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0
|
赎罪 |
最新书评 共 4 条
寂魔倾
看来该书作者比较相信和推崇因果报应,之前看过她的《告白》如此,这部小说本质来说也如此。
这两天连续看了两部日本推理小说,一部是东野圭吾的《分身》,一部就是该书,发现这两书和之前看的不少日本推理小说有个共同点,就是采用多线多角度围绕中心层层递进揭露的方式。
这样的写作方式好处之前我写的书评里介绍过了,这里不多谈。
选择该书,是因为封面简介说是这力压东野圭吾作品的力作,看完后觉得还行,但是评价过高,至少比东野圭吾的《分身》差一点。
该书主要从6个人物角度进行串联叙述,有些类似拼图,6个悲惨的赎罪,像是六片花瓣,围绕花蕊(死的那小女孩)拼出一朵带刺而枯萎的玫瑰。
其实,感觉整个故事像是一个圆,因果报应的圆。
该书与作者前一部力作《告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利用心理作用或暗示给人物造成的影响展开故事情节。从这里也可以看书,推理小说也不只是推理了,还是一部成长和心理小说。
该书不足之处,感觉有些平淡,特别是第三、第四个赎罪故事看着有些沉长沉闷,对,没有高潮,有些波澜不惊的,所以也就没有紧张、悬念和刺激感,结尾处也过于简单乏味——这点上比东野圭吾的作品差至少一个档次。
至于书中的推理,凶手是谁等,其实不过是把一些情况放都后面来说而已,并不是什么复杂离奇或高难度推理。
最后说说看完该书后的一个小感悟:
别太高兴或无所谓了,你此时有意或无意中的言行,有可能就是播种下了一颗种子,至于这颗种子后来在某些情况下,会发芽长出什么果子,还很难说,但是还是尽量避免种下长出恶果的种子吧。
详情
delete
全书讲述一个从小自以为是自我中心逃避责任的女人间接害死自己好友和女儿,以及毁灭女儿的四个朋友的故事。
虽然尾声的部分这女人进行了所谓的“赎罪”,但她还是个渣。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悲剧负责。但是麻子是一剂强力催化剂。如果她没有威胁那些孩子,也许她们可以平凡地长大。
虽然标签上写了推理,但是我觉得这根本就不能算是推理小说。大家随着故事的讲述就自己把凶手说出来了。老实说纯粹是因为这本书比较薄容易看所以才从图书馆借回来的。
据说还改编了电视剧,如果去看那部电视剧,估计我会被里面的麻子气死。为了不让自己闹心还是算了吧……
比较喜欢的角色是真纪。真勇敢啊。不论是在有人拿着刀伤害她的学生,还是在遭遇舆论谴责的时候。甚至在小时候,惠美理被杀的时候。
比较讨厌的角色是麻子(太明显了吧)。自我中心的家伙果然不论是在哪里都让人厌恶。“你以为你谁啊?!凭什么决定别人的人生!去死一死好了!”忍不住想要这样对麻子说。就连女儿的死我也觉得是活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这样冷漠麻木丧失同情心了。以前的我肯定会说,她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唯一的女儿啊,这难道还不够么?看到最后的大结局,大家在麻子的帮助下能够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说不定会觉得她也偿赎了自己的罪吧。
现在我不会这么想了。渣渣就是渣渣。
详情
错灯影
《赎罪》保持着与《告白》相同的第一人称叙事体,通过书中五位主角的自白,拼凑了一出延续十五年甚至不止的悲剧,也拼凑出真正的杀人凶手的面目。
自白体似乎是凑佳苗的擅长和偏爱,但使用第一人称叙事毕竟有利有弊。若于我,这种自白体小说是很新鲜的,通过了解不同的主角内心活动细节,可以较容易地投入到小说环境中去,也更容易感受小说的血肉丰满,这是利;而这种文体由于是体现在主角的书信或者口白讲述,所以必然文字上较为生活化般的直白浅显、平淡无波,很容易落了文笔肤浅、拖沓冗繁的口实,也更容易造成相互之间叙述内容的重叠,而这些都产生阅读疲倦的原因之一,这便是弊了。
可能是受到了《告白》的影响,所以在看《赎罪》时自始至终都没有感觉找寻凶手是重要的内容,在我看来,那是附带的。盈满心中的念头只是:当人在为自己种下悲剧的因时,如何能知道一时的行差踏错将遗害多久以及多少人的人生!想到的是:当我们陷入人生暗黑的泥泞时,应该如何拯救自己的灵魂。
书中最主要的角色当属足立麻子了。一个娇生惯养、不知人间疾苦的千金小姐,总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安排朋友的人生。喜欢一个男生便想方设法得到他,结果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朋友,害惨了男友,就带着身孕离开已然落泊的男友,嫁给无法生育的企业家继承人,行事的依据永远只是为了自己能生活得好,从不考虑别人的心情。当女儿惠美理被害后,也是一味严厉地谴责案发时与女儿一起的四个小孩子,却没想,杀害惠美理的竟然是当年的男友——惠美理的亲生父亲,而只是为了报复她。人在种下恶的因时,如何有那么长远的眼光,看到恶的花在那么多年后长出那么黑暗的果!!
九岁的小孩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差,完全可以从四位主角十五年深陷苦痛的泥沼无法自拨,生理、心理均程度不一地产生畸变窥见一斑。目睹朋友惨遭性侵杀害的现场、家庭的冷漠、被害人家属的“赎罪”诅咒、凶手一直未被逮捕的担忧,这一切仿佛压在这四个女生身上的大山,把她们压得无法喘气,完全失去人生的乐趣,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为了“约定”而生存。
一切就像受了诅咒一样!纱英恐惧被害而造成生理缺陷,正当防卫杀死有恋玩偶癖的丈夫;真纪懊悔于案发后自己的逃跑行为,失手杀死伤人犯后遭众人围攻;自小觉得自己是不受喜爱的熊,纠结于没有拯救朋友的晶子,杀死行为变态的亲生哥哥;以为自己能好好生活的由佳,因贪恋一份来自警察的小小温暖,爱上自己姐夫,却也错手将其推下楼梯跌死。当麻子一步步见证这四个女孩人生的不同沦落后,方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不负责的一句话带来多大的伤害,也才真正觉醒开始为自己的言语暴力进行救赎,却又连带出不少阴差阳错的悲剧。
这是由一个个心理残缺的人组成一个完整的悲剧,而这其中涉及的家庭关系的疏离、学校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的现实功利性让人不禁触目惊心。作者并没有直白地批判这种种遗害,却做到了让读者自行体会这其中的疼痛——深入社会肌理骨髓的疼痛。做到了这一点,我想,《赎罪》已经完成了它的某种使命了。
详情
moonfl
四个女孩很可怜,其实她们都是单纯善良的小孩,却被无端卷入这场事件。
“瘦弱单薄的乡下丫头”纱英;
不肯原谅自己,宁可被捅一刀也不愿再活在过去的真纪;
一直觉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熊,不配追求更好的东西的晶子,虽然被失控的麻子推倒受伤,却因为不想麻子受到谴责而隐瞒了此事;
活在姐姐的阴影之下,被惠美理误认为小偷而并不怨恨的由佳。她不记得凶手,只不过是因为视力不好。
相比之下,作品借由四人之口,充分描写了麻子和惠美理母女高人一等的讨厌架势。麻子不负责任的一句气话,几乎毁了四个女孩的前半生。她反复强调“你们并没有把惠美理当成真正的朋友”,还说“如果不是惠美理而是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人,你们就不会任她被带走,不管不问。”事实上,麻子本人都觉得乡下女孩缺少教养,不适合当她高贵的女儿的朋友。再说,虽然没有完全接纳惠美理,女孩们也并没有害过她。惠美理被带走时,女孩们确实提出一起去,但是南条不让。惠美理的死不过是麻子本人的一段纠葛导致,与女孩们没有一点关系,她们是完全的受害者。而麻子对孩子们怎么说的?“你们为什么不享受生活?我完全无法理解。”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和她一样的大小姐、阔太太好吗?对着与自己女儿同龄的孩子,居然能说出近乎威胁的话,事后也没有任何悔意,反而说“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事,一定不会像你们陷得这么深。我会下定决心好好活下去。”她大概没有想过,几个弱小的孩子在面对有钱有势的大人时,是多么的惶恐与无助。
再看看麻子是怎么对待她所谓的好友秋惠的。把为别人做事当作对别人的恩赐,并因此得意洋洋;别人不愿意接受,就强迫人家接受;为了一己私利,还让人去诱X自己的朋友,生生拆散了一对恋人,到头来还把一切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到了小镇上,她还是这么一副德行:“所有人都这么冷漠,让我感觉不到一点温暖。”那么她本人又有多热情呢?
看完全书,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大骂麻子。惠美理的死就是在为她这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母亲赎罪。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5:53 , Processed in 0.40316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