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飞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铁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读韩松的《地铁》时,有一个其实并非问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本书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呢?大多读者应该是将其当做科幻小说,从广义上来说确实如此。不过与国内另几位著名科幻作家如王晋康、刘慈欣等不同,《地铁》并不以具体的科技发展为素材,或是致力于描绘一个生动的未来世界。科技进步在书中基本是一种笼统性的指称,即使在后几部“科幻”味道越来越浓的时候,这一点也未曾改变。而且,书中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有很多即使在最宽容的科学界人士看来也是荒诞不经的,实在称不上“科学的”幻想。
  
  这也不是一个典型的恐怖惊悚故事。虽然故事一开始似乎很有这样的趋势——一个现代地铁里的诡异经历,但实际上却和那些以此为眼球吸引读者“诡故事”,或是为过腻了平淡日子的人们提供一点“惊悚快感”的胡编乱造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本作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类似快感,反而会让你一直处于诡异、压抑、困惑乃至厌恶的情绪中。为了读“恐怖小说”而来的 读者,恐怕是要大失所望的。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很难确切概括,大概可以勉强叫“技术时代的寓言故事”。全书共分五个短篇,互相独立却又彼此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一个围绕“地铁”而展开的故事。韩松的文字,给人以复杂的感觉:奇诡、华丽、怪异、天马行空的同时又充满了深沉与悲凉。地铁之中不时有人失踪,一个老人在不经意见看到了真相;一列日常运行的地铁,却迷失在地底,载着乘客通往未知的世界……乍一看,似乎只是恐怖小说的桥段,但是叙述风格却截然不同。恐怖小说“吓人”,是用突兀的情节和悬念收放来制造读者的心理落差,从而让读者享受一番过山车式的刺激,纯属找乐子。然而在韩松的作品中,恐怖却如同阴影般笼罩,弥漫,给人带来的是孤立和无助的感觉。他是用恐惧为引子,剥去了人们平日里岸然的假面,让人性中真实的一面暴露无遗。他笔下的人物,在灾难到来时的表现往往是脆弱、麻木、冷漠、自私、服从本能、自相残杀……万物之灵的自傲,文明社会的自诩,科技进步的福音,全都荡然无存,沦为残酷的生存竞争。韩松对未来的描绘充满了悲观,有鲜明的“反乌托邦”特色。科技的进步虽然带来了安逸的生活,但并没有带来人类精神的提升,反而让人在安逸中迷失了自我,成为了科技的傀儡,机械性的存在。自命不凡,然而实际上却是贪婪、势利、狡诈、伪善、无知、懦弱。人与人之间充满猜忌、欺骗、背叛、相互利用和暗算。如此,你就大致明白为何读韩松的作品不会给人“惊悚的快感”,反而让人厌恶不快,甚至不愿继续读下去。因为你潜意识中在害怕,会在这些不堪的描摹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你不也是那“乘坐地铁”的一员?有人将韩松和卡夫卡,奥威尔等人做比,倒也不算无端。他们的作品,都是批判了对现代工业社会对身处其中的个人的压迫,使人成为“非人”的存在。然而,如今的科技,相比卡夫卡们的时代,又向前了多少,身处其中的人又愈发“异化”了多少?
  
  “地铁”在本书中有着象征性的意味,代表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然而与技术进步论者歌颂科技进步带来福祉的高调不同,韩松从中看出的是进步所衍生出的,连人类自己都无法控制的骇然巨物。书中的地铁,早已脱离了设计者的初衷,成为了独立而神秘的存在,将人们带往未知世界的地下巨龙。其所象征的技术进步,不也是在人类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难以驾驭的可怕存在?不也让人类自己被异化,反而成了机器的附庸存在?这样的进步,恐怕只是在一步步走向毁灭吧。于是盛极一时的文明终将迎来毁灭之日,只留下幸存者在漆黑的地底化为异形,或是在遥远的星球苟延残喘,妄想恢复往日的荣耀。毁灭这文明的不是什么异族,而是人类自己。从废墟之中诞生的新文明,也将重归废墟,这就是历史的兴亡演替。书到末尾,愈发苍凉悲戚,带来深深的绝望之感,令人不忍卒读。虽然也有人试图去挽回,去拯救,去探索,但这些人最终也只是杯水车薪,徒劳无功。韩松的故事里没有英雄,只有被摆上祭坛的殉难者。
  
  读完这本书,是在地铁上。那一刻,恍惚间自问是否这班列车也会踏上永不停站的未知旅程?若是那样,车上的人们,是否也会如书中那样?当然这一切只是臆想,列车在下一站稳稳停下,月台上宽敞明亮,毫无异常。等车的人们两列排开,秩序井然。于是你长出一口气,心想韩松这家伙真是无聊,这不过是一个不怎么成功的怪谈故事罢了。然而,当你看到车门机械的开合和人们配合的动作,当你看到那一双双冷漠空洞却又茫然焦灼的眼睛,也许你心里已经明白,这一切其实就是生活的常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韩松在《地铁》里填充了太大的一个主题,而他自己又完全把控不住这个主题和系列小说之间的关系,这导致《地铁》看起来的确风格清晰、想法独特,但就是缺少一个更浓烈的代入感。《地铁》里的几个故事都有些故弄玄虚之感,每个故事到了中后部分必定会因为失控而滑入强行扭拽情节的嫌疑中。但韩松在小说中塑造出的一些意象还是颇为有趣的,如地铁列车永不休止的行驶在无边的黑暗中,再比如爬行在地铁车厢上看到各种奇怪景象的画面,这些意象场景的出现都让《地铁》至少拥有了成为一篇惊世骇俗之书的可能。但韩松浪费了这种可能,害得如我一般对地铁这个地下行驶物和地铁站这种地下人类聚合地保持强烈关注的读者,只能把注意力降低迎合韩松对于地铁的诸般强硬填鸭。这种迎合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痛苦的,韩松把科幻小说太当科幻小说,他总想在其中彰显出意义本身,但显然他在彰显时也把小说的意义消减了。无法把人文社会上的意义和小说的意义两者恰当的调和好,是《地铁》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
                2011年10月11日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封面设计很给力,展开是一张大海报具体多少开我不懂也不瞎说了。
  我买到的一本,书内排版很郁闷版子偏上偏外。起初我以为就是这样设计的,谁知道翻了翻有的偏上有的偏外,有的偏上外(汗。。)。
  书都看过了,买一本是为了收藏,但是总感觉买了盗版似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很难下手个这本书做一个评价,因为它绝对值得一看,但绝对不会给你的阅读过程带来任何的愉悦。
  花一个下午忍受着各种心理及心理的不适看完了全部五个故事,突然发现封面上那段用作宣传的文字写的是那样的贴切:“华文世界反乌托邦的新长征,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
  20万出头的文字中充满了咸湿阴暗残肢断臂,以及无处不在的隐喻、隐喻、隐喻……
  好样的韩松,隐喻的如此欲盖弥彰,有MIT和NASA的“M国”、有罗马的“Y国”,有人民广场站的“S市”、“C饮料公司”、“一个巨大的实验”……如果说姜文在《让子弹飞》里完成了一个英雄主义隐喻者的角色,那么你就是躲在这个哥特色调的故事背后的幕后黑手。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在你的故事里起劲的跑着龙套,人类在《美丽新世界》的时间跨度下完成向卡夫卡的甲虫演化的过程。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总是把你定义为一个“科幻作家”,你的作品从来都只是披着一张科幻的外皮,那外皮下的东西,或者早已超越科幻本身。翻出这本书那个诡异的海报加封套,背后的上架建议上赫然写着“畅销、文学”,可是再看豆瓣书评里,大家给你打上的几乎都是“科幻”的标签。
  如果真的从科幻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那么科幻的读者完全可以把你骂的狗血淋头。且不去牵扯已经争论多年的“软科幻是不是科幻”的争论,但是书中想象及情节的张力,就已经把“科幻”中的“科”字抛到了六维宇宙之外;甚至这本书也根本不是什么小说,这本书能够表达的也已经远远超出你的控制,里面一些隐喻将永无定论,这部小说也会在人们自以为是的解构与争议中延续她的生命……
  我在你的字里行间看出了许多东西,一些绝望悲观、一些迷茫无助、一些灰色阴暗、一些恶心反胃、一些作为记者主编的你不能表达,但作为作家的你却能够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的东西。我也承认,我还远远未能理解这部作品的全部。
  但我绝不会读它第二遍,尽管她会让我想很多,但我还是喜欢有阳光的世界,哪怕是不真实的阳光……
  周一,我还要上班,一号线,路过人民广场,希望那时我会不再想起这本书……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不适合简单的人看。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或者卡夫卡,尤其是村上,是我最讨厌的作者之一,我不明白他为啥这么受推崇。在我眼中,村上的书就是装B犯惯用道具,真读懂的不会挂在嘴边到处显摆。
  
  这本书不太受我待见,唯一的收获是了解了地铁逃生的一些知识,一点点而已。不是易懂的书就是没深度的书,晦涩干巴拗口的书就是好书,白居易写诗还让老婆婆读看读不读的懂呢。
  以后不会买韩松的书,不是我的风格,被某些写评论的人误导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看完韩松的《地铁》,绝非愉悦的阅读体验——也许这么说还是过于轻描淡写了,事实是那些带着尸体味道的比喻真的为我省下了好几顿饭。
  书里是一座隐喻的迷宫,梦游的时代,钉子钉进头骨的响声,俨然是“老大哥”一般的C饮料,还有那本可以是地图也可以是历史可以是圣经也可以是葵花宝典的《读书》杂志……
  总是想起残雪,梦魇般的句子,一样的压抑,晦涩,把无意义的世界撕碎了,重新拼出个更加无意义的世界来给人看。
  科幻小说最爱写末日,《地铁》中的末日却仅仅就是末日而已,没有谁能像科幻大片中那样成为英雄的救世主或者英雄的幸存者,所有的人物都在重复着西西弗斯似的徒劳。
  令人郁闷的是,合上书你会不由自主地感慨,这就是TMD现实啊。
  从第一个故事里“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却只是不说”的人们,第二个故事里盼着小寂打破铁屋子去找个答案却不敢追随而去的乘客,一直到最后一个故事中那些毫不犹豫地向着同类下手面对异族却只会胁肩谄笑讨杯残羹的老人们,书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最大的能力便是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的改变,必要的话可以变成树变成鱼变成虫豸,然后随遇而安地活下去,而且即使被流放到小行星上也会随身带着可以把铁钉钉进同类脑袋的斧头,是凶器,也是玩具。
  理想主义者注定死无葬身之地,书中所有试图探索真相的人都没有好结果。《地铁》不是一部英雄主义的作品,书中的探索者们其实也和沉默者一样平凡怯懦卑微,只不过少了些自欺欺人,所以不小心在一条不同的路上走了下去。探索的意义消逝在答案的虚无中,于是探索的行为也变成了堂吉诃德式的滑稽可笑。
  探索的道路上,女人显然比男人更坚决更勇敢。卡卡,澄子,还有露珠,几个故事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为守护男主角的探索之路献出生命,轰轰烈烈的死亡在场面上甚至有了几分古典悲剧的情怀。然而她们终究不是引领救赎的比阿特丽斯,而只不过是虚无祭坛上的牺牲而已。
  书中的末日总有些咎由自取的意味,黑色的月亮,红色的酸雨,地底蔓延丛生的“地铁之友”,这些非现实的场景仿佛带着死亡气息的花朵,令人作呕又妍丽非常,而与之相比,人类——如果还可以称得上人类——却是从肉体丑陋到灵魂,那些裸猿般的,壁虎状的,还有小行星上那些从幼年直接进入老年的人类,活着还是死去都脱不开的腐朽味道。不怕救赎之路艰难,怕的是自身的沉沦取消了救赎的意义。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韩松的影响,这两年正在迅速溢出科幻小说的类型圈。他的短篇小说,会相继刊发在《新世纪周刊》和《文艺风赏》这样截然不同的杂志上;而他最近出版的小说集《地铁》,虽多为旧作再改编,但包装上则完全洗去了科幻的痕迹。“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类似这样贴在《地铁》封面上的标签,以及封底诸多大众名流和海外杂志的推荐语,让我想起宫部美幸为伊坂幸太郎《想象力的精确度》所写的赞辞,“像他这样的作家将背负起日本文学今后的命运……他有独特的文风,是个天才”。请注意,是文学的命运,而不再是某个类型写作圈子的命运。
  这无疑是令人期待的。然而,读完《地铁》,我对韩松却无比失望。如果用科幻迷喜爱的维度比喻,那么韩松的小说基本还是一种二维的类型写作,也许他在这二维中已做到极致(韩松被粉丝称作韩老大,这与刘慈欣被称作大刘,有着微妙的差异),但一旦进入真正文学的三维空间,他呈现出来的不过是一些苍白、扁平、单调的线和面,因为,他的小说中缺少文学三维空间最重要的一维,那就是“人”。
  韩松从卡夫卡那里学会了隐喻写作,但却不懂得,卡夫卡致力挖掘的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性深渊,而非笼而统之的社会地狱,在那个怪诞奇崛的表面之下,卡夫卡本人有一个对日常生活充满热爱的狄更斯式的健全灵魂(参看卡夫卡1917年日记)。也正由此,一种卓越超拔的隐喻写作在韩松这里就沦为一种糟糕的观念写作。在《地铁》中,所有的细节都有其象征性,所有的描述都暗有所指,绵密的寓意被充塞入精心安排的怪诞情节里,他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诸多愤怒、不满以及设想,用几乎是明喻的方式,埋藏在小说中,这种观念写作,会立刻吸引两种人的注意:一种是同样愤怒和不满的青年;另一种是善于找寻意义的评论家。张大春评论索尔贝娄《雨王亨德森》:“亨德森从头到尾只是贝娄为了兜售显微镜而附赠的一具活检体,而小说在这里又死了一次”,而韩松小说中的所有故事情节和人物,都可以作如是观。小说在这里,同样又死了一次。
  抛开一切理论的教条,我们从真正的文学中期望得到的,有两点大概永远都不会改变,那就是“美学乐趣”和“精神洞见”。而韩松作品有新感觉派的影子,那是一种操持着形容词来写作的美学。“空气中冲来一股膻怪味儿,像乱葬坑中的尸体在腐烂,地面是蓝黑色的,潮湿而阴冷,周遭若有大雾弥漫,污浊腐朽,摇摇欲坠的围岩上,挂满结晶的、人血似的大颗水珠,在丛丛青苔下缓流慢溢。”《地铁》中充斥着这样的描述,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活生生的人和事,只有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在“红色”形容词统治下长大成人的韩松,作为一个反抗者,端给我们的,却不过是另一群“黑色”的形容词。
  地铁,无论它本身的千差万别,在韩松那里已成为一个最大的形容词,即对地狱的形容。然而,韩松对地狱的认识并不高明,不过停留在类似“植物大战僵尸”这样的网游和漫画层次,他是一个地狱的受害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小说家。在序言中,他提到要表达“中国最深的痛,她心灵的巨大裂隙,并及她对抗荒谬的挣扎,乃至她苏醒过来并繁荣之后,仍然面临的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她深处的危机”,这话说得蛮好,但是这话里却没有具体的个人,只有一个抽象的“中国”。这是可怕的,因为,假如只存在一个抽象的“中国”,那么她所有的痛苦、挣扎、不确定性乃至危机,正如她所谓的繁荣、和谐、发展一样,不过是一体两面,都是可能被预设和被控制的。
  对小说家而言,没有一个抽象的群体,没有一个抽象的地狱天堂,只有个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个体。退一万步说,即便我们如今的确已生活在地狱之中,每天的确已穿行在韩松所谓的地狱般的地铁中,那么,我愿意用来作为慰藉和消磨时间的小说读物,也不是韩松式的,而是卡尔维诺式的。因为,在《看不见的城市》末尾,这位感受过法西斯暴政的意大利小说家曾给予我们一种非凡的精神洞见:“在地狱中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是谁在宇宙最阴冷处产下了人类,
  
  这狗苟蝇营的杂种。
  
  他们熙熙攘攘,
  
  蛆虫般无知、快乐,
  
  他们背叛了孤独,忘记了反思与自省,
  
  在自以为成熟、老练的地铁,
  
  他们终于露出了原形……
  
  
  
      2011.6.3读韩松《地铁》后入梦,然失梦之大意,仅余此诗,示以缅怀
  
  http://hi.baidu.com/%E4%B9%943%E5%B0%91/blog/item/948619c7666aac039c163d6c.html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将要讨论的科幻小说,不同于国内大部分科幻作品,甚至在一百多年的世界科幻史上都有鲜有。它的出现模糊了科幻小说的界限,也从而重新定义了这一处于边缘地位的类型文学的定义。即使对于只想把它作为普通小说阅读的读者来说,仍然会发现整个阅读过程中充满阻力。
  正如小说其名《地铁》,深入小说核心的路径幽闭晦暗,却确实有轨道可循。也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地铁一样,这条路径诡谲破碎,由无数类似路障的碎片组成。拧巴各色的造句用词,极为突兀的比喻,几乎是以感官感受为全部推动力进行的写作方式。
  有趣的是,所有这些阻力完全来自作者本意,而非笨拙或者失误。在这个苦苦为时间追逐的时代,为什么一个作者要着力创造这么一个几乎充满反小说意味,和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快感拧着劲儿的一部作品?《地铁》到底通过怎样的方式到达它作为小说并且是科幻小说呢?
  
  一
  “瞬间万变,飞速切换 在信息时代,人与人的准确嵌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体的困境
  
  每一个读者都会发现要进入《地铁》必须重重阻力。于其他作家敞开性诱惑姿态相比,韩松的叙述不仅内敛,而且各色。在别人着力布局设置悬念高潮的时候,他似乎正低头忙于思考其他事情,而忘记却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地铁》里几乎没有可以寄情的英雄,几乎所有的主角都是反英雄式的人物。他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是“怠惰者,卑怯者,猥琐者”,羽毛般的空心人,无论处在哪个时间段,怎样的世界,都无改本性中的恶。就连他们的恶都寻常普通,人性中最能被理解和捕捉的一块,缺乏魅力。唯一一个例外,惊变中的小寂,所以他最后成为神,一个同样给人希望归于虚妄的神。
  没有英雄,韩松拒绝拯救,正如同他拒绝轻飘无力的代入和娱乐。
  毫无疑问,地铁是一部重小说。他着力于某种层面的真实。也正因为这样,困境出现。
  如何寻找人物的叙说路径?他们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多少魅力,也不能作为榜样增添勇气,很难勾起读者深入其内心的欲求。地铁中的主人公们犹如深海中鱼群,在微光中神情淡漠,张开嘴,只吐出泡沫。
  从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当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生活的城市拥挤嘈杂,成千上万的人与我们擦肩而过,与我们共同挤压在同一个狭小空间,比如电梯,也比如地铁。但是对于这些“彼此能感受到对方体内器官蠕动和血液涌行”的人,又有多少了解,或者是了解的欲求呢?
  毕竟“瞬间万变,飞速切换 在信息时代,人与人的准确嵌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完成“嵌入”如何完成准确的“表达”?
  本体遭遇到困境,不仅是表达层面的,不仅是叙事层面的,事实上,更是现实个人的生存层面的重大问题。
  
  二
  “他们以一种他无法理喻的方式,解决了自己问题。”——不可理喻的比喻
  
  恰恰在解决这个重大问题上,韩松显现了自己在表达上的独特性。他以一种他人无法理喻的方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正如同《天堂》里寻找出路的盾构机,他也用一种风格化十足的方式找到了出路。他的方式不是打通,而是设置路障。极为个人化风格化的比喻和通感组成,在无意中成为某种标识,如同格林童话里进入森林的孩子们因为害怕迷路而丢下的路标,一方面,顺着它们必将会被领进作者所希望我们进入的世界,拥有神奇诡秘的阅读体验,一方面,路标,即路径。这条秘密路径准确无误地通往人物的内心,也通往故事的下一站。
  在看到“尿渍一般的深情“玉米一样炽热柔软的肉身”等比喻时,即便是一个对文字不敏感的人,也会感到错愕不解。而“空气中早餐奶般的光线”散发出了民间诗歌的光晕。
  更多的比喻令人不适,充满金属,死和腐烂的味道。
  “天空似癌细胞扩散开来,鲜花喷发出真正凄美的气息。”“可口可乐焚尸般的蓝色火焰。”“污血一般的雨雾,宛如健康向上的剧毒蘑菇的楼,蚁聚的人群”,以及在形容拥挤人群中被反复出现的“罐头”“榨果汁”的意象。
  科幻作家的想象力可以像刘慈欣那样体现在宏伟的科学设想,也可以像韩松这样体现对感受力跳跃性的关联。这接近了诗歌的神秘奥义。
  然而比喻在这里不仅仅是美学上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叙述上的功能。是主人公们个人感受表达的最佳途径,是作者韩松通向外部世界所打开的一条隧道,也是最主要的一条隧道。
  首先,毫无疑问,比喻以最为迅捷有效的方式传达了人物对当下情景的感受。这一方面也受益于他的小说虽然多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但整个叙述方式都是围绕人物内心感受去展开的。
  比如在“早餐奶的光线”中,仅仅三个字就神奇了完成精准微妙的传达了人物对外界环境的感受:色泽,味道,还有时间的微妙暗示,更有当时情境下主人公心境的折射。
  其次,突兀的比喻打破了小说的表面连贯性,迫使阅读以一种视觉化碎片化的方式进行。这种剥夺读者有限的沉浸快感的行为,类似布莱希特在戏剧舞台上力求达到疏离效果的努力是一致的。如果说韩松的小说具有后现代特征,显然是言过其词。但是他在某种层面上的确有延后读者代入的努力。
  在尿渍般的直观联想下,深情二字显现的是完全不同的面貌,不由让急于投入罗曼蒂克想象的读者迟疑起来,去深思此种情景里更深层面的男女关系,性别竞争意识,以及在幽暗地下人性的异化。
  “遭受轮奸的女孩发出的尖叫明美娇艳,如明月升起,给予失控中的地铁希望。”在这里比喻所造就的错愕感达到一个高潮。常态,伦理道德,心理判断都被这遭受轮奸女孩发出如明月升起的叫声彻底粉碎,将一个怪诞而又魔幻的场景抛给给张口结舌的读者,逼迫他们思考这疯狂颠乱的世界。
  抛出的各脚石头,阻止了读者急于迈进的步伐。阻力成了疏离的手段,不仅在延后或者无限延后代入时间,并且丰富了文本的多义性。每个读者对不可理喻的比喻都有自己的解读。不同的解读反过来滋养了比喻本身,壮大了比喻的想象空间,使得地铁这部小说拥有了异样的阅读趣味。
  这样一来,阻力构成了路径,同时也成为前行的动力
  
  三
  “漆黑无际的地下世界里有什么及没有什么,那都是不能以“看”的形式来表达意见的事。” ——隐藏的路径
  科幻评论作者兔子等着瞧认为韩松小说的比喻充满湿热肉感,这个看法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然而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地铁》中出现具有金属质感的比喻。“陨石般的思维,闪长岩般的笑容,压成罐头的人群,电子束般喷涌而出的乘客,电子般的乘客”,这次词汇的出现无疑确证了《地铁》作为科幻小说的身份,当然也与韩松作为科幻作家的知识结构相关。在这些比喻中,喻体从自然场景,生理现象切换到具有后现代工业特征的事物,带来的是肉感与金属感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感觉。万丈沟壑横亘在这两种生命感觉之间,原本浑然一体的大地受到科技新神与自然原力的撕扯,人类的整体感觉被分裂,生命的整体感觉遭到分割,如何在这个技术时代挽救破碎割裂的生命热情与生命感觉正是当代小说想要解决重大命题之一。
  似乎,说到这里,地铁中的比喻关系已经言尽。此时,我似乎看到作者韩松躲在阴影里露出狡黠的笑容。他说“漆黑无际的地下世界里有什么及没有什么,那都是不能以“看”的形式来表达意见的事。”
  隐藏的比喻,以及隐藏的比喻所构建通向终点的路径是否存在?
  闭起智性的眼睛,开启遗忘已久的感官,去触摸黑暗中长满苔藓的路径。
  当从认识论之外去看待,比喻则跳出雅各布森所讨论的比喻范畴。于是“蓝色的黑暗,闪亮的恐惧,被光铲瞎的眼睛”这类字句完全可以看做比喻。同样完成了利用人类对本体喻体的普通体验,而完成跨度极大的跳跃链接,从而完成某种专属于个人体验的言外之意的传达。
  再进入更深一层的黑暗,黑暗的都感觉不到是黑暗。在这一层面里,隐藏的路径恰恰看上去是在地表,这些隐藏得更深的“比喻”往往被理解为直指我们所熟悉的事物。
  “带红袖章往老年人脑袋里打铁钉的少年人;只有一张报纸的城市;不断制造隐匿各种秘密的枢要部门,白日隐匿蛰伏暗夜思维猛烈撞击的男人。”这些都极为容易被一一贴上现实具体的标识加以解读。还有什么比对待艺术作品犹如对待八卦的研究态度更可悲的呢?
  事实上,《地铁》是黑色的,戏谑的,狂欢的,犹如浇注人油的发动机,犹如不断喷出想象力烟雾的蒸汽火车,不由自主地夸诞,犹如一个个寒战。
  《末班》里困于表格一生的老记者最后受困于和表格一样制造并隐藏无数秘密的地铁。整个过程压抑琐碎充满日常性的生活碎片,然后到最后,老人的死法怪诞又美丽,如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一个玩笑。
  在《废墟》中关于灭亡的讨论中出现纯正的武侠故事模式;新闻式的描写以及真正的新闻报道也都散乱在小说的各个章节里。
  再加之本文提到的比喻,足以证明韩松具有小说家的自觉和文学野心。《地铁》不是反讽小说,更不是有一一对应可以破解密码的新闻报道。作为文学作品,韩松尝试寓言叙事的努力在贯穿全篇五个故事的最为隐藏的两个路径可见一斑。《读书》,可口可乐这两条路径,作为具有时代象征的物件反复多次出现,每一次出现又增加另一层意味,随着故事推进,它们逐渐从我们所熟悉的日常事物异化。如果说读书,可口可乐作为众所周知的喻体,那么本体显然是被隐藏起来。更有趣的是,每个人关于本体的理解都会多少有着不同,每个人的理解都取决于其生长环境个人经历情感教育等等关乎于个人存在层面的因素而不同。文本的多义性也是在读者个人生命体验的不同上的基础上建立和丰富起来的。
  现在我们看到,无论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上比喻,无论本体喻体之间的跨度多大,有一点是相同的。在《地铁》中,个人体验被放置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正是通过个人体验(作者),本体喻体才能建立风格化十足的关联,也正是通过个人体验(读者),小说的阅读才更会丰富厚实。
  到最后,我们终于发现路径的终点原来并不重要。路径本身才是意义所在。韩松将自己的生命铸就为一个比喻,敞开内心世界,在他人昏睡的黎明书写不倦。
  
                                                    发表于《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5月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0-28 14:52:18 | 只看该作者
  诡秘科幻新浪潮
  
  文/韬子
  
  
  韩松(1965-),武汉大学英文系、新闻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及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进入新华社。撰写了大量报道中国文化和社会动态的新闻和专访,还著有有关克隆技术进展的报告文学《人造人》。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宇宙墓碑》、长篇小说《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红色海洋》等。
  
  科幻一直以来的形象相当的宏大或者壮丽,至少你需要完整的技术支持和细节描写,不然在那些所谓的资深科幻迷面前——尤其是重金属科幻(硬科幻)迷面前,你根本不好意思开口说你看过科幻小说。当科幻世界中充斥太多技术派时,我们也在逐渐失去更多的原本科幻可以涉足的世界和领域。所幸的是,中文原创科幻中还有韩松和他的诡秘科幻——在传统技术流主宰的科幻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宇宙观和不一样的科幻世界。
  
  凡人入科幻
  这本《地铁》和当年的那本《红色海洋》一样,基于已发表的部分章节,最终扩充成长篇小说。当然,最重要的是,两本书依旧保持了韩松固执的写作手法和同样顽固的科幻观念。就像贺岁档期国产大片大堆的影像一样,《地铁》出版时,也正值《三体》出版,韩松和刘慈欣几乎同时的单行本出版在最近几年中国的原创科幻中是相当少见的,而试图对比两个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家笔下的科幻作品,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就像你不能比较厄休拉·勒古恩和金·斯坦利·罗宾逊孰优孰劣是一样的道理。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将我们的视野放大到太空、宇宙,放大到那些形而上的未知和深邃,而韩松则是将大家拖回现实。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在《三体》和《地铁》同期出版的时候,这种对比无疑是有趣的。
  一个是技术流的典范,一个是思想派的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刘慈欣作品所代表的是“黄金时代”的遗风,那韩松则是实至名归的“新浪潮”。
  诡秘自有诡秘的乐趣。这一点上韩松的文字和伊藤润二的漫画都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第一章节《末班》的画面感和伊藤润二的画风如出一辙,我甚至在想当这些诡异的文字变成图画时会是一副什么样子。装在罐头中的男人和《漩涡》中的那个老男人是多么的相似啊。
  他并没有剑走偏锋,也不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他所刻画的这些人物实际上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每一个游走于这座城市牢笼的人。平凡人的科幻,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现实——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老百姓有太多的无奈和平淡,而这种无奈和平淡就如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这种现实和幻想的差异在《地铁》中处处可见,两者相互交融的场面,很容易让人想起厄休拉·勒古恩和库尔特·冯内古特。甚至在“文学祖母”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这种思想和现实差异化下的文字故事。
  当思想爆棚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发泄点,而科幻小说很容易成为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出口——仅仅是文字,仅仅是故事,仅仅是些诡异的语言——不是社会的异类,仅仅是写小说的而已。《地铁》中韩松所表现出来的对文字的驾驭性,似乎可以让这部小说成为“城市科幻”或者“诡秘科幻”的代表。《九州幻想》中的作品风格味道较着重于故事性,这一点和市川拓司、梶尾真治甚至是乙一的那种“平凡中见诡异”的故事风格相似。而韩松的《地铁》似乎在城市科幻的路子上走得更野蛮,口味更重。他似乎毫不掩饰那些人性的弱点和阴暗,他只是如同一个“观察者”一般,客观记录那些发生在地铁和隧道中的事情。
  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列地铁的话,我们会看到站台上的韩松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列火车驶向未来的隧道。他并未上车,只是关注。
  关注而已。喜和悲对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连是否上车,都已经无关紧要。
  
  
  纠结与扭曲
  韩松是悲观主义的代表,一直以来我是这么理解的。但是也谈不上那种绝望的悲观,至少在小说最后还会看到一丝希望的光亮,例如这本《地铁》和《红色海洋》。《红色海洋》描绘的是未来人类生存于海洋的故事,《地而铁》中关于人类未来的场景更狠,至少在看完这部小说后,你不会觉得轻松。
  那些变异者和进化者的相互纠结和矛盾,生存与死亡这个一直以来困扰人类的重大话题,安于现状的平庸和与鹤立鸡群的异类的冲突……小说就是一部另类的人类进化史,这也许是无数个进化方向中的一支——但至少在这里看到了这种恐惧、血腥、变态甚至是扭曲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韩松的小说是扭曲的,是一种思想和现实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如果说在他早年创作的小说中,这种扭曲和矛盾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后来的作品里,这种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激烈冲撞就越发清晰了。《地铁》可以说是这种扭曲的“集大成者”——“扭曲”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韩松把这种矛盾外在化,读者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种怪异的场面,就像斯科特在《感染》中所着力表现的脓水和粘液一样。这种扭曲也恰好成为了韩松笔下科幻小说的诡异之处。《地铁》不仅仅是刻画了人类的进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思想的进化史。正如伊藤润二的漫画一般,他把那些他所能想到的矛盾和黑暗刻画出来,摊在阳光下,任凭它自生自灭。同时,读者也可以直白地感受到那种内心的恐惧和惊悚。《地铁》和韩松的其他小说一样,充满了严重的挣扎感。我一直觉得,他似乎总在在试图寻找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来平衡人性和技术,平衡现实和理想,平衡当下和未来——而实际上,残忍的现实总是将他这种试图寻找完美的想法击得粉碎。
  他很挣扎,因而作品也很挣扎,他的写作过程始终是在寻找一个自洽和圆满的过程——这种孜孜不倦的寻找和对于完美的纠结,直到作品完成后,依旧在印刷好的白纸黑纸上活生生地跳跃着。
  这种文字的生命性,在目前国内的原创科幻小说圈中,是绝无仅有的。
  国内的科幻作家中,性格和文字最迥异的当属韩松。很温和谦逊的一位先生,文字却是如此的惊悚和挣扎。作为作者,可能无法理解读者阅读你作品时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不止是科幻
  公正地说,韩松的小说故事性比起刘慈欣来,还是相对弱些。作为目前国内商业化科幻写作最为成功的刘慈欣,其文字性和故事感是相当资深而熟稔的。而在文字的感动性上来讲,则非韩松莫属。《地铁》,这部严重充斥着空间幽闭症的科幻小说,在阅读到一半时,甚至让我想到了飞利浦·迪克,一样的如同嗑药般的亢奋,一样的五光十色,一样的光怪陆离。突然想起以前聊天时,朋友说的那句话:“韩松用一己之力,把中文原创科幻小说的尺度放大了N个数量级。”
  科幻文学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手艺,而在这种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韩松走得比大家更远。他是自私的,也是任性的,他的作品一直以来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创作激情和动力,也固执地守护着他的创作观点。
  感觉上他大概不是很在乎读者的意见,他的作品中晦涩的和精彩的一样多。在《地铁》中,他依旧保持着这种鲜明的“韩氏风格”。因此,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于韩松作品的评价,读者中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两极分化。
  如果说非要在众多的国内科幻作家中选出一个最具有艺术气质的作家来,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韩松。他的作品符合任何一个关于艺术的定义。
  这部小说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标签为“科幻小说”而推广宣传、摆书上架。它完全可以当成主流作品和村上春树、卡夫卡甚至是石黑一雄的小说摆在一起。它充满了技术,却无法用传统技术科幻来定义;它充满了想法,却无法用传统的主流小说来界定;它始终在漂移和游离,在理想和现实的边缘行走。
  《地铁》无疑是今年相当有含金量和诚意的科幻小说。我们无法去领悟韩松到底真正所要表达的主题,这部小说很深,所以还有无数的解读层面。
  作为一部科幻作品,能让读者主动去试图理解它,无疑它是优秀的;作为读者,能在作品中寻找到阅读的快感,足矣;而作为作者,我想韩松也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略有所思,也就足够了。
  
  
  (原文刊登于《i时代报》)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06:17 , Processed in 0.0949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