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铁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人转载这篇呢?
  出处
  http://www.ewen.cc/cache/books/208/bkview-208479-650271.htm
  ================================
  
  开往冬天的地铁
  2011-3-22 12:58: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吴岩
  
  
  
       我第一次听说地铁的事情是在1970年代初期。那时部队里都在传,说地铁是一种战备设施,能让中央领导同志从中南海通过地下直接到达人民大会堂或天安门城楼。这样,即便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扔原子弹也不会打到我们的领导人,领导人照样能够动员全国人民群起抗战。后来,我们得到内部票,去参观地铁。我大概参观过两次。大家最关注的是每个站上不同的大理石设计和壁画,几乎是过一站就发出一阵惊呼。我们的国家太伟大了!但是,当时的地铁行进速度有问题,我总感到晕。而且,进出地铁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的风特别厉害。所以,我每次参观地铁回来,都会高烧一次。
  
      这就是我对地铁的一些早期记忆。多年以后,地铁开放给普通市民,对于地铁是“秘密武器”和不断使我发烧的记忆逐渐远去。直到读了韩松的长篇小说《地铁》,那些忘却的记忆才又再度返回。
  
      曾经有过那样一个时代吗?
  
      《地铁》中那些故事的发生,有一种似有似无的时代线索。在开始的章节中,诡异的地铁成为了平民主人公回家的方式。家对中国人来讲,永远是一种安全的驻留地,给人温暖和舒适。但是,主人公登上的回家列车,竟然开行进入了一段长路漫漫的奇异旅程,种种奇怪的事情不断发生。他先是看到空心乘客,再看到了奇怪的搬运。在这种种稀奇古怪的人与事物的出现中,读者仿佛体味到了造物主给中国近现代历史所制造的种种疏漏,它让中国与世界隔绝,从隔绝中产生恐惧,于是,末班地铁成为逃亡的惟一通道。第一章对我个人的意义,是通过地铁的历史发展时序,缅怀现代中国建立过程的艰难性,并观照由此导致的当代生活和发展的种种困境。这其中,隐约蕴含着“他者”的强大作用,为未来的高速抢点运行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两章里,作者将地铁故事的发展投影为现实的虚像,人们从中读到了在他者的威逼之下自我超越的急迫性,以及随后走上的赶超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所发生的乱伦和杂交、未婚先孕、快速的生长超出了理性,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期望引导出种种实验,并最终发展出没有历史深度的技术型国家。整体的畸形发展必然导致了种种微观怪异的产生。蔓生的“地铁之友”暗示了包裹着地铁发展的文化伪装。而人鼠之间的种种争斗,则把发展经济体内部的种种对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种对抗可以是左和右的对抗、上和下的对抗,更可能是精英和百姓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世界发生了巨变,而地铁的异形突破,则震撼了整个世界,重塑了世界格局。
  
      小说的第四章描述了变态发展后的遥远未来景象。作者探讨了变态发展的起源和内容,研究了中国问题的外部环境和中国人对异族的态度,分析了集体主义的起源,他还从人类学和生态学角度探索了异族灭亡和自我毁灭两种可能性。最终,作者还跳出民族/国家这个束缚人的既定视角,打乱内外差别,观察了异族、鼠族等不同种族的未来前景。作品是以家园毁灭为结束的。换言之,乘坐地铁的回家之旅,最终演化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恐怖现实。
  
      《地铁》是韩松式科幻现实主义的典型创作。跟他过去所发表的《红色海洋》等作品如出一辙。但与《红色海洋》相比,《地铁》缺少前者所包含的史诗特征。如果《红色海洋》外表给人的感觉是现代性中包含着的古典主义,那么《地铁》则更强化了后现代式的多义和多疑。之所以会产生多义与多疑,主要是因为作者将作品和现实之间进行了多点投射。所谓多点投射,我的定义是作品跟现实不具有一对一的直接关系,而是可以一对多地进行相关投射。小说中的经济巨怪是当前的哪个大国?小说中的异族是当前世界上的哪个种族?故事中那么多跟现实对应的词语,什么市长亲切会见外宾、工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科学家研制出转基因抗病毒稻种、什么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光荣负伤,这些不是确有其事?那个“绿岛咖啡厅的门面改造工程”谈的又是什么?
  
      阅读韩松的科幻小说,必须眯起眼睛,以一种写意的方式窥探作品背后的神奇世界。在这种恰当过滤了枝杈信息之后的阅读中,每个人都会生出奇异感受。对我而言,这些感受是严峻而真实的,它包含着一系列课本上所没有的边缘知识甚至界外知识,包含着科幻式的反射性思维,包含着曾经被刘妮研究过的时间谜团、被飞氘阐释过佛教无常观和日本式物哀感。我还要加上一点,我从中能读到晚清中国科幻小说的强烈影响。但是,韩松的小说确实不是这些东西的简单组合,它超越了古典主义的美感黄金定律,颠覆了现代思维中的二元对立,它是回归感觉性的。这种回归是放弃理论家那种对世界的简化,放弃政治家那种把复杂现实口号化的阐释,它让人重新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开往春天的地铁》虽说是一部发生在当代的故事,但处处让人感到虚构和幻想。而韩松的这部贴上科幻小说标签的作品,反而让我感到冰冷现实的刺激。一趟,确实会让人感觉到异常寒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几篇朋友的《地铁》评论,亲王兔子团长飞氘老左旺喜,你们全在坑爹啊,说的话都是跟宣传语一个样,很个人化的务虚的呓语般的感觉。读者看了你们的评论肯定还是一头雾水啊。好吧,我就写点务实的东西,给跟我一样挠头的读者。不过,这可不是完整版解读,《地铁》要想做完整解读,那不读个八遍,不把韩松脑袋撬开一遍遍盘问,那是做不到的。我其实连这第一遍都是囫囵吞枣的读下来。所以抛砖引玉,让各位愿意作“务实”解读的读者一起参与进来。
  
  大刘说韩松的小说是四维的。我也不玩这么虚的说法,我就说韩松的《地铁》可以有至少三个层面的读法。
  
  第一个层面是单篇的故事层面。韩松的小说绝大部分在故事层面都比较成功。一部分小说具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发展,比如我很喜欢的《红色海洋》第一部分《深渊》(我老婆看得都手不释卷),还有韩松自己最喜欢的《美女狩猎指南》。这些小说如果抛开所有其他的附加物,它们也给你讲了一个好故事。好在哪儿呢?有一种别处找不到的日式的诡异和惊悚。还有一小部分小说呢(多数是短篇),情节并不展开,人物也没有发展,只是一个片段,但场景描写也让人惊心动魄、冷汗直冒,比如《乘客与创造者》。咱们看看《地铁》里的五篇小说在讲故事层面的表现。《末班》(原作《末班地铁》)单看下来是纯正的都市悬疑,但结尾没有给符合逻辑的清晰的解释,当然现在看来因为这篇只是整个图景里的开胃小菜而已,解释是后面的事儿了。《惊变》:当年看《地铁惊变》就被这诡异的地铁进化简史给吓到了,算是我前面说的第二类好故事。《符号》好像是在原有小说(《符号世界》)基础上作最大修改的一篇,完全削减其故事性,是五篇小说里故事层面最弱化的一篇。《天堂》(原作《天堂里没有地下铁》):刨掉任何前面三篇预设的前提,这篇从故事逻辑上也是很完整的,但相对于其他后灾难小说,这篇没有惊喜之处。《废墟》:好像是完全新写的一篇,试图来讲述灾难后很久的情景,给出一定的解释,必须联系前文来读,从单篇故事角度看也比较弱。总体而言,《地铁》的五个部分从单篇故事层面看并没有超出韩松之前《深渊》、《美女狩猎指南》、《2066》、《春到梁山》等的水平,可以抛开彼此间联系单独看的是《末班》、《惊变》、《天堂》三篇。
  
  第二个层面是韩松长篇里面独有的全景层面——拼图景、凑脉络。《2066西行漫记》飞氘做了详细的解读,《红色海洋》的几个部分很松散,但老吕还是做了时间线。飞氘说细心的读者通过潜藏的线索可以拼凑“还原出谜局的真相”——也即五个相互联系的故事“背后那个统一的宇宙图景”。很遗憾目前还没有人这么做,甚至小亦团长这样说:《地铁》的“时间线不但迷失在了语言和文本的实验中,而且由于大量梦魇般的描述的存在,我们无法在这条时间线上添加任何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从不同的人物口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描述,于是那场灾难成了一个真正的罗生门,到最后甚至连这场灾难是否存在也受到了质疑。”团长看到的是罗生门,很多读者会觉得也许作者本人也很糊涂,但我们绝对可以确定的说韩松本人作为作者是有一个确定性的图景解释的,这不仅是出于对他的了解,也是一部小说正常意义上的立身之本。“罗生门”的问题就出在:即使韩松自己有清晰的解释,但他不愿意以简单的方式告诉读者,而是用独特的文本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个个巨大的障碍,阻挡在读者的理解之路上。这一点在《符号》这篇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如果大家去读《符号世界》这篇原文,你会发现文本表达的逻辑要顺一些(虽然依然是迷雾重重晦涩难懂),但经过修改的《符号》一文更加晦涩。其中给读者理解带来最大的障碍是抛出非常多似是而非的线索,比如主人公的“思考”(他一会儿说会不会是因为这个,一会儿又觉得也许是那样),比如卡卡的鬼魂化(原作里是没有卡卡这个人物的),诸如此类的东西非常干扰读者自己的判断。《符号》一文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末班》和《惊变》只是大灾难前的小片段,《天堂》和《废墟》是灾难后的情境。于是要解读整个图景,搞懂大灾难的来龙去脉,不能不搞懂这篇难如天书的《符号》。我现在还不敢提出自己的拼凑见解,全因无法通读这篇《符号》啊……
  
  第三个层面是追寻寓意。与其他悬疑惊悚科幻小说相比,韩松的小说就多在寓意这块儿。有赖于他晦涩的表述,他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都隐藏在这看似顺畅的文字当中。而且事实上他想表达的东西也是非常之丰富,如何解读全在个人,能解读多少也是丰俭由人。很多读者读完韩松的小说,除了被故事的诡异惊得一身汗,还隐隐觉得有话要说,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全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意象性的感觉。如果读者愿意深入想一想,那也许会稍微清晰一点,当然你也可以读读其他评论者的深度解读(比如老吕解读《暗室》、杨蓓解读《地铁惊变》、舞蚊仔解读《乘客与创造者》),好处是帮助你清晰化背后的部分寓意,坏处就是你会被评论者的思路局限住。也许韩松本身要的就是你朦朦胧胧若有似无的感悟。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地铁》就像一座宝库,是值得读者用思维这个铲子去一遍遍挖掘的。我自己的挖掘还没真正开始,所以就不误导大家了。
  
  写了这么多,好像什么实在的见解也没提出来,我也够坑爹的了,呵呵。算是提出啃书的方向,与广大读友们共同努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很久很久没有读过科幻小说。少年之后,便不敢想深远宏大的宇宙时间世界——生命是什么,当我成为一堆白骨或灰烬之后,这个世界上还要发生一些什么?这问题太痛苦也太永恒,与其不停发问不停假设,不如退入内心、俗世,在小压力小琐碎小温暖之下偷安。
  为此一度不敢买这本小说,最终说服自己的理由是——这是一本由媒体人写的小说,想看看,未来自己能达到如是水准么?在一团纷杂的工作里,在主题话语旗帜明确的采编压力下,还能有讲一个奇特的故事的能力么?
  如果没有,我该怎么填补生命呢。
  韩松的小说散发于我而言熟悉的气息——即便阅读《科幻世界》的岁月忽忽已远,总还留下了难以蒸发的印迹。
  像这样的小说里,居然也可以容纳下这么多盛大的隐喻。神像,可口可乐,十字架,《读书》杂志,当然,还有地铁,它是我所在的城市的血管,黑色的血管。从文学而非科幻的角度,相比村上春树1Q84中的小小人,《地铁》中运用的这些意象更加奇崛,似乎也更有原创性。新闻人特有的对现实的调侃味道,也算是一些小调料,诸如“贵国”等等。
  生生不息的地球,生生不息的生命,反复创世纪。一男一女的人物设置明明是亚当和夏娃。但没有爱,没有美,我们也便依靠本能这么活着,像地铁一样繁衍生息不能回头。这种抑郁是真实的,所以大概也不会再去为消遣时间而重翻这本书——生活在一个充满地铁的城市,不愿将地铁与压抑和恐惧联系在一起,如果还是生活在厦门,把这当作另一个世界,或许就会更勇敢地伸头去看。当看到一半时,我决定倘若这本书里出现“爱”和“美”,我就给他五星。
  这两个字出现在整本书的将近结尾处。看到的时候心中悚然,仿佛在黑暗里生活了许久许久,上到地面就被平常的光线刺瞎了眼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有介绍说这本书因为“阅读门槛太高”而被出版社拒绝,不禁一笑——这个评价实在太精辟了。花了两天把书看完,几乎可以说是“捏着鼻子”看完的,阴暗的恍惚梦境的地下世界,零散又联系在一起的各个章节,除了声光效果,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种腐臭味。看完整部,作者似乎是在描述一个离奇的梦境,是他在许多次坐地铁时在脑海里想了无数次的一个梦境;但对我来说,一边阅读一遍想象画面的本能在这个时候显得很无力。
  
  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失败,只能体现出我的理解水平低下。但确实,这本书与我原先的期待,还差了很多。地铁这个场景,可以写出很好的科幻小说,但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名词的堆叠,许多有点刻意的阴暗的描写。还是不大能欣赏得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很早以前在科幻世界上看过《地铁惊变》,觉得很有趣,然而今天看完全书,却有种不知所谓的感觉。似乎原本浓缩在一个短篇里的即可表达且令人产生无限回味和遐想的故事核心,延伸成了一本书,却让人难以把握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本人阅读能力未达到此书的“阅读门槛”,不够水准吧。
  不可否认韩松有着丰富诡谲的想象力,只是在表述上这种个人风格强烈得有些过头,更像是一个画家恣意的作品,不在乎读者是否能够接受并理解,只求自己抒泄的畅快。大量突兀和奇异的比喻和刻意的形容词并不能让读者达到在心里勾画出故事场景,身入其境的阅读感受,反而觉得难以想象,游离在故事之外了。
  
  不过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故事,阴冷的寓言,与我一直以来的文明观宇宙观有相似的契合。也许我们都是技术悲观主义者,宇宙怀疑论者。人类文明在偌大的宇宙中毫无高度可言,更别提那些宇宙之前和之后的秘密。我们知晓的太少,我们也无从知晓。就像那些费劲心力以为找到了天堂来到新世界的人们,结果仍在不见天日的昏暗中,无穷无尽。这种感觉相当悲凉,但让人清醒。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韩松的《地铁》有一种诡异的气氛,读起来让人联想到一些西方的比较诡异的电影。韩松在地铁中也是营造了一种非常诡异的气氛,有各种各样的非常诡异的元素,这些诡异的元素是怎么来的,韩松没有交代。或许这些来源就是这本书的言外之意,也就是韩松想要人明白的事情。只是,各种元素太过诡异,这些元素的来源和产生,或者这些看似诡异的事情产生的现实的合情合理的逻辑实在是让人很难以捉摸。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元素虽然诡异,必然有其来源,能够在现实中解释通。这需要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所谓世事洞察,有了这些体会才能明白的更好一些。  韩松是西文出身,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高行健。《灵山》也是这样类似的某篇布局,似乎有些意识流的味道。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淡忘才敢纪念的文字——《地铁》读后感
  
  高峰/文
  
  年初,这本书,毫无预料地到了我手中。那是我托好友大薛帮我带一本《三体3》。没想到这位藏书达人,随《三体3》一同交给我3本书,其他两本算是额外赠送,其中就有这本我以前听都没听过的书——《地铁》。
  
  《地铁》包括四个故事,故事间似乎独立,也有可能相连。我在看的过程中就很快就陷入迷茫,并渐渐失去对故事架构合理性分析的耐心。这本小说的故事性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不断出现的荒诞陆离的景象,打破了我对常识的认定。作为读者的我,就像是书中地铁乘客,不知道自己会被作者驾驶的地铁带到何处。这次阅读也就变成了无目标的旅程,只能在过程中不断的接受文字背后象征的意向。意向也极其隐晦,显得支离破碎、忽远忽近,但是却确如有魔力样紧紧抓住我的心。
  
  第一个故事,似乎是个卡夫卡的变形记,扭曲的人性;第二个故事,似乎是反达尔文的进化论,展现着种种病态的社会形态;第三个故事,则彻底展现病态族群的光明探索,我终于在书中读到了一些希望的色彩,但结尾的一群恶心的老鼠,则完全打破了我刚要找到的自信;最后一个故事,讲述失败的人类回到地球探索终极答案,但作者没有说明找到了没,即使说了,惊恐的我也没有体会到。最后合上书页,耳边似乎响起地铁到站的声音,而我就不愿相信已经到了目的地,因为我知道地铁是没有终点的。
  
  那段时间,恰逢我做了很多旅行,在封闭的车厢里,周围坐着陌生的旅人。这些旅人,或渴望与人交流,排解寂寞;或目光凝滞,缩在自己占据的空间,感受封闭。而我坐在其中,手捧这一本黑色文字的书籍,如病人一般开始思索世界这个概念,着实害怕了。过了好久,我才体会到世界是并不那么黑,作者也许只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他在用另一种笔触描绘一个极端的世界,他的目的只是想用一盆冷水叫醒麻木的世人,因为世人正在破坏这现在这个曾经美好的世界。这些黑洞洞的文字,就是那盆冷水。
  
  正如这本书的出现充满未知一样,看完后带给我的感觉也带着浓浓的诡异。我承认,看完书的一长段时间我患上了一种封闭空间旅行综合症,这种症状医学上是否存在我不知道,这仅是我那段时间灰暗心理自己给自己作得诊断。尽管如此,我仍感谢这本充满黑色文字的书籍。它让我在旅途的空白时间内,开始思索这个宇宙包括人生,虽然视角中带着灰暗与烦躁,但我相信这正是人类面对未知领域时共同的感觉,未知往往与恐惧和排斥同行。这些探索,可以说不会有答案,但是这本书带给我人生体验的过程却是实实在在的收获。也许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收获就是恐惧感,但正是因为恐惧,我才更加敬畏生命,热爱人生,珍惜我正在逝去的年华。
  
  【后记】
  
  书是2月份看到,现在到了4月1号,我才写这篇书评。看这本书如此诚惶诚恐,让我必须慢慢去淡忘它,而然它又那么独特,以至于必须纪念一下。正如我的标题所写,只有淡忘才敢纪念的文字。写完后,又翻了一下书,果然是淡忘了,竟忘记了其中的一个故事。但这就是我的感受,索性不改了,让这篇错文,成为我那段时间的记录吧。
  
  
  
  【特别说明】第一段中的“大薛”就是在下,在下本家姓薛。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的同桌每天都在五毛钱一本的四年级作业本上写很多字,他称之为小说,同桌书写时的姿势很与众不同,右手整个向内勾成了小鱼钩,手肘把铅笔字全部抹成均匀的模糊体。这小本子是神圣的,绝不轻易给旁人看的,在同桌很多年后,我才有机会一睹芳容。写得很用心,但恐怕不能称之为小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类似,只闻其声,不知其意
  
  在未创建出雏形的世界的里能发生什么,一切都崩坏的时刻,地铁跟它的轨道仍存续着,当法律与地平线一同消失时,性还是没有改变,再加上些对身份证讽刺性的强调,实在没看出要告诉我怎样一个世界,场景是相似的,异形也是一贯的长相。卡夫卡写的真不是科幻啊。作者难道是要说其实世界尽头无甚新意,“并没有什么异族,你们的的先辈就是我们的先辈”,最终都是宇宙尘埃,起码我对科幻的期待并不如此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书是这样的,挺深的,挺有内容的,文字不那么容易看懂,最重要的是好评如潮。所以在给星的时候一定条件反射地给5星,表明我是“好评如潮独具慧眼深谙其味”那一国的。拜托,能诚实点吗?
  
  坐在地铁里读韩松的《地铁》是一种诡异的体验,一抬头,下一站木樨地,居然坐反了,每天都从一号线倒二号线,居然坐反了!!自从手机流量莫名其妙地大量丢失后,我关了GPRS,从此坐地铁上下班只看书。我以坐过站的次数和坐反方向的次数多少来评判一本书的好坏。
  
  《地铁》让我坐反站1次,坐过站0次。(顺便说一句,城邦暴力团让我坐过站N次,因此属于地铁禁书)。
  
  关于《地铁》,唉,故事寓意是好的,文字太拧巴,用力过猛便显做作。一句话需要想多久才能用上那么多并不搭的字眼。比喻类比如同时装的混搭,再五彩缤纷,顺眼才行啊。同样是怪腔怪调怪语气,匪夷所思的词句,《杀鬼》之类的就读起来舒服多了,更别提前面某篇评论里推崇的汪曾祺大师了。另外,那篇自序也很无趣牵强啊。。。。需要百度谷歌多少,才知道这么多并不重要反显得无聊的关于地铁的细节啊。
  
  从作者介绍里知道韩松是我武大同院的师兄,所以买书的时候多了一分亲近与期待。看完此书,我觉得同样的大学,同样的学院,还是看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比较靠谱。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1. 大刘说韩松的小说是四维的。
  2. 以前读过《红色海洋》。
  
  正是这两个条件拯救了我,不然以我这种笨拙而较真的人,直接看《地铁》,估计会被憋死在那即幻即变的三千地下棺界中。
  
  这种书读过一遍就不愿再去碰,随便打开一页,就觉得蒙克的《呐喊》里的那个小人又蹦跳出来,爬到你的头上,透过皮肤直接把你的神经抓捏在一起,吸食起里面的精神养料,如同C公司的液体一样。
  
  比起《红色海洋》,这本书十分的不友好(《红》读过之后还是很愿意再翻出来看看的),而且境界上没有达到《红色海洋》的高度,十分遗憾,韩松在“诡”的属性上下笔太重,下手太狠,失去了《红》中的气度与准度。叙事顺序也没有突破,甚至不如《红》的狡猾。我以为,韩松自己一定也很欣赏《红》吧,书中我甚至看到了一些不算致敬的致敬,老实说,《地铁》就是《红色海洋》的重口山寨版。
  
  我十分希望那些看吐了的人能去再买本《红》看看,会觉得好受很多。毕竟《红》还勉强算是人间读物。
  
  当然《地铁》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画面,一如《红》中的吃人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地》中一直在强调“把铁钉钉入父辈或同胞头中”这一场景。还有用“梦游”这样暧昧的词语逃避掉历史的问责。
  
  韩式小说的特色之一就是深入内心的,通过各种假设而针对真实性本身的不断反问。但是《地铁》里类似的反问太多了,多到令人发指,不建议独住的人阅读,放下书本在家里随便走几步,毛骨悚然的反问就惯性一样的从内心最深处产生。
  
  但是如果忽略掉所有的问句,这小说基本更没法看了。
  
  所以这本非人间读物的阅读指南就是:不要看它了,直接买本《红色海洋》看吧。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8 12:40 , Processed in 0.2066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