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0
|
红楼梦迷案 |
最新书评 共 5 条
Forhid
考据索隐下的诡计与炫学之憾---评风一中《红楼梦迷案》【不泄底】
By Forhiding/OFplusAND
书名:红楼梦迷案(副标题: 悬疑推理版红楼梦)
作者:风一中(史军)
由《红楼梦》衍生的推理小说,我所知道的起码有三本:日本芦边拓的《红楼梦杀人事件》、中国江晓雯的《红楼梦杀人事件》以及本书。我读过其中芦边拓的作品和本书。
---------------------------------------------------------------------------------------------
第一回 芦边拓轻小说普及中国名著 风一中章回体巧补细节脉络
---------------------------------------------------------------------------------------------
芦边拓的《红楼梦杀人事件》从元春省亲开始,引出大家族的内部问题与矛盾,复杂的人物关系为之后案件的红鲱鱼设置提供了经典的推理舞台,随着《红楼梦》原著中经典场景的重现,连续杀人事件也依次发生,最后真相大白,而最后的真相不忘体现原著贾府衰败的主题。
其实我作为阅读芦边拓这部作品的读者,在决定阅读时,就已经把该作品当做原著的同人作品来阅读。阅读时的希望是这部作品是一部融合古典原著中的经典元素(包括人物、场景、故事脉络等)、同事有体现了推理小说趣味(本人更期望是本格推理趣味)的红楼同人小说,主题是否符合原著其实并不在意。但是,纯属个人猜测,作为非中国人的芦边拓,在写本作时,可能还是希望向本国读者展现这部异国文学名著的原貌,所以,通篇的案件和结尾部分还是必须体现贾府衰败的原著主线。但是,推理部分的各次杀人事件的诡计,都是属于纯诡计流的诡计,并且没有很好的细节证据支持,逻辑性比较弱,同时,虽然结合中国古代元素设计了诡计,但是可实现性很差,某诡计的可实现性问题基本属于常识性问题,因此整部作品散发出バカ推理的轻小说风格。
虽然芦边拓努力地展现着原著的主题,但是由于分散了关注点,推理的诡计十分轻佻,因此,即使整部作品一直贯彻着贾府兴亡的严肃主题,但是我阅读后却觉得这只是部作者比较用心的轻小说。不过,作为国外作家针对国外读者展现和宣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作品,我们也不能要求太高。
江晓雯的《红楼梦杀人事件》本人没有读过,不做评价。
而风一中的本书,没有刻意选取原著中在传统上认为是比较重要的片段,而是通过补完原著故事线的方式,设计了整个故事。初看,本书的路线与芦边拓完全相反,没有刻意要完整重现原著重要故事线(当然结局还是回到了原著),许多情节有点像原著的补遗或外传,但是凭借着作者以“作者按”形式出现的考据,让整部作品散发出以原著为原料而发酵出的醇厚之味。
---------------------------------------------------------------------------------
第二回 赞古事风物塑推理之巧 憾功亏一篑缺严密之髓
---------------------------------------------------------------------------------
本作通过作者坚实的红学积累,补完了原著未详细交代的支线,并在最后回到了原著比较公认的结局。在情节的推进中,融入了多起推理杀人事件,第一起和薛蟠相关的案件,比较具有传统公案小说的风格,而其它几起案件,则明显地属于日式诡计流诡计。但是,虽然是日式诡计流诡计,并且诡计的核心也都是比较经典而常用的桥段,但是,作者或结合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或道具元素,或使用了中国古代元素(某些古代元素是否是作者自行演绎的,我没有查证过),因此,在以坚实文本考据为骨架支撑的故事线上,这些闪烁着原著元素或中国古风元素的推理诡计,很好地融入了本书的风格,同时也很好地嵌入到了本书的情节推进之中,让推理元素与红学趣味和古风之情不产生违和。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本书的推理和原著背景的结合完成得悱恻且契合。
但是,如果从每一个推理诡计上来说,却不是很令人满意。第一起古典公案风格的案件暂且不表。之后一些诡计,完成地比较差强人意。
栊翠庵的诡计比较中规中矩,无亮点也无明显缺憾。
怡红院晚间的诡计,细节的灰线铺埋十分精细,彰显了本格推理的风范,但是由于核心诡计的可行性,让这部分的推理余味不是很好。
贾宝玉被陷害的诡计,由于完全依赖某古代元素,如果该古代元素的可信度无法让读者感受到的话,整个诡计的阅读快感也会荡然全无。而作者在介绍这个诡计时,虽然也做了一些炫学式的说明,但是,似乎无法让人感受到这个元素存在的真实感,所以对于该诡计的印象也不会感到满意。炫学已是推理小说的一种经典元素,大段涉及各种冷门知识、完全打断故事情节、与小说故事情节或有关或无关的炫学文字占据以页为计量单位的小说篇幅的情况,现在的推理小说读者也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因此,如果对于这个诡计,作者可以放开来介绍一下这个元素,不管这个元素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整个诡计会显得更加扎实,而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会大幅度增加。
而王熙凤监狱诡计,情况与贾宝玉被陷害的诡计类似。
因此,在契合《红楼梦》原著风情的故事线中,各个推理案件进行了很好的融入,同时,各个推理案件的设计,个人觉得在精细和可行性程度上胜于芦边拓作品中的诡计,但是,由于可能作者对于炫学元素在推理小说中的运用感到有所束缚,使一些诡计的推理趣味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而这些诡计其实作者已经给予比较好的细节基础了,这是比较遗憾的。
--------------------------------------------------------------------
第三回 作者按红学考据 镣铐锁炫学挥洒
--------------------------------------------------------------------
其实不光是诡计上,作者不敢在炫学方面尽情地发挥,在整个故事脉络中,作者也是戴着镣铐在泼墨挥洒。本书没有展现出轻小说的味道,而是让人感觉到了坚实的古风,夹杂在段落间的作者按起了主要作用。
但是,其实作为推理小说,作者完全可以更进一步的进行炫学。京极夏彦的作品中,与案件有隐喻性相关的主题,作者会借助主角的口,肆无忌惮的进行阐述。而某些推理小说,在最终推理章节,会明目张胆地一一提及推理依据在前文的第几页第几行。而本书中,作者虽然通过作者按的形式,对小说中出现的细节进行了证据性支持,但是本书“作者按”的篇幅毕竟有限,只是作为注释,点到为止,未敢深入,如果作者可以将“作者按”从注释的地位上升到炫学证据的地位,加长“作者按”的篇幅,详细地说明本书出现的一些细节,和情节以及原著文字的逻辑与考据联系,那么也许本书的趣味会增加不少,当然这样做也可能会出现评价的两极分化。但是,推理小说在当代已经打破了诸多的规条与束缚,包括炫学段落的束缚,作者在本书中完全可以让自己的红学积淀以推理小说中炫学元素的形式,更加自由地挥洒在各章节之间,让本书更加酣畅地散发红学的光彩,也让本书少一些遗憾。
十分希望看到作者下一部推理作品。
本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c39a70101a5x1.html
http://hi.baidu.com/hughmajun/item/7c8368a55d408df415329bd8
详情
侦探波
2天看完了,小说不算很长。
感觉作者也是位红楼迷,通过一个推理故事来续出作者心目中的红楼梦结局。除了作者说的,宝玉的结局因为故事情节而没有按照红楼专家们推测的曹雪芹原意来写,其他大都是接近或符合老曹原意,但是作者漏了对袭人与蒋玉涵之间关系的交代,也没把红楼中前三号重要人物宝钗做交代,在宝玉入狱后,只看到薛蟠忙前忙后,但宝钗却无只言片语,这个应该交代下,甚至可以安排宝玉出狱后与宝钗走到了一起。虽然都与推理情节关系不大,但作为续红楼梦,交代上几句,亦算完整。
好,以上是身为红楼迷的我对续红楼梦结局的部分的点评,下面谈这部小说的推理部分。
起首是薛蟠遭遇无头案,这部分明显受古代公案的影响,读着颇似在读高罗佩的狄仁杰断案。整部小说不算太长,与后面大观院本部案件相比,这开始的游离于本部之外的案件占的比例似乎大了些,开始我是有这个个感觉,后面核心部分才这么长,但开始作为红楼中不重要人物的薛蟠案件占的分量是不是多了?不过读到后来,发现许多线索、人物都与无头案有关,所以我改变看法,觉得无头案不算喧宾夺主,如果说比例略有失衡之嫌,只能说是后头本部案件写简略了,而不是无头案写多了。
本部案件是有好几起案件组成的,怡红院宝玉失窃案、妙玉遭劫案、媚人被杀案、凤姐被杀案,这几起案件几乎都含了密室,读的时候感觉很悬疑,如岛田庄司般不给自己留余地,但作者将如何给解释?岛田的解释经常有牵强之感,甚至是自说自话。而本部小说最后所给出的解答,有的能自圆其说,比如凤姐案件;有的也牵强,比如媚人被杀案中的怡红院之迷。怡红院宝玉失窃案的解答,如果作者能附上一张图就更好了,因为物理密室的解答,如果没有图的话,光靠文字解说终归是不太明白。附图本身也能提高小说的推理性。总体而言,谜面设置的够悬,读着过程中有快感,最后的解答能说的过去。
再谈小说的整体架构。红楼梦案件是以小说中的小说来展现的,同时并行以现代人物的迷案。这是本部小说我认为最不好的地方,本部小说核心的、精华的、吸引人的都是红楼梦案件,而这个强加上去的现代人案件破坏了读者融入红楼氛围,读着正来劲时,忽然又转到现代人的并不吸引人的案件上。作者是想加入现代元素,但我认为是不妥的构思。完全可以把现代人部分给砍掉,扩充红楼本部案件的分量,再连环杀掉几个。
再来谈作者的文笔。我必须指出,作者具备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模仿红楼笔调模仿的比较象,作者也明显看了很多现代推理小说,把现代推理与古典红楼有机地结合起来,几乎是天衣无缝,让我等同样是红楼迷和推理迷读来兴致盎然,意趣横生。作者有才!只要是喜欢红楼梦的,我推荐你读一读这部小说,可读性很强,这个8天长假里,我有2天是读它度过的,读完恨短,好书。
迄今为止,以红楼梦为主题的推理小说出了三部,即日本人写的一本、新星出的一本和本作。客观说,写的最好的是这部《红楼梦迷案》,写的最差的是日本人写的那部。日本人富有想象力,把红楼改写成谋杀故事,这是他的首创,后两部应该都是受此启发。但日本人写的故事完全脱离了原著的人物性格,原著中的贾宝玉是个最珍惜女孩子的人物,但在日本人笔下,却成了冷血的业余侦探,看着姐妹们一个个死在眼前,却是麻木不仁,笑容有加,只顾推理。而中国人写的两本,都比较贴近原著人物,但新星的那本引用原著的文字太多,案件的复杂性相对来说不够。本部小说是目前写得最好的,我打四星。
本书如果能够再版,我建议修改故事架构,砍掉现代人部分,再扩充下红楼本部案件,多死2个,如原著中曾有府里大吃大喝的时候祖庙祠堂里发出关门叹息声,那段描写满恐怖的,如果在那里发生鬼面杀人案啥的,就更好了,作者别忘了还有个还有个主角史湘云啊。然后就是解说复杂的地方附上一张图。
详情
秋水轻
很久没有看书了,风一中的红楼谜案能吸引我看完,最主要的是两大元素悬疑和红楼续作都运用成功。
前半部的案子,颇有高罗佩的遗风,伏线诸多,一个小细节竟然也与后文相呼应,最终揭出谜底,出人意料之外,但层层推理,又在情理之中。阅读的快感从此引爆!
后半部的红楼续作,将红楼梦原作佚书中的几大事件都巧妙地穿插起来,人物性格与红楼一脉相承,加上妙玉遇劫、媚人之死、茜雪复仇,矛盾重重推进,丝丝入扣。继承了原作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凤姐之死尤为让人拍案称奇,大胆的构思,巧妙的手法,让人眼前一亮。
此书可见作者逻辑思维方面的清晰与对红楼深厚的研究功底。赞一个!
望作者再接再励,再出更多的大侦探系列丛书,以飧读者~
详情
水镜
小说的构思很奇巧,原本以为会是一部红楼梦的同人作品,不想作者却用了“戏中戏”的布局。故事讲述了楚忆奇在医院疗养之时,一位朋友前来探望,并说了一件颇为离奇的事情,同时给了他一份小说的手稿,说解开一切之谜的钥匙就在这小说中。小说的名字叫做《红楼梦谜案》小说中关于红楼梦故事的描写,选择了薛蟠游艺的时段以及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故事来写,颇有续写红楼之意。然后,本书以《红楼梦谜案》的故事为主,以现实案情为辅,在现实与小说中来回穿插。
首先来说书中小说里的故事。书中《红楼梦谜案》这篇小说算是主题部分了。本书依据曹雪芹原著中的伏笔,以及脂砚斋的批注,通过逻辑推理,续写了原作八十回之后的故事。作者文笔功力很扎实,而且对红楼梦的研究十分透彻,虽未续作,但却有理有据,原创的部分都会标明依据原著哪条线索或者脂砚斋的哪一条评语。对于原著中各人物的命运都做了全新的处理。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将之处理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以薛蟠游艺遭陷害、通灵宝玉失踪、妙玉遭劫、凤姐遇害、宝玉遭陷害等一个个谜题串联起来,并最终给出合理的解答。整部书逻辑性很强,语言文字也十分统一,人物性格刻画也严格遵循原著。颇有原作之风。
故事中出现的几个难解之谜中,薛蟠游艺遭陷害案是个引子,看似与其后的故事关系不大却隐藏了关键线索。而通灵宝玉失踪、妙玉遭劫、陷害宝玉、凤姐遇害则均是密室不可能犯罪案件。作者设计的诡计虽不算十分惊艳,但也中规中矩,颇得本格推理小说之精髓。在国内作家中也算上层。
当然,本书是一部“局中局”类型的小说。除了红楼梦的故事外,本书中还穿插了“现实”中的案件。故事说的是一名女孩交了一个名叫梦非的男朋友(故事里梦非就是《红楼梦谜案》的作者),梦非事业有成,人也长得帅气,可谓样样都好。但是他经常会无缘无故的失踪三五天。每次女孩问起,他都支支吾吾的。于是女孩请了侦探杜彬调查此案。而此案的关键线索就是梦非写的《红楼梦谜案》一书!
这部分的叙述,仅仅是在《红楼梦谜案》间隙穿插进行。故事很简单,答案也不难,说实话,虽然与小说有一定联系,但关系并不是很大。反倒是在穿插中,通过楚忆奇与其女友之口叙述的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内容更为出彩一些。似乎作者是借人物之口来传达自己写做的心路历程。但是对于案件,我个人认为这是本书一大缺憾。如果这一部分的真相能再与故事中小说的真相有多一些的互动,本书的档次将会再提高不少!
总体来说,本书即使一本标准的本格推理小说,又是一部合格的红楼梦续。作者在丝毫没有改动原著设定(指前曹雪芹的八十回)的情况下,通过各种线索与想象续写了后面的故事,其情节与高鹗续作相差甚远,但却更令人喜欢。
详情
飞飞鱼
小说写得很有趣味,也很有诚意。本来,悬疑推理版红楼梦云云,容易使人联想起对名著的种种恶搞,但本书的风格却并非恶搞。
小说以薛蟠出游途中发生的案件开头,这部分内容看似与红楼梦的中心故事较远,但却为后半部分的内容埋下伏笔。后半部分内容深入到红楼梦的核心,讲述前八十回以后的故事,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原著内容以及相关红学观点的熟悉。而对于红学的戏仿,正是体现于诸多情节看似言之有据,作者并且在注解中提出种种红学观点以为论据,但读者凭直觉便可得知,曹雪芹大师的原意自然不会是写一部悬疑小说。游离于言必有据与实则无稽之间的巧妙情节,正达到了对于那些不着边际的所谓红学的嘲讽效果。
小说既是对于红楼梦原著的致敬,而在推理环节也是对于推理名家的致敬。小说里的人物在医院里讨论案情,大概是来源于铁伊的时间的女儿。故事里的侦探时而有着切斯特顿式的顿悟,虽然略觉生硬。整体而言对于狄公案的模仿,也是一望可知。作者在推理方面可谓中规中矩,不乏亮点,但并没有什么出奇的诡计。其实,就作者标榜的写作宗旨而言,已经限定了本书不可能出现所谓天上的诡计,而只能是在前八十回原著与脂评轨道之内戴着镣铐的舞蹈。应当说作者在这方面的表现很是出色,诸多推理环节与诡计手法都借助于红楼梦原著中的情节与道具,在与原著的融合度方面让人击节赞赏。
作者自言花费数年写作此书,而从书中对于红楼梦原著的引申与化用也可以看出,不下一番熟读原典的苦功是做不到的。故此本书值得五星力荐,当然并非说它堪与某某名作相媲美,而因为这是一本富有诚意与趣味的原创作品。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7 20:04 , Processed in 0.478181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