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前妻们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0:0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一年前,神秘男子罗杰·波雷先后与几名女性结婚,而婚后不久妻子均离奇失踪,无一例外。警方费尽周折,终于掌握足以将其绳之以法的重要证据,然而布置周密的计划却功亏一篑,波雷自此逍遥法外。
      十一年后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54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3 01:17:1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蓝胡子似的杀妻故事,谜团无非是新娘的尸体藏在哪儿罢了,但全书却叫人惊喜连连,排除trick,卡尔在plot上能施展多大拳脚,这是成功的一例。不过稍显遗憾的是,H.M.在本作中比较胡闹,他在后期作品中的胡搅蛮缠初现端倪。
      本作是开放场景中的连续杀妻事件,凶手充满狂气,是个十足的杀人狂,而且非常狡诈,阴谋差点得逞。按照旧案的剧本发生的现在的案件,一直是吸引人的类型,卡尔深谙此道。对于读者来说,没有密室的卡尔小说肯定特别新鲜。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卡尔的另外一本小说《耳语之人》,同样是旧案纠葛新案,重要人物改头换面,破案都在两三天内,不过效果却绝对不同。这本书更接近同时代的罪案纪实小说,缺少花哨的诡计作支撑,案件脉络错综复杂,只要有决定性的证据就可以定罪,消减了推理的量却增加了情节走向的不确定性。
      另外一个特点,案件中警方的表现比较抢眼,不像其他小说里权充背景角色,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正因为卡尔在本作中尤其注重plot,加上案件的特殊性,使得较别的H.M.解决的密室不可能犯罪,意外的颇为真实。
      此案之后,卡尔的水准有所回落,所以本作是喜欢H.M.系列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6 19:04:46 | 只看该作者
      吉林社的卡尔系列都有导读,导读里曾提到卡尔后期常常困扰于想不出好的、新的诡计,他把后期自己创作出现了瓶颈归咎于这一点。从前看的卡尔都是前期或者巅峰期作品,没有相应的认识,所以和别人交流时,总是引用那段书评来解释卡尔后期的水准整体下滑。
      但现在,读完这一本号称是“HM系列最后一部精彩作品”之后,我认为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
      
      辛可加前辈在此书的导读里说,HM后期的弊病(原话有出入)在该作已经初露苗头了。然而我认为卡尔后期的毛病在此书已经暴露无疑。从而,他瓶颈期的真正原因也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根本不是想象力匮乏的问题,而是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合理性的问题。
      我读了23本卡尔的作品,之前也看过很多书评,不仅仅我,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观点:卡尔作品里,脸谱化现象比较严重、人物性格太接近、或者说,人设套路化。今天我大胆提出假设,我认为,卡尔擅长刻画的角色也就那么几类甚至几个,角色的都是取材于他身边极度亲密的朋友。最多新作品里,改一改人物的肖像外貌描写,把人物的性格稍微夸大一下。
      但是这样的套路势必写不久,卡尔写道后面,颠来复去就那么几个形象,想来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稍稍夸大的把戏用了十几年下来,也不顶用了,于是只好极端化地夸大。但是极端化的性格毕竟不是卡尔身边的亲密朋友所具有的,所以只能自行脑补,自行YY;而不经过调研、社会调查,自行脑补的结果就是人物失真,进而导致情节失真,显得搞笑却无幽默,显得夸张却无真实。
      反派最后居然比阿婆笔下的凶手还要唠唠叨叨,主角(注意不是侦探)居然也有兴致和耐心在那种场合下陪凶手唠唠叨叨。
      主角这种无厘头性格的人,居然还敢能如此张扬、如此不怕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讽刺),想来史可法、方志敏、童存瑞等见到他也得望而生叹。而更要命的是,他一人这样也就罢了,他身边的人几乎个个这样,让人情不自禁想到《黑死馆杀人事件》里陪着发了疯的法水一起掉书袋、满嘴文言文和高深理科知识的两位警部。
      此书唯一值得褒扬的,也就开场,或者更细些,第一章而已。第一章用极为简洁、毫不啰嗦、言简意赅的笔法迅速地交代了蓝胡子杀手波雷和他的四位受害前妻。这值得入门的写手们借鉴与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21 01:34: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很不卡尔的作品。因为本书不在注重诡计,而是把重点放到了故事的精彩性与意外性上。这又是一篇很卡尔的作品。因为其恐怖的氛围代表了卡尔的高端水准!这是一篇好看的作品,因为其情节跌宕,悬念极强。这又是一篇不好看的作品,因为其某个坑爹的真相以及少的可怜的推理。
      
      本书时间跨度十几年,首先讲述了一个蓝胡子般的杀妻者罗杰·波雷如何逃脱了警方布下的天罗地网。之后镜头快进十几年,某个不知名的观众给著名演员布鲁斯·兰瑟姆寄了以份剧本,剧本的内容则是罗杰·波雷的事迹。而其中的描写有很多都是不为人知的细节。为了找到演这个角色的感觉,兰瑟姆决定按照剧本的故事做一次实地演出。然而,一幕幕的事件却真的犹如剧本中所写的那样发生了……
      
      不知名的变态连环杀手,大海捞针般的追捕活动,杀手挑衅似的标识行为似乎与最能代表黄金时期的三大家格格不入。然而这类作品我才看过阿婆的《ABC》,又看了奎因的《九尾怪猫》,没想到接着看的卡尔的这本《我的前妻们》又是同一题材的故事。
      
      然而,三个人的作品里,奎因的最接近现代欧美犯罪小说。阿婆的也颇有其风。而卡尔的这本则有些四不像了。前面虽然也是开放式的连环杀手风格。可是到后来则又变成了他拿手的封闭式的古典风格。这让人多少有些遗憾。好在卡尔讲故事的能力一流,整本书看下来也颇有意思,主要人物的描写也比较生动。尤其是大家在罗杰·波雷这个“蓝胡子”阴影笼罩下的怀疑、挣扎与恐惧塑造的非常到位。我认为本书中的主要角色兰瑟姆是刻画的最成功的角色了。其聪明睿智,固执高傲,温柔帅气的演员形象被刻画的入木三分。作为小说算是不错的了。
      
      然而作为侦探小说,本书则只能算是一般。首先,本书中的诡计完全没了卡尔风格,唯二的核心诡计一个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至少是让我……)。另一个则十分俗套,空想、可行性极低。而其中H·M的表现像是一个只会搞笑的小丑。虽然看似什么都掌握了,可是莫名其妙的什么都没有做。整个案件都是由男主角兰瑟姆完成的。H·M仅仅伸手拉了他一把而已。本书推理少且无聊。真相倒是挺令人意外的,不过也有些坑爹。
      
      所以,本书只能算是1/2的佳作!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9 00:30 , Processed in 0.0687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