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天向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九八四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的标题是数字,所以在我的电子书单的最前面。开头看到男主角写日记不知道是哪一年,我还以为这是奇幻小说,日记上写的是未来发生的事。结果,迷迷糊糊地看到了Thought Police,马上想到了V字仇杀队。其实作为小说来讲,这本书并没有复杂的叙述手法;因为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作品,语言中也没有当代英国畅销书里那些怪异的俚语。作者的叙述很平实,第一部分对社会制度的描述读起来还很让人义愤填膺,但是后来一些句子都重复了很多遍。前半部分男女主角偷偷见面的情节很有趣,本来还挺期待主角能做点地下党的工作再被抓起来,结果刚读完那一大段政治宣传资料就被抓了,让我有点质疑作者具体编故事的能力。语文老师说过经典名著有很多都不注重曲折的情节,雨果的作品例外(悲惨世界是我读的第一本小说啊!想来小的时候读《复活》,我就想这种劣质作品怎么可以和悲惨世界一起被列入名著?)。所以故事情节我就不追究啦,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有几个地方触动了我——
  1.Winston在The Hate的时候看到了O'Brien,他俩一对视Winston就觉得O'brien在说:"I am with you.""Don't worry,I'm on your side."
  2."Freedom is the freedom to say that two plus two make four,if that is granted,all else follows."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就被震撼了,后来在第三部分这句话又出现了,好感动~
  3.和Julia第一次见面时,Winston说:"Would you believe that till this moment I didn't know what colour your eyes were?"
  4.Winston被折磨了,警棍打向他的手肘——Never,for any reason on earth,could you wish for an increase of pain.这是生理自然原因,疼痛不受欢迎,面对恐怖的疼痛,人做出任何选择说出任何话都情有可原。一切结束之后可能会感到后悔,但要是再面临同样的情况,还是会做同样的事,也许以后会有神经科学的专业解释(也许已经有了?过几天就去啃那本neuroscience encyclopedia,唉,那么厚一本...)。
  
  O'Brien拷问Winston的时候,我一直在琢磨他到底是不是“好人”,每说一句话我的立场就换一次。后来他说着说着说到Goldstein那本我基本上跳过的小册子是他写的!无法理解!我是个唯心主义者,唯心主义是客观的,唯物主义是自大...但他这简直是极端唯心是有病啊!(Solipsism,that's its bloody name)
  最先开始我是很坚定地支持rebellion,后来O'Brien说的那些话...我真不知道作者是想怎样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描述的既intelligent又insane的党到底,到底是不是为了集体的利益掌控权力,也许他们的内部人员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和V字不同的就在于这一点,这些人跟现实中的人不一样,他们坚信党不是为了私利存在,而且这不是单纯的信仰,而是像动物学家看到有猪会飞想要一探究竟的思维本能!
  
  结局没怎么懂,男主角被彻底整疯了么?如果他真的疯了,他就可以适应疯子的逻辑,体验疯子的快乐了!Happy ending!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好,相信这部书给很多人带来的影响很大,对我影响就很大,但那是看了许多书评,明显可以感觉出离真这部书的内涵差很远,很多人太着急了,太着急读懂,太着急赋予其意义,如果你觉得有点难懂,没关系,少说与等待,等你年龄大了,一切就都好了。这也很正常,你在空调和咖啡中挤出几小时就想超越人家用生命写出的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匆匆的读完了一遍,心中有很多感受,感觉很堵,不知道怎么说出来,那么就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写出来吧。 记忆最深的是那帕森斯家的那两个小孩子,只因一个陌生人的鞋子奇怪就向警察告密;
  我感觉这个不错你应该可以去看看电影www.zhj2.com我感觉他也是非常不错的
  看到老人用有“老大哥”照片的纸张包东西,就在老人背上点火;听到亲生父亲晚上的梦话就向警察揭发自己的父亲,这些让我看到的是两个长着幼齿的恶魔。孩子没有罪,我们只能把这些归咎于教育,英社的集权统治,恐怖的思想控制,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版本有很多,不知有谁能介绍那个版本好。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现实世界出现的文革比书上说的还恐怖  。够字数了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作为预言小说出现面世,1984年已经远远在我们身后了……
  政治——全部的什么
  《1984》反乌托邦,政治是其内核,到了这样的时代,奥威尔夸张设计的政治场景并未出现,但我们的“全部什么”却稳稳落入奥威尔的预言,丰富并持续着“奥威尔主义”的价值。全部什么,无法清晰的概括,甚至难以罗列。像是文化、价值观念一类最软性的却比“电幕”更能控制我们行为的“什么”。这里没有老大哥,却意味着权威的全民性和强大的繁殖能力,不必怕谁被打倒,总有不计其数的人和头脑去顶替。这里没有“电幕”,却有超凡的教育环境,显然这比“真理部”的工作更让人放心且更有信心。这里没有“友爱部”,却有制作孤独和羞辱的全民武器。我们可以逃避政治,在这样一个所要求的自由度范围内,还是可以自由独立,但我们无法逃避活着,“全部什么”无处不在。
  党——平民
  小说中党和平民是两个几乎不相干的领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奥威尔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逃到那样满是臭虫,放置了大量古典物品的二层房间,或者和爱人约会的杂树丛。如今,我们将逃亡何处?
  我看到的——你看起来的
  我看到的自己和你看起来的我是不同的,请不要轻易的去理解我,去读懂我。我尚在床上默默等待思想警察的到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乔治.奥威尔有两部为人称道的作品:动物庄园、1984。后者比前者晚出版了4年。
  如果说动物农庄像童话,那么无疑1984是写给成人看的。两者立意相似,不过后者更深刻,且有少儿不宜的片段。
  1984里描述的国情可以说是当今龙国与金国的精华版。它像金国那么封建那么贫穷,老大哥就是真理,过去未来随他意愿而肆意更改。
  它又像龙国。不过施压对象是党员。
  奇怪吧。
  卑贱的无产阶级有双人床睡有真正的咖啡茶叶喝没有电幕24小时监控能化妆不必穿工作服能听歌恋爱写字…
  可是外围党员呢。报修的暖气拖延数月无果,喝着脏水味的咖啡,加的还是糖精。
  相信是个中国人读到这里都会大吃一惊。
  可是仔细想想不无道理。
  首先在战争年代入党的都是狂热份子居多(参见王山笔下的阮晋生刘南征等人),这些人充当了思想警察的角色。与生俱来的奴性、几乎透明的生活、每天两分钟仇恨时间的煽动、环境感染使普通党员变成了供奴役的机器。
  这只是国民的少数。
  处于底层的愚昧的无产阶级更好对付。他们不过是贪图生活安逸,真理部的谱曲器写诗器以及大跃进式的报纸很好的麻痹了他们,所以虽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是没见过光明的人有怎知夜的黑暗呢。
  由于被奴役的是精英,所以这样下去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极有可能。偏偏当权者还嫌不够,决定进一步控制甚至消灭思想。真理部着手编写新话辞典,让语言尽可能简洁,词汇尽可能少。在第11版中竟连反义词都取消了!据称这是为了让公民找不到合适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义受到严格限制,意识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也就没有理由或借口可以犯思想罪啦。控制思想可以稳固政权,但是消灭思想的结果必然导致政权覆灭。
  这无疑是个典型,一个不可能存在现实社会的典型。现实中即使只有秋毫之权也要扯纛做山大王。再加上新时代的种种磨灭了铁血之心,被假民主实资本的制度膨胀了野心的官员怎甘心被奴役?
  ——由于本书尚未读完,评论就此打住。摘录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并不孤独生活的时代--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抹掉的时代致敬!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读乔治.奥威尔的<1984>,看到最后一句话“我爱上老大哥了”,纠结了两个星期的心情,和温斯顿的命运一起起伏,最后竟然心里咯噔一下,“此间人又少了一个”,温斯顿的灵魂终于被弄死了,他活着,可是他死了。
  
  这是一本书名比书的内容更出名的书籍(抱歉,很绕口),和<动物庄园>一起被无数次地提及。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资本主义作者通过幻想来描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恐惧的政治讽喻书籍,看毕后觉得奥威尔在1930-1940期间,凭着其西班牙内战的特殊经历和自身对于社会体制的感慨,创作出来的这两本书籍,不会特指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针对所有的专制和特权政府的假设和想象,把对专制集权的恐怖幻化成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沉浮。深深的感受到,不自由毋宁死,民主和法治对于人类及社会是有多么的重要,"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
  
  温斯顿是一个普通的党员,真理部职员,他的工作很简单,为老大哥所认为的真理服务,每天及时地篡改历史以便跟上政党统治的需要和步伐。他每天被“黑幕”监控,他被迫参加“愤怒两分钟项目”假模假样的发泄对戈斯坦(老大哥的敌人)和欧亚国的愤怒;他通过及时修改各种媒体上出现的旧闻来达到篡改历史的目的,篡改历史的目的都是处于政治的需要,他在“新语”和白话的“旧语”灵活转换,他喝杜松子酒来麻痹自己,他渴望女人渴望爱情尽管那个时候的大洋邦社会压抑人性的本能,他有思想有自己的判断,因此他怀疑老大哥及他所代表的真理,他怀疑他的工作价值怀疑整个社会体系,他怀念过去人们的自由生活,他羡慕无产者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他爱上了一个叫茱莉亚的黑衣女子,疯狂的相爱和偷情,直到一天厄运降临。
  
  大老哥所代表的新社,是一种专制集权制度,他究竟是人是神,甚至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无从知道。那个社会的许多现象,现在读起来,仍会在内心里感慨和引起强烈的胸腔共鸣,奥威尔真心牛逼,不愧为一代大师,40年代就用文学的方式预见到了我们所遭遇的现在,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资本主义出现了200年,社会主义出现了不到100年。那个伦敦所处的大洋邦,1984年,统治的疆域很大,面临两个敌国,欧亚国和东亚国。那个社会是一个完全专制的社会,有真理部,及时的修正历史左右后来人的思想,想想和现在的“喉舌”功用是雷同的;那个社会有制造低俗黄色读物的部门,专门用来麻痹老百姓的思想,和现在的娱乐至死的导向也是不谋而合的;那个社会的“敌友”转瞬即变,话语也是一不小心就180度大转弯,一个人,昨天可能是英雄,今天就人间蒸发了,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的“不厚”家族,和很多落马的高官,和我们的刑法修正案允许的不通知家人就可以实现拘留办案等现世的案例;那个社会用新语,取消了很多繁文缛节,通过语言的简单化进一步禁锢和弱化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好、非好、加好、双加好四个词语就涵盖了所有的“糟糕 坏 差”等等复杂的形容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是越少越好的,人是越笨越好;那个社会有会发声的“黑幕“监控着人们的思维,有愤怒两分钟,非黑即白的集体非理性项目来扭曲人性,那个社会有会易容和潜伏的思想警察,来监控所有人行为和思想出轨;那个社会的教育,把小孩都教育成兔崽子,”红小兵“,吃里扒外的揭发自己的衣食父母,毫无怜悯之心,那个社会有像”奥布莱恩“这样的伪道学,披着羊皮的狼,诱人犯罪又残忍至极。那个社会有威逼利诱,有酷刑,有逼供,有画押,有所有我们现在恐惧的黑暗因素,没有自由,没有独立思想,有的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麻木的行尸走肉,只需要相信你所听到的和被灌输的。
  
  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下,温斯顿成了一个有”思罪“的犯人,他以为逃过了黑幕监控的出租屋可以给他提供短暂的自由,没想到出租屋主人是思想警察;他以为日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不会被发现,没想到思想警察从最一开始就掌握了所有他思想犯罪的事实;他以为奥布莱恩是好人,是在野党的领导,没想到他也是资深的老大哥的思想随从,残忍不堪。他败给了这个无法抵抗的社会,一切都是监控,一切都是黑幕,他的厄运开始了。其实奥布莱恩对他的期望很简单,没有思想,不要去思考,相信他被灌输的,譬如2+2等于5,譬如大洋邦一直和东亚国交战,相信他以前所知道的真相或者思考的真相都是不正确的幻觉。从有思想到无思想,是一个吃尽苦头的过程,温斯顿因此吃尽了苦头,各种被残忍的折磨,一轮又一轮,思想被思想警察不分黑夜不分日月的穷尽地榨干,强奸......此处省略痛苦不堪的一万字.......总之最后,他为了生存,缴械投降了,承认了2+2也许等于5,承认了他以前的思想都是错误和幻想的,还出卖了所有的人和事,承认了所有被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否认了所有的过去。但是有一点,他没有放弃,就是他还爱着茱莉亚。这种时刻对爱情的坚持,也是不被允许的,他被带去了死亡终点-101室,在101室发生的事情,是我读过的最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描述,那种对人性深处弱点的利用,那种用死亡和生存的命题来逼迫人投降和背叛的瞬间,让我背脊发凉,太可怕了。这也是一种很残酷和残忍的做法,利用人的终极弱点来达到洗脑的目的,我害怕地瑟瑟发抖。如果没有自由,没有法制,滥权私刑,这个社会会变成怎么样?
  
  温斯顿最后屈服了,背叛了他的内心和最后仅存的一点思想,通过把痛苦驾于第二个人的方式让自己获得了生命的权利。可是,他失去了自我,他没有办法再回到过去,他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最后大洋邦打赢了仗,获得了非洲的统治权,他竟然发现,他不恨老大哥了,他爱老大哥,一切的黑与白自然地完成了转换,他洗脑成功了。尽管他经历了那么多的肉体痛苦,把命保住了,但最终他确死了,他再也无法思考和反抗,他的精神死了。
  
  这是一个描述专制和集权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悲剧的缩影。专制有多可怕,集权有多糟糕,自由和民主就有多美好。不自由毋宁死,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还有很多的不美好,在1984中找到了很多共鸣的影子,但这个社会会更好的,会吗?我们可以相信吗?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P2奥威尔首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其次是一个反极权主义者,而他的反极权主义的斗争是他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
  
  P3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事莫过于把他送到一所富家子弟的学校中去。一个意识到贫穷的孩子由于虚荣而感到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一个不合群的孩子在寄宿学校吃到的苦头可能是英国唯一可以与一个外人在极权主义社会中感到的孤立相比的事。
  
  P10他遭到了一道沉默和诽谤的双重厚墙的包围,其他幸存者和目击者也同样被封上了口,以致摇旗呐喊的应声虫们能够放手改写历史而无人质疑...哈罗德 艾萨克——“把蒋介石这一柠檬挤干了扔掉”
  
  P11他的反极权主义的斗争是他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必然结果,他相信,只有击败极权主义,社会主义才有可能胜利,因此揭露极权主义的危害,向世人敲起警钟,让大家都看到它的危害性——对伦理的破坏,对思想的控制,对自由的剥夺,对人性的扼杀,对历史的捏造和篡改...——是何等重要。如果听任它横行,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P6在远处,一架直升飞机在屋顶上面掠过,像一只绿头苍蝇似地徘徊了一会儿,又绕个弯儿飞走。这是警察巡逻队,在伺察人们的窗户。不过巡逻队并不可怕,只有思想警察才可怕。
  
  你只能在这样的假定下生活——从已经成为本能的习惯出发,你早已这样生活了: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温斯顿继续背对着电幕。这样比较安全些,不过他也很明白,甚至背部有时也可能暴露问题。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P21总是在夜里——逮捕总是在夜里进行的。突然在睡梦中惊醒,一只粗手捏着你的肩膀,灯光直射你的眼睛,床边围着一圈凶狠的脸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举行审讯,不报到逮捕的消息,人就是这么销声匿迹了,而且总是在夜里。你的名字从登记册上除掉了,你做过的一切事情的记录都除掉了,你的一度存在也给否定了,接着被遗忘了。你被取消了,消灭了:通常用的字眼是:化为乌有。
  
  P30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老大哥的时代,双重思想的时代,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生活并不孤独的时代——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抹掉的时代致敬!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P35以前的事,一切都淡薄了。没有具体的记录可以参考,甚至你自己生平的轮廓也模糊不清了。你记得重大的事件,但这种事件很可能根本没有发生过,你记得有些事件的详情细节,却不能重新体会到当时的气氛,还有一些很长的空白时期,你记不起发生了什么。当时什么情况都与现在不同。甚至国家的名字、地图上的形状都与现在不同。
  
  P37如果党能够插手到过去之中,说这件事或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那么这肯定比仅仅拷打或者死亡更加可怕。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双重思想:知与不知,知道全部真实情况而却扯一些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相互抵消的观点,明知他们相互矛盾而仍都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党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嘶吼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儿尤其是,把这样的做法应用到做法本身上面——这可谓绝妙透顶了:有意识的进入无意识,而后又并不意识到你刚才完成的催眠。即使要了解“双重思想”的含义你也得使用双重思想。
  
  P42报纸、书籍、照片,凡是可能具有政治意义或思想意义的一切文献书籍都统统适用。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修改过去,使之符合当前情况。这样,党的每一个预言都有文献证明是正确的。凡是与当前需要不符的任何新闻或任何意见,都不许保留在记录上。全部历史都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
  
  P43你所知道的只是,每个季度在纸面上都生产了天文数字的鞋子,但是大洋国里却有近一半的人口打赤脚。每种事实的记录都是这样,无论大小。一切都消隐在一个影子世界里,最后甚至连今年是哪一年都弄不清了。
  
  P71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就永远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就不会觉悟。
  
  P75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之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变成了真话
  
  P80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P100你要对付的从来不是那个外部的敌人,而是自己的身体。
  
  P141夕阳的淡黄的光线映在床角上,照亮了壁炉,锅里的水开得正欢。下面院子里的那个女人已不再唱了,但自远方街头传来了孩子们的叫喊声。他隐隐约约地想到,在那被抹掉了的过去,在一个夏日的晚上,一男一女一丝不挂,躺在这样的一张床上,愿意做爱就做爱,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觉得非起来不可,就是那样躺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外面市井的闹声...
  
  P162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爱他,当你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给他时,你仍把你的爱给他。
  
  P186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从个人财富和奢侈品来说,财富是平均分配的,而权力仍留在少数特权阶层人物的手中。但实际上这种社会不能保持长期稳定。因为,如果人人都能享受闲暇和社会保障,原来由于贫困而愚昧无知的绝大多数人就会学习文化,就会独立思考,他们一旦做到这一点,迟早就会意识到少数特权阶层的人没有作用,他们就会把他们扫除掉。从长期来看,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
  
  P187任何国家要是工业落后,军事上就会束手无策...在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的唯一办法是不断打仗。战争的基本行为就是毁灭,不一定是毁灭人的生命,而是毁灭人类的劳动产品。
  
  P195战争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结构不受破坏..因此真正永久的和平同永久的战争一样,即“战争即和平”。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1984》描写的不是世界某一阶段,而是最终结局。
  当世界为三个极权主义国家所瓜分时,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再有真正的自由。
      奥威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简洁的笔法表达了自己对集权统治的不满。
     “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奥威尔笔下的社会就在这三句话的指导下完美的运行着。随着新话逐步成为官方语言,世上将不会再有反抗者,因为所有的历史都将被篡改,正如英设所信奉的教条那样:“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
  英社最恐怖的一点就是,他将政治强加入了人的内心,通过系统化的洗脑使大部分人认为,检举思想罪罪犯是天经地义的事,孩子检举父母会受到嘉奖,夫妻之间互相检举也成为常事,更可悲的是,父母甚至鼓励自己的孩子这么做。当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成为思想警察,孩子举报父母之时,当杀人放火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而仅仅产生一个反对政府的念头而被判处死刑之时,当通过创造新语言使人断绝与过去的联系之时,政治的发展就真正到了一个终点。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相,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相,他也不肯去相信,那么它便与假象无异。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帕金森家的孩子。看到有人用老大哥的画像包香肠,便在那人的背上点火;在锁眼里听到自己的父亲说反政府的梦话,便向思想警察去告发,将自己的父亲送入“仁爱部”,这哪里是孩子,分明是两个恶魔。给可悲的是,帕金森先生在狱中甚至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是没有责任的,应该对此负责的是恐怖的思想控制。
     这就是建立“大洋国”统治的重要手段。
     《1984》中的“仇恨会”,“双重思想”等在现实中已有所体现,集权统治需要不停地为人民寻找一个“仇恨”的目标,让人民的仇恨可以发泄,以维护他的统治。在奥威尔死后的若干年,这已经在遥远的东方出现了。
     总之,自由就是2+2=4,但是最后,领导人可以宣布2+2=5,而可怕的是,几十年之后,大部分人认为领导人是对的,而客观世界又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意识又是可以被更改的,那该肿么办?
     奥威尔留给我们的一个永恒的问题。。。。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1-6 10:51:42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说真的觉得很一般,语言有些拗口。但读着读着才发现不那样。很难想想在书中的那个世界里我会怎样,也许我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吧。找不到毒药我会怕痛吧!更甚的是也许我会连反抗的意识都消掉吧。第一次发现自由的珍贵。发现过去的意义,不要无视过去,更不能忘记,而那些企图篡改过去的人更是不可饶恕。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9:05 , Processed in 0.0651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