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天向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春念想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1-7 12:31:13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是这样了解白先勇老师的。
  以前只关心过他的《孽子》,后来听朋友说他也是同性恋(想想还是用这个词好了),那天看到他的这本《青春念想》就思忖着买了下来。
  《玉卿嫂》是他早期的刊登在自创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上的文章,一开始我真的就以为主人公就是他,他在对庆生的描写上不惜着墨,似乎也隐约可见小时候对男性的向往。
  最令我感动的是《TEA FOR TWO》,我边看边哭,哭的是那场瘟疫后世事、友人、亲人的变故,这样的痛感以前还在看琼瑶的《船》里有过,都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变故之痛,或许这样比拟有些不适宜,又或许我书读得少,只能想到此。《寂寞的十七岁》和《那晚的月光》好像是每个少年必经的阶段,看着主人公少时小小不轻意的自己寻来的烦恼,再想起自己那混混沌沌的少年十七岁,读来惋叹、伤怀不止。结婚生子,无论男女都要面对,最后大家都是糊糊涂涂地当了爹当了娘,青春的面孔一本正经地面对柴米油盐,烦恼再烦恼,然后老婆/老公的一声念响将你从青春怀想中拉回现实,面对的,总要面对。
  
  几个短篇小说,一本厚厚的青春念想,这个夏天,收获果然颇丰。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1-7 12:31:13 | 只看该作者
  总有那样一个青葱似的孩子,
  
  穿着苹果绿衬衣的安第,总觉得他有着小鹿一样闪躲着的羞涩的眼睛,一如玉卿嫂中的那个男生,又像寂寞的十七岁中的那个孩子,甚至孽子中的那个王燮龙,秀美且惹人怜爱的孩子
  
  最初看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人是美少年之恋中的SAM,其实有的时候死亡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因为他们脆弱到无法面对,自然对生者是一个悲剧,一种遗憾
  
  看完了。便悲哀了,一如异性之爱,白先生在这里只讲述着生活中的快乐和高潮部分,生活的平淡,悲苦,在孽子中更加将同性的无奈表达着,但这篇更华丽些,我更喜欢,因为生活再他们,是我无法想象的,宁愿他们有更多的快乐
  
  其实不清楚如果当时错过了,是否会更快乐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1-7 12:31:13 | 只看该作者
  书中分别收录了白先勇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做,还是他后期的异乡两篇最好看.DANNY BOY AND TEA FOR TWO.
  尤其是看TEA FOR TWO的时候,越看他们欢乐我越揪心,就知道会有大不幸.
  "就这样结束了么?"
  "是,就这么结束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3-7-21 03:53:17 | 只看该作者
  《青春念想》,收录的多为先生少时作品。多么不留颜面的笔触啊,也的确是少年人的特权,写什么都可以是彻彻底底苍凉的。才不要有那样寂寞的十七岁,才不要有那样的毕业考,才不要做那样的怀乡人,才不要那样情累美人,才不要听那些悲哀的曲调,才不要,才不要……一路读来一路抛,百无聊赖,仿佛连自己都绝灭了才清净。我们有很多伟大的作品可读,有很多圆润含蓄充满技巧或令人感动的小说可读,但这样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决绝的年轻的语言,同样不是随遇就可欣赏的,又怎是随遇就可欣赏的。青春是最可骄傲的,最可放肆挥霍的,是可以蹇着眉倚遍阑干说春愁叙秋苦而不为人数落矫情的。我想我真的懂得为什么白先勇会挑选这几篇小说成书,青春的作品自成一统,不属于过去不属于将来,只对当下负责。即使余生都在收敛着锋芒,即使有些事我们再也不忍说破,那些秾艳的青春文字呵,已是晓珠明又定,长对水晶盘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7 03:51 , Processed in 0.0407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