放的那天便彻底破裂了,她的眼睛紧闭,光明就此不可追寻。
  
         命运和她,最终还是各自思想。
  
  
  
  
  
          你可以看不起我,但我还是要这样活着,因为我如果不这样我就连活着也做不到。
  
        
  
  
  
          除了冷和盲,生活还给了她什么。
  
          也只能承认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如果,只有太多的但是。她的生命注定易断,她的痛苦注定还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无以复加。
  
  
  
  
  
           我的阳光已经悉数坠落了,只是没有一点愿意洒在我身上。我连死去都是这样可悲。
  
  
  
  
  
           我在想,如果知秋没有踏上那列离开洛桥的火车,她仍生活在那个桨声弥漫的小镇,仍画着倔强的初妆,有一个勇敢而不计代价的拥抱向她敞开,或许她就幸福了。她的人间三月,仅此而已吧。
  
  
  
  
  
           你从来都不知道我有过多大的梦想。
  
           
  
  
  
           这是全书最后的一句话。
  
           让我想起泰戈尔说的
  
           生命以痛吻我,却要我回报以歌。
  
  
  
           我知道,这是知秋如何也做不到的。
  
           我多么希望她不属于人间。继续做她12月的孤风,9月的麦草,孑然一身,衣衫单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几年之前第一次看到《大地之灯》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听说七堇年这个名字。当时没日没夜捧着那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到最后便只知感叹,怎么跟我同龄的小孩可以牛逼至此。再有那么一点龌龊的想法便是,如果她是个美少女,那么我便把她当作人生的第一个青春偶像罢。
  
      那个时候啊,为了七堇年这个名字在中学生之中的广泛流传,伟大的柯艾文化真是下足了功夫。我仍然记得那个时候扬子晚报对其的溢溢赞美之词,也记得《大地之灯》前言里将七堇年与铁凝张抗抗的紧密联系,让一群无知的甚至都不知道铁凝与张抗抗是谁的花季少男少女们,对这个似乎代表着先进文化方向的女孩,充满了连绵不绝的敬仰之情。我当然没能逃脱地爱上了她。嗯哼。
     
      平心而论,大地写的还是不错的,至少对于跟七堇年同龄的我们来说,无论是从语言的成熟度还是见识的广博上来看,她都甚了很多筹。高中的时候看她的书,觉得还是很喜欢的,毕竟她运用了不少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词汇,有的甚至几乎让我以为是她自己生造出来的。
  
      我听说她出新书的时候,还是有点小向往的。当时刚出版便让男朋友在北京帮忙买了一本。澜本嫁衣,这四个字,我一直到现在也没搞懂跟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当然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也不太能明白,因为貌似想表达的人性问题很多,所以倒有些迷糊了。看的时候我便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买她的书了。看完这本书到现在快一年了,可我还是记得当时的那种倦怠和失望。笔风与之前那本是如此的相似,很多词汇因为喜欢而不厌其烦地使用,那种与年龄太不相称的成熟开始显现出一种无可名状的幼稚出来。有人会说,一个作家就应该有自己独有的文风和语气和口吻。可是七堇年的新书,让我觉到了厌烦,让我觉得这个女孩可能就是这样了,以后若再是写书也必然是这样了,那我还能有什么兴趣去翻阅呢。
  
      我便开始觉得这种极力想去表现的成熟感已经成了一种小小的装逼。那种极力想要让读者体会的文章的所谓深度便开始让人觉得有些不着调,倒是有些符合李清照所言“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了。“以明,你不知道我在你身上有过多大的梦想。我爱你。”这样的话,我怕是再也不会为之动容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在书店看到了一本小小的书,没有图片没有简介。简简单单,古色古香。名字是很秀气的澜本嫁衣。大概在那时已知道书的大概内容和惨淡的结局。
  
  说实话写的很一般,老套的情节,对比强烈的主人公,像极了最开始的安妮宝贝。就连那些堕胎吸毒的场面都有着郭敬明的身影。
  
  但有那么一些话,还是不经意间让我颤栗。我把它们划下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许多事情一去不复返。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都是如此。
  
  想起阿飞正传里的张曼玉刘嘉玲。
  
  歇斯底里到经常让我觉得惊悚。
  
  
  
  
       那么多的人急于挤进你的生命,头破血流,我也曾如此。
  
  但而今只有我拼命退却,大约这样你才会唯独记认我。
  
  
       成败已定——一路下来唯独充满占有、索取、算计、揣摩、仇恨、不甘
  
  所以早已失去了爱的本质,更像是在斗志斗勇。
  
  为什么要埋怨,世间已有太多事情,是拼命要去自愿给予,
  
  却又会拼命的为自愿的给予而愤愤不平,因为看不到收获。
  
  
        两情相悦刚刚伊始,都是一模一样的花好月圆,良辰美景。
  
  但一切总逃不过转瞬即逝的覆辙,说没就没,奈何不得。
  
  
        但年少时不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一线生机可以不落巢臼。
  
  毕竟人终究会互相彻底了解。
  
  而待彼此渐渐剥去妆容与外衣,各自皮囊之下的真相昭然若揭,便会知道这不是自己所要。
  
  伤害与被伤害,算计、抱怨,非要把一段感情折磨的气数将尽,方才知道大势已去。
  
  舍得或舍不得,挽留或不挽留,皆上演呼天抢地的闹剧。
  
  这样的故事,日日夜夜都在上演。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8#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跟悲伤逆流成河差不多,一个类型的,估计郭敬明麾下的小说写将要是想写点悲伤的都是这种感觉,翻了几页我就后悔了,我真是冲动,不该一下子买三本,我的银子啊,真是心疼。虽然我没有七堇年的文采,但是评论小说的资格应该还是有的吧~~这个以80后少有的严肃作家标榜的,我也是被这个标语给糊弄才关注的,没有想象中的好,我感受不到里面的感情,只有丝丝情愫,或许是我没有翻完,也许等我翻完说不定有另外的想法,但是现在就是不想翻~~在我看来就是一本空壳,其他两本碰了一下,扫了几眼,真是后悔~~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9#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人间是一艘浮在欲望之河上的船——河流因为混杂过多新旧杂陈,良莠不齐的人性欲念而散发着微微腐臭——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是人的全部欲望承载了整个人间。从善的欲望。作恶的欲望。生的欲望。死的欲望……混合并汇成一股黏稠而沉缓的当下发生,最终化为历史,静静流向虚无之境。
  
  ——《澜本嫁衣》七堇年 自序
  
  
  
  
  
  罗曼·罗兰说:“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一如知秋,多少人在合上书的时候想要忘记这个“叶知秋”,他们认为知秋的一生的确龌龊难当,但是他们又不得不接受这一切,那一刻,他们是可怜的。
  
  叶知秋骨子里的凛冽让她比旁人吃了更多的苦。少年就不安分学习,总是对事菱角哪怕遍体鳞伤也不曾想过磨掉自己身上的刺,好圆滑的迎合这个社会。
  
  她体验的是社会几近最最黑暗的一面。涮K、做鸡、害命、被人陷害… 或许死于她来说才是正真意义的解脱。
  
  知秋一次又一次被以明伤害,但每次还是以明温柔地哄她回家,因为他们小时候的回忆之美好,所以仍是对其执着,世间女子如此多情。英回过头想想,为以明蹉跎了岁月,值不值得呢?
  
  她不是对生活没有希望的。其实到头来,是希望葬送了叶知秋。是这个世界毁了她,让她从希望走到绝望,从抛弃开始一直飘泊流浪。她一直想像平常人一样平凡生活,可是在污泥中深陷太久,想漂白只是空望。
  
  一直以来她就把希望对错了人,以明也同样是骨子里的不安分,或许正因为这样他们互相吸引,却行为语言上潜意识的排斥着。
  
  这本书中体验最深的是:“你不知道我在你身上有过多大的梦想”几次出现在书中,演尽失望,却也无奈。
  
  一生,一生。叶一生的一生并没有知秋这样轰轰烈烈、敢恨敢爱,于是她便体会不到知秋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刺激和危险。她素面朝天,追求简单平凡的生活。她的母亲、她的学业、她的耀辉、她的未来,这些构成了她的世界,一个小小的世界,如同一个弱小的蚕将自己包裹在千万层丝之下,筑成一座小小的茧,保护着自己,也远离着世界。与叶知秋不同,叶一生的平淡或许让许多读这本书的人点头迎合,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们想要的世界,他们认为知秋的存在完全让这个世界颠覆。
  
  或许没有人憎恶知秋,但他们也不喜欢知秋。
  
  一叶一生。一叶知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发表于 2012-11-8 18:25:4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感情像一杯酒。第一个人碰洒了,还剩一半。我把杯子扶起来,兑满,留给第二个人。他又碰洒了。我还是扶起,兑满,留给第三个人。感情是越来越淡,但是他们每个人,都获得的是我完整的,全部的,一杯酒。幸还是不幸:她还是在相信感情,和爱。”
  
  
  
  这是最触动我的一段话。别无其他。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1:16 , Processed in 0.0452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