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天向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九八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文字间充斥着灰暗,窒息的味道,然而这实在算不上引人入胜的故事
  实在算不上引人入胜的故事
  ……
  
  却可以当做谈资。
  
  “我读过奥威尔”
  “谁是奥威尔?”
  “老大哥你听过吧?”
  “嗯。”
  “就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里出现的”
  
  ……
  
  顺利拿下一局!
  暗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这部小说曾被归类于科幻小说,如果你带着”不要联想”的态度去看,也许能够给你些许科幻的乐趣,不然你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悲凉到新闻联播也无法自救。"多一个人看乔治.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这句话并没有任何夸大.虽然小说里的情节带有夸张成分,但是本质是不变的.当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一样的理念时,我们正在慢慢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社会,对当权者,我们的理解来自上一辈,来自新闻...我们无法得知隐藏的事实,活的浑噩而不自知. 这本书能够让你反思自己,反思这个社会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柯耶夫从黑格尔揭示的“主人-奴隶关系辩证法”入手,深刻指出现代性的基本动力或逻辑是“争取承认的斗争”(struggle for recognition),亦即今天甚为流行的所谓“承认的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确切地说,现代性的内在逻辑或道德正当性在于“奴隶”──一切被压迫被奴役的人(包括性别、种族、阶级、民族)争取自我解放、争取被“承认”为平等自由者的历史,这一历史最终指向于柯耶夫所谓“普世无差异的国家”(the universal and homogeneous state)。但施特劳斯向他指出,这样一种“普世无差异的国家”是可欲的吗?这样一种结果难道不是必然会导致尼采早就预言的所谓“报废的人”(the lastman)【剑走边锋:末人】吗?因为这样一种“普世无差异的国家”无非意味着人世间以后将没有高贵与卑贱之分、没有聪明与愚蠢之分、没有优美与丑恶之分、没有深刻与肤浅之分、没有高雅与庸俗之分,没有好诗与坏诗之分、没有经典著作与垃圾作品之分。【剑走边锋:还有判定无分的必要的人和接受无分的必要的人的区别。】一切都是拉平的、平等的、因此最通俗、最流行、最大众化的就是最好的,因为这样最民主、最平等、最政治正确。施特劳斯认为,正因为现代性具有这样一种把人类引向“报废的人”的逻辑,现代性实际意味着整个人类的危机。虽然现代性建立在“低俗但稳靠”(low but solid)的基础上,并非没有其正当性,但其“低俗”最终导致现代性的最大悖论,即现代性最初是要把人提到神的地位,结果却是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地位。施特劳斯因此在其《古今自由主义》中提出:“真正的自由人今天最紧迫的责任莫过于要全力对抗那种堕落的自由主义(perverted liberalism),这种堕落的自由主义宣扬人的唯一目的就是只要活得开心而不受管教,却全然忘了人要追求的是品质高贵、出类拔萃、德性完美。”
  
  奥威尔的《动物农庄》墙上的铭文就是:“人与人是平等的,可是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平等!”
  
  更平等这样的说法就是对平等之不可能性的注脚,对叫嚣平等就是意味着垄断对平等的看法的拒斥平等的不平等者的最大的讽刺。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星期天,一早去图书馆发现找不到事情干。然后在书架前晃啊晃,发现了这本《一九八四》。其实我是被译者吸引住的,当时只想,董乐山先生翻译的作品一定好看啦,质量有保证啊哈哈~~
  一坐就是一个上午。
  
  讽刺小说,但是讽刺地很在理。
  关于集权统治,我没有了解过,不便多言。但是,这本书确实让我产生了共鸣。
  
  
  奥威尔对1984的预言,幸好没有成真。但是,能写出这部小说,我想当时的他应当目睹了类似小说中提及的、对民众的精神高压统治。
  如果人与人之间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如果言论自由消失了;如果时刻都不得不生活在对战争的恐惧中;如果性交变成纯粹的生育手段……那么人也可不必为人了。
  
  文明自有她强大的力量,我坚信。
  而且我相信,董乐山先生翻译了这部小说,有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
  真想让每个人都看看这部小说。
  
  “我们永远都要明白,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奇怪的人类,就像我们永远都要相信,世界上就应该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
  谁也消灭不了,所谓多样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记忆断层了。
  直到翻到书的那一瞬间,我想起来,我很久以前扫过几眼,当时是有人在科幻小说类里推荐的。
  于是,其实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我看的是一本同名的科幻小说而已。
  这也许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小说之一了。
  即使它只预言到了80年代,但是我们都清楚,它包含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尤其是书的后半段,我总是将它与我的记忆交换信息查对是否有出入。
  我未曾怀疑过我的存在,而这本书,我不知道,它也许从都到尾都从来没有出版过。
  
  另:这次的版本带有译者的原序,我也想着它也许也是从另外一个时空穿越而来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压抑,混乱,震惊,恐惧
  读完大概就是这种感受吧
  
  感叹生活中的阳光
  庆幸生活中的自由
  哈,自由即奴役
  
  我们经过了1984
  我们不在那个1984
  我们不会再走入那个1984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在谈董乐山的版本,我刚译完第一章,也忍不住看了他的第一章,感觉他在那个时代能译这样子也算不错了,值得尊重;但他的译本也算不上什么经典,因为其中不乏硬伤,他老人家没读透原文而搪塞的地方并不少,比如:
  
  例1:“Either the future would resemble the present, in which case it would not listen to him: or it would be different from it, and his predicament would be meaningless.”
  董译:“只有两种情况,要是未来同现在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就不会听他的,要是未来同现在不一样,他的处境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解析:“predicament”一词这里不是指处境,而是指“困顿挣扎”。原著是说“未来要么和现在一样,对他的话置之不理;要么有所改观,他这番困顿挣扎就没有必要”,译文没有表达出这个逻辑,而是照原文硬译,结果是不知所谓、语焉不明。
  
  例2:“It had happened that morning at the Ministry, if anything so nebulous could be said to happen.”
  董译:“如果说,这样一件模模糊糊的事也可以说是发生的话,这件事今天早上发生在部里。”
  解析:“这样一件模模糊糊的事也可以说是发生的话”是莫名其妙的中文,生硬不通,与例1相似,也是没有译到点子上。原著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此飘忽的情节,若算作一件事,那它发生在今天早上,在部里”。
  
  
  例3:“O’Brien was a large, burly man with a thick neck and a coarse, humorous, brutal face.”
  董译:“奥勃良是个体格魁梧的人,脖子短粗,有着一张粗犷残忍、兴高采烈的脸。”
  解析:原文说这人脖子粗壮,并没有粗而短意思;他的脸“粗犷残忍”说得过去,“兴高采烈”就扯远了,“humorous”在这里既不是风趣幽默,更不是兴高采烈,而是机智、机敏。通读全书的读者,彻底理解原文、明白O’Brien的身份后,觉得此人会在公众政治生活场合一脸兴高采烈吗?
  
  ------敬重前辈,但不必迷信经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2月21日,国外网站全断。据说发生了什么,也许也只是猜测。回想起1984,让人感到被揭破的痛楚。有些情形可以预料,却没有人能够改变。我们一直生活在精神上的1984,麻木着向老大哥投诚,老大哥不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还有谁有力气去挖掘?活着,不需要真相。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战争就是和平,无知就是力量,奴役就是自由。”读完乔治奥威尔的1984后,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所谓的“自由”,但我似乎明白了一些“老大哥”恐怖的政治压迫,每个人在电子屏幕无时无刻的监视下,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甚至不可以有人性,一切的一切都只有服从和伪装,因为“老大哥在看着你”他再=在冲你微笑,你永远无法回避。从出生到死亡。这就是那个年代,这就是1984.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奥威尔的《1984》如果从加缪的角度理解,那么主人公的状态显然就是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提到的“突然与背景分离”了。但《1984》的主人公温斯顿却没有意识到‘荒谬’和西西弗那样的超脱,反而想要用一个梦取代另一个梦。
  
  当然,奥威尔讨论的东西与加缪不是在一个层次。但如果能从加缪的角度来看看《1984》,那么我们也许能更好的理解加缪。
  
  在《1984》中,主人公温斯顿对于大洋国体制的不满可以理解为是开始于一种“厌倦”。他厌倦了居住环境的破败、食品的供给不足、质量低劣的各种生活用品还有人们的麻木。如果没有这种厌倦,我觉得他是不会开始怀疑这种生活的合理性的,而且也不会开始怀疑是否在“革命”前生活就是这样,甚至到最后也不会被奥勃良带入圈套。一切几乎都是他的厌倦让他与“背景”分离了。他意识到了生活不该是这样,他渴望更“真实”。但他显然始终没有意识到他所追求的“真实”其实就接近于加缪的“荒谬”了。
  
  而奥威尔没有让温斯顿继续去往更深的层面思考,反而开始求证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实。他开始找各种线索证实自己生活的“虚假”,还有革命前的生活其实比革命后更好的这一类的线索。但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意识到“荒谬”的存在,没有意识到“真实”、“虚假”甚至“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存在的。反而是处心积虑的“反派”奥勃良在最后的审讯中透露了“荒谬”的潜在性。“双重思想”的“正确性”本身就是对“荒谬”最好的证明。但显然,奥威尔并没有想把问题提高到“反抗荒谬”的层次。而《1984》也只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乌托邦存在么?如果不存在乌托邦,那“反”乌托邦又是怎么来的?荒谬么?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17:47 , Processed in 0.0552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