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皇帝的鼻烟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她和他离婚了,而他不甘心。闻知她将要再婚的消息,他便悄悄来到了准新郎的家中。
      他逼迫她复婚。
      争执中,她偶然发觉对面二楼的房间内,正有一只戴着手套的手。
      某个人离去了,而准新郎的父亲被杀了。
      现场留有鼻烟壶的碎片——
      据说,这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用过的东西。

    作者简介
      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1977)
      史上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举世公认的“密室推理之王”。其小说素以公平著称,线索隐蔽,解答惊人,具有超乎寻常的逻辑性、趣味性。他一生共设计了超过五十种密室,几乎每个都是构思精巧、无以复加;又兼其小说一贯具有的浓郁哥特风格,以及其谋篇布局的架构能力之强,自会让读者大呼过瘾,竞相传读。读推理,岂能不读密室;读密室,岂能不读卡尔!

    最新书评    共 9 条

    tausi0    这本书的内容构思巧妙, 推理严谨, 情节虽然算不上多么跌宕起伏, 但是起承转合还是比较顺畅. 硬伤是故事架构本身并不复杂, 线索和条件设置也不是很多, 所以结局么, 也就那么回事吧...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本精彩的推理小说, 嗯.      我也不知道密室之王是什么意思, 但是这类推理的书最常用的就是假借某些"线索"来误导读者, 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 就好比拍一部侦探电影, 画面在某个花瓶上停留了2秒钟并且有个特写, 观众自然会联想到"花瓶"可能是线索. 但是电影结尾却完全和"花瓶"没有一毛钱关系, 是导演编剧为了"误导"而故意设置的(更白痴的是有些时候这不是导演故意安排的...纯粹是bug).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 我都会有自己被骗了的感觉.      我想我会再找两本他的书看看密室之王是什么样的风格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18:28
    海蚀我    如果卡尔的小说……   没有了哥特怪异的氛围,没有了密室奇妙的诡计,反而更多的从心理范畴上营造神秘感,案件的基调变成了法国的琉璃色,一反卡尔作品里英国独有的迷蒙的味道,就连女主角都显得更加坚强,而不是像头小鹿一样到处乱撞,书中的爱情故事亦是如此。   你会怎么想?   “鼻烟壶”是一本稳重的书,涉及一个知名的谜团,如何在案发时看到凶手作案,从而得到真正的凶手的不在场证明,突破口在标题写的明明白白,我想这是卡尔小说里书名最坦白的一本,并且不像《沉睡的人面狮身》那般和内容关联微弱。   有的人说这本整体风格近似阿婆,也对,说明卡尔连阿婆那种细腻的小说都能写,而且可以写的很好看,小道具的处理上卡尔可是同样聪明的。   或许由于不太像卡尔的其他小说,反而无话可说了吧,更多精彩还是请各位亲自阅读来领略个中一二。   就我个人而言,虽说有点特别,但还是不太满意呢。  详情 发表于 2013-7-30 17:31
    忍野的     密室之王卡尔一生写过许多密室作品,阅读之前我也曾“天真”地以为这又是一个密室,结果让人“遗憾”,我错了。读完之后再回忆一下以往,这好像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卡尔的非密室,H.M.和菲尔博士总是很忙,因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高智商罪犯会创造出稀奇古怪的密室等待他们破解,所以解决这样一个非密室案件的重任就落到了某路人德尔摩特肯霍斯医生身上,当然,这位路人也不负众望地使故事完美落下了帷幕。       伊芙与其出轨的丈夫阿特伍德离婚后,结识了罗斯家族的托比罗斯,两人很快fall in love并且订婚,但在某个午夜伊芙的前夫阿特伍德竟然闯入了她的住所并企图说服伊芙与自己复合,就在这时,两人目睹了一场谋杀。       其后就是侦探小说中特有的环节了:勤劳的社会园丁四处奔走搜集证据、建立怀疑,并穷其毕生智慧想方设法去证明怀疑,以及最后伟大的侦探大吼一声“shut up!”后安静地等待聚光灯照射在自己身上,其后微笑着推翻“前人”的假设,娓娓道出了作者早就泄底给他的真相。       回到书中,让我们来看看小说中最主要的元素的之一——文笔,众所周知的是卡尔在气氛营造方面具有很强的天赋,(我也不太清楚文笔与气氛营造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大概是包含关系吧)但许多吉林版的卡尔都因为翻译问题而广受诟病,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我对文笔(或是说还牵扯到翻译)如何并没有太深了解,但阅读卡尔时总会出现两种情况,非常轻松的读完一本书或者是痛苦地看几页就像跳着看。如果以此为我评价文笔的标准的话,本作的文笔无疑是优秀的,在阅读过程中我没有跳读的冲动,虽然不好说全身心,但也可以说是极其不错地融入了书中的故事。就好像独自坐在老式的阶梯上,俯视着下面的客厅,而主角们正坐在火炉旁亲密的交谈。“安详”,这是我阅读本作的一个感受,虽然是一本侦探小说,却可以给我带来安详,而这也是我喜欢欧美推理的原因之一,只要可以静心融入作者构造出的那个故事,我总是可以联想到这样一个场景:几个人坐在火炉旁的沙发上,交换着对案件的看法,并不时呷一口身边的咖啡。不由地感到几分祥和,这也许正是我所向往的一种环境。但很多人却因为人名等原因便不待见欧美推理,我自认为这实在又是一个遗憾!因为对我来说融入故事是除了看到惊天动地的诡计外最棒的一种阅读体验了!       再来看看案件,前面已经提到,卡尔在本作中没有设计密室,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先让我来说明一下案件:A和B在自己的房间中看到街对面房子中的C被一个黑影击打致死。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案件,我们好像看不出需要用什么诡计,所以核心自然而然地被转移到“凶手是谁”,而警方的重点嫌疑人至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人,但对读者来说出场过的所有人都有可能行凶!本作的诡计在我看来比较平淡,没有什么惊奇的地方,但其模式却是我喜欢的,读完之后不由得会心一笑。作为卡尔的非密室作品,本作在案件上并没有十分出彩的地方,甚至卡尔在写作时都极度削弱了案件的篇幅,这也使得其故事性大大增加。       总而言之,虽然本作在卡尔的作品中应该属于比较普通的作品,但我却读得很幸福!能让我在阅读时融入故事的作品也并不是非常多,(这大概还和阅读环境以及阅读时的心态有关)而这也是到学校以来第一本带给我这种感受的小说,所以特地写了一篇评论文(或者说读后感更合适)来表达这一感受——脱离了密室,卡尔还有情节!     详情 发表于 2013-7-31 23:14
    中国推    ~~~~~~~~~~~~~~~~~~~~~~~~~~~~~~~~~~~~~~~~~~~~~~~~~~~~~~~~~~~~~~~~~~~~~~~~~~~~~~~~~~~~~~~~~~~~~~~~~~~~~~~~~~~~~~~~~~~~~~~~~~~~~~~~~~~~~~~~~~~~~~~~~~~~~~~~~~~~~~~~~~~~~~~~~~~~华丽的分割线~~~~    书中说道凶手行凶时打碎了鼻烟壶,其中的一片碎片粘在了自己的大衣上,随后其来到伊芙的卧室,用胳膊搂住了伊芙,碎片自然黏在了伊芙的睡衣上。    后来伊芙走出别墅,被反锁在外面。于是她用从凶手那得到了钥匙,偷偷地潜回别墅,睡衣上的腰带掉在了路上,她并没有发觉。    我想吐槽的是,这么大的运动量,连睡衣的腰带都掉了,鼻烟壶的碎片居然还能黏在睡衣上?成为警方指证伊芙是凶手的证据之一?略显不严谨。    卡尔非系列的本作缺少其一贯的不可能犯罪+哥特式氛围,但存在着完美的误导。除去上述小瑕疵,本书称为神作没有问题。    结尾侦探居然和最大的嫌疑人结合了。卡尔的爱情故事总是让人意想不到,但却很圆满。  详情 发表于 2013-8-1 14:55
    德盛全    “皇帝的鼻烟壶”是卡尔的非系列作品之一,是卡尔作品中十分另类的一部。这个发生于法国的一个小镇的故事,没有卡尔最擅长的哥特式气氛,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罗曼蒂克气息,整个故事与其说是一场凶杀案的调查,倒不如说是一个睿智绅士搭救一个落于危难之中的少女,并最终抱得美人归的经历。没错,是抱得美人归,有这个艳福的正是大多数侦探小说中往往远离爱情的侦探角色。卡尔向来有在故事中添加爱情元素,并且最后往往成人之美的习惯,但是我料想不到这次成全的,居然是一个侦探的恋情。在大多数古典解谜侦探小说中,侦探往往是一个超然的存在,他们和当事人的关系多数仅停留在调查与被调查的关系,很少会和案件的相关人员有真正深入的接触,更遑论和某个当事人发生罗曼史并终成眷属了,就像那个万年单身汉埃勒里(虽然罗马帽子之谜中说埃勒里成家了,但谁又能知道那个Mrs Queen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尽管多次在某某案件中和某某女性角色有暧昧关系,但哪次又不是以那个姑娘其实是芳心他属而告终的。原本以为永远也见不到哪个解谜侦探小说作者会在小说中成全侦探角色的恋情,但“皇帝的鼻烟壶”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卡尔不仅讲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还造就了一段侦探也可以恋爱的佳话。   本作中发生的凶杀案属于比较精巧的那种,没有卡尔以往的不可能犯罪,案件也并不复杂,只要注意到一两个关键点,读者应该就能猜到凶手的身份,但是如果读者仅仅把目光停留在这场凶手案的手法以及凶手的身份的话,无疑会错过不少本作精彩的地方。“皇帝的鼻烟壶”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充分展现了卡尔叙述故事的实力,围绕在女主角伊娃身上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在卡尔的精心修饰下,使得小说读起来十分具有趣味。小说从一开始就十分具有吸引力,已经离了婚的前夫内德闯入伊娃的卧室并发现了谋杀案;到小说的中期,伊娃、普吕还有托比三人对峙,伊娃和托比爆发激烈冲突;再到最后德莫特叙述案件的真相,戏剧性地揭开凶手的真面目,“皇帝的鼻烟壶”在情节安排上错落有致,读起来极富趣味。除了讲故事的技巧高超以外,卡尔崇尚的线索公平以及强大的误导功力都在本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卡尔将案件相关的线索均匀地分布在文中,在那些看似和案件八竿子打不着的对话之中,其实蕴含着很多直指案件核心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并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卡尔在给出线索的同时,巧妙地给予读者许多误导,使得读者要么是没看出来这是线索,要么就是被误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在案件的最后解答部分,卡尔借德莫特之口一一点出之前线索出现的位置,让人不得不佩服卡尔的缜密以及绝对公平的态度。   “皇帝的鼻烟壶”和卡尔那些最出名的作品相比缺少宏大的诡计和阅后的震撼感,整部作品更像是一道精致的小菜,缺乏豪华大餐的光鲜亮眼,但尝起来依然是美味无比,吃后心情愉悦。对于那些看惯了华丽诡计的读者而言,偶尔换换口味,试试“皇帝的鼻烟壶“这部小清新类型的作品,相信应该不会感到失望。  详情 发表于 2013-8-2 12:55
    尐罕    首先,本书没有密室,没有不可能犯罪。也没有HM和菲尔博士。   读的时候感觉本书有些像阿加莎的作品,只不过出场人物非常少。   和卡尔的那些历史推理相比,读起来也较为流畅。   但本书的诡计什么的感觉很一般。两个关键的证词错误之处也较容易看出,甚至有些像一分钟破案里的那些错误证词。   还有些方面因为涉及剧透就没法说出来。   总之,给个3星吧,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好多评论都觉得这本不错。  详情 发表于 2013-8-11 17:06
    fdqw    第一,街道牛逼。一群有钱人,把后花园修得很大,把街道修得很窄。以至于隔着一条街就能看见对邻在家里拿着鼻烟壶。稍微动点脑子可以明白了。      第二,卡尔不厚道,总是借着医生的口误导读者。  详情 发表于 2013-8-13 04:51
    Ali     本书出自“密室之王”卡尔,却不再是他一贯的不可能之密室犯罪,替之的是精彩的心理暗示一步步把情节推入了矛盾之地,也诱惑着我走入了卡尔所设的陷阱。       真实是什么?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至少不是全部是。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真的,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就会不自觉的欺骗自己。或者说我们都是能够被人被事所影响的,而且有时还不自知。我们看人看事都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筑起的心理思维上,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心理思维状态可以看见不同的东西,而忽略掉我们认为不重要的。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但也是人所难免的。我们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生活的世界,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客观,了解所有细节,但我们都有能力做得更好更客观全面,虽然这不容易。       当那些不同的细节一点一点慢慢的浮现时,伊芙、罗斯家族、警察、警察局长…没有人看见了细节背后隐藏的真实的可能,但肯霍斯医生(同时也是犯罪心理学专家)就把迷雾拨开了触摸到了真实。       作为推理小说读者的我,凭着文字的描述融入小说情节,依着自己的经验猜测还原着事情的真相,借着卡尔留下的点点痕迹享受着阅读的过程。字字句句是卡尔借着一干人物留下的细节,却也是虚虚实实。我较之小说中的人物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从容的让“时光倒流”,就算只是简单的诡计,卡尔成功的误导交替着我成功的猜测,我就在这推理阅读的时光中乐此不疲了。       总之,《皇帝的鼻烟壶》是卡尔一部很另类的作品,但你可以更全面的领略到卡尔密室设计之外的妙笔生花之妙,精彩丝毫不减,值得推荐!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01:01
    2012    这本书的翻译还是可以的,就是译者在译文里捎带了私货,我们看到的中文版并非原汁原味的卡尔。      就拿第一段话来说:      “伊芙提出离婚诉讼的时候,心中惴惴不安。哪知结果却让她喜出望外:丈夫的罪状是和著名的网球女选手有不正当关系。但此事并未引起轩然大波。”      When Eve Neill divorced Ned Atwood, the suit was not contested. And, even though the charge was infidelity with a famous woman tennis player, it created far less scandal than Eve had expected.      和原文相比较,伊芙的心理描写都是译者自己所想像的,“喜出望外”尤其不妥。      因为下文便提到:“但是对伊芙来说,作为离婚案的原告似乎比作为被告更加让人难堪。” (But to Eve it seemed more humiliating to divorce than to be divorced.)      她为离婚而感到丢脸,怎会“喜出望外”?      再看第二段:      有几个因素导致公众舆论忽视了离婚案。第一,他们不是在英国,而是在巴黎离婚。他们当年成婚的地点是在巴黎的乔治第五大道的一座美国教堂,因此在巴黎的离婚判决在英国同样有效。第二,伊芙和奈德的定居地点是拉邦德莱特;在和平年代里,那个被称为“缎带”的银色海滩地带是法国最时髦的海滨胜地。最后一个因素:他们和伦敦的人很少来往。所以在英国的媒体上的报道只有简短的三两行。某一份英国报纸上会有一段简短的评论,另一份报纸上会出现一段冷嘲热讽,随后他们的离婚案似乎就被人遗忘了。      For one thing, they had been married in Paris, at the American Church in the Avenue George Fifth. So a divorce in Paris remained legal in England. Only a line or two found its way into the English press. Eve and Ned had made their home at La Bandelette - “The fillet”that strip of silver beach which in those days of peace was perhaps the most fashionable watering place in France - and few ties with London still remained. A comment here, a laugh there, and the matter seemed closed.      这大概就是译者认为“经常出现随意的跳跃,一个自然段中说两件相差很远的事情。很多地方没有适当的引导词,郁闷……”的地方吧?译文对原文的语序进行了乾坤大挪移。不过却发生了一个致命的硬伤。      首先,他俩当初是在巴黎乔治第五大道的美国教堂里结婚的,因此在巴黎离婚回到英国依旧有法律效力。只有一两条小道消息传到了英国的报纸上。伊芙和奈德安家在Le Bandelette——就是“缎带”的意思,这片银色沙滩在和平日子里大概是法国最时髦的度假胜地——和伦敦亲友差不多都断了联络。这儿一句闲话,那儿一个嘲笑,然后离婚的事儿似乎就了结了。      看过我的这版翻译,不难知道原译文画蛇添足,错在”某一份英国报纸上会有一段简短的评论,另一份报纸上会出现一段冷嘲热讽“。      原文的“议论”与“嘲笑”的主体是人,而非英国报纸。      况且,退一步说,“英国的媒体上的报道只有简短的三两行”和“某一份英国报纸上会有一段简短的评论,另一份报纸上会出现一段冷嘲热讽”根本就是对立的吧?一段话,应该不止“简短的三两行”吧?      一本推理小说的译文里出现这类错误,真是令我失望。因为Amazon网站上只能看到几页试阅,所以只能就开头几段谈谈我的感受。     详情 发表于 2013-9-3 21:07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9:40 , Processed in 0.25083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