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天向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九八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总体感觉是“压抑,扭曲,愤怒和无奈。”充满了小人物在一个大时代的痛苦和不能改变现状的无力感。
  这种灰色的风格可能跟奥威尔的身世有关:出身贫寒,但身处充满拜金色彩和阶层意识的贵族学校。即使成绩优异,但是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因为不属于任何阶层,或者说横跨了几个阶层,体验了几个阶层的生活,所以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看清楚社会各个阶层,发出清醒的声音。
  
  1948年,苏联如火如荼,资本主义社会却不那么好过。当时的socialism是一股新鲜的潮流,受到广大渴望改变的青少年的追捧。但是这本书却通过夸张的手法尖锐的指出了没有东西制衡的socialism极有可能变成totalitarianism。小说中的电子屏,思想罪,少年侦察队还真的让我想到了现在北朝鲜和文革时期的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
  “老大哥一贯正确,全才全能。一切成就,一切胜利,一切科学发明,一切知识,一切智慧,一切幸福,一切美德,都直接来自他的领导和感召。”
  这多么像文革中被神化的毛主席和刚去世的金正日老先生!
  朝鲜人民幸福吗?活在编织的谎言中,充满对未来的向往比较幸福还是活在残酷的现实中但是能保持人的基本权力比较幸福?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能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而思想罪这种子虚乌有的罪名,却突然让我联想到了最近甚嚣尘上的颠覆罪。同样可笑。
  还有少年侦察队,组织形式上像我们的少先队,而实际功用上类似于文革时期的红卫兵。
  另外书中出现“老大哥”篡改历史的情结,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是混淆视听和封闭消息等舆论手段。
  其次,《1984》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让我想到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当时不怎么懂,为什么会如此赤裸裸地突出情欲。看了这本书终于理解了,在一个人性被压制的年代,疯狂的享受性爱的快感本身就是一种反叛,一种对蔑视人性的反抗。
  正如书中所说:“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把party搞垮的力量。“
  还有这句话特别精辟,让我陡然理解了王小波想表达的感情:”要是在从前,一个男人看一个女人的肉体,就动了欲念,事情就是那么单纯。可是如今已没有纯真的爱或者纯真的欲念了。没有一种感情是纯真的,因为一切都夹杂着恐惧和仇恨。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对党的打击,这是一件政治行为。“
  也许正因为这样,冯唐等作家才大力创作大肆表现情欲的书籍。这不是黄色下流,而是人性的释放。就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突出女性身材的柔美和大肆歌颂爱情的美好一样。
  “存天理,灭人欲”中国人被压抑了上千年,我们需要释放,这种释放就是对专制体制最好的fuck。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躺在教五前的草坪上读完这本书的。
  
      天气晴好,阳光洒在身上很暖,被冬阳烘烤了一天的草叶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令人安心,远处有孩子在放风筝,老人们坐在石椅上聊着天——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周六。可是,每次从书中的世界回过神,我都在想,其实温斯顿所渴求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但是,“老大哥在看着你”——书里那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时时监视着你的电屏,彼此猜疑揭秘的人际关系,所编织出的就是这么一个令人绝望的“乌托邦”。没有历史,没有自由,无所谓真实,控制思想和情感。那个世界剥夺了人生之为人的一切意义。
      独自阅读也好,休息日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好,在夕阳里毫无心机地谈天海侃也好,在《一九八四》的世界里,都是难以企及的梦想。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当温斯顿在小屋里醒来时,红胳膊女人深沉的歌声随着夏日微风飘进窗里,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拥有了生的实感。也正是在这一段,我才觉得这弥漫着煮卷心菜气味的字里行间里,微微透出了一丝亮色,尽管这最后的光芒,也未能逃过被掐灭的命运。
  
      书中的英社是怎么做到的呢?人们明明身处地狱,却仍自以为是乌托邦的永恒住民。
  
      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我绝望的是温斯顿最后的背叛,或者说不得已的屈服。
      “在遮阴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
  
      一开始在看书时,我还坚信,这种极权,是无法磨灭人性的,其实我也在期待这样一种结局——无论思想钳制怎么变态,人们还是会去爱,真理还是不会改变,而且,就算无法言说,头盖骨下的那两片额叶里流动的思想,是任何人都无力触及的;身为人类而爱上他人的本性,是任何酷刑都难以扭转的。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我没有背叛茱莉亚。”
      “他没有停止爱他。”
  
      但当温斯顿声嘶力竭的叫喊着:“咬茱莉亚!”之时,我明白,在一九八四的世界中,无法改变的东西,不会被洗却的信念,不存在。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绝望,更让人伤心了。
  
      只是,我还是不愿相信人类的文明会走向这样一条绝路。
  
      的确,近代以来,极权主义曾多次盛行,也造成了惨绝人寰的悲剧。法国雅各宾派的断头机下亡魂无数,德意志奥斯维辛的哭喊不远,更不用说苏联的大清洗,中国的文革……人类过去因它而伤痕累累,惨烈程度不下书中所写,将来也一定难以避免,像书中描写的那种恐怖,并非遥不可及。
      但它过分违背了人的本性,且过于绝对。而我坚信,尽管专制和不平等永远也不可能不存在,但在我们注定承受的孤独和磨难之外,还有被称之为“爱”的感情。
  
      这种感情可能一时黯淡,但绝对不会消失。
  
      我知道用掺杂了太多感情色彩的方式来看待这样一本政治讽刺小说并不恰当,实际上,行文至此,我也觉得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凭据下此断言。文革里多少子女背叛父母,仅此一件就能够作为反例。只是,那样的世界太冷酷,裹挟其中,让人感到痛苦。而我不相信,处在这样的不自由下,谁能无动于衷。
  
      有人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那么我衷心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看看这本书。客观而认真地看待书中所写,警示自己不要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非将此书与天朝现实一一对应,流于偏激。毕竟,奥威尔写此书,是为了人类以及可能的未来,单纯将其看作攻击现行制度的一块板砖,是折辱了它,对记忆,对历史,对人性的肢解,才是这本书最深刻的地方——我不愿看到它成为愤青们在留言板上狂喷口水堂而皇之的理由。泄愤之后,于现实依旧无补,奥威尔在字里行间想要传达的深意,也难免语音渺然。如果是那样的话,也许我们终于还是无法解脱1984的到来,因为人类的明天应该靠思想延伸,而非用情感铺路。
  
      我没有什么想写的了,只能言尽于此,虽然心中的那份无力感依旧强烈。
  
      文中有一个细节——温斯顿一直很想知道老人吟咏之诗的全文。对他来说,这仿佛是证明记忆和过去存在至关重要的证据。请允许我在此引述。
  
      “‘桔子和柠檬。’圣克莱门特教堂的大钟说。”
      “‘你欠我三个法寻。’圣马丁教堂的大钟说——”
  
      随着这首短短的韵律诗所远去的,是旧时代模糊却温暖的音容笑貌,我想,也许还包含温斯顿对母亲和童年的怀念。无论如何,只要想一想,假如我生活在书中的那个东亚国,夜空中永远都不会再回荡着熟悉的诗律,我永远都不会再对他人付出真挚温柔的情感,就会感到难以抑制的悲哀。在那么一种世界里,我会苟活,但已形同死去,而且,也逃不过注定的终焉。
  
      “‘你什么时候还我?’老百利的大钟说。”
      “‘等我富了再说。’肖尔迪奇教堂的大钟说。”
  
      希望这不要成为人类文明的绝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怀疑三部曲》序里,王小波说“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G.Orwell)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A.L.Huxley)的《奇妙的新世界》、扎米亚京(Y.I.Zamyatin)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乔治奥威尔的噩梦在我们这里成真,是因为有些人以为生活就该是无智无性无趣。”
  中国的读者可能会在这本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书中找到某种政治预言,这就是六十年代末中国兴起的红色革命。奥威尔所描述的种种科幻小说里才有的幻梦式场景,不幸在中国成为现实——虽然作者原意是要揭露和讽刺前苏联。
  小波在《盖茨的紧身衣》里又称:“《1984》这样的书对我有帮助,是帮助我解决人生中的一些疑惑。”这个“疑惑”究竟是什么,如果对小波的生平有稍微的认识,那么就不难理解。红色革命期间,小波曾在云南等地的农村长期插队,那段年岁的他正处于青壮年时期,这个阶段本来当用来开拓眼界、求取知识。而现实是,他被上帝抛到一块极其闭塞之域。此种苦闷体现于他后来的《黄金时代》。小波一生钟爱幻想,即他所说的胡思乱想,这种习惯正生成于他的青年苦闷期。知识与文化的贫瘠反倒促成了想象力的极度旺盛。那时的他大约也对现实产生过怀疑,由于人人都把荒诞作现实,他的疑惑在现实中无人帮他解答。直到他在成年之后看到《1984》,猛然意识到大革命所根生的一切荒诞来源于极权,便对以往的“疑惑”恍然大悟。
  如果拿一本小波的小说,来说明他与奥威尔的师承关系。那么我想应该是《黑铁时代》,它所描写的“黑铁公寓”正类似于《1984》里监狱式住所。这部未竟之作,可以看成小波向《1984》的致敬。如果继续写下去,是否会到达《1984》里那个灰暗的结局,或者小波还有着超越原作的野心?不得而知。
  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作家或多或少会对《1984》产生共鸣。小波,这个一生追求自由和趣味的知识分子,在其几大卷作品中,也对这场事后看来极为荒诞的政治革命进行反复书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小波最优秀的作品,诸如《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都有着红色背景。那些丧失历史寄寓之作,比如《白银时代》,单单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常笔力难以为继。
  在那场政治大浩劫中,个人渺小如蝼蚁。个人的存在只有在高喊空洞的口号时才有意义。人类仿佛抽象成了一根根线条,是传达符号指令的机器,而不再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躯体。此时期发生的一切爱欲,尽管是温暖的,但同时也是悲壮而苍凉的。在人群的喧哗掌声中,个人的不鼓掌成为一种叛逆。在极权社会里,乃至性爱都成为一场无声的革命。
  这就是《1984》里的两个主题,极权与爱欲。这两个主题同样被运用到另一个政治与艺术并重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诸多小说里,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笑忘录》,如果说昆德拉早期的《生活在别处》,还隐隐透露出王蒙式的对革命时期理想主义的歌颂,那么这种歌颂到后来全然变成了控诉。乌托邦的美梦破灭之后,人们愤怒地将其踩在脚底,揉成碎片。
  伟大的作家不仅描述历史,书写历史,而且预言历史。《1984》成功地预言了斯大林时代及之后的苏联,也预言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像狄更斯的《双城记》无意间预言了巴黎公社一样。王小波对《1984》的热爱,实则正是对这个政治预言的首肯与痴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先说说书里描绘的恐怖:
  人们的生活状态,没有洗脑恐怖,洗脑本身的过程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凡是犯“思想罪”的没有抓不到的,凡是被抓到的,没有不被洗脑成功的!即使他们要从这个世界抹去一个人,也要先把他变成“自己人”再清除掉!
  而对于洗脑的过程,光让人屈服远远不够,要改变理智,要使他/她变成一个真正坚信那一切的“正人君子”。但是这也还远远不够,最后,利用人内心的恐惧,生生的挤走人心里对其他任何事物或任何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爱,再填充进对老大哥的爱,并把这爱变成一种感情,一种本能。
  曾经在一个心理学的博客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说,人与人的交往,实际上就是互相之间意志的较量。而《1984》这本书里所描绘的,是对人的意志的最大的迫害和侮辱!所谓人权,最根本的要有想的权力,表达的权力,如果没有各自的意志,存在与消失有何不同?
  这本书就像一部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读的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当然,你也可以说它像开头的一部。
  在日常生活里,要是旁边老有人非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你,肯定是件糟心的事儿,即使是你最亲爱的父母,她/他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你好”。一个国家,要是执政的,很多事情都没争得老百姓同意,就“为民做主”,百姓也开心不了。百姓不开心的时候,就想起了民主这么一个词儿。
  民主是啥,我回答不了,我只知道很多人传说美国特民主。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在好莱坞大道上,看山达基教会(Scientology)的在街边摆摊儿,而且还有人围观。当时,在我眼里,这简直就是一邪教,虽然还没直接杀人放火啥的,但是觉得也挺误导群众的,后来发现,这邪教势力还不小,不仅美国有,其他国家也有,有各种出版物,有现代化的教堂,有气派的总部大厦,各种打赢了的官司。那时我就觉得,这么一破玩意儿在国内早就取缔了吧,美国人可真能忍,不该民主的地方瞎民主啥。
  其实民主真不是什么甜美的事,先不说效率问题,首先,既然允许别人说话,自己就有听话的义务,说不好听了,就是要容忍各种各样的sb说话,各种各样的sb想法,只要他们还没有谋财害命,还没有触犯法律。诚然,好的方面就是,那些真正有意义的,积极,创新的想法,也有被随时提出并且及时被听取的土壤。
  如果社会里的一部分人,总认为另一部分人说的话太蠢,而这一部分又恰好是所谓的“精英”,或者是社会的管理者,那么这个社会会走向什么结局?又如果,作为每个个人来讲,有效的沟通成为一种习惯,不是把重点放在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更多地,是去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不是发现有异意的时候,就急着去反驳,而是容许别人把话说完呢?我承认,这将是个很累的世界,打骂人,堵人言,甚至强迫别人的意志,可能都比试图理解人,容忍别人的不同想法做法要容易得多(触犯法律,谋钱害命的另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绝非易事。
  和谐社会,如果大家都发出一种声音——我很难相信它是真的,但也不光是大家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就够了,还要有懂得聆听,理解和宽容的氛围,没有这些,那些能发出的不同声音,也坚持不了多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想自己的意志自由,就先要允许别人的意志自由,若是每个人都有这个习惯,1984里面的制度又怎么能有滋生的土壤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闻知乔治·奥威尔的大作《一九八四》已经很久了,师友推荐时皆赞不绝口,更有论者誉之为“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小说”。近日,终捧卷在手,不意却经历了最为痛苦的阅读过程。“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奥威尔用这样一个结尾残忍地折磨了我数个夜晚,噩梦连连了,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至今仍是如斯清晰。那么,1948年的奥威尔是如何预言1984年的呢?翻开书本,一个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的男子正在微笑……
  
  
  
  一、    一九八四年:一个知识分子的疑惑
  
  《一九八四》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全书讲的是一个生活在以“老大哥”为领袖的极权主义国家统治下的具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党员,从对党的怀疑,到对党的反抗和最后被党彻底征服的过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也正好契合了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怀疑、反抗、征服。《纽约时报》曾在其对《一九八四》的书评中这样表述:“《一九八四》是一部纯粹的恐怖作品,这种恐怖瞬间即全,震人心魄”。
  
  作者在书中塑造的男主人公名叫温斯顿·史密斯,他是一个“外围党员”,负责在一个名为“真理部”的地方篡改历史,以使党、使“老大哥”永远英明伟大,永远光荣正确。温斯顿本可以庸庸碌碌地过完一辈子,说不定还有机会投入“核心党”的怀抱之中,从而摆脱物质极度匮乏的生活;然而,或许是知识分子的“劣根性”作祟吧,在“老大哥”的注视下,温斯顿居然有了疑惑,居然开始了思想上的反抗。作者通过温斯顿的眼睛,描绘了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民生百态,栩栩如生而冰冷残酷。
  
  温斯顿开始记日记了,在明知这种行为的结局下,还是记日记了——虽然“写日记并不是不合法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合法的,因为早已不再有什么法律了)”,虽然此时的大洋国“要把任何日期确定下来,误差不出一两年,在当今的时世里,是永远办不到的”。作为一名党员,温斯顿很清楚,“他已经犯了——即使他没有用笔写在纸上,也还是犯了的——包含一切其他罪行的根本大罪。这叫做思想罪”。即使如此,温斯顿还是“我行我素”。
  
  党有一句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温斯顿虽然曾确确实实地掌握过篡改过去的证据,可是,他绝望地发现:
  
  过去不但被改变了,而且实际上被毁掉了。因为,如果除了你自己的记忆以外不存在任何纪录,那你怎么能够确定哪怕是最明显的事实呢?……
  
  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成了真话。
  
  吊诡的是,温斯顿本人从事的正是“掌握过去”的工作,他甚至还很沉醉于自己的工作。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主义国家已经不仅仅是 钳制思想,扭曲人性 那么简单了——这个“怪物”的根本目标是清除人性!是使“人”不再成为“人”!温斯顿是幸运的,他的脑壳里的几个立方厘米依然属于他自己,他是“最后一个人”,他还有人性;但是温斯顿又是不幸的,因为极权主义国家绝对不能允许他还可以思想,还能有怀疑!他的结局冥冥中早已注定。但是,温斯顿还是义无返反顾地走上了“通往自由之路”;他甚至在日记中发出了“打倒老大哥”的呐喊,他建立了自己朴素的自由观——必须捍卫显而易见、简单真实的东西!不言自明的一些道理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客观世界存在,它的规律不变。石头硬,水湿,悬空的东西掉向地球中心。……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在《一九八四》中,有一种叫做“新话”的语言,温斯顿对此还“颇有心得”,他在“真理部”的工作主要就是使用“新话”。那么,极权主义者为什么要发明“新话”呢?作者借温斯顿的朋友,“新话”专家赛麦一语道破天机:“新话全部目的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没有词汇可以表达。”这真是极权主义的巅峰之作!这种奴役的手段可称冠绝古今了!难怪赛麦不无得意的宣布“语言完善之日,即革命完成之日”。讽刺的是,连温斯顿都明白,像赛麦这样一个洞悉极权统治技术的“杨修”,是一定要“化为乌有”的——不是被毁灭,而是从来都不存在。我不由得想起了诸如“建国”、“封建”、“批判”等一个个现代“新话”来,平常我们使用的是多么自然,多么流畅啊!以致于连怀疑都不曾存在。
  
  
  
  二、    曙光的初现与幻灭
  
  在本书的第二部中,温斯顿开始了从思想到行动的真正反抗。
  
  起因简单而富有戏剧性——裘利莎,一个一度被温斯顿深恶痛绝的“党的女人”,给他递了一个纸条,上书三个大字“我爱你”。爱情的突然降临促使温斯顿走上了与党完全决裂的反抗之路——虽然他不知道,无处不在的电幕与思想警察造就“捉住了他”,曙光初现即告幻灭。
  
  温斯顿在反抗之路上,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书中描述党实行禁欲主义,原因竟是“不仅是一个人的爱,而是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够把党搞垮的力量。”正如裘利莎理解的那样:“性本能创造了它自己的天地,非党所能控制,因此必须尽可能加以摧毁。(为什么王小波写《黄金时代》) 尤其重要的是,性生活的剥夺能够造成歇斯底里,而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可以把它转化成为战争狂热和领袖崇拜。”但是,恰如温斯顿所说,裘利莎只是一个“腰部以下的叛逆”,温斯顿本人对此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正是“爱情”这样一个最简单最朴素的情感,构成了不可泯灭的人性的支点。至此,温斯顿对自由的理解完成了一次升华:自由不再是承认“2+2=4”,而是不出卖裘利莎;只要不出卖裘利莎,即使认同党的“2+2=5”的哲学也无所谓。
  
  特务头子奥勃良曾给了温斯顿一本书《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详尽描写了作者对极权主义统治主义技术的解读。在《一九八四》中,党有三句经典的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极权主义统治技术的核心秘密:
  
  1、为什么战争即和平?“因在打仗,自有危险,结果就是,要维持生存,把全部权力交给一个少数人阶层就自然成了不可避免的条件”,甚至,“战争的目的不是征服别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战争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结构不受破坏……真正永久的和平同永久的战争一样。”原来如此!多么辩证而疯狂的思想!笔者不禁想起了秦晖先生的经典论断“人难免自私,因此自由主义可以成立;人难免怯懦,因此社会主义可以成立”。而极权主义者恰恰利用了人的怯懦并把它推向极致!所以,如何避免“战争即和平”的出现,应是每一个社会主义者深思的问题。
  
  2、为什么自由即奴役?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在之后的小说第三部分,奥威尔通过极权主义者对温斯顿征服的“学习——理解——接受”的三部曲,把奴役的技术作了“酣畅淋漓”的描写,对于温斯顿来说,他在奴役下终于获得了“自由”,不仅服从,而且热爱老大哥。
  
  3、为什么无知即力量?在大洋国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参加“两分钟仇恨”,这成为统治者挑动民众盲目狂热的爱国情绪的重要手段。再看看孩子们的生活:唱歌、**、旗帜、远足、木枪操练、高呼口号、崇拜老大哥——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玩的事。他们的全部凶残本性都发泄出来,用在国家公敌,用在外国人、叛徒、破环分子、思想犯身上了。不仅如此,国家还通过“犯罪停止、黑白、双重思想”等新话的训练,使民众的思想扭曲、异化乃至消除:正统的意思是不想——不需要想。正统即没有意识。于是,不再能思想的人们成为了极权主义者的囚徒,成为了罗马斗兽场上的奴隶。
  
  奥威尔确实是个“残忍”的作者,在将一丝希望,一点自由之光赋予温斯顿之后,又让极权主义者亲手掐灭了它;在圣克利门特教堂的钟声中,温斯顿开始了没有黑暗的黑暗之旅。
  
  
  
  三、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间漆黑的屋子中走过。他走过的时候,一个坐在旁边的人说:“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是主人公温斯顿曾经梦见的光明与希望,是他与奥勃良相约的美好;然而,当温斯顿在友爱部的监房里看见奥勃良时,一切都归于终结。正如奥勃良所说“别自欺欺人。你原来就明白,你一直是明白的。”温斯顿的确是明白的,在大洋国中,他的反抗和背叛注定无法逃脱被镇压征服的命运;他的“自欺欺人”,在作者的笔下更多的带上了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没有黑暗的地方”居然本身就是黑暗之渊,奥威尔在彻底撕碎了温斯顿的同时也撕碎了我,撕碎了笔者的“自欺欺人”。
  
  审问、拷打、背叛、征服,在极权主义者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下,温斯顿在思想上完全屈服了。可是,尽管温斯顿“在思想上投降了”,他承认了党的“2+2=5”的哲学;“但是他想保持内心的完整无缺”,他依然坚守着自己自由的底线——不出卖裘利莎。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告诉我,”他问道,“他们什么时候枪毙我?”
  
  “可能要过很久,”奥勃良说,“你是个老大难问题。不过不要放弃希望。迟早一切总会治愈的。最后我们就会枪毙你。”
  
  多么可怕!极权主义者早已不满足“强权之下,没有英雄”了,他们不仅要清除异己,更要彻底给异己洗脑,使所有人不仅要服从老大哥,更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老大哥!大洋国,没有英雄,更没有人能成为烈士。
  
  人,总有弱点,温斯顿也不列外。在那个神秘而残酷的101室,温斯顿再也无法坚持了:一笼老鼠,一阵“咬裘利莎”的嚎叫,温斯顿的灵魂终于被彻底撕碎,他出卖了裘利莎。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成了最恶毒的谶语。“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工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 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读罢结尾,悲伤的感觉是那么强烈,止不住泪水滑落脸庞。《一九八四》的故事至此结束了,或许,故事才刚刚开始。
  
  
  
  四、    多余的话:未来在哪里?
  
  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笔下的党对待“无产者”的态度值得玩味:虽然“党自称正把无产者从羁绊下解放出来”,但是,实际上“他们不值得怀疑。正如党的口号所说:‘无产者和牲口都是自由的’。”奥威尔笔下的极权主义国家不再号称代表无产者,甚至根本不把无产者当人看,正因为如此,对无产者反而放松了管制,任其自生自灭。以致我们的主人公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在无产者身上”,因为“无产者仍有人性”!显然,温斯顿的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了。极权主义统治者如果没有控制的把握与能力,是不会让无产者保有一丝“人性”的。未来真的在无产者身上吗?笔者以为不然。无产者本身面临着“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永远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就不会有觉悟”的悖论,谁来启蒙?连温斯顿这“最后一个人”都“化为乌有”了,又怎么会有启蒙者?在“一九八四年”,即使是作者寄予厚望的无产者也注定无法有所作为,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因此,要避免“一九八四”的悲剧上演,唯一的办法就是防微杜渐;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评论者说的那样:“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在地铁上陆陆续续看完了这本书,说实话,对内容与内涵都不是很有把握,于是重新浏览了目录,重读了董乐山的评论“反集权主义的1984》”,并在豆瓣上翻阅了一些评论,才大概理出了一些思绪。
  
  这部小说描述了各个层次的人(无产者、外围党员、核心党员)在集权主义社会中的生存状态。
  
  什么是集权主义?
  就是一小部分当权者对无权者蛮横暴力的统治与压迫,造成对伦理的破坏,对自由的剥夺,对人性的扼杀,对历史的捏造~~~
  
  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无产者, 也就是普通大众,一代又一代的接受着优秀的愚民教育,基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有,也被压迫的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思考;
  外围党员中或许有那么几个能独立思考的,但他们接受着严密的审查,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改造或者被消失
  核心党员,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知道一切,控制一切,压迫一切,他们是老大哥~
  
  
  根据时间推算,我想乔治·奥威尔是以纳粹党或者苏共为原本创作这本小说,但是若干年后,一些国家以此为剧本进行了更为逼真,更为贴切的深情演绎。 历史,就是不断重复的,悲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毫无疑问,《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最著名的一本书,一部政治讽刺小说。我们不得不为他的政治敏感性和先见性而叹服,看过一些资料,了解他并没有在类似极权主义的国家生活过,但是,但是想象,就让他写出了这样一本书。
      前一段时间,看了《异端的权利》,我一度对宗教感到恐惧,他会控制人的思想,加尔文严苛的清教徒主义以及对他的反对者严酷的刑罚,赤裸裸的就是集权主义,他是一个蛮横的独裁者。
      今天看《一九八四》这本书,突然觉得和《异端的权利》有着一些相似的情况,虽然一个是政治上的独裁,一个是宗教上的独裁,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不仅仅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更要控制人们的思想。在所谓的思想警察面前,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和自由,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友情,一切一切作为正常人的情感都是不被允许的,一旦超出控制,就要受到严酷的惩罚。这是地狱还是人间??
      对于这本书,最为感触的就是,作者描述着人们对于发生过事情,明明就是存在的,但是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谓的“双重思想”“犯罪停止”,用这种方法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记忆。
      但是,存在的就是存在的,总有人会认识到这些,总有人是在坚持真理的,即使被认为是疯子、是犯罪的,只要坚持这种认识,人们就有希望摆脱这种恐怖的高度极权主义!因为,即使是在古代社会,物质和精神都极其匮乏的时代,产生了无数伟大的先贤和哲人,他们是整个人类的精神导师!
      真理是永存的!即使现在没有人发现,总有人会发现她!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一种痛,不可以像撕心裂肺似的一次痛个彻底,有这样一种怒,却不可以像困兽般轻易宣泄,这是一种窒息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头至尾笼罩在奥威尔的《1984》中。
  《1984》是英国左翼小说家奥威尔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的是在奥威尔所预言的未来——1984年:世界被分为三个超级国家,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大洋国的政府部门,又分成了真理部、友爱部、和平部、富裕部,分别统管消息、文化、军事、财政。在大洋国 ,一切权力都被“老大哥”所代表的“党”牢牢掌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被剥夺,思想被抹杀,个人要服从党的意志,人的繁殖通过科学,人的教育由“党”来操控,“思考”和“恋爱”是最重大的罪——思想罪和性犯罪;事实和历史不停地被篡改,对外战争成为对内统治的手段,语言也被严格地操纵以抹杀思想,所有的人没有隐私可言,所谓“自由”就是“2+2=5”,无人可以否认。在整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电幕监视着每一个人,都有“老大哥”的画像注视着每一个人。在这样压抑的国家里,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温驯和无意识的动物。在这个无思想的世界里 ,只有主人公温斯顿敢于在心里承认自己的虚伪,勇敢地追求个人自由。
  温斯顿为党表面效忠的同时,却又偷偷写着日记“打到老大哥”;他与情人顶着“性犯罪”的危险勇敢恋爱,自信地以为自己的上司也是反党者,两人携手共同承认自己的坦荡,以为上司会支持自己,没想到结局是惨烈的,“在阴霾的栗树下,你出卖了我,我出卖了你”,曾经两个立下誓言的恋人成了出卖彼此的敌人,而他们最终也遭到了党的惩罚——用他们互相出卖的弱点来对人性加以摧残,曾经立誓打到老大哥的温斯顿总被洗脑,流着泪,对老大哥说“我爱你”。
  黑色幽默
  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这种幽默在极其压抑的《1984》当中隐蔽的出现,极其珍贵。
  奥威尔在书中喜欢把黑色幽默放在人物的自我矛盾上演绎,比如,在“2+2=5”极权主义思想的控制下 ,人们相信“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就是真理。原本一心坚信自己可以战胜双重思想的温斯顿在经受了极权统治集团对他身体的摧残、精神上的折磨之后,“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 ,一切都很好 ,斗争已经结束了,他终于在心底涌出了他热爱老大哥,2+2=5,他始终无法去去承认。因此,我们无法得知,他对老大哥的爱,是真是假,恐怕这也是连他自己也都不知道的问题。
  此外,独裁的政府让几个毫无性经验的“处女”负责色情文学的编辑,而所谓色情文学的内容更是自欺欺人。作为第二主角的朱利亚在鼓起勇气对温斯顿表达爱意之后,愤怒地将那条代表着贞洁的高腰带用力摔到地上,她恨这腰带带给她的束缚,恨着那印有工号的连体制服。她渴望能够像真正的无产者的女人一样,穿着裙子,涂脂抹粉,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煮煮咖啡,晒晒衣服,这样的幻想在他们珍贵的小阁楼的日子里实现了一回。然而当一切回到现实中,她又不得不穿起那身制服,扎起那条高腰带,虚伪地做着自己认为虚伪的工作。
  不仅主人公身上带有黑色幽默,就连整个“党”的各级部门,都是这样的黑色幽默。例如,统管历史、消息的真理部上午刚刚发布了国家将会减少巧克力的发放重量,下午富裕部就发布了消息说将要提高巧克力的发放数量,矛盾的消息自我暴露了整个“党”的随意、夸张、虚伪,以及对人民愚弄的统治态度。
                          
  人性的抹杀
  奥威尔在小说中对人性的抹杀描述得让人隐隐刺痛,不寒而栗,不保留任何一丁点的怜悯。他尝试用这样“残忍”的手段,将“老大哥”的独裁气氛营造得更为恐惧。
  在小说中,温斯顿与茱莉亚是唯一有着自我思想的两个角色,温斯顿的人性觉悟从一开始就有,而茱莉亚是在爱上了温斯顿以后才开始有的觉悟。当茱莉亚跟着人群在“仇恨周”的游行队伍中大声喊着口号的时候,她吃惊地发现自己无法做到这样的虚伪,明明自己根本不支持这样的党派,却又被迫去参与。她勇敢的向温斯顿承认了内心的想法并且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再这样参与下去。温斯顿也如同孩子一般在茱莉亚的怀抱里放声哭泣,他告诉了他的致命弱点就是童年时期对老鼠的恐惧。在偷偷租用的无产者的小屋子里,看不到可以监视私人生活的电幕,她们两人最真实的人性因此得到了最毫无保留的释放,包括思想,包括爱情。
  当他们双方互相出卖了彼此之后,遭受到的均是自己最恐惧的惩罚,温斯顿就是遭遇到了老鼠的啃咬,不仅是触觉上,更是心灵上最大的折磨,他的人性,对于爱情的誓言,也在顷刻间崩溃!“去咬茱莉亚!”是的,他崩溃了,原本誓死不肯屈服的温斯顿在进入了世上最恐怖的101室看到老鼠的一瞬间,他明白了茱莉亚是第一个背叛的人,对于自己曾经的人性,在自身利益面前,也已经算不上什么了!这恰恰是“老大哥”最厉害的抹杀人性的手段!
  此外,对于其他的“人”,温斯顿的同事兼邻居,帕森斯,他对孩子的教育继承了“老大哥”的精神宗旨,看着年幼的孩子凶神恶煞地对母亲吼叫,看着没有一点温暖、充满互相指责、猜忌的家庭,他居然是那么的自豪,这样一种病态的自豪感之下,整个家庭已经毫无人性可言。帕森斯的结局也是黑色幽默似的结局,他在梦中本能的喊出了自我“打到老大哥!”因此被自己的女儿揭发并送进了监狱,他却依然保持这样养的病态自豪感。
  
  伟大的预言
  一、思想文化的统制
  在小说中,党的真理就是三句话:“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每个人别无选择的必须相信,2+2=5,这就是自由。控制思想的办法是消灭旧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对旧的词汇的成批的消灭,实际上也就是在消灭过去。另外,这种消灭使词汇由词意的趋于复杂和微殊逆转为趋于简单,所谓《新话词典》的编纂者一语道破了其工作的目的:新话的全部目的就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使大家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他们将没有词汇来进行思考和向别人表达,词汇逐年减少,意识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语言完善之时即革命完成之日,从此就不会再有异端的思想,而正统的含义就是没有意识。
  对下一代的精神操控和洗脑是任何集权者都不能忽略的事情,希特勒这么做过,东条英机这么做过,红卫兵也是这样的牺牲品,还有今天的无数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博士一直熟读马列毛的人。年幼无知的我也曾和无数小孩一起高举着少先队队礼对着一块红布宣誓。奥威尔的预言之一体现在了这一点。即使一个人知道不该这样独裁,经历了如此多的教育熏陶后也不一定能保全其头脑清醒,老大哥教育小孩子们要爱党,要先进,不管行动怎么样,思想上的忠诚是必须的考验标准。
  不管是一道杠两道杠还是红领巾,一定要争取那么一个中国红的配饰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还非得要有那么一个偶像的肖像,摆放在可以看到的角落,教室里,走廊边上,如同“老大哥”一般“注视着你”。今年2月爆红网络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正好将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诠释给了我们。一个从小被“官僚化”教育者的孩子,还被父母当成了引以为荣的工具,社会的舆论又将他以“天才少年”推崇给了大众。究竟何为天才?“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七岁开始每天坚持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这就是天才的鉴定标准?原来我的童年真的好傻好天真,黄艺博2岁就已理解了新闻联播,我却傻傻的以为《红星闪闪》真的只是一首儿歌!
  二、隐私的权利
  《1984》中,整个“英社”由 “老大哥” 统治,他的势力无处不在,人们没有思想及言论自由,日夜生活在电视屏幕和窃听器的严密监控之下,思想警察随时都可能会逮捕那些思想稍有不同的异己分子。人们生活在极度猜疑、 恐惧和孤独之中。对于隐私,必须坦荡面对被围观被监控,倘若有一丝的逃避,那就是思想罪的证据。
  在小说中,老大哥的监控工具就是挂在墙上的“电幕”,它无处不在。奥威尔的预言是伟大的,尽管如今小说中的“电幕”已经演变成了人们可以自由开关的电视,或者电脑,但是谁又能保证我们所看的节目,我们用电脑做的工作不是在被监控之下呢?在路边,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摄像头,看得到的摄像头我们理所当然认为那是为了抓捕犯罪分子的“监控”工具,看不到的,也就成了非法的“偷窥”。
  公众的隐私对执政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国斯塔西组织以及默克多《世界新闻报》早已应验了“老大哥”的“注视”,公众的隐私早已不能被称为隐私,就连执政党之间,也出现了诸如“水门事件”大丑闻。当然,如果仅仅为了说明“个人隐私不可侵犯”这点意思, 奥威尔大可不必殚精竭虑写《1984》,最后还因连续熬夜写书而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上。在“老大哥”式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今天,“看”与“被看”的双方已经不再停留于“监视”与“受控”的单向关系,而是相对的、可逆的。就像美丽诗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在被监视的同时,很可能我们也在享受着窥视别人所带来的快感。拿个身边的好例子来说,当我们使用谷歌地图窥视别人家门的时候,当我们围观360与QQ大战的时候,当我们兴致昂扬地围观明星们的生活曝光图的时候,谁能否认自己心中闪过的一丝兴趣呢?
  三、历史的主宰
  奥威尔在《我为何写作》中说:“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小说中,“老大哥”的富裕部用列数字的方式不断的向国民宣传自己统治下的国家的进步,每一项工农业指标都在翻倍生长,经济不断的掀起新高潮,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在进步,男人们却为了一片使用了6个星期刀片的丢失而烦恼。小说或者电影中的这一段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得到了最完美的真实再现。不过,《1984》中巧克力的进步是以“克”为单位,而我们国家在1958年说稻子亩产量可以达到十几万斤,并说明了科学根据。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在奥威尔所预言的极权社会之下,我仿佛看到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革时期的中国,红色高棉以及当今朝鲜的升级版。到了如今,我看到了一个城市凭一张假照片而对灭绝华南虎依然存在的肯定,甚至还亲自看到了一场惨烈的动车事故之后故意谎报的伤亡人数报告以及责任的推卸!!然而你,或者我,究竟又能怎么办呢?
                          
  结   束
  不会游泳的人被扔进水中只能尽力抓住浮在水面的稻草,那不是懦弱的表现,一个被推下悬崖的人极尽全力抓住崖边的上的树杈,那也不是无能的表现,在温斯顿身上 ,我们不会看到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也不会是一个我们可以完全唾弃的恶棍,而是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现代人 ,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必须的可笑样子,因为,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参考书目
  1. 刘娴.浅析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政治与艺术的和谐乐章.[N]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单儒超.极权主义下的人本主义关怀.[N]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4)
  3. 徐贵.警惕道德完美主义的陷阱——奥威尔的启示.[J]南风窗.2011.5.4(10)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尝试过,看一本书会有一种中毒的感觉,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敢再拿起一本书来读,那是一种沉重的恐惧感,寒意从心底深处渗透出来,情绪陷入一种极端的低落和绝望中,无法自拔。
  这本让我中毒的书,名字叫《一九八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剥夺自由,泯灭人性,限制言行,强奸思想,无望的贫穷与愚昧成就了极大化的统治权力。在这个最大单位的传销组织里,上等人从支配他人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国家,公司,学校直到家庭,威权政治的意识形态体系无处不在。
  有一本书,你读完之后发现,以前所有的书你都白读了。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8:59 , Processed in 0.0553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