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ythewa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1:2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为昭王。王母宣太后,楚女也。楚怀王怨
    前秦败楚於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於秦。秦昭王新立,
    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茂为韩言於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
    敢?楚也。今雍氏围,秦师不下ゾ,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於楚。
    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然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
    秦王曰:“善。”乃下师於ゾ以救韩。楚兵去。
        秦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皮氏。向寿者,宣太后外族也,而
    与昭王少相长,故任用。向寿如楚,楚闻秦之贵向寿,而厚事向寿。向寿为秦守
    宜阳,将以伐韩。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
    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今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秦楚合,复
    攻韩,韩必亡。韩亡,公仲且躬率其私徒以阏於秦。原公孰虑之也。”向寿曰:
    “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子为寿谒之公仲,曰秦韩之交可合也。”苏代对曰:
    “原有谒於公。人曰贵其所以贵者贵。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其智能公也,
    不如甘茂。今二人者皆不得亲於秦事,而公独与王主断於国者何?彼有以失之也。
    公孙?党於韩,而甘茂党於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争︹而公党於楚,是与公孙
    ?、甘茂同道也,公何以异之?人皆言楚之善变也,而公必亡之,是自为责也。
    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楚,如此则无患矣。韩氏必先以国从公孙?而後
    委国於甘茂。韩,公之雠也。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僻雠也。”向寿曰:
    “然,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徒收之,
    甚难。”向寿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也?”对曰:“公奚不以秦为韩求
    颍川於楚?此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於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不
    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而公徐过楚以收韩,此利於秦。”
    向寿曰:“柰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欲以韩取齐。
    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甘茂无事也。”
        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争之,不能得。向寿、公
    孙?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罢兵。
        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於秦。甘茂曰:“臣得罪於秦,惧而Т
    逃,无所容迹。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
    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
    矣。茂之妻子在焉,原君以馀光振之。”苏代许诺。遂致使於秦。已,因说秦王
    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於秦,累世重矣。自ゾ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
    明知之。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柰何?”苏代
    曰:“王不若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使彼来则置之鬼谷,终身勿出。”秦王曰:
    “善。”即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於齐。甘茂不往。苏代谓齐?王曰:“夫甘茂,
    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以相印迎之。甘茂德王之赐,好为王臣,故辞而不往。
    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秦因复甘茂之家以市於
    齐。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1:4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齐使甘茂於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而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曰:
    “原送甘茂於秦。”楚王问於范??曰:“寡人欲置相於秦,孰可?”对曰:
    “臣不足以识之。”楚王曰:“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对曰:“不可。夫史举,
    下蔡之监门也,大不为事君,小不为家室,以苟贱不廉闻於世,甘茂事之顺焉。
    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辩,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
    然不可相於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前尝用召滑於越,而内行章
    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国乱而楚
    治也。今王知用诸越而忘用诸秦,臣以王为钜过矣。然则王若欲置相於秦,则莫
    若向寿者可。夫向寿之於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以听事。王必
    相向寿於秦,则楚国之利也。”於是使使请秦相向寿於秦。秦卒相向寿。而甘茂
    竟不得复入秦,卒於魏。
        甘茂有孙曰甘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後,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於秦。秦使张唐往
    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
    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
    未有以︹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
    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
    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於是甘罗见张卿曰: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
    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於秦也,孰与文信侯
    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
    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於杜邮。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
    言之於始皇曰:“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
    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原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
    罗於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
    “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
    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
    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赵攻弱
    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
    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采焉。甘茂起下
    蔡闾阎,显名诸侯,重︹齐楚。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
    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2:0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卷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
        穰侯魏[C04A]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
    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
    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C04A];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
    弟曰高陵君、泾阳君。而魏[C04A]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
    弟争立,唯魏[C04A]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C04A]为将军,卫咸阳。诛季
    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
    太后自治,任魏[C04A]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於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
    仇液之秦,请以魏[C04A]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
    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秦王见赵请相魏[C04A]之不急,
    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C04A]故德公矣。”於是仇液从
    之。而秦果免楼缓而魏[C04A]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魏[C04A]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
    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C04A]
    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C04A],乃封魏[C04A]於穰,
    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馀。
    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月馀,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
    [C04A]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於是穰侯之富,富於王室。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梁大
    夫须贾说穰侯曰:“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昔梁惠王伐赵,战胜三梁,拔邯
    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卫,拔故国,杀子良;卫人不割,而故地复
    反。卫、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於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宋、中
    山数伐割地,而国随以亡。臣以为卫、赵可法,而宋、中山可为戒也。秦,贪戾
    之国也,而毋亲。蚕食魏氏,又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兵复出
    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
    王必勿听也。今王背楚、赵而讲秦,楚、赵怒而去王,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
    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梁,则国求无亡不可得也。原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
    少割而有质;不然,必见欺。’此臣之所闻於魏也,原君之以是虑事也。周书曰
    ‘惟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夫战胜暴子,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也,
    又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
    也。智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
    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夫轻背楚、赵之兵,陵七
    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
    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
    原君逮楚、赵之兵未至於梁,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必欲之,
    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於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而君後择焉。且
    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割晋国,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绛安邑。又为陶开两道,几
    尽故宋,卫必效单父。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原君熟
    虑之而无行危。”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
    县。穰侯益封。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2:2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斩首十万,
    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
    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臣窃
    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於计,穰侯智而习於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
    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
    无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於秦。此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
    齐,弊晋、楚,而後制晋、楚之胜’。夫齐,罢国也,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
    弩决溃<疒雍>也,必死,安能弊晋、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
    多出兵,则晋、楚为制於秦。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此三也。秦割齐以啖
    晋、楚,晋、楚案之以兵,秦反受敌。此四也。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
    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
    邑,韩氏必无上党矣。取天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
    明而熟於计,穰侯智而习於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於是穰侯不行,引
    兵而归。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於是魏
    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
    昭王於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於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
    侈,富於王室。於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
    关,辎车千乘有馀。
        穰侯卒於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
        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於天下,
    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
    况於羁旅之臣乎!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2:5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白起者,?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
    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
    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
    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
    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
    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
    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
    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
    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
    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
    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
    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
    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於所得。”平原
    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四月,?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
    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
    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
    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
    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
    将军。而王?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
    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
    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
    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
    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
    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
    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
    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亢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
    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
    太原。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
    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
    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
    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
    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
    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
    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
    “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
    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
    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秦王欲
    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
    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
    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
    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3:1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秦王使王?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
    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
    怒,︹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
    之阴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使者日至。秦
    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
    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
    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亢之,是足以死。”遂
    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
    祭祀焉。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
    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
    年,燕使荆轲为贼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
    使翦子王贲击荆,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
    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於是始皇问李信:“吾欲
    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
    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
    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
    於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
    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
    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
    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
    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
    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
    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
    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
    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忄且而不信人。今
    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
    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
    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
    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
    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
    齐地。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3:3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後世。
        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
    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秦之兵,
    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
    其所杀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
    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
    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
    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勿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
    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3:4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
    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梁,
    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
    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驺子之属。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
    孟子。
        其次驺衍,後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
    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
    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
    并世盛衰,因载其礻几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
    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
    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
    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
    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
    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
    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後不能行之。
        是以驺子重於齐。?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赵,平原君侧行撇席。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
    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
    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
    称大王去?。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而内圆凿,其能入乎?或曰,
    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驺
    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之徒,
    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淳于髡,齐人也。博闻︹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
    意观色为务。客有见髡於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
    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
    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髡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
    逐;後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
    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
    後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
    之。”後淳于髡见,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去。於
    是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终身不仕。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
    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驺?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
        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
    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4:0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也文具难施;
    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炙毂过髡。”田
    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
    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
    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
    而营於巫祝,信礻几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
    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剧子之言;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楚有
    尸子、长卢;阿之吁子焉。自如孟子至于吁子,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後。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 21:0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7:04:3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
    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
    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威王卒,宣王立,知
    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宣王二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
    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宣王七年,田婴使於韩、魏,韩、魏服於齐。婴
    与韩昭侯、魏惠王会齐宣王东阿南,盟而去。明年,复与梁惠王会甄。是岁,梁
    惠王卒。宣王九年,田婴相齐。齐宣王与魏襄王会徐州而相王也。楚威王闻之,
    怒田婴。明年,楚伐败齐师於徐州,而使人逐田婴。田婴使张丑说楚威王,威王
    乃止。田婴相齐十一年,宣王卒,?王即位。即位三年,而封田婴於薛。
        初,田婴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
    “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於田婴。田婴怒其母
    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
    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
    命於天乎?将受命於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忧焉。必受命
    於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
        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
    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
    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
    相门必有相。今君後宫蹈绮?而士不得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
    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於是婴乃礼文,
    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於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
    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於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
    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後常
    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
    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
    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於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秦,宾
    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
    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於土,败则归土。今天雨,
    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
    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6-29 12:49 , Processed in 0.04482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