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0
|
基地 |
最新书评 共 14 条
一个人
到了死宅学校以后重新喜欢上科幻题材,翻出这套经典中的经典才知道一直回绕在耳边从来没想起读过的最新科学指南原来是此人之作。
从基地正式建立开始,历史宗教色彩瞬间扑来。不知道有没有搞历史的人恰好读到这部小说,分析一下银河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对照性- 阿西莫夫本人也说了,正是罗马帝国衰亡史引发了他写一部银河帝国衰亡史的点子。
银河帝国壮大,衰落,混乱和复兴几乎照搬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的路线。基地扶持起的名为宗教实为技术出现以后,哈里谢顿本人则越来越像基督耶稣本人。宇宙圣灵,谢顿在上这种就不用说了,最经典的是所有人都相信了基地就是圣地,有一天哈里谢顿会带领所有人重建地上乐园,只有一手掌控全经济与技术命脉的基地知道分发出去的治癌症的圣餐是曾经一统整个银河的帝国的遗留技术。 阿西莫夫也学教廷给基地的宗教发展出牧师培训系统,仪式, 各种愚民和安民的布道,就是为了,让基地通过保存的文明掌控银河系,就可以缩短黑暗时代的时间……多少年后基地教廷一样开始腐烂,行商什么的,跟卖赎罪券的也没有本质差别。不过历史上一条重要线索吞并东罗马帝国的阿拉伯人也还没有个位置,另外作者让谢顿在一开始就准备了另外一条神一样的(?)线索第二基地隐藏背后,不知道后面会和历史上的什么角色对应。
很好,只是情节在谢顿晚年玩预测未来时有些过火,心理历史也实在是听的烦了。
大爱丹莫茨尔和第零定律的设定。
shit第一本看的是基地前奏
详情
清意味
四天四夜几乎不眠不休看完了Asimov的基地系列,以致头昏脑胀、目眩神摇。谢顿在上,我真不知昨天怎么开车回来的……现在瞌睡模式已启动并无法逆转,但是心理历史学的责任感无法阻止我敲字的冲动,只是情人节都没有铎丝在我身边……
——————————呓语分割线——————————
一开始看《三体》,已经被大刘的“黑暗森林法则”所震撼,不管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多么难以捉摸和预测,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更庞大的生物基数上,人类只是一个统计学概念,逃不出基本法则,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挣扎求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刘的写作还是有些幼稚化和简单化了,尽管在科技的想象上和对宇宙终点的终极追问上令人惊叹,但是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笔力较弱。这也不能怪大刘,在国内科幻的大环境下,大刘有如此的成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而且大刘并不是专职作家,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写作,我们不能对他有任何苛责。感谢大刘为我们读者奉上的饕餮盛宴,也非常支持《三体》拍成电影!虽然国产改编电影一直毁人不倦、毁书不倦,但总是需要一次次的尝试,希望能够看到《三体》里的三体游戏,还有三体人和地球人的绚丽太空战,还有“二向箔”二维化太阳系的壮丽图景,更想看到在我们宇宙的终点上另一个宇宙的诞生。
接下来再看Asimov,才发现大刘是在基地系列提出银河系法则的基础上,把一些创意、想法和结构加以发挥和扩展。不是批判大刘拾人牙慧,大刘的发挥和扩展非常具有创造性,构建了另外一个相当有创意的独立的科幻体系。但从另一方面就能看出Asimov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幻作家,其庞大的科幻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思想和创意的宝库,仅仅是撷取一两滴就足以润开笔墨。无意于再重复Asimov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宇宙学等各领域丰富到可怕的知识,以及他的多产以至著作等”两身“,还有机器人三定律的重要性等等。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文学理论修养和理工知识背景的菜鸟,只能从基地系列和三体的表面谈谈他们的联系,以及大刘对基地系列的部分发展。
一是”黑暗森林法则“和”谢顿计划“中的基本法则。Asimov和大刘都借鉴了群体心理学的架构。而且,大刘是在Asimov的观点基础上,即人口基数达到一定数目,整个群体的行为是可预测的进一步推出的”黑暗森林法则“,视角更为广阔,而且超越了人类自身。但是,正是由于背景更加宏大了,相对基地庞大的体系而言薄薄的三本”三体“容纳不下太多内容,无法体会到Asimov笔下川陀帝国的魅力。可能这还是大刘讨巧的写法,限于时间和精力。不过也不尽然是一种遗憾,书中始终存在的未知感也有十足的张力。
二是”面壁计划“、”谢顿计划“里的乌合之众。拯救人类,这是大刘和Asimov的共同主题,面壁计划和谢顿计划由此诞生。Asimov把汤因比的挑战应对理论融入到基地系列中,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不断的面对危机、解决危机,从而不断巩固。而大刘则从个体出发,利用人类表里不一、人性善疑多变作为对抗三体世界的最后武器,是个很好的创意。两个计划的共同点是,最大的危机并不是外在的,而是人类自身,人类之间的猜忌、嫉妒、误解,情绪轻易崩溃走向绝望,《乌合之众》里的群体特征显露无疑。
三是可怕的时间。任何事物在时间面前都显得渺小而无助,包括伟大的谢顿计划。有意思的是Asimov创造了基地以确保在时间的长河中计划执行不会歪曲。而大刘倒是简单,人体冷冻技术,动不动谁谁谁冷冻个百八十年的。其他人死了几批了,程心还二八大姑娘呢。个人觉得大刘最起码应该对人体冷冻做一些技术和伦理上的限定吧。
四是人类社会的堕落。Asimov和大刘都谈到了人类的堕落。一个是科技上的堕落,没有基础理论的发展,任何花里胡哨的纯技术上的改良都没有根本上的进步,因此有了第一基地保存科技,而大刘则描述地球科技在智子的封锁下,只有技术上的进步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一个是进取、冒险精神的堕落,不思进取,耽于享乐。川陀帝国和三体探测飞船到来前的人类社会都是在盲目的自信中走向毁灭的。
五是人物的塑造。大刘笔下的罗辑、章北海,Asimov笔下的谢顿、第一基地的前两任市长,人类存亡的冲突和矛盾往往都会汇聚到一个人身上。要拯救脆弱的人类,承担重担的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都差不离,坚决、果敢、多谋、善断。其实很想吐个槽,尼玛,基地与地球里面,人类的未来就交给特维兹这个自恋、蛮横的2货吗?就凭他所谓的”不知为何总能做出对的决定“?
六是终极问题和答案。最后,总是回到最最最最终极的问题。宇宙的终点在哪里?人类的终点在哪里?人类的未来会怎样?科幻文学希望超越科技,用想象去触及终极问题的边界,这些答案可能都不是最后的答案。也许我们想破了脑袋构思人类的各种灭亡方式,但最终人类会以最不可思议、最搞笑或者最无聊的方式灭亡,也许没有一个人类有机会看到最终的结局,再去思考最终哪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这不妨碍用终极问题和答案去拷问现在的我们,去批判当下的现实。大刘和Asimov做到了,感谢他们呈现给我们想看到或者不想看到的未来。不管基地系列盖亚模式或者谢顿计划是否成功,不管大刘笔下的新宇宙是何种形态,我想,我该睡了。
——————————睡觉分割线—————————————
谢顿在上,我快困死了,忧虑人类的未来真耗神啊。现在,我需要最好的睡眠,和梦里的铎丝。
详情
france
原文地址: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12/dec/04/paul-krugman-asimov-economics
有些小说可以塑造十几岁小男孩的生活。对有些人来说,是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对令一些人来说,是托尔金的《指环王》。据一条被广泛引用的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前一本书中描写的架空世界可以永远地扭曲一个少年的性格;而另一本书则是关于半兽人的。当然,这两部书都没有对我来产生影响。我的书已经跟随我45年了,是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这是阿斯莫夫刚刚20出头时写的。我并不想成长方下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参加英雄式的探险远征;我想成为哈里·谢顿(Hari Seldon),凭着我对研究人类行为数学规律的理解来承担起拯救文明的重担。
好吧,经济学仅仅是非常可怜的替代品;我并不想为几百年后在轮回屋的露面而准备录像。但是我努力过了。现在我已经——正如奶奶过去所说的——长大成人了,《基地》系列小说对我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从未觉得它们如此精彩。三部曲真是独一无二的杰作,从来没有别的作品达到它的高度了。另外,如果你还不想被剧透,下面的文字就不要再读了。
也许,关于《基地》首先要说的是,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的,其故事发生在未来,里面有星际旅行,人们相互射击用的是爆击枪而不是手枪,如此等等。但这些只是些表面的细节,故事的浅层次部分。《基地》系列小说是关于社会的,而不是这些小玩意儿的,看起来社会并不会受到科技进步的太大影响——这和威廉·吉普森的赛博朋克(cyberpunk)小说并不一样,虽然后者也同样非常的完美,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阿西莫夫小说中的银河帝国非常像罗马帝国。川陀,帝国的首都,就像是40年代曼哈顿的超级升级版。《基地》本身看起来有点像美国历史的总结,有过腐败政客和无道德底线的工业财阀;三部曲的最后,故事发展的很像20世纪中期的事情。——尽管阿西莫夫明确说明这并不是其最终状态。
要说明的是,虽然指出了在《基地》中社会问题和现实的相似性,我并非是批评的态度。相反,这些相似性,阿西莫夫的社会再现历史模型,和他的潜藏的狂想相吻合:可能存在着严谨的数学式的社会科学,它可以预测社会变革如何发生,并且可以被用来推动这些变化。
这一狂想潜藏于整个故事的结构中。《基地》中,我们得知一小队数理学家发明了“心理史学”——也就是前述的研究社会的严谨的科学。将其运用到他们所居住生存的强大的银河帝国,他们发现实际上帝国已经处在了衰退末期,之后将会是3万年的野蛮时代。他们还发现经过精细设计这一历史进程是可以改变的。帝国无可挽救,但是随之而来的黑暗时代的时长可以减短到一千年。
小说后面就是这一计划的展开了。在《基地》和《基地和帝国》的前半部分中,这都进展顺利。然后情节急转直下,计划脱离了轨道,在第三部小说中才被神秘的第二基地拨乱反正。
这样描述,故事听起来很是枯燥乏味。如果想看层次丰富而多变的人物性格发展,你确实应该去读《安娜·卡列尼娜》。其实在创造有趣的人物这方面,阿西莫夫比许多其他的科幻作家要好多了——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就有点迷恋三部曲结尾里的女主角艾卡蒂·达瑞尔,她十来岁,火爆的脾气——这也并不能说明什么。
因此,如果想找激烈火爆的动作场面,像是在最紧急时刻汉·索罗和卢克·天行者摧毁死星那样的,你恐怕要失望了。小说中仅有一场简短的太空战斗的描写——而我们知道,其真正目的,并不是打败一些敌人的喽啰而是创造一种服从于谢顿计划的心理状态。公平地讲,确实有一个情节,讲述整个星系的命运取决于女主角贝妲·达瑞尔(《基地和帝国》的结尾)的快速行动。但也不是传统的动作描写:贝妲在最后时刻是射杀了一个好人才转危为安的。
尽管没有传统的扣人心弦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没有善恶对决,《基地》系列小说还是能震颤人心的——悬疑丛生、引人入胜,让我说的话还有优雅的反讽。没有传统的扣人心弦并非意味着没有非传统的扣人心弦。
在第一本小说和第二本的前半部分中,有好多次整个星系看起来都命悬一线,因为基地面对很多灭亡的威胁,既有野蛮人的国王、地方军阀,甚至还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帝国本身。在这一系列危机中,都有风云人物出现,他们的勇敢和机警好似成为了最后的希望。每一次,基地都化险为夷。但戏谑之处在于:事实上,事后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他们的勇敢和机警都无关紧要,因为根据心理史学定律,基地注定要赢的。每次,为了推动情节深入,几个世纪之前录下来的哈里·谢顿的影像都要在轮回屋中露面,来向所有人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野蛮人绝不可能取胜,因为基地的超高科技(以宗教的形式出现),让它可以弹指一挥间就可以搞定这些敌人。军阀们的武器也对抗不了基地的经济打击。诸如此类。
这种独一无二的情节架构,在《基地》系列小说和看起来无关的小说类型(我称之为预言式幻想)之间,产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共鸣。有些小说中(一下子想起了罗伯特·乔丹的《时光之轮》),主角们有着既定的神秘命运,写在在预言和古老的文字中,随着情节的展开,无可避免的走向他们的命运。我是这种小说类型的痴迷者,它们是伟大而精准的逃避现实主义,因为人们的生活绝不是那样子的。但是《基地》系列的前半部分做到了有预言和命定的成分而没有神秘主义;里面有的是心理史学定律,以及哈里·谢顿根据其数学知识得到的先见之明。
如果说《基地》系列是充满预言的传奇故事的话,它也是世俗版的。里面说的不是神秘传人继承遗产,也不是无敌的剑客用高超剑技战胜敌人。很显然阿西莫夫鄙视上层社会和尚武精神;他的主角,是朴实无华的,甚至还有点粗野,没有一点好战的色彩。“暴力是无能者最后庇护所,”书中的韩定市长这样讲过。
但是等等:《基地》讲的也并不是中产阶级的胜利故事。我们从来没有弄清楚传说中第二基地的面貌,这也无妨,因为它很可能并不让人喜欢。很明显,它不会采用民主政体——它将会成为柏拉图理想国的数学精确版,在那里护民官从心理史学公理找到他们的美德懿范。在系列小说中,这意味着,尽管相对布尔乔亚的社会可能会成为每一轮决斗的赢者,阿西莫夫也没有给这种社会任何认可,也没有给它一个特别而长期的命运规划。在故事情节上这意味着其中的纷争并不是传统的善恶对决,小说有种非传统的反讽意味。基地在开始的时候也许比它的野蛮邻居要好得多,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却变成了腐化堕落的寡头政治,而这正是谢顿计划的一部分!因为故事情节要为完成谢顿计划服务,而不是讲述戴白帽子的好人的胜利历程,阿西莫夫可以自由地刻画一些并非恶贯满盈的反面人物。帝国执政官贝尔·里欧斯,是对基地的威胁,在当时却是个比那些掌管着基地的寡头更吸引人的角色。即使是那个威胁到整个谢顿计划的骡,也是个令人感到同情的人物,这种安排令人吃惊。
骡,这个异变体角色,给我们带来的,是系列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半路突变。多年前在读《基地》时,我对骡的出现非常反感,他干扰了心理史学上既定的故事进展。但是重读之时,我意识到阿西莫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仅仅因为后半部分再写谢顿危机已经了无新意了。
骡是个异变体,拥有着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他征服了基地,并且威胁到整个谢顿计划。为了遏制其威胁,第二基地(由一群隐身幕后的心理史学家们组成,他们是谢顿计划的秘密监管人)就要从幕后现身了。到此为止,这听起来和其他众多的善恶纷争故事并没有不同。但是《基地》并非如此。要知道,问题并不在于怎样打败骡,保证真理、正义以及基地路线的胜利。相反,是要使得谢顿计划回到正轨——而这要求没人真正理解谢顿计划!
所以骡(我认为他并非完全不值得同情的人物)必然会失败,但其失败必须要巧妙细微——没有戏剧化的太空战,没有胜利游行,实际上甚至根本没有明显的失败。作为整个系列的典型,要让骡静悄悄地失败,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他不了解奇谋秘计的重要性:他必须要相信第二基地正在谋划着大开杀戒,实际上这却是它要极力避免的。
即使这样,第二基地也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最后的章节写的是两个基地之间的对决,第二基地一定要赢,但是却要用一种看起来输了的方式实现。谢顿计划恢复正轨需要培育一种适度无知状态;第一基地必须要不了解第二基地的危险所在,而这要通过第二基地显示其被破坏来达到。
哦,整个系列最后一行字的出人意料仍然可以给我带来一丝微笑。
《基地》系列有缺陷吗?当然有。总的来说,其中的角色,大都是纸片般的单薄。小说中也没有对人物——嗯,任何事物——的详细描述。我说啊,托尔斯泰就不是这样子。更无关紧要,确实是更、更、更无关紧要的一点:尽管阿西莫夫在将历史复制到星系文明上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他在比例规模上有着明显的纰漏。在《第二基地》中,Tazenda被认为差不多是个野蛮人的王国,一个仅仅统治着20个星球的污点国家。嗯,20个星球啊?还有川陀,这个世界完全被金属外壳包围,因为其75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要养活400亿人口。算一下吧,你就知道川陀的人口密度只有新泽西的一半,上一次我从窗户看出去的时候这里并没有被金属包围啊。
但是我说这都是些细枝末节。毕竟,《基地》系列所讲的并非真的是星系,甚至也不是太空旅行。而是真正的终极课题——了解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
并非无关紧要——或者说是并非那么无关紧要——的一个问题是:既然我已经是个社会科学家,或者至少是在现在这个人类文明的早期尽可能像样的社会科学家,我怎么理解阿西莫夫的这一信念:我们可以征服这一终极课题——我们可以发展出一种社会科学,它可以给其信徒以一种独特的能力,来理解甚至是可能来创造人类的命运?
呃,在某些好日子里,我觉得我们确实在这个方向上取得进展了。并且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最近我经历了许多这样的好日子。
我知道,在这个经济监管完全成为的灾难的时刻,这样说听起来非常奇怪。但是啊,谢顿开展他的工作可不是说服帝国皇帝让他来改变政策的,他要以骗人的表象来隐藏他的目标:还要等上一千年才能等到结果。现在,据我所知,并没有一小撮神秘的经济学家弄出个千年计划来拯救我们现在的文明(但是如果有,我也不会告诉你,对吧?)但是过去几年,多次看到强有力的经济学做出与大众成见以及“常理”相违、而最终正确的预测,这总让我目瞪口呆。
举个并不随意的例子说吧,IS-LM模型这一宏观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在现在我们正经历的经济衰退条件下,有些通常的定律不再适用:数万亿元的财政赤字不会推高利率,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增加也不会引起失控的通货膨胀。大约是2009年,接受这一模型的经济学家们因为这种违反常理的主张被大加奚落,受到猛烈的抨击。但是他们的预测成真了。所以说,是的,有可能存在那种社会科学,可以预测将来,甚至是可能促进更好的未来。
这是说,从大概地预测中期利率和通胀,到预测几个世纪之后的文明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明显,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学综合了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后两者都是比经济学要困难得多的课题——毕竟,经济学大体上研究的是人类的欲望;而其他社会科学则要研究更加复杂的人类情感。现在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富有洞察力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努力工作着,但是即便如此,他们领域中的智慧整合,甚至都无法让我们感到生活在哈里·谢顿心理史学的黎明早期。
但是也许这些领域都会取得进展的。那时我们就做好准备给轮回屋录点什么了吗?实际上,没有——我认为绝不会。如果最终有个真正的、精确的社会科学,它也会是个复杂的、非线性的科学体系——在技术层面上是混沌状态,因此长期预测是不可能的。想一下天气预报吧:不管模型如何完美,我们也不可能预知20年后的某一周会有某场风暴袭击费城。我愿意相信超光速旅行,但我不愿相信哈里·谢顿可以安排好时间,在端点星和其邻居发生危机的特定时刻的出现。
但是和单薄的人物形象一样,《基地》系列的这些小瑕疵都无关大局。小说唯一留下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传奇,述说“自知之明”——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如何运作的理解——如何改善历史进程。这套小说仍然鼓舞着我,和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一样。
详情
WaterL
花了一两个星期,把大名鼎鼎的《基地》读完了。读完之后,不禁在问,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基地?
三年前的时候,也尝试过在手机上读这本书,可是因为手机上的 txt 格式太差,当时也好像没地方可以买正版书,读了一半,感觉节奏实在太慢,再加上糟糕的排版,就放弃了。
全书应该是由若干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通过一些小的细节,来把整个宇宙描述出来。开篇写得比较好,气势恢弘,尤其是有心理史学这个科学理论作支撑,读起来让人感觉未来世界特别有立体感,故事也有推动感。可是到了后篇,故事推动略为缓慢了一点,情节也略得略为平淡。
全书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整篇都是充斥着人物的对话,对人物的外表描写太少,对人物生活的世界描写太少。读者对宇宙的整体印象,全靠人物对话之间的只言片语来堆砌和勾勒出来。
书中的情节与想象,放在几十年前,应该还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但是放在今天,在读者的视野与胃口都被《三体》、《深渊上的火》这些作品给扩宽后,再来读本书,感觉还是略是单薄了一些。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很期待读《基地三部曲》的第二部《基地与帝国》。
PS: 这次是在 Kindle 上看 mobile 格式,总的体验还算不错,多看阅读或是豆瓣阅读,赶紧出一个正版的电子书吧!
详情
dorath
所谓神作和经典之作,就是不断被引用,不断被学习,以至于最后成为一种符号,留存在文化记忆中的作品。
比如说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
当我们再次回头,觉得一切都无新奇之处,但是彼时的存在,既是一个丰碑
读《基地》第一感觉,铺面而来的星球大战风,基地每一篇章写在前面的文字,即使星球大战主题音乐响起,在浩渺的银河系背景上响起的宏大叙事,这成为了星球大战本身的标志,是所有星战系列必备的序幕。
其次他的叙事方式也完全是星战事的,他只是记录了银河帝国上某个重要节点的重要事情,而其他只是以背景的方式介绍。星战动画片完全就是这个类型,整体的宏观的故事需要读者从各个小故事开始构建。
我看书比较像看电影,基本上我就是用星球大战套基地,这样才能想象出整个银河帝国的壮观,当然trantro更加像英版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样子,机械的和原生的那种交界。
百科全书这个东西,真是威力无穷,我很怀疑wiki就是来自于基地中的构建,你明白的毕竟四十年代的时候,没有网络。
百科全书的还有个威力,估计只有美剧《迷失》迷才能理解,lostpedia是迷失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wiki和pedia是一个局部拼凑的整体宏观世界,但是彼此的联系方式根据读者不同,有自己的构造方式。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借鉴了基地。
嗯,基地是个熟悉的名字,而我们都知道拉登对这本书的情有独钟,所以看了这本书后就对基地的很多行动,似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是我觉得拉登是个笨蛋,他不知道谢顿说的,越少人知道越好啊,参数变量越少,那么偏离计算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小。 所以拉登堂而皇之的吧基地作为他的集权中心,只能说明他是一个书呆子。更何况拉登并没有端点星一样强大的科技力量做后盾,所以他生生的被flop了
。。。。。。
我爱基地的理由之一,没有男女情仇,读起来多爽快啊,一读就是50年,中间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都被省略了,这绝对有一种看美剧甚至是电影的快感,虽然一般来说开始阶段都是用一些落伍或是不明就里的人做视角,但是一般来说,视角一变必然翻盘,必然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这其中往往包含一个诡计故事,读起来有读春秋战国的感觉,那个感觉就是爽。
之于,质疑阿西莫夫,我觉得完全不必,在整体设定上,人类墨守成规,导致科技和民主的分化,人类再统一的过程。我觉得就算作者耍赖皮吧,什么自由意志,和谢顿的变态不透露。这是整体设定的一部分,但是我觉得如果你真得想好好读读的话,不妨第二遍的时候想想在具体事情处理的时候,是不是像谢顿所说的,达到只有唯一方法的时候。
详情
coolle
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这是书的封面上世界SF小说协会在1966年的一句简单的书评。我注意到他们的评价是系列小说范围内,并不特指科幻系列小说,我认为从作者对历史观的把握是基于在人类现实历史的,因此不单是科幻小说爱好者会喜欢。作者基于合理的历史观,然后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下——心理史学的诞生,展开了一段磅礴的历史。而这段历史确如浩瀚的海洋,科学,宗教,经济贸易,同时将人物完美的融入到历史的情节之中,我看到了一段完整的历史,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为。看完第一本我想说的是这本书配的上这样的恭维。而我的感觉是两个字:过瘾。
基地诞生,要从一个科学巨人将一群科学家聚集到端点星编纂《银河系百科全书》开始,最有意思的一点是,端点星上聚集的是帝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盖尔也是其中一员。编纂百科全书只是幌子,重建帝国才是真正的意图。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乌托邦式的社会,然后我不得不问,一个由科学家管理的社会真的会更良善,幸福吗?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一点是,科技的分化与隔离。因为谢顿将帝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聚集到了端点星,基地的科技在不停的进步,而其他王国的科技却不断的退化,最后只能仰赖基地的供给。最后的结果是:科学走向神坛。这是个有意思的命题。帝国人口如此之多,而掌控科技的是确只有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科技的消费者。现实之中并不少见,当我们拿着触屏手机回家时,家里的老太太总会说:这太神奇了。这就是知识隔离,或者说是信息不对称,在信息化的现代,这确实影响了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基地就是靠种科技优势,不停的向帝国内部扩张,基地仰赖这科技宗教将势力扩张的四大王国,在依靠科技消费品将贸易扩大到帝国版图的深处,通过经济战征服科瑞尔共和国。如同哈定所说:使用武力是无能者的行为。
最后一点疑问,心理史学好像在谢顿的计了信息不对称。科技同样造成了民主的分化,在科技发达的未来专制体制还是依然存在。
我不得不怀疑科学家管理的社会是良善的划实现之后就没有在任何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科学家有意造成的信息不对称。
详情
阳广林
很精彩的作品。
整部小说感觉像是总分总,第一部和最后一部的风格很像,谢顿和崔维兹都是为了自身的目标,四处游历,许是细节的角度从个人的旅行入手。而中间的几部分都是落笔于基地大环境发展,社会变迁~
觉得最精彩的部分还是中间的第一基地、第二基地面对各种危机的奋斗,场面恢弘,解决之道又极富寓意。而第二基地和骡斗,掩饰自身存在这两部更是斗智斗勇,让我大呼科幻还可以写成像武侠小说,别样的观感。
看到一半的时候,很纳闷,为什么丹尼尔销声匿迹了,十分不科学。作为谢顿计划的sponsor,能这样酱油么?还好阿西莫夫安排了他的戏份,最后机器人的出场让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有一点让我十分好奇,崔维兹具有以直觉正确判断的天赋(姑且认为这个设定正确), 那在星际旅行中他反复强调的索拉利人小孩”菲龙“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但全书结束也没有看到菲龙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全书结束的几句话,“菲龙——这个懂得转换能量、雌雄同体的异类,此刻正望着他,眼神深不可测。崔维兹并未低头迎向那对出神的目光。”我怎么都觉得这句话是阿西莫夫埋的另一个坑。好吧,难道有下文?
关于心理史学:
如果真的能预测未来,那么谢顿说是1W年的混乱状态,但是改进以后就是1000年,那他之前的预测就不准了,有种悖论的味道在里面。当然,可以这么理解,因为1W年是没有将心理史学这小部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
另一个感受,任何保佑都无谓的,唯有自己自求多福。
比较坑爹的地方:
感觉《基地边缘》的情节太扯,太鸡血了,找一个人,让他决定整个银河的命运,理由就是:他的直觉常常十分正确……如同一场闹剧,虽说情节描写还是很紧张刺激。
详情
颤抖的
一口气读完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科幻文学史上无可争议的NO.1,看的哥直挠头。这经历,像极了若干年前看《公民凯恩》时的情景。同为备受推崇的大BOSS,一样的见面不如闻名。大BOSS和我,面面相觑,一句场面话也憋不出来,低眉垂眼,尴尬的笑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如果说《基地》系列的前两部,还能凭借着宏伟的布局和欧亨利式的结局,来吸引眼球的话,这第三部简直就像是二三流的网络文学作品,牵强附会,缺乏起码的写作诚意。出产于上世纪40年代,不能成为其推脱的借口,一百多年前的乔治.威尔斯显然更配得上“大师”的称号。
科幻作品,对我的吸引力,除了在于其出人意料的想象力,更在于作品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人类存在意义的哲学探寻。好像《异形》、《时间机器》、《我,机器人》、《黑客帝国》,都是个中翘楚。但若只是戴个头盔,耍上几把花花绿绿的荧光棒,哥觉得,还不如去看苍老师,更加真刀真枪一些,是吧?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15:37 , Processed in 0.23421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