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废墟的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术史家巫鸿最新学术专著力作,中文版与英文版同年面世。
      废墟主题,纵横捭阖,探讨中国艺术从古代到当代的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并与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术史家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趣……本书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包华石)。
      《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作者简介
      巫鸿,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最新书评    共 1 条

    镜斋     作者以《读碑图》为例,对于石碑和枯树的内涵喻意进行深入分析,从内部解构中国古代的废墟文化。尽管理论是借助别人的,但是他的这段论述还是相当精妙的。巫氏认为:石碑象征着历史,永远是对似水流年的重构,既疑惑重重又总是挂一漏万;枯树象征着记忆,它承载着生命,也因活着的个体而产生。石碑其实就是永恒的废墟,而枯树则是活着的废墟。看完这段我不禁连连叫绝。但也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石碑象征着一种记忆,或者是历史观,这就是石碑之所以是空的之原因。因为文字一旦镌刻在了石碑上变成了历史,它就不再是真实的,引用佛家的话“万法皆空”。而枯树我认为代表着时间,它的一枯一容,象征着万物变化,反倒印证了一种真是的存在。所以什么是废墟?是那无字碑,还是那棵枯木?    另,作者引用了王微的一句话,似乎断句有问题。“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书中原引不表。  详情 发表于 2013-7-28 00:3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7 12:40 , Processed in 0.21370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