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 0
|
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
最新书评 共 8 条
MJ.Cha
引言:
“现在的侦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够困惑我,但卡尔总能。”
——阿加莎·克里斯蒂
既然连阿婆都能骗到,那我当然不可能避免被卡尔忽悠了。《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就是这样一部能把人从头骗到尾的作品。
闹剧推理,指的是推理小说中出现不可理喻,无法解释甚至无厘头的情节,但一切推理都必须有合理的解释,这种手法在侦探小说中也叫“误导”。“密室之王”卡尔就是玩这种手法的个中高手。在《阿拉伯之夜谋杀案》中,卡尔就给我们演绎了何谓闹剧推理。
在博物馆中,出现一个白胡子怪人,嘴里嚼着一些毫无逻辑可言的疯言乱语,并袭击巡警,在巡警将他制服并准备逮捕他时,他又突然消失,留下假胡子。嫌疑人A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就晕厥过去。巡警调查时却发现博物馆中有人围着一口棺材跳舞,然后是莫名其妙的纸条被人发现。接着发现命案了,一个男子戴着假的黑胡子死去了,居然手里还拿着一本食谱。。。。。。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像个闹剧?一切情节就如同周星星同学的电影般无厘头。卡尔给了我们很多线索,但又巧妙地隐藏了能够打开真相的钥匙。在初看这部作品时,仿佛字里行间像零散的拼块一般,一切都有联系,但我们偏偏组合不起来。
卡尔是一个仁慈的推理作家。在《阿》中,他设置了3个警长来调查此案,分别从三个警长的角度来阐述这起命案,让他们层层解剖,告诉读者他们各自所了解收集到的一部分拼块,所以我们可以整理头绪,动手组图。。。。。。
看到故事尾声,或许你的脑海中已经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了吧?所以你在心里说:没错了,诸如此般,凶手必定是这个家伙!
然后你满怀希望接着读下去,会发现之前的一切推理都开始剥落!原来,原来我又是被骗了!整个事件原来是这样!
以上是我个人的阅读历程。读完之后盖上这本300多页的作品,对卡尔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为自己阅读了一部好作品而高兴。另一方面又抱怨自己又被忽悠了。
卡尔不断地误导读者,让读者自得其乐地进行推理时,殊不知已经进入了一条死胡同,离真相渐行渐远。
喜欢卡尔的朋友不应该错过这样一部有特色的作品。
不过在最后还是要说一下,本来欧美作家写作风格就和我们亚洲人的阅读习惯有些不同,而这部作品,不知道是否翻译的问题,读起来有些晦涩,句子非常生硬不流畅,甚至一些非常长的句子都没有断开。抗拒欧美推理小说的朋友就要考虑下了。但是如果你喜欢欧美,又或者无分区域性阅读的话,这部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
详情
faynn
【标题】完美的细节演绎——读《阿拉伯谋杀之夜》
1930s后半期是卡尔创作巅峰期,《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和卡尔三大密室杰作《三口棺材》、《歪曲的枢纽》、《犹大之窗》都诞生在这一时期,代表着卡尔侦探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如吉林社编辑推荐语,《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是“一部妙趣横生、结构特殊的优秀作品,除了具有卡尔一贯的风格,例如不可能犯罪、诡异的气氛、复杂的情节之外,还鲜明地具有如下三个特点,那就是闹剧推理、特殊的视角转换结构以及安乐椅神探推理。”
好的小说,值得在夜深人静时好好嚼味;好的推理小说,会缓冲得知结局的急切,而沉浸在作者编织的逻辑网络里,去体验理性的分析过程。《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就是这样一部值得细看和慢慢品味的推理小说。无论是结构、氛围、情节,还是推理,《阿拉伯之夜谋杀案》都堪称典范,尤其是对案发细节和线索的推敲和演绎,让人感受到卡尔在作品整体上的匠心布控和细节上的精雕细琢,其细腻和条理性,用完美来形容之也不为过。小说近20万字,应该说在卡尔的作品中属于偏长的,然而没有让我有字句累赘之感。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跟随作者仔细追寻和品味案件的各个细节,其推理严谨性和结构逻辑性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1> “我建议您倒满酒杯,戴好帽子,长官,因为我们就要开始了……”——约翰卡鲁瑟巡官长
故事从兄弟高台街1号宅邸的一场聚会拉开序幕,三位警界官员——约翰.卡鲁瑟巡官、助理警务暑长赫伯.阿姆斯特朗爵士和总探长大卫.海德雷——夜访菲尔博士,带着愤懑与不解,开始了对一桩离奇案件的追述。
案件情形大致如:深夜伦敦寂静的街头,展示神秘东方文化的韦德博物馆外,连续发生了一系列诡异事件:一位戴着白色络腮胡的老绅士盘踞在围墙上袭击巡逻警察,在遭到警察反击后昏倒地面,然而他却在警察离开求援的转瞬间消失无踪;紧接着另一位巡官正要劝阻一位大力捶打博物馆大门的年轻绅士,却遭砍击。辖区巡警长官卡鲁瑟接获报告后往博物馆一探究竟,不意在博物馆大厅看到管理员绕着一方棺椁跳舞,境况如鬼魅,随即又惊悚地发现一具东方男尸蜷伏在大厅展览用的古代马车里……谁杀了这个人?这一切诡异现象是巧合,还是一场蓄意的谋杀剧?案件扑朔迷离,难以索解。苏格兰场在接下来的调查中,逐渐理清案发现场的各种矛盾疑点及相关人物的行动细节,并锁定唯一的嫌疑人,然而却苦于未能掌握可以有效应用于法庭控诉的证据,以及相关人等收买证人作伪证之故而被大陪审团驳回起诉,案件的后续处理陷于泥沼。(这段摘引整理自豆瓣)
小说结构脉络清晰,主体分为三大部分,前后各为序幕和结语言。主体部分以警方调查程序流程的时间顺序,分别由三位涉案调查人员对案件情形进行回顾式的全景展示。
卡尔在视角转换的叙述过程中,处理严丝合缝、极尽自然,既让文笔风格与叙述者性格行为特点深深吻合,同时紧紧扣住事态的发展,逐步揭开案件的神秘面纱,将案件全貌和线索细节逐渐展现出来,演进自然而又丝丝入微,毫无突兀之感。三个人的陈述,具有文学上不同的风格和美感,在1930s之前的侦探小说中,应当说还是比较新鲜的(威尔基.柯林斯在《月亮宝石》中即是采用这种叙事方式)。阅读之余可感受到戏谑之趣,引人会心一笑。用书中冷静慎密、办案一丝不苟的海德雷总探长的话来形容,“卡鲁瑟巡官的文雅洗炼的冷嘲热讽”和“阿姆斯特朗爵士悠游自在的三寸不烂之舌”与之相映成趣。
看过《三口棺材》的人,大概永远难忘瓦立克客栈俱乐部那个来去如风的神秘男子和他的惊人之语,中世纪欧洲吸血鬼传说和三口棺材的传闻,将发生在葛里莫教授府邸和卡格里史卓街的两场谋杀,烘托得神秘无以复加。《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则犹如一个土耳其说书的段子,随着卡鲁瑟巡官一句“我们就要开始了……”话音落地,作者牵引着读者来到一个满溢异域色彩的鬼魅之夜。残酷的谋杀与恶搞的闹剧,阴沉的博物馆之夜与造势喧哗的蓄意取闹,温情柔和的交谈与剑拔弩张的对峙,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色彩斑斓离奇,又如同一则《天方夜谭》的故事。
《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氛围的多姿化与《三口棺材》中一以贯之的仰郁哥特氛围有所不同,然而,在人物刻划方面却要更成功些,除三位特点鲜明各异的警官之外,暴戾嚣张的韦德博士,古板诚实的伊林渥斯教授,投机取巧的曼勒宁,鲁莽冲动的小韦德,成熟稳重的何姆斯,浮夸活力的巴特勒,乖巧坚强的韦德小姐,心机深沉的潘德洛,古怪忠实的老博物馆管理员普恩……——这些人物的刻划,都颇为成功甚至惟妙惟肖,为作品增添了许多光彩。
<2> “从来没有一个案子像本案一样,可以找到这么多机会把纯粹的逻辑性放在其中来操练。”——海格雷总探长
卡尔作品主要题材为不可能犯罪,其擅长心理逆转,即使是不可能犯罪,通常也将逆转点建立于合理的心理诠释之上,至于诡异的氛围营造,从《山羊的影子》开始,就在卡尔的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烙印。将其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独立出来看待,又各具在某一方面锻磨精细之处,如《三口棺材》的双重密室以及与恐怖传说水乳交融的神秘犯罪氛围,《绿胶囊之谜》的心理幻觉魔术,《歪曲的枢纽》的不可能消失和深沉爱情,《犹大之窗》的精彩法庭论辩,等等。
《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在细节方面的精捶细打、推理上的步步为营。正如卡尔借书中人物所说,“我相信,从来没有一个案子像本案一样,可以找到这么多机会把纯粹的逻辑性放在其中来操练。”书中众多的案发细节分析,初看可能觉得繁冗,可仔细玩味的话,这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卡尔对细节和线索的微观调控几近是完美的,而且难得的是,所有的疑点在最后也都全部得到合理的解释。
本案线索可谓极尽繁杂,如发现尸体前的系列诡异事件,案发现场的的众多实物线索(黑胡须、食谱、展示柜丢失的波斯匕首、地上和墙上的煤灰等等),似无若有的聚会,以及一场“假戏成真”的闹剧。这里面有机缘凑巧的巧合,有将计就计的顺从,有工于心计的探访,然而是否有顺水推舟的真谋杀?卡尔将各类细微的线索不厌其烦的通过三位警官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析,将相关十一人当晚的所有行动细节都一一剖析出来放到台面上,列出所有的疑点,巨细靡遗地挖掘出了背后该有的复杂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公平地展现在读者诸君面前。
在《毒巧克力命案》中也看到过这种近乎透视般的细节和线索剖析方式。不同的是,《阿拉伯之夜》要更复杂些,它面对的是极尽繁杂的千头万绪,在一个案件中布置如此众多的线索和疑点,令人眼花缭乱,正如书中所说,“十一项疑点,十一位嫌犯”,在那短短的谋杀时段里,十一个人的所有可能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都被不断地拿出来探讨和分析,这种处理方式不像《占星术杀人魔法》那样只是简单的重复,而要高明地多,同一个疑点的再次分析,卡尔都能赋予新的意义,意味着新的发现和突破,牵引读者去思考和不断地尝试重组。
然而,即使能够解释所有的疑点,案发时相关人等的行为细节都得到澄清,是否就能拨云见日一窥真相?答案是仍然不能,海德雷探长推理得到的仍然是一个错误的答案。这是该作品留给读者的一个思考:符合真相的解释只有一个,而它“会被遗漏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天性会舍弃逻辑不用,只妄想着有个解答会从天而降;尤其是当难题显得如此离奇古怪时,我们会要求解答也必须相对的奇之妙哉”。大概是作家对自己、对推理小说一味追求意外性的一个反讽吧(却又给读者带来新的意外感)。
好的推理小说,不管是创作者的自尊心使然,还是出于对读者的尊重,线索公平是一个原则;而另一个技巧性的方面,在于对线索所赋予的涵义而非线索的多寡。逻辑思维的客观性,必将要求线索的多指向性,以符合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往往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推理小说里,某个线索或者某个事件,其意义是单向的,它的迷惑性建立在读者的知识面或者联想力有所欠缺方面,严格来说,这种情形仍是不公平的——作家与读者之间形成的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由于背景资料等信息的缺乏,也导致读者在理解和诠释这些线索时无法避免狭隘性。正如学术研究的难点不仅在于如何深入课题,更在于如何传达和转化思想成果,只有能够将成果有效地传达并能够被理解,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简言之,就是一个复杂与简单的辩证处理方式,《阿拉伯之夜谋杀案》里所提供的线索基本上都不存在信息的晦暗面,甚至可以说保持在常识的层面上,很容易被理解,既保持技巧方面上的多指向性,同时也保证了线索的公平性。
因而,细节的深度演绎和推理,该是《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最鲜明的特点。
跟《歪曲的枢纽》一样,《阿拉伯之夜谋杀夜》里面也出现了双重解答,表面上看,菲尔博士的最后解答似是画蛇添足之笔,然而,仔细品味,这后续的一笔可说是作品灵魂的点睛之笔,是卡尔在推理之外的文学层面上的思考。
<3>“漂亮!精彩!不可思议!哦,何等精湛的逃脱演出啊!”——蜜丽安.韦德
【提示:这一部分微涉情节,可导致泄底联想,请斟酌阅看。】
《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描述的是一桩极其简单的谋杀案,几乎没有诡计可言。由于纠结了许多巧合,才使得案情表面看上去扑朔迷离。
作为古典本格,卡尔可能无意批判死板僵硬的司法制度,但案发后的涉嫌人的自保行为却是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如,曼勒宁不惜加上人身攻击的肆意施压,韦德博士的意图昭然的贿赂作伪证行为,这些竟公然地在法律的保护下,对警检双方的查证传讯工作造成最大的压力并以失败告终。蓄意谋杀中的诡计再完美也不可避免会留下蛛丝马迹,然而这种以法律为屏障的自保行为堪称更高明之举。如果说这可以算是诡计的话,那就是再高明不过的诡计。用韦德小姐的话来形容恰当不过:“精彩的逃脱演出!”
<4> “不如让那只在魔术师的枪响下飞出盒子的鸽子载运一根橄榄枝回来,丢在你们的良心上。”——菲尔博士
案件的结局处理很意味深长。
实际上,从三位警官的位置来看,菲尔博士只是解答了疑问,并没有真正帮上忙,面对涉嫌人的挑衅和制造伪证行为,只能干瞪眼,正义与法律依然无法调和。被害者的卑劣固然该谴责,而作恶者逍遥法外更是于法不容,陪审团制度虽然富有人道主义,终究摆脱不掉双刃剑的负面属性。
以“对上帝的敬畏之心”对加害方予以惩罚,菲尔博士的处理方式很含蓄,很切合人性的微妙之处。加害方虽然一时逃脱了法律责任,然而人性深处的贪婪懒惰本性预示着另一场悲剧必将会降临。人们几乎能预见到这样一个情景:不远的将来,那只鸽子从东方的天空归来,放下橄榄枝,贪婪地啄食……
以上是对《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就艺术特色、类型小说特点(推理、诡计)及主题思想三方面之我见。
之前我的卡尔Top名单前3分别为《三口棺材》、《犹大之窗》和《歪曲的枢纽》,看了《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后,将之取代《歪曲的枢纽》。虽然说《歪曲的枢纽》兼具了不可能犯罪和多重解答的完美组合,但不可能犯罪诡计不及《三口棺材》和《犹大之窗》,多重解答不及《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更重要的是,其氛围营造不及《三口棺材》和《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所以更新后的这Top3也许更能够体现卡尔作品的特点。
——20100128
P.S.:个人觉得,在卡尔的名作中,论逻辑推理的深度探讨和完美性,《阿拉伯之夜谋杀案》要比《三口棺材》、《犹大之窗》、《绿胶囊之谜》等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似乎没得到普遍的认可,出于对卡尔的喜爱,颇觉遗憾。
详情
水镜
吉林出版社的这本书总共有350多页,是菲尔博士系列里最后的了。但是厚厚的一本书读下来却没有一丝的沉闷感,卡尔用一个近乎异想天开的故事完征服了读者的眼睛。
之前看霍尔特的《第七重解答》时,对于开篇那充满哥特式幻想又荒诞不经的描写震撼了好久,现在才知道,早在霍尔特之前很久,卡尔早就用过这个手法了,而且卡尔描写的更荒诞。一个贴着白胡子的牧师从墙上跳下来袭击一个巡警,而在巡警转身求援的时候他却凭空消失了;一个绅士模样的人在袭击了警察后忽然晕倒,他的口袋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需要一具真正的尸体...;一个博物馆管理员在围着一口棺材跳舞而这间博物馆的马车中居真的然有一具尸体——贴着黑胡子的尸体!然后,通过三个性格各异的警官的叙述,这件案子一点一点地丰满了,线索一条一条地展开,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个一个被破解,直到最后,终于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可是凶手仍然是个谜——直到菲尔博士慢慢地把真相揭开!
这本书是我看过的卡尔最逻辑的作品了,作者把每条可疑的线索都告诉给你,并且逐个分析,但是最终你会发现,真正的线索却在没有线索的地方。然而他却又是那么明显,甚至有的线索通篇都在你眼前。可惜你就是抓不到。
本书的亮点是由三个人轮流叙述完成的故事。第一个人在叙述中给出了问题,第二个人负责解答,然后又提出问题由第三个人解答,再由第三个人总结全篇后,由菲尔博士揭开谜底!这样连续的提问解答使350多页的书基本上由谜题和推理组成,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看得畅快淋漓。
详情
Forhid
约翰.迪克森.卡尔《阿拉伯之夜谋杀案》读后
John Dickson Carr 《The Arabian Nights Murder》
---------------
饕餮与戒律
---------------
经常看美剧《CSI》,每一集片头之前的冷开场都有一定的模式,拉斯维加斯篇开篇一般是纸醉金迷与囿于沙漠内华达清冷沙漠中摇曳欲望所撩拨起的诡异交织出的感官脉冲之后赫然的尸体呈现;而迈阿密篇则是在阳光、沙滩所谐弱神经之时目击罪案的产生;而纽约篇则是在先前貌似毫无关联的展现都市猎奇的光怪陆离,让人完全忘记了罪案,而在突然间,跟随时尚脉动谐振的包裹着会不幸罹患MS的髓鞘的细胞所构成的系统会被一具莫名横现的非生命体的出现而到一种体验完全不同的兴奋之感。
而卡尔的《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在这方面也有颇许相似,在某陈列物中的匣闭的尸体发现之前,一系列零星的掺蘸着中东神秘性的非常规事件已经沿着神经的电脉冲和突触间隙散布在读者的神经系统之中,试图以饕餮的丰腴过载读者的灰色细胞,以便在作为一本推理小说,尸体遵循戒律性的规条出现的时候,读者的神经只是从一种兴奋方式转换为另一种兴奋方式,即从感性的神秘刺激逐步过渡到理性的严谨快感。
---------------
壁毯与丝线
----------------
虽然小说的主题诡计是欧美古典推理的经典桥段,但是就像小说中提及的博物馆中的东方波斯挂毯一样,小说中精致地布置了众多凶案的细节线索(这些线索更多地是与凶案的进展相关而不是作为淫浸神经之用),这些线索就像编制波斯挂毯的丝线类似,本身也许并不奇特,但数量众多,其通过精心的编制,组成了绚丽的推理图案。而那位不讨上司喜欢的秘书的总结列表则更是一副虽有所游离但足弭其上司倦怠的实用性波斯壁毯。
就像卡尔的《三口棺材》一样,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一直认为这部小说的有名是因为那整整一章的密室讲义,而小说本身的两个密室则并不怎样,第一个狭义封闭性密室感觉有些牵强,第二个广义开放性密室则有续貂(此貂指前文所渲染的悬念)之嫌,但我还是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其严丝合缝的细节布置,这一点在《阿拉伯之夜谋杀案》中也很好地体现了。
------------------
安乐椅与履底
------------------
虽然说是安乐椅侦探的作品,但磨穿鞋底的工作也还是要有人做的,而且这部作品还不止于此,诸位磨穿履底或嘴皮的众人也进行了推理,而且这些推理对于案件的推进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我们可爱的菲尔博士只是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逆转。
---------------------
及时性与公平性
---------------------
由于涉及的办案人员众多和多视角的叙述,线索的呈现和推理的进行有时候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推理时出现的线索对于推理的公平性来时也许是一种瑕疵。不过相对于日本追求创新叙述新本格而言,这种瑕疵完全可以被古典本格的朴实所掩翳。
详情
锐奇学
卡尔于1936年写成的这部《阿拉伯之夜谋杀案》,是吉林出版的菲尔系列9本中最厚的一本,篇幅近乎是《宝剑八》的两倍,然而《宝剑八》我休假期间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星期多才看完,这本却只用了不到三个晚上,可以说明点问题了。本作故事流畅,案情扑朔迷离,讲述方式抓人,峰回路转之处回味无穷,堪称佳作。
《阿》的故事架构并不复杂,一伙各怀心事的家伙折腾了一个大规模恶作剧要整蛊某个不太受欢迎的新加入者,没想到这出大戏上演过程中,各种计划外人物闯了进来,最终居然发生了真正的杀人案,这种“舞台作案”,“借戏杀人”恐怕很容易让人想起卡尔师承的英国文豪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名作《飞行的钻石》,《阿》是一部典型的谜题型小说,提问——回答的大道一开始就铺下,洋洋洒洒十几万字,最终才由菲尔爵士画下点睛之笔。
讲几点感受,兼谈一点和阿婆的比较,肤浅之处请海涵。
——本作最出彩的人物,既不是侦探,也不是凶手,而是那个在两头讨好处的人,一方面他气焰嚣张,把警方的注意力带进沟里,一方面他又不断向韦德一家人软硬兼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如愿得到了逍遥快活的理想结局。与阿婆经常在案件之外制造一些附属矛盾和谜团不同,卡尔塑造得这个非凶手非侦探的知情者——案件得利者,从一个被耍弄的对象到四处主动出击,八面玲珑的局势掌控者,仿佛给侦探小说创作又开辟了新的思路。
——案情并不复杂,甚至都不存在诡计,所有的故事都被讲明白之后,凶手是谁却让人一头雾水,种种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案件所呈现的混沌状态,这本书已经是《三口棺材》之后的作品,卡尔编排谜题早已不是《女巫角》时期的简单粗糙,显得恢宏大气,让人叹为观止,联系到博物馆,阿拉伯,棺材这些哥特元素,看书的人很容易融入故事氛围。
——提问——回答的模式的颠覆,所有问题都被解答,案情却完全没有进展。许多读者喜欢看这种每个谜题按照逻辑顺序被逐一揭开的形式,这也是阿婆常用的手法,抽丝剥茧,酣畅淋漓,但卡尔的用法大不相同,波洛喜欢心理分析,喜欢追查动机,而菲尔博士更多是关心“事情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发生”,相比之下,阿婆的作品是英国式的潜流暗涌,卡尔却是英美融合的光怪陆离。
——三个讲故事的人,即三位有趣的警察给本书添了不少彩,卡鲁瑟尽职而奉礼,阿姆斯特朗热情而粗暴,海德雷冷静而缜密,每个人都有很多案件之外的性格亮点,卡鲁瑟的过分有礼貌以致被涉案人勾引,阿姆斯特朗听伊林渥斯博士讲故事时候那几近抓狂的举动,海德雷面对威胁毫不动容的男人本色,甚至代理署长那个做事可靠又咄咄逼人的秘书,都让人足够印象深刻了。
——卡尔精彩的心理战诡计,书中塑造的老韦德,前期从别人的评价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饭桶,但一出场就暴露出土豪劣绅的嘴脸,甚至明目张胆地以权谋私,威胁探长,挑衅法庭,一派无法无天,近乎于包龙图铡刀下的国舅爷一类角色了,然而卡尔毕竟写的是侦探小说而不是社会小说,老韦德的一切举动别有深意,是为了转移侦破者的注意力而设下空城计,看到菲尔点明真相的时候,仿佛我们都看到了老韦德狡猾的笑容吧。
详情
希腊棺
卡尔构建事件的能力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这部作品是卡尔一边想一边写的话,我丝毫不会怀疑.并阐述了自己对侦探小说的看法:
我觉得,没有哪件案子像这件一样能找到很多机会实践纯粹的逻辑推理。这是因为有许多怪事。先生们,逻辑是不会迷失于怪事之中;这是它的专长。而对平常状况或一般难题时,可能会得到一打以上的解答,所以当侦探选择了错误的解答时,就等于是一起步便满盘皆输。如果碰上的是一个非常诡异的事件,通常只会有一种可能的解释:事件越怪异,犯罪的可能动机越狭隘。
他独特叙述不仅是每一句话都可以得到应正,但又高超的混淆视听的技巧,
实在是不得不被这位作家折服.
作家不断提出问题,给出吸引人的场景,在读者极度极度困惑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引.
但这部作品最后却没有抓到凶手,不是没有机会抓,也不是没有能力抓,也不是不知道凶手是谁!
卡尔在小说的最后,写出了韦德一群人,互相的关爱.互相的庇护,将人性的善和良心,和不得不做的痛苦的决定.淋漓精致的包裹在结语里.
面对这么温暖的"家庭",作警察的又何必违背良心呢?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7 20:38 , Processed in 0.38604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