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0
|
尼罗河上的惨案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楼空空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宫英海
类型:推理小说
文摘精选:请看看天空中的月亮,现在看得非常清楚,是不是?这月亮,它很真实。可是如果这时候太阳出来了,你就根本看不见月亮了。这就像我们的关系。我就是月亮,太阳出来了,西蒙就再也看不见我了,他眼花缭乱,什么都看不见,只看见太阳——林内特。
故事剧情:8.5分 文笔功底:7分 形象刻画:8分
总评:7.8分
简评
第一次看阿加莎的作品,她的名头之大我就不赘述了,传闻许多读者都称她为阿婆,那我也不能免俗,今后就简称她为阿婆吧。这本《尼罗河上的惨案》算得上阿婆的代表作品之一,应当是能够体现出她的实力。就我的观感而言,除却前半部分的铺垫稍显冗长看得倍感乏味外,从后半部分开始就相当之精彩。
关于凶手……为了避免剧透,我都不知该如何表达了。反正就是,我猜到了——兴许推理小说看多了的人猜凶手的能力都很强,然而,关键是,我猜是猜到了,却又与我本身的想法极为不同……算了,我已经不知道如何在不剧透的前提下表明我的想法了。简而言之,结果确实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同时又在我的意料之内,这真是个狗血而又矛盾,不知所云的说法,我自己都要汗颜了。不得不说,结构布局都十分精妙,稍稍有些不妥的——仅仅是我个人看法——那就是在把女仆刺死时,血难道不会有一定的几率溅到身上吗?以及,那红墨水瓶子,干嘛不扔了?我觉得扔了销毁证据不是更好的做法吗?放回去留下罪证多不好……当然事后诸葛亮没用,兴许是作案人他当初一个小慌张没想到吧。凡事不可能都那么严密,如果那么严密,那就叫完美犯罪了。
阿婆对于人物的塑造委实不错,每个人物的形象都有各自突出的特点。只是呢,人物稍显多了点,反过来让前面的叙述就得那么多,少不了。同时,人物多了,读者读起来记得就辛苦,特别是外国人的名字,常常一不小心就混淆,所幸我记忆力尚可,不至于凌乱,尽管开始当真是有些凌乱了。
以后,大概会再找些阿婆的经典著作来观摩观摩,毕竟是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啊!
详情
抠脚大
阿婆的经典作品。
但从今日看来,其核心推理诡计、内核动机都比较普通了。这些都在意料之中,毕竟成书年份很早。
但人名始终是阅读欧美小说的一道天堑,这一点对于推理小说来说尤其要命。书中出场人物众多,进入埃及场景后,各路人物登场,于是小说就陷入混乱。一个老年妇女,也叫小姐。一个普通角色,我们就假设叫卡尔马克思吧。一会儿说:卡尔先生。一会儿又说:马克思先生。一会儿又说:卡尔律师。一会儿又说:马克思律师。如果仅此一人还好说,可出场人物那么多,真让人崩溃。
人文社编辑的脑袋是坏掉了吧。不知道新星的新版是否优化了很多。
实在不行,应当做一场书签,在背面印上主要任务list,每个人物附上其身份说明。这样不至于5次想卒读。
详情
琉璃莫
说起来这是看阿婆的第一本书,还是突然拾起搁置已久的兴趣,没有一口气读完,在林内特死之前,总是断断续续的读着。
刚开始看之前正好看完黑乌鸦,受结局影响,一开始对杰基并没有抱着十足的怜悯,她是一个骄傲有个性有活力的女孩儿,身边有一个这么富婆的朋友却在困难时不曾请求金钱上的帮助,这一点很讨喜,足够坚强又不市侩,和乔安娜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一开始杰基一出现我就猜测她会和林内特的死脱不了干系,这样一个令人欣赏的女孩儿做出惊人的举动才够叫人惊讶不是么,只不过后来那些赤裸裸的威胁语言和憎恨痛苦的表情太过明显,甚至是她一个人努力用心理上的计策惩罚林内特的时候,又独自在甲板上难过的时候,那种为爱不顾一切复仇者别人同时又饱受折磨的时候,我是真的把她的嫌疑彻彻底底地忘了个干净。
然后,怀疑目标就转移了,扫描这一小撮人,我必须要先说蒂姆再说西蒙,这个人从始至终都在真相面前挡路(当然是我的推测路上)从一开始他和母亲计划的埃及之旅笑着对母亲保证旅费他来负责,还有他和乔安娜的关系都说明他不是善类,种种细节暗示他和乔安娜密谋着什么,肯定是和林内特有关的事,然后在怀疑杰基的同时我还在揣测或许这二人有着不为人知的关联,直到第三个人死我都认为他应该和谋杀有关联,起码是同伙,当然这因为中了阿婆设下的圈套,波洛在甲板上追杀手,却迎面碰到蒂姆,要手套检查枪支时蒂姆兜里正好有,更加深了我的猜测,可惜,这是正中作者下怀。波洛后面系统的说了他可能的动机以及作案手法,和我的猜测一样,只不过,这都是假设而已。
蒂姆关系撇清后我都没有怀疑西蒙,而是把目光移向了科妮利亚,她被弗格森不停地夸赞,简直太完美了,这种女孩儿谁都想娶来当老婆的,这在这艘怪胎集中船上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她父亲不正是被林内特的父亲害的事业失败而自杀,导致家道中落才去服侍一个势力喜欢颐指气使脾气大P事儿多还有偷窃癖的老处女,居然一点怨言都没有,人性的光辉啊!所以我猜极有可能扮猪吃老虎,越是纯良的背后越有可能是心狠手辣的刽子手,说不定幕后的女王是她,导演着这一切包括那位小姐都是她的棋子,她和杰基能联系得上的共同意义上的仇人就是林内特了,所以这趟的旅程似乎没那么随意,摸着书本的最后几页,就在波洛摊牌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她,太天真了,只能说太天真了。
最后说西蒙,回头想想当杰基引出他来包括波洛在饭店见到的那一幕,都让我对这个人没什么好印象,以致一开始就觉得不会是田产管理人那么简单,这个人肯定要在钱财上出问题,果不其然是为了钱。
杰基的这个策划很聪明,没有她西蒙什么也不是,一个大男人总给人一种孩子的稚气,你偶尔闪现一下倒还好,总是这样我倒真是好奇他怎么迷倒两个漂亮聪明的女孩儿的。只是可惜杰基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为爱献身也弄错了对象,彻头彻尾一个悲剧,说不喜欢她是假的,到最后并没有那种天网恢恢终于真相大白长舒一口气的感觉,只剩下惋惜。
波洛对杰基轻吟的那首诗很好:
人生虚幻
有一点爱情
又一点仇恨
还有一声日安问候
人生短暂
有一点希望
有一点梦想
还有一句互道晚安
是啊,别人的爱恨情仇,外人永远也参不透,有时候就连了解真相的人也没资格去评判些什么。那么简单的日安问候互道晚安就好了
详情
旧垣结
第一章·6
赫尔克里·波洛喃喃自语:“爱人的人也会被爱。是的,我也不信。”
无论是高中时傻傻的单纯、大学时期的女神至上,还是毕业后被欲望折磨的遍体鳞伤,爱情从来都是隐藏的主题——极少被谈及却无时不在。如果现在去问基友,爱情是什么。答案都会千篇一律:爱你妹啊,傻逼。
今天读完《尼罗河上的惨案》,刚刚到了想落泪却不轻弹的临界点,不知怎的,就想起女神当年说过的一句话:讨厌爱情关系里互相占有和需要的成分。
你相信一份不求回报的爱么?或者说,你可以给予别人一份不求回报的爱么?
婴儿降落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会干干净净,他们浑身是血,无论你再怎么歌颂一个崭新的生命——如同原罪,直到欲望的出现。
第二章·10
“看那天上的月亮。你看见月色很美吧?这一刻她非常真实。但只要太阳一照,她就立即隐匿无踪。我们的事就像这样。我是月亮......太阳一出来,希蒙就再也看不到我了。”
忠诚是一个很难解释的名词。
故事到此——希蒙与贾克琳原本相爱,已经计划结婚,贾克琳最好的朋友琳娜却横刀夺爱,最终与希蒙完婚。
对贾克琳来说,希蒙与琳娜无疑是不忠的,前者对爱情不忠,后者不忠于友谊。
但希蒙对此的解释,琳娜的出现让他懂得自己真正的爱情。
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忠于自己、忠于爱情。
第三者的插足,往往很难用对错来区分。
希蒙说的不错,他爱上了琳娜,所以即使是为贾克琳好,他也不该与贾克琳继续婚约。
还是原罪——男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女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底.!
第四章· 4
“不公平,有些人什么都不缺。”罗莎丽·鄂特伯恩答到道。
波洛叹口气,很庆幸自己不再年轻。
我想,阿婆除了是一个法律捍卫者(对任何理由杀人的不满,视其为罪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荀子的忠实拥趸。
所以,在《阳光下的罪恶》里,克里斯蒂以及达恩利会走向不同结局;而在《尼罗河》中,她也给了提姆和希蒙喜悲相反的收场。为善还是为恶,如何在一个复杂的大环境下把握欲望的尺度,正是一个分水岭。
第五章· 7
“而现在——从某方面看,她把自己弄的像傻瓜,每个人都瞧不起她,所以......”
“他可以大大方方的原谅她,”艾乐顿太太总结道,“男人都像小孩一样!”
这句话的出现,具有很大的暗示性。至少在我看来,它解释了这场谋杀案动机的逻辑。
《尼罗河》有别于阿婆的其他小说——并没有刻意的隐藏凶手——甚至给出了极大的证据——滴了红墨水的指甲油。虽然未能猜到书中所有的提示,但大致经过也八九不离十。
记得两年前,读过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不止一次感叹如此高智商又默契的一对偏偏要各种造孽;《尼罗河》中又何尝不是?
对欲望的失控,让希蒙动了歪念;而对希蒙的爱情,则促成了这场高明的谋杀。
勾引闺蜜老公,琳娜难逃一死;
意在谋财,希蒙也付出了生命的带价。
讽刺的是,这对爱与财的欲望,颇有同归于尽的味道。
爱情和忠诚,总是两难的命题。
P.S.这是继《无人生还》后,第二本想给足6颗星的推理小说。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4:00 , Processed in 0.23953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