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有时候,背叛不为别的,它是一种本能。
      一个外勤人员的告密搅动了英国情报机构“圆场”得之不易的平静,原来圆场十几年来一直潜伏着苏联情报头子卡拉安插的双面间谍,且是圆场四位高层中的一位。乱局之下,已被迫退休的史迈利奉命出山。锅匠,裁缝,士兵,水手,究竟谁是幕后主使?记忆力像计算机一样好的史迈利钻进尘封的故纸堆中寻找蛛丝马迹,逐渐将真相抽丝剥茧,终于解开了卡拉设置的“最后一个聪明的结”……

    作者简介
      约翰·勒卡雷,原名大卫·康威尔,1931年声誉英国。18岁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在牛津大学攻读现代语言,之后于伊顿公学教授法文与德文。1959年进入英国外交部,同时开始写作。1963年以第三本著作《柏林间谍》一举成名,知名小说家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从此奠定文坛大师地位。
      勒卡雷一生得奖无数,包括196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奖,1964年的英国毛姆奖、James Tait Black纪念奖,1988年获颁英国犯罪推理作家协会(CWA)终身成就奖,即钻石匕首奖(另外在1963年与1977年两次获颁匕首奖),以及意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2005年,CWA更是将其最高荣誉“金匕首奖中之奖”授予勒卡雷。至今已出版20部作品,已有11部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勒卡雷以亲身经历,加上独一无二的写作天赋,细腻又深刻地描写神秘而真实的间谍世界,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两难的道德处境、暧昧的善恶定义,内容富含这里,情节引人入胜,读来欲罢不能,不愧为享誉全球的大师级作家!

    最新书评    共 5 条

    mohica    花了一礼拜的睡前时间,好不容易掩卷。脑袋像做了广播体操,尼玛,复杂,像小时候捉蟋蟀一样,一头罩住,一头灌水,需要动脑子,有些段落一时三刻理解不出来,看到后头方明白,原来是这样,豁然了,是有些阅读难度的故事。      还有另外2部在书架上,打算过段时间再看,先休息休息,读读流水账式的历史小说。      这书读起来累,电影轻松点。  详情 发表于 2013-8-3 05:25
    Rainy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 间谍小说。所以以此纪念吧。       一向很排斥看翻译过来的东西。所以也让自己深刻地意识到要好好学英语,看原版。 译本终究只是个译本,再牛叉的人物翻译也没个意思。。所以可想而知,在这本书刚起头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痛苦。。          后来我终于狠下心来看了,总是在想一句话:我很久没有坚持着做完一件事了。于是我坚持了。。也坚持着小说没看完之前一直没看电影。后来听大黑说,电影是为读者拍的,于是暗自窃喜。       这个世界,这个与现实背道而驰而又充满逻辑合理的世界,是如此真实。这里有背叛,有追求升职,也有要暗自立功,有执行任务的时候做两手准备。。这是一个区别于现实社会而又活生生的世界。这里不再是像之前印象里的间谍电影里,美女,豪车,用口红装秘密,,,,,,而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体会。。被逼退休,被新官上任三把火,被重新调回,被带绿帽子。。。       这个世界里,剥头皮和电路灯才是正道,从蛛丝马迹里才能找到不对劲,秘密是商品,人质可以是货币。。    不过这个世界又是和现实串在一起的。他们可能刚刚还在圆厅讨论彼此的妻子在上次聚会的时候是否聊得来,然后转眼就开始讨论卡拉的诡计。。       你觉得像极了电影电视剧007的时候,勒卡雷会说:Oh,漏,,这里才不像电影电视剧007,trust me.。。好吧,于是我信他了,接着读下去,然后发现他说的果然没错。    这里,是一个呆久了会得病的地方。于是我大致观摩了一遍这里,以大概3周度假的姿态,大致看了一遍这里。。    这里不能用刺激来描写。虽然,起先,我的感觉确实是刺激。       虽然,现在还带着疑问。最后那个找出地鼠的晚上,是谁在跟踪史迈利?安恩和史迈利后来怎么了?吉姆普莱多后来怎么了?比尔海顿到底是怎么死的?还有很多很多疑问。。还想看看比尔海顿的“最后一个俄罗斯套娃”到底是如何被卡拉看完的。。这些都是译本所留下来足够吐槽一整晚的诟病。因为,我要无耻地承认,不可能再把锅匠认认真真地翻一遍了。。。。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一开始这个名字大概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因为够独特。    看完三分之二,我还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这么起名字。那个时候还在纠结地狠狠记着每个出现的巨长人名,以至于后来看到新人名都要习惯地读上三遍。不过幸好翻译的人没有叫成别的什么可怕的书名。。       勒卡雷把这个世界写实得一塌糊涂以后告诉我,坚持是一件好事。还有以后还得坚持。。    昨晚坐在通宵自习室里,十点四十读完,一抬头,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然后出门兴奋地告诉一个朋友刚刚结束了一本间谍小说,结果朋友说,大晚上的你说你看完间谍小说,,还是赶紧回宿舍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8-7 12:17
    斥候     对于故事中的主线人物群,哪怕是支线人物,都紧紧被那个时代的背景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在这些大可以一笔带过的人物中,各自为了生存,理想和信念奋斗着,不管Jim在多么煎熬地接受Bill是圆场中最大的内奸这一事实,以及Bill为了利益出卖圆场,出卖Jim,勾引Smiley的妻子,还有Smiley是如此用心地去掩饰内心对妻子红杏出墙的懦弱,正如荷兰的平托上校所讲的,所有人都是战争的牺牲品。所有这些人物的最终命运,不过就是战争年代在他们的生命中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个玩笑让所有人被迫神情严肃地审视自己的伴侣,家庭,同胞和敌人。    书本中并没有按照电影的剧本出现了派对聚会的场景,尽管我十分欣赏导演编排的这一场暗流涌动的戏,但是细节之中还是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结局的Smiley才知道自己是最后一个了解真相的人,高层的其他人物完全掩盖了Bill是鼹鼠的真相,只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这一恐怖结论的本能排斥;而Jim,只能用自己的余生照顾那个跟Bill同名的小男孩,来纪念自己射杀的'the inseparable"。至于Ann,也将永远成为Smiley的一个人性上的弱点,就像拳击场上手臂脱臼的选手,即使意志坚强,也抵挡不了敌人对弱点雨点般的击打。    本书的翻译功底我已经无话可说,也许出版社急于想通过此书扭亏为盈,也许作者拖延症复发在截稿日期前草草完事儿。至此,我终于相信John Le Carre先生笔下的人物从1960-2006年,始终没有选择用上高新技术的寓意了。技术让我们变得慵懒,即使我们已经不用跑图书馆翻阅厚厚的大部头词典,依然无法强化我们自己的功底。而人,渐渐在衣来伸手,词来google的便捷中走向退化。    至于很多人对John Le Carre注重细节的描写嗤之以鼻,并污蔑他是为了凑字数赚稿费而采用的行径,我表示吐槽无力。时代快速又疯狂到麦当劳胜过阳春面,浓汤宝赛过猪骨汤的境地了。一味追求刺激,快速的人们,永远无法吸收消化掉真正的精华。虚伪的饱腹感,遮盖不了自己营养不良的事实。    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     详情 发表于 2013-8-21 07:06
    simone    看的第一本勒.卡雷的书是《电话疑云》完全没有印象,第二本是《神秘朝圣者》被震了!在一本没了封面的外国现代惊险小说选第二集里,看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通宵夜读,不管是哪个翻译版本的,都要感谢那些有识之士,真是顶级的阅读享受!     详情 发表于 2013-9-9 21:58
    xxrock    有剧透请慎入:         (其实故事也可以归纳成这样)   一个沉默稳重、没什么朋友的痴情汉在大学邂逅了左右逢源、多才美貌的孔雀男,两人一见钟情。孔雀男不仅成为了痴情汉的朋友、情人,还把他拖去做了间谍。痴情汉一往情深,明知道孔雀男背叛了组织,仍然默默地为他掩饰。孔雀男却非常花心,不仅勾搭有妇之夫,还跟别的女人生下了小孩。孔雀男被敌方的首脑勾引,越陷越深,最后把痴情汉都给卖了。虽然后来孔雀男还是把痴情汉救了回来,但是痴情汉的身体和心灵都受了深深的打击。孔雀男的背叛终于暴露,不可一世的圆场场花终于低下了头。而痴情汉爱恨到极致,终于爆发,一枪打死了已被囚禁的孔雀男。于是,回忆着孔雀男与自己的种种往事,照顾着与孔雀男同名的小孩,痴情汉孤独地度过余生……         以上纯属恶搞。仁者见仁,腐者见腐,不外如是~~  详情 发表于 2013-9-17 22:28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2:32 , Processed in 0.441738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